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這時候,各大榜單紛紛放榜。
Niche發布2021年最佳大學排名!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權威發布!
2021年CUG大學排行榜,英國留學哪家強?
QS2021世界大學排名發布,MIT第九年蟬聯榜首,清華超越耶魯賓大!
北京時間9月2日晚7點,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世界大學排名也正式發布。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凸顯了全球高等教育與研究的變化趨勢,為我們了解全球高等教育力量平衡的變化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本次排名囊括了93個國家和地區的1527所大學,比2020年的1397所增加了9%,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具多樣性的大學排名。
本次排名亮點:
清華大學成為首次進入世界排名前20位的亞洲大學(並列第20位)
英國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排名世界第一
中國大陸進入前100位的高校共6所,比去年的3所增加了一倍,數量破紀錄
排名位於中段的中國大陸與美國高校在研究質量指標上首次現趨同匯合趨勢
在進入世界前200位的大學所在的國家和地區中,美國上榜高校最多(59所),在其之後是英國(29所)和德國(21所)
全球有141所大學首次進入排名,包括10所中國大陸高校,其中5所位列前1000位
世界TOP10中,英國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排名世界第一。
位列第2、3、4、5名分別是斯坦福、哈佛、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
劍橋大學排名下滑,相比於2019年的第2名、2020年的第3名,今年滑落到了第6名。
位列第7、8、9、10名的分別是加州伯克利、耶魯、普利斯頓和芝加哥大學。
TOP10中8所美國大學,2所英國大學,由此看來美國大學依然在全世界範圍內佔據領先地位。
01
熱門留學地TOP10
美國TOP10的大學在總排名中較為集中,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2)和賓夕法尼亞大學(13)外,其餘八所美國大學在總排名中均處在世界前十。
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及麻省理工學院佔據了世界前五名中的四個席位。
相較美國,英國排名較為分散。排在英國第一名的牛津大學在總排名中也位居榜首,而英國第十名的布裡斯託大學則處於總榜第91名。
倫敦的四所大學進入英國前十名,分別是帝國理工學院(11)、倫敦大學學院(16)、倫敦政治經濟學院(27)和倫敦國王學院(35)。
加拿大TOP10的大學,均在總排名中位居世界前250名,其中5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強,8所大學進入世界前兩百名。
澳大利亞TOP10中,昆士蘭大學(62)、莫納什大學(64)和新南威爾斯大學(67)的排名十分接近,均位於世界前60-70名區間。
澳大利亞共有6所大學進入世界前百強。
德國TOP10高校中,2所進入前五十,7所進入前一百,排名最好的為慕尼黑大學。
02
中國高校排名
今年共有91所中國大陸高校入榜。無論亞洲排名還是大陸排名,清華大學都是排名最靠前的。清華大學也成為首次進入世界排名前20位的亞洲大學。
除此之外,北京大學也是表現不俗,位列世界第23名,亞洲第2名。
前100名中共有6所大陸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並列第20位)、北京大學(第23位)、復旦大學(並列第70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列87位)、浙江大學(並列第94位)和上海交通大學(第100位)。
總數量比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同段高校翻了一番,也是創榜以來大陸入榜的破紀錄數量。
入圍的81所大陸高校中,26所高校在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上升,佔29%。49所高校表現平穩,保持在原有區間,佔54%。
同時,今年有10所大學新加入排名。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北京化工大學和浙江師範大學, 排名位於501—600區間。
總體上看,中國高校在全球文化教育發展中正呈現增強趨勢,在研究影響上與美國高校的差距也不斷縮小。
由圖可以看出中美位於排名中段高校(排名中間50%)的研究質量首次出現趨同匯合勢頭。
這次的全球疫情也加劇了這一趨勢,一部分原因是英美高校面臨著國際人才的流失,以及長期經濟衰退導致的高校經費削減。
03
2021年THE世界大學排名TOP200
從國家和地域區分來看,美國擁有最多排名前200的高校,多達59所。
擁有29所排名前200高校的英國和21所排名前200高校的德國也表現極佳。中國大陸進入前200位的高校達到7所,創下新高。
本次共有141所首次進入排名的高校。從新入榜數量來看,印度擁有最多新晉院校(14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13所)、中國大陸(10所)、俄羅斯和日本(均為9所)、伊朗(8所)。
04
THE世界大學排名規則
泰晤士高等教育是英國出版的一份高等教育報刊,更傾向於學校學術能力的衡量。論文引用率在泰晤士排名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該排名能夠反映出每一所學校的學術實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使用13個經過仔細校準的績效指標,提供最全面平衡的比較。
這13個績效指標又分為5個方面:教學(學習環境),研究(數量、收入和聲譽),引文(研究影響力),國際展望(員工、學生和研究),行業收入(知識轉移)。
教學(學習環境):30%
聲譽調查:15%
師生比:4.5%
授予博士學位數量與授予學士學位數量的比例:2.25%
授予博士學位數量與教職員數量的比例:6%
大學總收入:2.25%
研究(規模、收入和聲譽):30%
聲譽調查:18%
研究收入:6%
研究生產力:6%
引文(研究影響力):30%
國際展望(員工、學生、研究):7.5%
國際學生比例:2.5%
國際員工比例:2.5%
國際合著:2.5%
行業收入(知識轉移):2.5%
與泰晤士亞洲大學的13個具體參考指標一致,但是比重略有調整以反映全球高校特點:
綜合分析,THE排名綜合考慮各所高校的情況,尤其注重學術引用,同時國際視野並存,適合想要了解高校綜合實力和想要混申的小夥伴們。
同時,排名不是絕對依據,結合自身條件作為參考之一是排名的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