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發現,這兩天購買火車票時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前使用戶口簿、護照購買的車票不顯示姓名,而現在票面上開始顯示姓名了。
在今年8月1日以前,只有二代身份證(消磁的除外)購買車票可以取到印有旅客名字的火車票。除此之外,使用護照、港澳通行證、臺胞通行證等24種需要人工輸入證件號的有效身份證明(包括二代身份證消磁後,手工輸入)在購票時,都不會在車票上顯示姓名。
鐵路客票系統日前進行了一次升級,升級後,也就是從8月1日起,除了出票時二代身份證自動列印旅客姓名外,其餘的20餘種購票證件在窗口購票時都要人工錄入姓名。鐵路部門表示,姓名和證件號一一對應才能出票並進站乘車。
「記憶庫」可加快售票速度
除了列印姓名,系統升級後,客票系統內會設置一個類似「記憶庫」的項目,旅客第二次購票使用相同的證件時,系統就會自動識別,姓名和證件編號也會一併蹦出。這種功能不僅可以顯示姓名和證件號的對應關係,同時也減少了售票員在多次輸入過長英文名字時產生的差錯,提高售票的速度。
多次漏洞促鐵路提升實名制
記者了解到,火車票上是否加印旅客姓名,鐵路部門進行過多次調整。今年年初,一些網友用「西門吹雪」、「慶豐包子鋪」等虛假姓名和真實身份證號購買到了火車票,這讓很多人對火車票實名制的含金量產生了質疑,加之春運期間,黃牛使用虛假身份證號也能夠囤票的漏洞被曝光後,促使鐵路部門加緊落實實名制。
1月下旬,鐵路部門出臺使用虛假姓名取票,車票上將只能列印上身份證號碼,而不再列印出姓名。後來,又做了更加嚴格的規定,網購車票姓名和真實姓名大相逕庭的將不能出票,須要先退票再用真實姓名購票的新規。
3月1日,12306網站開始對網際網路購票進行身份信息核驗,購票旅客必須輸入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和姓名,並經過聯網驗證後才能購買車票。
24種有效購票證件
居民身份證、臨時身份證、戶口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保障卡、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往港澳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外國人居留證、外國人出入境證、外交官證、領事館證、海員證、外交部開具的外國人身份證明、地方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開具的護照報失證明、鐵路公安部門填發的乘坐旅客列車臨時身份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