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樹林裡的人多了,鳥兒自然就少

2020-12-11 小花生活事

原以為眼前這個不太起眼的小樹林只是城市夾縫裡存在的一塊小綠地,走進去才發現,規整、點綴不多的樹林竟然一眼不能穿透,沿著青青草地上狹長的土路,緩步走向樹林深處,不算太大的松樹上不時落下一兩個往年的松果殼子,猜想果仁多半是被林中的鳥兒給吃掉了。穿行在樹林裡的人多了,鳥兒自然就少。一路走來,除了草叢中撲稜稜飛起的麻雀、枝椏間跳躍的喜鵲,有幸還看到了一隻啄木鳥,想給它拍幾張照片吧,沒有想到它竟如此不配合我們的雅興,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只為了自己的生計,再想接近它時,它卻好不識趣的飛上了遠處一株松樹的半枯的枝上,遠離了鏡頭。倒是兩隻羽翼未豐的大喜鵲配合我們,也許是不諳世道的險惡,才允許你走進它在5碼之內,並整理整理羽毛,翹翹尾巴做出了幾個姿勢任你拍照。

腳下的土路還算平坦瓷實,兩邊的青青綠草裡間或夾雜著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既不高貴也不豔媚,平平淡淡在點綴這樹林中的底部空間,就像都市女孩子身上的打底衫。緩緩地走,慢慢的思索,來時的悶熱和煩躁竟然悄無聲息的遁去了,當清新和氧氣充滿你的心肺的時候,思緒自然活躍,甚至不著邊際了樹叢中的野花讓我想起了自己曾寫過的一段文字,那是臨摹歌德的一首詩歌。一朵美麗的薔薇花,盛開在青青的草地上,路過的人都喜歡它。她在風雨中搖曳,在陽光下綻放,雨露滋潤它成長,蚱蜢為它去歌唱,少年喜歡它的芬芳馥鬱,想去親吻她的花蕊,微風颳過,薔薇的枝葉劃破了,魯莽少年的衣裳,少年無摸著流血的手臂,輕輕著呼喚著她的名字,薔薇、薔薇,草地裡的野薔薇。想著想著,我似乎成了那個被野薔薇扎傷德意志少年。

如此清雅的樹林裡怎麼不見談情說愛的情侶?突然我自言自語的發問。街頭上眾目睽睽之下的熱吻,深夜裡迷離燈光下的夜店,他們怎麼會到這種籍無名又不喧鬧的地方來呢?你看看吧,這裡除了我們,還有些什麼人。經同行的長者一說,我確實注意到了,樹林裡除了中年人,就是老年人,散步,打拳,唱歌都是白髮長者,漫步樹林中的,除了我們一樣的外地遊者竟無其他人。官員會來這裡嗎,老闆們會來這裡嗎,他們有時間到這裡來嗎,歌星影星有興致到這裡來嗎,農民工和城市建設者他們想到裡中午在樹蔭下打個盹,他們能有這麼奢侈的享受嗎。

想來的沒有機會,能來的沒興趣,該來的不想來,不該到來的擋都擋不住。同行的長者思維敏捷而睿智,他問我造福桑梓你如何理解?難到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嗎?我回答說。然而不然。我不解,他又說,你看這個樹林前面那個缺口,已經被百丈高的樓房所佔,像個楔子直插到樹林裡來,能不能保住這一片陰涼,靠什麼呢?我不由的想起了兩天前一個著名記者所發的一篇微博,這樣寫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前30年你們拼命毀文化,後30年你們拼命毀物質。夜以繼日挖取地下資源賤賣掉,強拆地面的民房,汙染河流空氣,用高稅負和低工資榨乾百姓,我們的子孫沒有了生存資源。你們的子孫移民走了。你們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這麼恨這個國家,毀之唯恐不及。感覺頗有意味,隨手轉發,朋友看後說,不隨波逐流,同流合汙,立足本職,保全自己。馬上又有朋友回應說,不隨也隨了,不同也汙了,在這樣一個大醬缸裡,洋洋亂,亂洋洋,焉能獨善其身,焉能保全自己。是呀,連自己都保全不了,焉能保全眼前這片樹林呢?唏噓感慨之餘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只好閉了嘴巴,低了頭默不作聲的向前走。

