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學家遭遙控機槍狙擊?如今狙擊都已經無人化了?|輕武專欄

2021-01-19 網易

  

  遙控機槍發展到什麼水平了?

  大家好,我是頭像機槍一樣禿禿禿禿的排稿少女夢小二。

  近日,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遭到暗殺,震驚世界。 隨著調查的進行,伊朗也逐步披露了此次暗殺的更多細節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並沒有找到行兇者,據說法克裡扎德是遭遠程遙控自動機槍狙擊身亡的。

  

  啥?遙控機槍遠程狙擊?這可是個新鮮事。

  要說遙控狙擊中國無疑是先祖。在秦朝,張良遙控一個大力士,用一個大鐵椎,遠程狙擊了秦始皇,只是因為打錯了車才讓秦始皇逃過一劫。

  

  當然了,上面只是搞笑。但是也反映出一個狙擊無法迴避的問題:如何保證狙擊手的安全?

  狙擊手是戰場上威懾力十足的一個兵種,只要被他們鎖定想要活命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在他不開槍的時候,你不知道他在哪裡,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瞄著你,因此給士兵們帶來巨大心理壓力。

  

  然而狙擊手太遭人恨,因此狙擊手一旦暴露位置,對方要麼安排自己的狙擊手進行反擊,要麼直接呼叫炮兵和空中力量把狙擊手的藏身區域炸成平地。

  

  ▲1970年一名越南狙擊手朝山下美軍開了兩槍

  美軍動用了野戰炮兵團朝山頭轟擊了一夜

  雖然狙擊手開槍後往往會轉移,但總有轉移不及的情況發生。狙擊手可不想變成一次性兵種,那麼有沒有一種手段,可以減少狙擊手的傷亡呢?

  有!不讓人當狙擊手不就行了?

  

  ▲當然,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人提出了遙控狙擊平臺的概念,這種遙控狙擊平臺以現代先進數位化科技裝備對目標實施遙控打擊,可以代替狙擊手、警戒哨兵等傳統的射擊模式。

  

  ▲把這個玩意裝上個搖擺和俯仰電機

  基本上就是個遙控槍架了(圖片來自輕兵器)

  不用人就能狙擊?這種酷炫的概念一誕生就獲得了電影導演的青睞,《生死狙擊》《狙擊職業殺手》《狙擊精英·戰紀》三部電影都有遙控狙擊的橋段。

  

  這種狙擊平臺看似神秘,其實說穿了和我們的大疆手持雲臺區別不大,平臺架設在一個支架上,通過兩個馬達實現左右轉向和上下俯仰,瞄準鏡直接接上視頻輸出設備,扳機處加一個電控開關即可。

  

  這一點在電影《狙擊職業殺手》中就有體現,布魯斯威利斯簡簡單單地裝了幾個設備,就把一把大口徑狙擊槍改裝成了遙控版,把跑龍套的傑克布萊克胳膊打斷。

  

  ▲《狙擊職業殺手》中的遙控狙擊

  而《使命召喚10》裡面也有玩家操控遠程狙擊步槍的玩法,主角在遠處先架設了一支遙控狙擊槍,然後自己衝進建築,在需要遠程火力掩護的時候,就拿出遙控器,遠程狙擊敵人為自己的近戰減輕壓力。

  

  ▲使命召喚10中的遙控狙擊

  此外,《使命召喚6》中的自動防禦機槍也算是一種遙控武器平臺,只是遙控它的不是人,而是一臺計算機,紅外線感應區域內只要有人就自動開槍。

  不過這種自動遙控機槍雖然技術上可以實現,但卻有個致命問題:無法敵我識別,因為動物紅外信號都是類似的,自動機槍見人就打,甚至跑過去個兔子也要開槍,就算己方人員不小心接近了,恐怕也要難逃被擊殺的命運。

  

  ▲使命召喚6的自動防禦機槍

  遙控狙擊,顯然有非常多的優點。

  首先就是不用擔心狙擊手傷亡,就算敵人反擊,炸毀的也不過是一把狙擊槍和一個平臺而已。可以讓我方沒有心理壓力地上陣,不用老想著怎麼撤離,相對敵方具有較大心理優勢。

  

