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專家評審和網民投票,10件作品從2007件大運會吉祥物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並邀專家評委逐一點評
本報訊 記者 葉志衛 通訊員 趙歌
吉祥物作為運動會最具親和力的文化符號,必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為此,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組委會執行局將吉祥物的設計作為一次廣泛宣傳大運會的有利時機,在深圳成功申辦大運會一周年紀念日之際,即2008年1月17日正式啟動吉祥物全球設計大賽,向全世界徵集作品,經過四個多月的廣泛發動,至大賽截稿時,共收到國內外參賽作品2007份。
經統計,在參賽人群中,年紀最大的70歲,最小的9歲,在校大學生佔70%。此外,還有不少作者是學界專家和業界精英。有30多幅作品來自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及香港地區的著名設計師,充分體現了本次活動的國際化水準。
在參賽作品中,有代表深圳文化特色的動物題材,如「鵬鵬」、「牛牛」、「黑臉琵鷺」;有緊扣深圳高科技特色的科幻題材,如「數碼人」、「外星人」;有代表深圳地域色彩的濱海題材,如「紅樹苗」、「水娃娃」;有反映大運會精神的體育題材,如「樂UU」、「小U」。
為了保證評選的公正權威,大賽組委會先後組織了評審會、覆審會,來自國內的十幾名著名專家學者、深圳專業設計與製作人士進行了封閉式評審和討論。另外,為使吉祥物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標準,評審活動增設了大學生參與評選的環節,邀請深圳各大學在校大學生到評選現場,從所有參選作品中挑選自己滿意的作品推薦給專家評選。
經嚴格認真的評審,結合網民投票結果,最終從2007件參賽作品中產生了10件入圍作品。以下是10名專家評委的點評(按作品編號順序排列)。
具有時代氣息的「孺子牛」
點評評委:董小明(深圳市文聯主席、國家一級畫家)
這是一件可愛的吉祥物。牛是改革開放的深圳人的象徵,活潑快樂的小牛犢,就是具有時代氣息的「孺子牛」,象徵了年輕的深圳人和當代大學生。小牛犢的嘴巴巧妙地設計為「U」形,增添了吉祥物的天真趣味,明確了身份。更與深圳2011世界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相對應,我想這個吉祥物可以命名為「歡樂的牛」。
設計師正確地理解本屆大運會「創新與未來」的理念,較準確地把握和表達了歡樂的元素,切合了當代大學生健康向上,青春激揚的精神面貌和形象特徵。作品的藝術風格平易近人、雅俗共賞,又不失創新的活力。特別可取的是,這一造型具有延展設計的廣闊的空間,便於製作多種形式的玩具、飾物,也很適合衍生設計動漫作品。
「歡樂的U」直指主題
點評評委:宋洋(北京青年漫畫家)
此款吉祥物設計在創意設計方面一目了然,直指本屆大學生運動會「歡樂的U」的標誌主題,人物頭部以英文「U」取型加以變化,手法上直接採用了卡通式造型,活潑鮮活,色彩清新豔麗,貼近青年人的國際審美趨向,整體與大運會內容主旨相貼切。
設計者在其設計說明中闡述了這三位外星來客的身份與能力:U形的頭部充滿了智慧和神奇的能量,積聚開拓的精神,正與這座年輕的城市相符。三個人物組合區別於一般意義上的單一形象,又與如火如荼的奧運福娃有異曲同工之妙,突出的是特徵簡潔又具有創新理念,神形兼備,表情活靈活現。設計特點鮮明容易辨認和記憶,使受眾對大運會吉祥物留下深刻印象,便於延伸運用於大運會的全過程,包括海報、襯衫、名片、廣告等。
可愛風格能被普遍接受
點評評委:李劍平(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
本作品造型緊扣大運會口號「歡樂的U」,其大幅度的動作形態也同「從這裡開始」的主題口號高度吻合,可愛型的風格能夠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受眾接受,代表了大運會所特定的青春動感和深圳作為最有活力的「青春之城」樹立的綠色生活理念。藍、綠、黃、紅、黑結合的鮮豔色彩充滿朝氣,其中藍綠為主的色調又表達了對平和氣氛的追求。
本形象在由平面到立體的轉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使用電腦軟體和各種材質模型製作出立體形態後,應該可以比較準確地保留目前鮮明的運動感覺。造型本身符合吉祥物對簡練和鮮明的需要,容易被傳統的手工繪畫及現代電腦技術等方式模仿和表現出來。
「U仔」來了,傳遞歡樂
點評評委:王魯湘(著名美學學者、鳳凰衛視高級策劃)
從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脫胎而來,圓圓的身體與「U」的造型,展現出吉祥物「UU」同會徽「歡樂的U」二者之間的血緣關係使吉祥物——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會徽——國際大體聯永久會徽呈現出一種基因傳承,因而具有了共同的氣質與外貌,形成一種血脈相連的家族關係。
如果說深圳大運會會徽表達了開放、活潑、自由、青春的意味,那麼,吉祥物「UU」則顯得更卡通、更快樂、更淘氣,這個蹦蹦跳跳的可愛的小傢伙似乎來到世間就是傳遞歡樂和活力的,它以甜美、頑皮、可愛的笑臉面向世界,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快樂因子」。