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真沒想到在小樹林的盡頭竟有一座古寺,黃色圍牆上魏碑體的南無阿彌陀佛幾個黑色大字顯得非常刺眼,一座千手千眼觀音院就橫亙在眼前,檔在林立的高樓大廈面前,保護著一塊小小的樹林,在林立的水泥叢林面前,千手千眼觀音院雖然低矮,卻是三重院落,門庭、正殿和後殿耳房廂房一應俱全。跨過高而厚重的門檻,我們微笑著與坐在門口的一名女性居士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長者拿著一本如是雨林的刊物還了回去,負責借閱書籍的女香客見人就會說她先前是個菜販子,聽了法師的講經,原來一身的病痛現在全好了。她說,是菩薩召她來到這裡的。後殿閣樓上主講藥石的法師正在講經,很厚的聲音通過麥克傳到了觀音院的角角落落,想必善男信女們正在聆聽著教誨。倒是正殿有些冷清,一丈多高觀音像下的香爐裡稀稀疏疏的燃燒著幾縷香火。

令人詫異的是這座千手千眼觀音院與我先前去過的眾多寺院有所不同,這裡寺院隨意進出不收門票,所有的神佛像前都沒有功德箱,香案上很規矩的擺了一些大小長短的香火,誰都可以點燃一簇或者三隻清香供奉菩薩,香火不收一分功德錢。佛龕桌案上的書可以隨意借閱,不登記身份證,不約定還書時間,一切講究一個緣分。站在兩丈見方的正殿前的空地上,我仰望著漢白玉石雕塑成觀音大像,一種敬肅竟然由心而生。我自小受馬列教育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裡早就沒有了鬼神,徹徹底底的唯物。然而,我卻不由自主的拿起了案上的香火,恭恭敬敬地為菩薩上了三柱清香,雙手合十,閉眼靜默。後有人問我,上香菩薩,有何所求?無所欲,無所求。等走出了觀音院,回頭再看黃色院牆上的那幾個刺眼的大字南無阿彌陀佛。菩薩呀,請保佑你自己吧,你的面前是一片灰色水泥叢林,你身後是一片綠色的生命,我在心裡默默的祈禱。