  ▲狙擊手的死敵就是對方狙擊手

  其次就是可以避免據槍射擊時槍枝晃動、射擊動作變形、狙擊手心理緊張等因素對射擊精度的影響,也可避免狙擊手因長時間隱蔽據槍搜索、瞄準,而造成的視覺模糊、體力下降、精力分散、肌體僵硬等生理問題對射擊精度的影響。

  

  ▲下雨對狙擊手可不太友好

  不過如果是遙控狙擊就不用擔心被雨淋了

  正因為如此,各國對遙控狙擊都有一些探索,基本上分為正規派和野路子派。

  正規派以中美為代表。比如在2017年的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上,瀋陽航鷹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就展出了一款遙控狙擊系統:狙擊機器人。

  

  ▲國產遙控狙擊系統,裝的是88狙

  這套遙控狙擊機器人的設備部分非常簡單,一個行李箱就能拉走,打開就是一個遙控狙擊平臺,可以兼容88狙、T5000等多款狙擊步槍,更難得的是,這款狙擊平臺的精度非常高,由於平臺穩固不受狙擊手呼吸影響,誤差幾乎就是武器自身的散布誤差,普通人使用了也能秒變百發百中的狙擊手。

  

  ▲這款遙控狙擊平臺可適應各種環境

  根據測試,這款遙控狙擊機器人的精度可達 0.033 密位。使用 T-5000 狙擊槍打500 米靶,彈孔全在 10 環之內;打1200 米靶,彈孔全部在胸環靶上。

  

  ▲精度頗高

  而美國也推出了T-250D Mk IV TRAP臨場快速瞄準遙控狙擊平臺,這款平臺重31.7公斤,包括一個具有26倍變焦能力的廣角搜索攝像頭(可選配雙倍或三倍頻放大鏡)、熱像儀、遠程控制裝置和可360°轉向的驅動平臺等。

  

  ▲T-250D

  T-250D 最遠遙控距離100米,可以兼容各種美軍制式武器,從標準M4、M16到M-249 SAW、M-240和SR-25狙擊步槍到0.50 M82A狙擊步槍都可輕鬆安裝。

  

  除了T-250D ,美國一家公司還推出了一款簡便版遙控狙擊平臺,除了簡單的控制機構之外,還增加了一塊大大的充電寶和一個可摺疊的太陽能電池板用於給遙控設備供電,對野外狙擊相當友好。

  

  ▲連太陽能都有,太貼心了

  而野路子派就五花八門了,2015年,伊拉克政府軍繳獲了一個稀罕物:IS武裝使用的遙控狙擊步槍。一支拆除了槍託的俄制SVD狙擊步槍被裝在一個簡陋支架上,支架由電馬達驅動,可俯仰和旋轉,射手通過一個古老的便攜DVD小屏幕對步槍進行控制。

  

  這不是土味遙控狙擊平臺第一次出現了,在2013年,網上曾出現過一段視頻,一名敘利亞民兵展示他的自製遙控狙擊平臺。

  

  平臺上裝的是一支FN FAL,瞄準鏡後面被直接連接上了一個迷你攝像頭,通過電纜連接到操作者的遙控界面,雖然很粗糙,但至少這個槍手可以躲在射擊死角安全地監視著屋外,而不用擔心對方狙擊手反擊了。

  

  雖然遙控狙擊平臺看上去很美,但卻一直處在探索階段,各國軍隊並沒有正式裝備,原因也很簡單,還不成熟。

  

  ▲電影中雖然酷炫但並不實用

  其實狙擊與其說是一門技術,不如說是一種藝術,戰場上的狙擊,要考慮風向、溼度、氣壓、溫度、距離、目標運動、地球自轉、引力、彈種、武器性能等等多種因素,很多時候完全依靠狙擊手的經驗來判斷和修正,再加上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就算遙控沒有延遲,遙控狙擊也很難對變化的戰場情況做出及時的反應。

  

  ▲如果打移動目標,就沒那麼準了

  更何況,遙控狙擊槍無法再次裝彈,半自動狙擊槍打光彈匣的子彈也就沒用了,栓動狙擊槍就更別提了,只有一次射擊機會。如果換成遙控機槍,則精度要差很多。

  