「UU」的設計擺脫了以往大運會、奧運會吉祥物動物造型的套路。這種設計理念是一個新的開始,是觀念、手法、形象等方面的創新,有可能引領設計新潮流,正如深圳大運會的主題口號一樣,「從這裡開始」。順便說一句,廣東一些地方稱大學生為「U仔」,這個吉祥物其實就可以暱稱為「U仔」。
敏捷之兔,傳達青春之城特質
點評評委:吳冠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福娃」原創、主要設計者)
這是一隻渾身都閃動著眼睛的神奇兔子。「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它與象徵著青春、活力、動感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十分貼切。兩隻豎起的耳朵,恰好構成了「歡樂的U」的會徽圖形;如往兩邊傾斜,又極似代表勝利的「V」。
這是一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敏捷之兔,同時傳達出勇於創新、充滿活力的青春之城——深圳的特質;契合主題口號「從這裡開始」的內涵。2011年又適逢中國的「兔年」,相信大家會記住這隻非同尋常的兔子。
「數碼人」符合深圳城市氣質
點評評委:韓家英(深圳設計藝術家)
「數碼人」的設計構思大膽,是入選的10大方案中較為獨特的一個。其大小不一、色彩各異的點狀的構成形式,與深圳2011世界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形成一個較完整的視覺符號系列。
設計者確切地把握了該吉祥物的氣質表達,加強了面部表情的細節處理,強化了視覺的傳播效果。從美學上來看,其構圖注重了數碼人頭部的視覺重點和色彩變化,傳達出科技、智慧、創新的形象感知,符合深圳獨特的城市氣質,代表深圳飛速發展和不斷創新的城市腳步。而四肢末端的色彩加重手法更增添了運動感,表達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青春與激情。
「晴天,陽光」青春洋溢
點評評委:路盛章(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教授、「福娃」宣傳片導演)
本件作品設計了一對可愛的溼地水鳥作為吉祥物,從而清晰地表達了本屆大學生運動會舉辦城市——深圳的地域特色,這對傳播深圳現代、開放、環保的城市形象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吉祥物的名字起得不錯,晴天和陽光,很上口。造型簡潔、時尚,洋溢著青春氣息。尤其是兩個鳥兒的色彩搭配巧妙合理,既單純豔麗又協調統一,準確地體現了當代大學生陽光、向上的精神面貌,也與本屆大學生運動會會徽「歡樂的U」和諧得當。特別是由於該吉祥物設計的造型和色彩簡潔單一,所以對吉祥物的宣傳和傳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便於各種媒介的刊播,而且在吉祥物衍生產品的開發與生產上也佔有較強的優勢。
青春跳躍的「藍藍」
點評評委:甄啟東(深圳青年設計師)
這個透明、有點像果凍的小傢伙從許多張候選圖中走出來,一直到現在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始終抓住我們眼球的那一汪純藍,這也是很多人對深圳的顏色印象:藍藍的天、藍藍的海洋……當然還有它小身體裡面不斷升起的小氣泡和臉蛋上彎彎的笑弧,估計是從歡樂的海洋中走出來的快樂水滴,湛藍、靈動、跳躍、歡樂、青春。
縱觀以往大運會吉祥物,這絕對是一個最純粹的先例:液體的藍藍、立體的藍藍,只有一種顏色卻能反映無數色彩的小傢伙。正是這次大運會的口號:「從這裡開始,Start Here」,從這一汪純淨的藍開始,從這一個青春跳躍的「藍藍」開始。
「沛沛」單純有趣
點評評委:杭海(中央美術學院奧運藝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這是一件輕鬆有趣的作品,據該作者的設計說明稱,靈感來自深圳特有的紅樹,但在我眼裡,它更像來自海洋的生物,特別是頭上搖曳的花枝,很像深海中的植物或動物,紅樹林據說來自淡鹹水交界的溼地,所以我更願意將這一可愛的造型看成是聯繫海洋與陸地的快樂精靈。
「沛沛」的造型以圓球為主,大小不一的圓球,與深圳大運會的會徽有自然的聯繫。整體造型單純可愛,沒有什麼艱深複雜的寓意,就像大運會一樣,年輕人來到這裡,不是為了爭第一,而是為了放鬆、交流,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這樣的時光總是很短。在看過背負太多寓意、太多責任的作品之後,我更願意能抱一個這樣單純、有趣,說不清是人、動物還是植物的吉祥物在懷裡,憧憬2011年的深圳。
歡樂的精靈搭載友誼青春
點評評委:趙健(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由「兩點一彎」構成的經典「歡樂」,恰如其分地搭載著關於友誼,關於團結和青春:圓圓的小眼睛閃現著令人憐愛的稚嫩和乖巧;上翹的嘴角,則是跨越文化、性別、語言且能融化一切的微笑。這張歡樂的小臉,足以連接和潤滑「大運會」從競技到交流、從緊張到輕鬆、從娛樂至文化以及從場館到都市間的多種氛圍。
「圓腦袋」和「細肢體」形式的「在發育」狀態,凸顯「歡樂使者」的憨態和可愛,這大腦袋裡在想什麼人們不得而知,但那肯定是幻想、好奇與希望的湧動,肯定與朝氣、理想和明天相關。這是一個歡樂的精靈,它將輕快的身姿傳遞給每一位觀者,令全球來賓無暇關注它是女是男;它以逼人的青春氣息,感染著每一位觀者,令各國朋友都認定它是自己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