相關焦點

  • 樹林裡的課堂
    幾場秋雨過後,校園在的楊樹林裡落葉紛飛,我帶同學們去樹林做了次小旅遊。剛到林邊,大家就像一群小鳥,撲稜稜飛散開去,寂靜的樹林立刻充滿了歡聲笑語。「眼前的一幕,讓你聯想到什麼了嗎?」我和兩個女生邊走邊聊。
  • 【第二十五課】樹林裡的大合唱
    它們在樹林裡選了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榕樹,在粗壯的樹幹頂端築窩。兩隻麻雀每天不停的忙進忙出,叼了許多枯草和葉子,蓋成溫暖的新家。它們雖然每天忙不停,卻很快樂,嘴裡不停的唱著歌。樹林裡的黃雀和白頭翁,聽見麻雀的歌聲,不約而同的飛過來,一面觀賞麻雀蓋的新房子,一面問它們:『你們整天都在哼些什麼呀?』麻雀爸爸和媽媽高興的對它們說,『我們在唱歌讚美神呀!』
  • 西安投資過億的免費景區,樹林裡這麼多「鳥巢」,連小鳥都被騙了
    最近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曲江南湖)非常熱鬧,這裡的桃花、杏花、紅葉李、梅花等花都開了,可以說是花紅柳綠春意濃,改造之後又新增了塑膠跑道,再加上周圍還有唐城牆遺址公園、寒窯遺址公園和秦二世陵遺址公園等免費景區,因此這裡成為很多人春遊踏青、賞花、散步、划船、休閒的好地方。
  • 城市中龐大的水上森林如仙境,吸引近10萬隻野生鳥兒棲息於此
    這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池杉樹林,有100多種野生鳥類,近10萬隻鳥兒在這裡安家,繁衍生息。夏日的池杉林翠綠清幽,沁人心脾。乘著船兒穿梭於參天的池杉林中,欣賞著近在咫尺的各種鳥兒,猶如進入鳥的天堂。跟隨者黑天鵝媽媽一起遊玩的小天鵝,楚楚動人,惹人憐愛。
  • 安康平利馬盤山人少景美歡樂多
    今天給大家推薦陝西省平利縣,這裡是中國開發最早、規模最大的絞股藍人工栽培基地縣,依巴山、靠漢水,東接湖北、南鄰重慶;平利縣山與山幾乎貼在一起,汽車穿行之間,宛若暢遊在漫無邊際的綠海。看慣了城市車水馬龍,放假就想去一個人少景美的地方。
  • 4人到公園裡撒毒米 16隻鳥兒為食亡
    3月10日下午,在鐵西森林公園一片小樹林裡,72歲的謝大爺邊說邊低頭用破舊的苫布蓋住毒餌。從頭一天起,他已陸續撿了16隻食毒餌喪命的鳥,其中3隻喜鵲,13隻麻雀。謝大爺說,他曾看見有4個人在林子裡撒米,沒想到是投毒,等發現後已經晚了。如今一看到鳥兒低飛,他就跟著著急上火,生怕再有鳥兒因食毒餌喪命。
  • 一片樹林引來萬千鳥兒築巢(組圖)
    紀海鷹 周沅生 攝影報導  在崇明躍進農場一處佔地約50畝的樹林內在鷺鳥居住的林子內,從一人多高的小樹到十多米高的大樹,每棵樹上都築有數個至幾十個鳥窩,其中一棵高大的廣玉蘭樹上竟同時冒出了46個鳥巢。每個鳥巢中均有5至6個雛鳥或鳥蛋。  這些天可把鳥父母忙壞了,它們或頻繁往返於農田河溝中捕食餵雛,或全神貫注地蹲窩孵蛋,或翩然起舞求偶尋愛……不久後,當新一代鷺鳥羽毛豐滿,開始練習飛翔時,這片樹林上空將出現萬鷺齊飛的壯美景觀。
  • 散文:秋日的樹林
    如果再飄上一場小雨,就使得秋色慾滴了,不僅空氣清新,也會使環境更加幽靜,令人們感到一種難得的輕鬆,那獨自享受的過程是無與倫比的,仿佛沐浴在精神的陽光裡使你的思想得到升華。偶有鳥兒的鳴啼,便打破了這寧靜,使你猛地從凝神中醒來,或一隻喜鵲從枝頭飛起,那振動的樹枝像被彈撥的琴弦,喜鵲張開的翅膀像蹁躚的舞裙,這些也會使你從靜默中興奮起來。樹多而成林,便可營造出人間的仙境來。風在林中變得有了音樂,雨在林中變得有了節奏,陽光在林中變得柔軟,鳥兒在林中變得自由。
  • 廣東一個適合溜娃的大沙灘,人少乾淨又不曬,樹林裡還有兒童樂園
    令小玩家意外的是,這個花了那麼多心思開發出來的沙灘居然不用門票!!而且連停車費都不要,好難得!小玩家在大深圳可沒見到過!沙灘很大,節假日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數都是帶娃過來遊玩從大門口走進來之後,就來到了這個沙灘,沙灘很長,雖然是小長假,人也不算多,幾乎都是過來溜娃的,各家的小寶貝們玩的可嗨了,玩水的,挖沙的,埋腿的,打滾的,一片歡笑聲,好不樂呵!
  • 午後散步•在自然裡走走停停
