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製作為一種古代官制,它給中國古代政治帶來了什麼

2020-12-13 走馬看花落

君權與相權的分配問題是中國古代政治無法避開的問題,這對矛盾貫穿中國古代歷史的始終。對於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都遵循一個規則:君權一定要大於相權。縱觀中國古代史,君權大於相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眾多制度中,三省六部制是一個中央官制的重大創新,對於相權產生了有效的制約,但它所產生的重要意義遠不止這些,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省六部示意圖

分散相權,三省六部制的核心思想

分散相權和皇帝重用身邊的親信是中國古代削弱相權的兩種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漢朝曾採取中外朝制度,皇帝重用身邊的親信尚書等人,慢慢架空宰相的權力,從而達到加強皇權的目的。唐朝從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加以創新,讓其更為完善。錢穆先生在其著作中也曾寫到: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三省六部制是創新的。在這種制度下,中央被分為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這樣,相權便一分為三。同時三省相互制約,中書省起草的政令必須經過門下省的審核,否則不會發出被執行。

三省六部分工示意圖

維系統治,影響後世

三省六部製作為歷史的重大創造,在我國古代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相權的一分為三使的君權得到加強,君主專製得到加強。在我們如今看來,君主專制的加強是不利於民主社會的形成的,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君主專制的加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央集權的加強。一分為三,相互配合,從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家治理能力,完善了國家治理體系。對於後世來說,三省六部制的政治思想值得借鑑和學習,例如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便學習了三省六部制的思想。

宋朝二府三司制示意圖

總結

在中國古代,有關的制度有很多,但三省六部制無疑是一個開創性的制度,創造性地運用了分散相權的思想,完善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史。

三省六部各部分職能圖

我們認識一個事物也要堅持全面的觀點,既要看到它積極的一點,也要看到它消極的方面。對待三省六部制我們也應這樣看待。這樣的話,在我們認識三省六部制中不至於片變化。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注意片面化地看問題傾向,這樣將對我們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產生很大的幫助。三省六部制,將作為中國古代歷史的重大創造,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舊唐史》、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走馬看花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三省六部製作為一種古代官制,它給中國古代政治帶來了什麼
    君權與相權的分配問題是中國古代政治無法避開的問題,這對矛盾貫穿中國古代歷史的始終。對於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都遵循一個規則:君權一定要大於相權。縱觀中國古代史,君權大於相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 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央政府的中樞神經
    這一制度確立後,中央政府的最高權力一分為三,且三省互相牽制,六部分理政務,使得皇帝的命令得到集體複議,相對保證了政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三省六部是進步的。它貫穿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從隋唐建立後,一直到清朝,隨著封建帝制的滅亡才最終消失。
  • 中國古代治理智慧②三省六部制:彼此配合 彼此制約
    例如,在地方改東漢以來的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撤郡五百多個,裁減了大批官員;在中央,完成從秦漢三公九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轉型,設立以「三省六部制」為主體的中央官僚體系,等等。其中三省六部製作為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行政體制,成為後來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什麼是三省,什麼是六部?
  • 三省六部制——影響中國古代一千多年的隋唐官制,具體是怎樣的?
    三省六部制,作為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能夠沿用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它的形成過程是較為長久的,從西漢時期就開始一步步發展,直到隋唐時期才真正確立,並且完善成嚴謹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其中的三省為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尚書省;而六部指的是尚書省下屬的行政機構,分別為吏部、戶部(李世民之前為民部)、兵部、刑部、工部、禮部,且每部都各轄四司,一共有二十四司。
  • 古代官職制度:三省六部制分解宰相權力,皇權達到巔峰!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繼三公九卿制之後的另一套中央政府機構組織形式。它的形成標誌著相權由漢代的領袖制到隋唐的委員制的演變形成。相權一分為三歸於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正官為尚書令(唐朝因李世民任過尚書令,後人不敢在任,遂改成左右僕射),中書省的正官為中書令,副官為中書侍郎,下面屬官有中書舍人,一般員額在七到八人之多。門下省的正官為侍中,副官為侍郎。六部則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三省六部制:堪稱古代版的「三權分立」,卻不為人用
    從夏啟建立夏朝那一刻開始,中國進入了家天下的社會時代,為了維護國家統治,政治和平,社會穩定,無數仁人志士絞盡腦汁,多少統治者嘔心瀝血,就為了制定符合國家的中央政治制度。比如漢時的「三公九卿制度」、隋唐時的「三省六部制」、明代的「內閣制度」,都是統治者實現統治所制定出來的。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王權集中制下權利劃分的基本行政制度,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及工部,這一制度的雛形形成於三國時期,在經歷了西漢、魏晉南北朝、隋代的豐富和完善,直至唐朝, 三省六部制發展到頂峰,並沿襲至封建的最後一個王朝,其蘊含的思想機制對現代國家權力機構和行政機構的建立具有啟發性
  • 古代三省六部分別負責什麼?
    三省六部制將決策權與行政權分離,通過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尚書省掌執行的運作模式,形成了一種組織嚴密、職權分明的中國式三權分立。這種運作模式,是中國封建社會行政體制發展成熟的標誌,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御史臺的設立與功能的完善,對官吏起到了有效的監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生,亦為大唐盛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 2019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常見考點的分析——三省六部制(歷史)
    二、知識呈現(一)三省六部制的演變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 三省六部制的發展與演變
    這一時期中國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動亂,漢代建立的封建制度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589 年,隋代建立,結束了國家動亂割據局面,朝廷開始著手對混亂不 堪的政府機構進行整頓,建立了新的政府管理體制,這一體制就 稱為三省六部制。
  • 一分鐘解讀古代三省六部制,為什麼這個部門地位最低,說不上話?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嚴密的官職制度,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了隋朝,這之後的八年時間裡,他平突厥、攻陳國,最終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將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據,但是南北朝頻繁的朝代更迭還是給隋朝留下了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多官亂的局面,《隋書》中的描述是「
  • 高三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教學設計
    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重點關注點有漢至元朝的地方制度、中央官制、選官用官制度。同時加強對郡國並行制、「推恩令」、行省制度、內外朝制、三省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察舉制、科舉制等概念的理解。  4.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主要考查方向是明清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表現,如廢丞相、設內閣、司禮監、廠衛特務機構、南書房、軍機處等。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政治:中國古代主要政治...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政治:中國古代主要政治制度之知識點整理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什麼?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官職?
    前言: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在土地還有人民的管理上都有相應的制度,為的也是更加便於管理,使得一切變得條理清晰不紊亂。在我國古代,朝廷的管理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這是從隋朝開始的。 何為三省六部?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1|中央官職: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
    二、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代,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一)「三省」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二)「六部」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設尚書為最高長官,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2019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常見考點的分析——三省六部制(歷史)
    二、知識呈現(一)三省六部制的演變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 三省六部制你知道是怎麼樣的嗎?
    三省分別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則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是自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的度。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其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發展過程中,三省六部的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到隋朝,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漢光武帝劉秀在尚書臺設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書,為六部前身。
  •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