  不過,這種頗有創意的暗殺方式還真令人大開眼界,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某些國家為了達到其目的,沒準還會將更多電影和遊戲中的「黑科技」變成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伊朗已經被滲透了?
    如果說沙赫丹的死亡還可以說是在戰場戰死的話,那核武器專家法克裡扎德在伊朗國內重重保護下遇刺,可真的打了伊朗的臉。更打臉的是,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兇手到底是誰、到底是怎麼暗殺的。可能是因為沒找到兇手,伊朗乾脆說法克裡扎德是遭衛星遙控機槍狙殺的,現場沒有兇手。
  • 伊朗情報局繳獲了遙控機槍,亮出鐵證:機槍殘骸有以色列製造痕跡
    根據伊朗方面報導稱,伊朗情報局繳獲了,在11月28日暗殺高級核科學家莫森·法赫扎德使用的自動遙控射擊武器,通過武器遺骸表明,這款遙控機槍是在以色列製造的,並且使用衛星遙控指揮射擊。伊朗情報局消息人士透露了這一消息,稱收集的武器殘骸帶有以色列軍事工業的標誌和規格。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衝擊中東局勢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11月30日援引伊朗官方一份報告,又提出「遙控機槍刺殺說」,稱這位伊朗核科學家是被遠程遙控的機槍暗殺。報導稱,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和他的妻子乘坐防彈車外出,有3輛安全人員的車輛隨行。途中,法赫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被子彈擊中,他以為車輛出現故障,下車查看情況。
  • 伊朗核科學家遭遙控武器暗殺?專家:存在理論可能,現有信息仍有大量...
    【環球時報報導】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在全球引發廣泛關注,而關於暗殺細節更是傳出多個版本,撲朔迷離。而最近伊朗媒體報導了一個聽上去更為科幻的說法:法赫裡扎德或是被遠程控制的遙控機槍射殺,而且襲擊現場並沒有發現襲擊者。不過有專家對這一報導表示懷疑。
  • AI武器是怎麼殺死伊朗核科學家?
    AI武器是怎麼殺死伊朗核科學家? 量子位 發表於 2020-12-18 12:07:16 通過衛星對機槍進行遙控,加之AI的人臉識別鎖定目標,便可以殺人於精確、隱秘且無形。沒錯,這就是11月27日發生在伊朗阿布沙德鎮上,真實的一幕。
  • 印度下單以色列遙控機槍,這舉動究竟為何?
    印度下單以色列遙控機槍,這舉動究竟為何?伊朗方面稱,在該國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遇害事件中發現了被炸毀的遙控機槍殘骸,並將其作為以色列策劃暗殺的證據之一。據伊朗方面稱,遙控機槍被架設在一輛汽車內,通過衛星遙控發射,並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在發射完所有彈藥後又被炸毀。
  • 超遠程遙控暗殺,馬斯克的低成本衛星網絡通信手段,令人不寒而慄
    禁運的解除,意味著新一輪戰爭的開始,伊朗的核科學家一個又一個的遭到暗殺,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大家為事情本身感到震驚的同時,人們也驚嘆於現在的刺殺手段,據悉這一次子彈是從一輛尚在150米遠的汽車上發射而來,稀奇的是車上並無一人。
  • 伊朗核科學家暗殺細節披露:被衛星控制機槍射中13槍,鄰座妻子卻...
    伊朗核科學家暗殺細節披露:被衛星控制機槍射中13槍,鄰座妻子卻安然無恙  olivia chan • 2020-12-07
  • 逼伊朗開戰?核科學家剛死,高級將領就被斬殺,更大陰謀還在後面
    圖為伊朗舉行葬禮最近伊朗頂級核專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引起轟動,結果這位核科學家剛剛被殺死,又一名高級將領遇襲身亡的消息傳來,看來更大的陰謀還在後面,難道美國與以色列真的要把伊朗逼上絕路逼迫伊朗開戰嗎?對於高級將領遇害一事,很快也遭到了伊朗外交部的反駁,直言沒有高級將領在近期犧牲,同時針對接下來的暗殺行動,伊朗已經開始防範了。
  • 伊朗核科學家被襲身亡 幕後黑手究竟意圖何在?
    就在此時,一挺遠程操控的機槍從一輛停在150米之外的汽車裡開始射擊,擊中法赫裡扎德和他的保鏢。隨後這輛汽車也發生爆炸,證據毀滅,車主則早在一個月前就已離開伊朗。消息人士還透露,遙控機槍由衛星控制,並裝有人臉識別系統,以確保準確擊殺,這些高技術設備以色列製造的。這種說法也得到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的認可。
  • 院線電影《天網狙擊》一觸即發,帶你親臨熱血狙擊戰場
    《天網狙擊》是由安徽廣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影業)出品,安貉執導,著名導演柯威監製的軍事動作狙擊電影,該片將暫定於2018年12月開機。廣發影視是電影《天網狙擊》的出品方,並和製作方一起投入了大量的資本及人力支持。
  • 伊朗暗殺現場照片曝光,司機和保鏢頭部中彈,衛星遙控重機槍開火
