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聽障生的世界有聲多彩-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12-24 中國教育新聞網

「聽障生的世界是有聲的、內心是豐富的、眼裡是多彩的。」說起學校的聽障生,綏化學院黨委書記冉慶國的語氣瞬間變得柔和起來。

有著近70年歷史的綏化學院是黑龍江省唯一舉辦聽障生高等教育的公辦本科高等學校,2007年開辦特殊教育專業,2013年開始招收聽障學生。

聽障生的作品從「製作課堂」走向銷售市場

「每件作品的一針一線、一筆一畫,從設計、剪裁到縫製、雕花,每一步的勾勒、點染都是聽障生們一點一點耗費心血精心製作而成的……」日前,在哈爾濱市西城紅場藝術港舉辦的黑龍江省殘疾人名品展上,綏化學院不言閣手工藝工作室教師張麗賣力地吆喝著,「在工作室是孩子們的指導老師,在這裡就變身作品的推銷員。」

純手工皮革包、圖案各異的葫蘆烙畫、致敬抗疫英雄的油畫……雖然聽障生們的展位顯得有些安靜,但因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成了人氣最旺的展臺,一會兒就賣了3000多元。

「這次參展非常有意義,聽障生的作品從『製作課堂』走向銷售市場,既讓孩子們開闊了眼界,推廣了作品,又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我們聽障生的優秀,了解了學校在特殊教育領域作出的成績和貢獻。」綏化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副院長尚曉麗說。

在做精本科教育的同時,綏化學院還積極推進特色課程建設,開設了剪紙、舞蹈、糧食鑲嵌畫、葫蘆烙畫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程,增加聽障生的就業技能。學校先後創辦了「陽光科技殘疾大學生服務中心」「不言閣個性皮藝手工坊」等4個聽障生創業工作室,配備專業教師指導。

「1+1志願者服務隊」一項活動教育兩類人

「目前,特殊教育學院有聽障生335人。綏化學院與省教育廳、省殘聯合作共建特殊教育學院,建有殘疾人高等教育基礎實驗室和醫教結合康復中心。學校是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基地、省特殊教育藝術人才培養基地,還是省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單位;特殊教育學院聽障生思想政治工作室獲批全省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示範點。」綏化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淑慧介紹,為了讓更多的聽障生完成學業,學校一直免收聽障生學費,還通過黑龍江省殘聯、慈善總會等機構為聽障生籌集社會捐贈,每名聽障生每年至少能獲得2300元助獎學金。

為了幫助聽障生儘快適應大學生活,綏化學院組建了「志願者服務部」,保證每名聽障生都有一名健聽學生「一對一」幫扶,在學業上幫扶、生活上幫扶、思想上和心理上幫扶,確保聽障生無障礙融入校園生活。「『1+1志願者服務隊』一項活動教育了聽障生、健聽生兩類人。」特殊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卜凡秀說。

特殊教育學院針對聽障生制定了專門的迎新方案,提前建立聽障新生QQ群,保證每名聽障生至少有一名志願者對接,從接到通知書到入校報到、住進寢室,全程都有志願者給予一對一幫助。2013年以來,學校特殊教育專業健聽學生共幫扶聽障生400餘人。

富有愛心的教師激勵聽障生不斷前行

「正在謀劃創業,打算做多媒體。」綏化學院特殊教育學院2016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聽障)專業學生李志浩告訴記者,學校帶給他的不僅是知識、技能,更有一股熱忱、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作為學校手語服務隊負責人,疫情期間,他不分晝夜地堅持完成了37期手語視頻的後期製作。「一直是自己在接受關愛,能有機會幫助別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李志浩用手語真誠地表達著自己的感恩、回報之情。

「為了豐富聽障生的文化生活,我們組建了聽障生藝術團,5年裡,先後有180多名聽障生和健聽生加入。」特殊教育學院聽障生藝術團指導教師李清潔說。她的記憶裡有太多感動的片段:曹亞茹得了急性氣管炎,老師讓她休息幾天,可是每晚她都會準時出現在舞蹈教室;患有胃病的丁靜跳不了多長時間就需要休息,但她從沒有請過一次假……

