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個小型充氣城堡,國內首個基於充氣膜技術搭建的移動「方艙醫院」亮相上海瑞金醫院。
瑞金醫院亮相的移動「方艙醫院」。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8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瑞金醫院獲悉這一設備由同濟大學團隊設計發明,歷時3個月,具備國內首個氣模結構負壓隔離病房系統,這一設備配有走廊、隔離病房,不僅可以實現快速搭建,在此前公共衛生應急演練過程中,5人僅花費了2小時搭建完畢,同時設備還可以摺疊後空運。這一項目和瑞金醫院5G遠程會診技術相結合,目前雙方共同申請了科研項目——「應急救治單元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研究與實踐」的中德交流項目。
負壓隔離病房同濟大學上海國際設計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蘇運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設計原理來看,其隔離病房內的內外壓差要達到30帕以上,這一設備有正壓的走廊,在進入隔離病房前通過正壓的緩衝區,同時有負壓的隔離病房,隔離病房內還有負壓的衛生間,形成了合理的壓差梯度和定向的氣流,確保病毒不會洩露,也保護了醫護人員的安全。蘇運升表示,這一充氣膜與一般的帳篷使用的鋼架結構不一樣,重量大幅降低,安裝時只要接上充氣泵就能完成充氣過程,安裝效率大幅提高。
負壓隔離病房系統最主要的空間——隔離病房區域,記者看到了一臺「傳遞窗」設備。「『傳遞窗』直接通往室外,可以傳遞食物,在外面的快遞員甚至不需要穿防護服,就可以從隔離區外把食物傳遞進入隔離病房,而藥品也可以這樣來傳遞。」蘇運升表示,在傳遞窗設備的下方,有一臺單向過濾的新風機,新鮮空氣從室外經過過濾後再進入病房。同時,在病房內也配備了特別定製的窗式空調,確保病房內外空氣不會交換。
傳遞窗隔離病房還有單間的衛浴間,裡面有小型衛浴設備如浴缸、馬桶等。蘇運升說,我們利用這個乾式馬桶,可以把汙物內桶用汙物袋密封,同時經過消殺處理,再經過『傳遞窗』傳輸到外面,由護工進行統一收集,再進行二次消殺處理。
衛浴間還有一臺儲水量可以達到80L的洗澡機,旁邊有洗澡盆,洗澡後的廢水可在二次消殺的前提下通過安裝在洗澡盆下方的泵機排到外面去。
隔離病房內的衛浴間蘇運升表示,這一新式負壓隔離「方艙醫院」較傳統的負壓隔離醫院建造成本大幅降低,平時摺疊收儲體積也很小,還可以空運。瑞金醫院醫務一處副處長尚寒冰則表示,在此前聚集性腸道傳染病的應急演練中,就首次採用了這一設備,每間隔離病房都配備獨立的通風系統,有獨立的嘔吐物及排洩物處理消殺系統,避免交叉感染,有效應對了傳染病的隔離防控。
尚寒冰進一步表示,這一設備還可以搭載瑞金醫院5G智慧醫療系統來使用,如隔離病房需要轉運病人,可採用無線監護技術、隔離床罩、AR眼鏡等實施病人安全轉運,AR眼鏡可以實時讓後方指揮中心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和轉運途中的實況。
「病人一旦出現病情變化,需要多學科專家會診,專家可以不需要到達現場,通過遠程和智慧機器人技術,即可實現5G遠程會診。」尚寒冰說。
尚寒冰進一步表示,瑞金醫院同時參與了這一設備的輔助設計,「如我們在走廊區域的兩邊增設了充氣式扶手,這主要是出於人性化考慮。」
正壓走廊,兩邊安裝了扶手。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設備也將走向國際市場。蘇運升透露,目前,他們正在與沙特、菲律賓等正在進行積極的商務洽談,有望在更多國家落地使用。(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