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許俊文
在2019年河湖劃邊定界工作基礎上,鄭州市今年將加快推進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以下河流和水面面積1平方公裡以下湖泊劃界工作。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鄭州市2020年度河湖長制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今年將推進國土綠化工作,完成各類造林綠化面積15萬畝。
根據《要點》,鄭州將大力推進水生態修復工作。加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積極開展退耕還溼、退養還灘、擴水增溼、生態補水工程。統籌推進中牟雁鳴湖萬畝溼地公園、新鄭市雙洎河溼地公園等工程建設。
以「一屏、兩帶、三網、五美、多園」為建設重點,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工作,完成各類造林綠化面積15萬畝,撫育中幼林11.1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以縣區為單元統籌實施水系連通和農村水系綜合整治,修復河道空間形態,建設一批示範河湖。
今年,鄭州將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和「三汙一淨」專項行動。《要點》提出,持續開展以清理整治「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和「堵汙口、清汙泥、治汙水、淨水質」為主要內容的河湖「清四亂」和「三汙一淨」專項行動。
與此同時,鄭州深入開展河道採砂綜合整治工作。嚴格採砂許可審批,按照「先規劃後許可、不規劃不許可」的原則,不斷規範河湖採砂秩序;堅持日常巡查,加強重點地域、重點河流監管力度;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高壓之勢,防止「螞蟻搬家」式零星採砂現象發生;強化部門聯防聯控、聯合執法,形成齊抓共管、高效管用的防控之網;將打擊非法採砂同掃黑除惡鬥爭有機結合,以達強而有力的震懾效果。
《要點》強調,堅決打贏水汙染防治行動。按照「源頭減排、過程阻斷、末端治理」的思路,源頭上減少工業、農業、生活汙染,過程上截汙納管,末端進汙水處理廠、進溼地等。對所有河流,摸清底數,排查汙染源,建立臺帳,並拿出汙染治理方案堅決消除劣桋類水。推進智慧環保建設,逐步建立起覆蓋水功能區、入河排汙口、支流入幹流及飲用水源地的立體水質監測網絡、全域水質分析決策系統。
加強水源地日常監管,展開日供水1000噸或供水人口10000人以上的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治;持續開展鄭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保護範圍內水汙染風險源的排查整治工作,保障「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強化登封市潁河水汙染防治措施,開展黃河流域全域清劣行動,全市國控、省控、市控責任斷面穩定達標,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按照「查、測、溯、治」要求,全面完成年度入河排汙口規範整治。
根據工作安排,鄭州今年將紮實推進河湖劃邊定界。在2019年河湖劃邊定界工作基礎上,加快推進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以下河流和水面面積1平方公裡以下湖泊劃界工作,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鄭州市所有河湖劃界工作;利用好全國「水利一張圖」及河湖遙感本底資料庫,加快推進劃界成果上圖;已完成劃邊定界的河湖庫,埋設界樁界牌。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王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