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受樂天薩德事件的影響,中韓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韓國旅遊業也被叫停,對於一個13億人口的中國與一個5000萬人口的韓國做生意,誰更受益?韓國心裡很清楚。據韓國國土交通部的統計,截止2016年10月,中韓航班每周往返班次達到1254次,佔韓國與外部航班往來總數的29%,位居第二的韓日航班往返架次為947次,中國比日本多了307架次,可見兩國間人員往來的頻繁。
繁忙的空中交通線帶火了韓國旅遊產業。2013年,中國計有432萬遊客赴韓國旅遊,首次超過日本,成為韓國入境遊客中的頭牌。2014年,中國赴韓旅遊人次達到610萬,中韓互為第一大入境客源國。2016年,赴韓中國遊客達到826.8萬人次,佔韓國去年所有入境外國人的47.5%,佔了半壁江山。
據韓國觀光公社統計,2015年,七成以上赴韓中國遊客的主要目的是購物,只有兩成左右的中國遊客是為了感受韓流文化,另外還有遊客專門赴韓整形、觀光等。每年這800來萬的購物大軍蜂擁而至,真是「旅遊出徵,寸草不生」。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韓人均消費約23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萬元,高於其他國家遊客消費額一倍以上。也就是說,也就是說,中國遊客的在韓消費數額,可以佔到整個韓國旅遊市場收益的7成。據韓國觀光公社的統計,2015年全年,中國遊客在住宿、交通、購物等方面,給韓國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為220億美元,約佔韓國GDP的1.6%。換句話說,中國遊客在2015年為韓國貢獻了1.6%的GDP。別小看這1.6%,這可涉及佔韓國總人口約70%的服務業從業人員的飯碗。
現如今事實上,中國打個噴嚏,韓國旅遊業都不止抖三抖。比如,2015年5月,受夏季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的影響,赴韓的中國遊客人數比2014年才下滑了1%,是近14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滑。中國遊客一少,一度讓2015年三季度韓國零售、酒店、旅遊等行業業績遭遇「滑鐵盧」。
這才1%的降幅就「傷亡慘重」。那這次呢?數據顯示,訪韓中國遊客中約40%為隨團遊客,是購物消費的主力軍。此次韓國遊產品遭下架,影響的不止是團體遊產品,還有中國旅行社銷售的機票加酒店套餐,影響自由行的遊客。有韓國媒體估算,這次中國遊客的降幅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50%,甚至60-70%!這意味著韓國的旅遊業收入將在未來一年中至少遭受「腰斬」。韓聯社(恩,又是他)舉了中國遊客最愛的韓國免稅店的例子說,去年韓國免稅店市場規模為12.27萬億韓元,72%由外國遊客掏腰包,大部分為中國人。以中國遊客購買額佔70%計算,金額大致為8.6萬億韓元。如果中國遊客減半的情況持續一年,韓國免稅店銷售額將減少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又是「腰斬」!樂天可以心痛一整年了。
另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在3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表示既要加強對中國當地情況的監視,又要與國內旅遊業一起構建緊密合作機制,可以考慮將市場轉移到中東、東南亞,努力吸引更多自由行遊客等。濟州島和濟州觀光公社、濟州觀光協會也於近日召開緊急對策會議,一位相關人士表示:「濟州預計將受到難以預料的打擊。」
2017年1月,韓國的失業人口7個月以來再次超過100萬人,韓國社會還擁有逼近10%的青年失業率。這麼龐大人口的生計問題也很可能因為中國旅遊和文化領域的限制而惡化。
註:圖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