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於2021年7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本屆大會將審議文化遺產申報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中國的世界遺產名錄上有望再添一顆璀璨明珠。
本次「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報項目包括六個要素:Institutional guarantee(制度保障)、Multi-cultural communities(多元文化社群)、Structure of the city(城市結構)、Production sites(生產遺存)、Transportation network(交通網絡)、Overall Layout(整體格局)。
其中安溪下草埔冶鐵遺址列入Production sites(生產遺存)要素中。縣融媒體中心曾對其第三期考古挖掘工作進行報導——
ICOMOS評估報告對安溪下草埔冶鐵遺址的描述為:
This newly-added component part represents the production of iron which was traded from Quanzhou port. The site is located some 70km northwest from Quanzhou and was connected via waterways to the port. The site includes a mine and a smelting plant (bloomery smelting and blast furnaces). It is one of the few sites where a complete production system can be found.
福建首個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冶鐵遺址,以塊煉鐵生產為主,集生鐵和塊煉鐵生產技術為一處。經分析檢測,遺址內出土積鐵樣品中高碳鋼樣品比例較高,可能產自塊煉法冶煉。塊煉鐵冶煉爐結構完整、爐型多樣、保存狀況較好,為國內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出土。遺址中發現的板結層亦為國內冶鐵遺址首次發現,具有濃厚的地方性特點。
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遺址核心區約5000平方米,經發掘清理的遺蹟類型多樣,涉及冶煉生產設施、生活設施、墓葬、灰坑以及壘砌的石堆等。出土遺物可分為冶煉遺物、金屬器、陶瓷器、建築遺物四大類。遺址主體年代為宋元時期,屬宋代青陽鐵場。
遺址集中體現了「採、產、運、銷」的高度整合。其鐵製品通過固定不變的陸路、內河航運的便捷運輸系統,在泉州進入海上航道,使得冶鐵經濟與文化融進宋元時期世界的海洋文明。
▲下草埔遺址部分板結層示意圖
▲L3遺蹟俯視圖
▲下草埔遺址出土玻璃態爐渣樣品圖
▲下草埔遺址出土安溪窯青白瓷碗
《安溪下草埔遺址2019~2020年度考古發掘報告》書影
目 錄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節 遺址位置
第二節 地理環境
第三節 地質背景
第四節 歷史沿革
第五節 區域以往工作概況
第六節 工作與研究緣起
第七節 發掘經過
第二章 典型地層與各臺地的形成
第一節 臺 地
第二節 板結層
第三節 臺地地層分述及其形成過程復原
第三章 遺蹟分述
第一節 生產設施:爐及其相關設施遺蹟
第二節 房屋院落
第三節 公共設施
第四節 墓 葬
第五節 灰 坑
第六節 其他遺蹟
第四章 出土遺物
第一節 冶煉遺物
第二節 金屬器
第三節 陶瓷器
第四節 建築遺物
第五章 下草埔周邊相關遺址的調查和清理
第一節 工作思路與主要工作
第二節 古礦洞的調查與清理
第三節 冶鐵遺址點的調查
第四節 古道的踏查
第五節 其他手工業遺址的調查
第六章 初步結論
第一節 下草埔冶場的獨特性
第二節 主要外銷產品
第三節 銷 售
附 錄
一 出土陶瓷片登記表
二 單位出土爐渣、積鐵重量登記表
三 加速器質譜(AMS)碳十四年代測試報告與樣本說明
四 安溪下草埔遺址冶煉遺物的初步分析
五 安溪地區部分遺址陶瓷器標本p-XRF成分測試結果
六 宋元時期泉州冶鐵手工業面貌的新認識——以安溪下草埔遺址為中心
七 宋元時期福建瓷器流布與使用芻議——以泉州安溪下草埔遺址出土陶瓷器為例
八 安溪下草埔遺址出土陶瓷器探析
九 庵坑磜燒炭窯調查報告
十 安溪冶鐵遺址考古發掘前期調查概述
後 記
內頁展示
來源:文物出版社
當我們身邊的人發生心臟驟停等意外時
如果附近有配備 AED 設備
或者你掌握了一些急救知識和技巧
就極有可能拯救你的同事、朋友或家人的生命
目前在安溪共有12處公共場所設有AED
什麼是AED?如何使用?
戳視頻了解
1.習近平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
2.聚焦世遺大會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五大精彩亮點搶先看!
3.安溪縣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任職大會召開
分享、點讚、點亮一起來
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