就是這樣一群為夢想而全力以赴的聽障生們,一次次跌倒又爬起,自編自演了舞蹈《我們》《勁草》,非常受歡迎。「我們雖然是聾人,但是我們做到了,我們做得更好。」藝術團的聽障生們用汗水和行動演繹了完美,鮮花和掌聲的背後是觀眾的尊敬與祝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因為有著這麼多富有愛心的教師,他們本著立德樹人的宗旨,默默堅守崗位,用學識和人格魅力感染、感動著聽障大學生。我堅信,綏化學院的特殊教育事業會越辦越好。」冉慶國說。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15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綏化學院:聽障生的世界是有聲的多彩的
    聽障生的純粹,就如同皚皚白雪。「我們這裡聽障生孩子的世界是有聲的,內心是豐富的,眼裡是多彩的。」說起學校的聽障生,綏化學院黨委書記冉慶國這個東北漢子的語氣瞬間變得柔情起來。 「綏化」是滿語安順吉祥的意思。
  • 華為智慧助手小藝AI字幕,為聽障人士打開一扇窗
    整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仿佛就像一部冰冷暗淡的默片。可如今,有了華為智慧助手小藝AI字幕,聽障人群將有機會用更加輕鬆的方式和身邊的親人朋友交流,甚至還可以刷抖音、看直播,享受這個多彩的世界。科技應有溫度華為AI字幕的研發團隊曾這麼解釋研發AI字幕的初衷,「項目並不是為了追求什麼商業趨勢,也不帶任何的功利目的,就是單純地關注到了這2780萬聽障人士,想為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 「高調少年」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以音樂打破「無聲世界」
    近日,抖音攜手大學生音樂大賽選手方志軒等4位參賽學子,共同參與公益機構「愛的分貝」聽障兒童幫扶項目。在聽障兒童康復中心,參賽選手們通過多樣有趣的互動活動,幫助聽障兒童接觸聲音、感受音樂,為他們帶來陪伴與幫助,並帶動社會圈層積極關注聽障兒童群體,助力這些兒童早日回歸有聲世界。
  • 屬於聽障生「特殊高考」:除了聽,他們都可以做到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唐子晴 江芸涵)4月13日,一場屬於聽障生的「特殊高考」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行,來自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甘肅等西部省市多所特殊教育學校的60名高三聽障考生齊聚成都,參加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全國聽障生單招考試。
  • 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走近聽障兒童,以音樂溫暖「無聲世界」
    近日,抖音攜手大學生音樂大賽選手方志軒等4位參賽學子,共同參與公益機構"愛的分貝"聽障兒童幫扶項目。在聽障兒童康復中心,參賽選手們通過多樣有趣的互動活動,幫助聽障兒童接觸聲音、感受音樂,為他們帶來陪伴與幫助,並帶動社會圈層積極關注聽障兒童群體,助力這些兒童早日回歸有聲世界。
  • 武漢聚師網聚焦:天津理工一老師用手語教英語,聽障生輕鬆過四級
    每年的英語四六級考試讓很多考生頭疼不已,但是武漢聚師網了解到在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有這樣一群聽障生,順利通過英語四級。他們是如何學習的呢?跟隨小編一起走進他們的學習生活。
  • 凱德北京開啟綠色騎行 助力聽障兒童康復
    同一天,凱德聯合商戶發起成立「凱德MALL關愛聽障兒童商戶聯盟」。凱德位於北京的購物中心將以聯盟為平臺,聯合旗下商場租戶品牌開展聽障兒童公益活動,定期為孩子們定製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幫助孩子重返多姿多彩的有聲世界。作為連結社區和社群的公共空間,購物中心正在從傳統的零售空間,轉為承載社交、文化等更多社會功能的線下體驗空間。
  • 世界聾人日考拉海購上線無聲直播間,為聽障黑卡會員圓主播夢
    因為她是一名聽障者。少嫚有一股衝勁,她不喜歡被聽障者的標籤定義。一次在考拉海購給孩子買奶粉時,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黑卡專屬客服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沒想到考拉海購的爬樹tv給她發來了直播邀請。無聲主播夢這是少嫚第一次直播,也是三歲那年因藥物中毒告別有聲世界後,第一次有這麼多「聽人」看她「說」,這在平時簡直不可能。「聽人」是聽障者對普通人的稱呼。對於中國2780萬聽障者來說,這個詞也意味著一個每天身處其中,卻與自己無關的世界。工作、生活、娛樂、購物,正常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對聾人來說障礙重重。