    但是根據現場勘探的結果顯示,發射子彈的是一挺重機槍,這支重機槍被安裝在150米遠開外的一輛尼桑皮卡上面,這是一輛報廢的汽車,但是上面安裝有遙控機槍發射的裝置,現場並沒有駕駛汽車的人員以及操控機槍的人員。環球時報推斷,操控射殺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的槍手其實遠在千裡之外,他通過衛星對重機槍進行操控。
  • 深度觀察:伊朗核科學家被襲身亡 幕後黑手究竟意圖何在?
    就在此時,一挺遠程操控的機槍從一輛停在150米之外的汽車裡開始射擊,擊中法赫裡扎德和他的保鏢。隨後這輛汽車也發生爆炸,證據毀滅,車主則早在一個月前就已離開伊朗。消息人士還透露,遙控機槍由衛星控制,並裝有人臉識別系統,以確保準確擊殺,這些高技術設備以色列製造的。這種說法也得到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的認可。
  • 世界周刊丨伊朗核科學家被襲身亡 幕後黑手究竟意圖何在?
    但在伊朗半官方的法爾斯通訊社報導的版本中,沒有槍手出場,行動全部由遠程遙控完成:  在三輛保鏢車中的一輛離開車隊去檢查目的地安全時,法赫裡扎德的坐車被子彈擊中。子彈擊中車輛的聲音讓法赫裡扎德誤以為車輛出現故障,從防彈車上下來查看情況。就在此時,一挺遠程操控的機槍從一輛停在150米之外的汽車裡開始射擊,擊中法赫裡扎德和他的保鏢。
  • 西媒揭秘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幕後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27日發文對近年來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的幕後進行了分析,全文摘編如下: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27日下午在首都德黑蘭附近的一個城鎮被暗殺。
  • 衛星遙控機槍現身班公湖!印軍獲以軍鼎力援助,莫迪對華態度變硬
    伊朗核科學家被遇襲身亡事件導致中東地區局勢再度緊張,儘管不能排除美國在背後操縱,但伊朗目前將矛頭直指以色列,日前伊朗官方還公布了刺殺事件中的武器——衛星遙控機槍。據官方還原現場,遙控機槍在執行任務中對目標人物法克裡扎德進行了精準打擊,身中數槍的他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但一旁的人卻安然無恙。精準暗殺的武器裝備經常在中東地區「大顯身手」,今年年初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就是在無人機襲擊下身亡的。對此印度也動了心思,希望引進衛星遙控系統。
  • 伊朗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民眾高呼「和美國開戰!」
    全文1893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項玲當地時間11月27日,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暗殺」。伊朗方面表示,這是「恐怖主義行徑」,伊方將發起「雷霆之擊」報復行兇者。就在今年1月初,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遭美方暗殺,一度導致美伊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激增。如今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分析認為,這或將再次導致中東地區局勢動蕩。
  • 伊朗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第二天,美國國旗被燒了
    視頻截圖此前報導:伊朗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現場畫面曝光據海外網綜合路透社、美聯社、伊朗「前線網」(IFP)等媒體報導,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27日在武裝襲擊中受傷後在醫院去世。
  •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或將「理智地報復」
    當地時間11月27日下午,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達馬萬德地區遇襲身亡。據了解,這已經是伊朗第四位在其國內遇刺身亡的「國寶級」核科學家;也是繼「關鍵將軍」蘇萊曼尼後,伊朗在今年內損失的第二位死於暗殺的重要國防人物。
  • 遙控暗殺,沒有兇手!伊朗科學家遭刺殺或將開啟全新的戰爭模式
    2020年11月是一個血腥的月份,11月27日,伊朗著名核物理科學家,號稱"伊朗核彈之父"的穆赫欣·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郊外的公路上遭刺殺身亡,29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在敘利亞境內遭刺殺身亡。環球網11月30日引述外媒的報導稱,兩次刺殺的特徵都是:無人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