    一層薄薄的霧靄把遠處的拖龍山遮掩的影影綽綽,這使我決定放棄今天的午休,再一次去自然裡走走停停。不管是楓林、銀杏還是別的林木——自然就是那樣情有獨鍾,如果你很美地審視它,它就會把自己裝扮得很美麗,仿佛也在很美地審視你。有時我想,這裡沒有火車、沒有飛機,雖然有過路的汽車,但車內的人又有誰知道這裡的景色?那麼跟那些人人盡知的景點比起來,它該有多美啊!
  • 他們給越冬的鳥兒送糧了,你也快快加入吧!
    、長春公園等地為野生鳥兒送糧公園管家、志願者多次為鳥兒送食近日,近10名戴著紅帽子的「公園管家」來到南湖公園2號門附近的樹林,第六次為鳥兒送食。隨著投食點的增多,原本寂靜的樹林裡也傳來了鳥兒嘰嘰喳喳歡快的叫聲。「看,那裡有很多鳥在吃食。那個餵食點是我們昨天弄的,最多的時候有百餘只鳥一同進食。」沿著志願者手指的方向望去,不遠處一群喜鵲、麻雀正在歡快地吃食,小布數了一下,大概有20多隻鳥。
  • 漂洋過海來安家 盤點展翅千裡落戶海南的鳥兒們
    在氣候條件上,我省的氣候條件與非洲鴕鳥和澳洲鴯鶓的原生環境相仿,但兩種鳥類對黃沙的要求上較高——黃沙對它們而言,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睡覺、孵蛋、洗浴、食用……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都少不了黃沙。  為了給鳥兒們的生存創造更好的條件,沙漠鳥園裡的黃沙,都是專門運來的,在地上鋪出厚厚一層,造出了一個「在海南的鴕鳥沙漠」。
  • 芒壩,野生鳥兒的天堂(二)
    王成家門前有幾棵巨型的闊葉大榕樹,房屋前後也是一片古樹林,鸚鵡群常年在樹洞裡做巢居住。房頂成為了觀賞拍鳥最好的位置,爬上小屋頂端,早晨看遠處青山薄霧、炊煙嫋嫋,鸚鵡群迎著日出起飛,傍晚又目睹鳥兒們盤旋飛舞歸巢,是名副其實的屋與林相依、鳥與人相伴。人與自然和諧的狀態,讓每一個到此觀賞和拍攝的人都讚嘆不已,留戀不舍。
  • 自然觀察 | 烏桕,冬季鳥兒們的網紅餐廳
    秋天的烏桕樹,引得不少遊人駐足欣賞,拍照留念,等到冬天,樹葉落盡回歸土地,深灰色的果皮脫落,顯露出滿樹白色的「種子」,3枚一組,在蕭瑟的冬季裡,有別樣的樸素之美。冬天裡的烏桕,鮮有人問津,倒是成為了鳥兒們最愛光顧的地方。
  • 風在樹林裡走
    &nbsp&nbsp&nbsp&nbsp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書,是經久耐讀的。比如季羨林的散文,不論何時讀起都有種舒適恬淡的感覺,且隨年齡變化,會看到不同的文章風景。
  • 常志軍|穿行在歷史的縫隙裡
    愛故鄉 發現美 書寫美 傳播美穿行在歷史的縫隙裡常志軍白馬山位於故城西北方向,之所以稱為白馬山,是因為山上有白馬寺,據新出土的碑刻記載「至漢明帝乃立精舍於城(故城)門以外□處,名白馬寺,此中國寺之始也。」
  • 加拿大樹林裡的球狀帳篷旅館
    這座融入自然要素的建築邀請著人們體驗真正的山間奢華。加拿大樹林裡的球狀帳篷旅館外部實景圖加拿大樹林裡的球狀帳篷旅館外部實景圖加拿大樹林裡的球狀帳篷旅館外部實景圖加拿大樹林裡的球狀帳篷旅館外部實景圖
  • 冬天的樹林是最坦蕩最真實的
    沒了樹葉的遮蔽,鳥兒們不再把樹林作為理想的歡樂場,散步的人也不願往樹林裡走了,林子裡空蕩蕩的,只剩下枝枝叉叉的樹幹樹枝在寒風中不知所措。風是尖利的,但樹們卻並不見晃動,它們面無表情地讓風從自己身上大片大片的空隙中肆意穿過,不做任何阻攔。有時候,抗爭也許是最傻的做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樹們大概深諳其中的道理。
  • 聽著鳥兒自由啼鳴、看著鳥兒自在飛躍,可曾激發你對自由的渴望?
    聽著鳥兒自由啼鳴、看著鳥兒自在飛躍,可曾激發你對自由的渴望?——樹林中,在高低錯落的花木之間,畫眉鳥任意跳動飛躍,發出聲聲鳴叫。聽著這鳥兒自由叫鳴、看著這鳥兒隨意跳躍,才知道不論鎖在多麼貴重的鳥籠裡,也不如在樹林中自由自在的啼鳴。
  • 「夜讀」故鄉的那片樹林
    走出大門沿著一條小道下到河灘裡,就來到樹林裡了。正午的太陽像一個碩大熾熱的火球,懸掛在空中。從家裡出來,緊趕慢趕已是滿身大汗,逃也似地走進樹林,一股清涼包抄過來。樹木很密,很少有陽光從縫隙裡漏下來,野草長得很高,但纖細瘦弱,微風吹來,前仰後合,立不穩身體。蒲公英很多,大多顯得面黃肌瘦,朵兒很小,但顏色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