  • 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李子剛一點也不介意這個帶點玩笑色彩的「網紅」頭銜,相反,能為聽障學生和聾人教育增加一些「流量」,他覺得很開心。「OK?」和許多人想像中不同,聾人工學院的課堂並不是安靜無聲的「手語世界」。有的聽障生從小接受發音訓練,能在人工耳蝸或助聽器的幫助下,和健聽人對話;他們當中,有一部分在進入大學之前甚至從未接觸過手語。因此,聾人工學院的老師講課,手上嘴上都不能停。記者粗算了一下,整節課下來,李子剛大概用手語加口語問過幾十次「OK?」
  • 「一線」恩施姐妹花重返有聲世界,只因為杭州幫扶幹部的一次家訪
    經過一段時間的開機和語言康復訓練,姐妹倆有望恢復聽覺,進入有聲世界。在本輪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的10例患者中,這對姐妹花成功植入人工耳蝸,不禁讓人好奇在她們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羅雯和羅婷的母親是先天性聾啞,姐妹倆生下來就遺傳了媽媽的疾病,從來沒有聽到過世間的聲音。由於家境貧寒,姐妹倆錯過了安裝助聽器的最佳時間,也錯過了十歲以下國家語言康復補助政策....雖然聽不到聲音,但姐妹倆對生活充滿渴望。妹妹羅婷還註冊了抖音帳號,學習網上的舞姿,時常發發姐妹倆的生活動態。姐妹花的生存現狀,生生的刺痛了杭州幫扶幹部的心,他們下定決心要幫助她們重返有聲世界。
  • 聽障女孩開烘焙店:這是我與世界和解的方式(圖)
    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我會努力  碎花帽,格子裙,鵝蛋臉上嵌著兩個酒窩,聽障女孩鎖軼挺直了背脊,站在成都青羊區培風路一家烘焙店大門口。一位客人走了進來。鎖軼端盤迎在身後,客人繞了一圈,用眼睛盯著某個麵包問「這是什麼餡兒的?」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 他讓聽障生過四級
    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英語教師李子剛和他「只有老師才能體會到的幸福」「李老師是我們學校的『網紅』啊!」第一次在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見到李子剛時,2020年秋季學期才開始不久。
  • 聽障兒童暢遊水世界 愛心微行動公益活動
    聽障兒童暢遊水世界 愛心微行動公益活動(資料圖)2013年7月6日,摩銳水世界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兒童,他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但我們可以聽到他們戲水時的歡笑聲。這些兒童,與別的兒童一樣可愛,一樣天真無邪的笑臉;他們又與別的兒童不太一樣,平時都要在耳朵上戴著助聽設備,他們是聽障兒童,他們對聲音不夠敏感,很少接觸水,更無法在水裡玩,為了讓孩子盡情的釋放童性,愛心微行動舉行了這次公益活動——「暢遊水世界,放飛童心」。
  • 華裔晉級「美國偶像」 來自聽障家庭歌喉特殊(圖)
    華裔晉級「美國偶像」 來自聽障家庭歌喉特殊(圖)     陶偉偉在俄克拉荷馬市選秀後(美國《世界日報》 圖:陶偉偉提供)     陶偉偉(中)由衷感謝聽障人雙親的理解與支持。圖為他與父母在其大學畢業典禮時所攝。
  • 韓建集團成立公益機構幫助聽障孩子
    (原標題:韓建集團成立公益機構幫助聽障孩子)
  • 中國聽障者助聽器佩戴率不足5%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6億聽力障礙者。據2006年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殘疾性聽力障礙人群達到2780萬。北京聽力協會書記兼副會長王樹峰近日表示,目前估計中國殘疾性聽力障礙人士已達7200萬,而對助聽器技術的應用不到5%。
  • 暢聽王卡——讓更多聽障人士「聽見」世界的聲音
    本是簡單的語音通話,卻成為聽障人士的苦惱。 生活中,他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外賣無法接收,網約車不能聯繫...... 中國首款無障礙通信產品—暢聽卡, 無縫解決溝通難題!
  • 戴口罩也能讀唇語 印尼夫婦製作透明口罩幫助聽障者
    當地時間4月28日,據法新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人們為了防範病毒遮住口鼻,使得聽障人士難以通過唇語進行日常交流,印度尼西亞裁縫師為此想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製作透明口罩。近日,蘇拉威西省省會錫江(Makassar)的一對夫婦開始製作中間為透明塑膠片的布口罩,來幫助聽障人士解決無法判讀唇語的困境。52歲的柏德路丁說:「自疫情暴發以來,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對聽障人士來說,我們無法了解他們在說什麼。因為我們看不清他們的嘴唇,無法判讀唇語,從而產生了許多誤會」。
  • 諾爾康人工耳蝸應用助力騰訊公益「天籟行動」,為聽障人群帶去福音
    來源標題:諾爾康人工耳蝸應用助力騰訊公益「天籟行動」,為聽障人群帶去福音 關於「天籟行動」幫助聽障人群構建信息無障礙環境,呼籲全社會關注聽障人士身心康復一直是公益慈善領域關注的方向和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