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
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文明通道與紐帶
它一頭連接起長江文明的幽深與莫測
另一頭串接起中原文明的博大與輝煌
是黃河流域文明與長江流域文明交融的文化通道
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可千百年來
有多少人
在這條崎嶇的生命線上
不斷探索、勇敢前行
古蜀道遺址。攝影:Anyu
這是一條承載了太多
歷史風雲、金戈鐵馬、商賈往來的厚重之路
羅江白馬關。
1700年前
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
在白馬關落鳳坡西去
而這個位於今德陽羅江境內的白馬關
正是入蜀的最後一道屏障
從這裡
出,可望天下
入,可霸一方
自古以來
這裡就是成都的主大門
在德陽遙望雪山,晴朗天氣下的德陽,很容易看到西邊的龍門山脈。 攝影:米飛龍等
龍門山脈
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邊緣
起伏於廣元與都江堰之間
在龍門山脈的中段
九峰順次排列,狀若龍脊
故名九頂山
九頂山。攝影:米飛龍
九頂山
橫臥於德陽市境內什邡市紅白鎮、綿竹市清平鎮之間
獅子王峰
主峰海拔4989米
是龍門山脈九頂山的最高峰,也是大成都第二高峰
九龍池與對面的獅子王峰。攝影:米飛龍
水是生命之源
一切偉大文明的孕育皆與水息息相關
沱江、涪江兩大水系在此縱橫交錯
綿遠河、石亭江、鴨子河、青白江、凱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半山水一半城。攝影:米飛龍
她們千百年來在這片大地奔流
慷慨地給予
滋養萬物、護佑生靈
晝夜不息
東湖山。攝影:米飛龍
在這樣一個有山有水,坐擁龍門山脈最高峰的寶地
德陽,東枕被喻為「成都都市圈中央公園」的龍泉山脈
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淺丘,中間是平原
先天就擁有最好的地理環境
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康養宜居
羅江,油菜花開的時候。攝影:Anyu
綿延千裡的丘陵,最適宜種植瓜果蔬菜
一年四季,從不缺少甘甜的慰藉
因地制宜,產業興農
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美好生活
羅江,油菜花開的時候。攝影:Anyu
在這樣一個擁有平壩與丘陵的地方
縈繞著旋律感的美
攝影:冉耳
三星堆,成都平原文化的濃縮與根脈所在
更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多元一體的重要見證
從這裡開始
讓我們看到某種它和宇宙之間神秘的聯結
這讓無數人遐想
三星堆金面銅人頭像。攝影:Anyu
從《榮耀覺醒》到《金色面具》
聯合世界頂級團隊打造的一系列動漫、電影
復活了三千年前的神秘文明
質優實用的文創產品開發
為三星堆吸粉無數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新一輪的發掘舉世矚目
我們期待能有更多驚世的發現
也相信三星堆在產業化摸索前行的道路上
必將創造世界級的文化IP
三星堆青銅大立人。
今年9月25日
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公布
三星堆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入選示範區
接下來,三星堆正全力以赴
力爭達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
5A級景區標準的世界級考古遺址公園
以及世界級的博物新館
均在重點規劃之中
三星堆景區建設。攝影:餘嘉
同時,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三星堆文化產業園也將成為
三星堆文化資源轉為文化產業的主要承載平臺
並將與「九寨溝、大熊貓」深化聯動
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文化旅遊高地
三線建設鑄就了德陽曾經的輝煌
無論是聲勢顯赫的中國二重、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
還是已經消逝或轉型的耐火材料廠、金鑫公司等
1964年到1978年
德陽被確定為三線建設重點地區
背後是對整個中國工業的重塑
也是德陽永不褪色的記憶
1983年9月29日,東汽自主研發的第一臺30萬千瓦汽輪機在廠內一次試車成功。
作為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
德陽以改革闖新路
以創新促轉型
以開放促合作
引領「德陽製造」向「德陽智造」轉變
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智造之都
東方汽輪機廠。
「三日開翁香滿域」
作為「大唐國酒」的劍南春
一度載入唐朝正史
除了李白、杜甫、蘇軾
你到底還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
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
「燃灰白如雪,菸草卷如茄」
徐志摩的這句話正是雪茄的由來
作為國禮相送的「長城雪茄」就產自德陽什邡
什邡雪茄。
玫瑰谷,鮮花精油香飄千裡
凱達門業,支撐起千萬家庭的安全防護屏障
道泉泡菜,讓老壇酸菜面香飄中華大地
福瑞康水果專業合作社,帶領鄉親們一同勤勞致富
昊陽農業,走出一條新的農旅融合之路
中國玫瑰谷。
在德陽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產業興城,德陽人在家門口即可安居樂業
雪山下的城市,德陽城北,每當晴朗的天氣,便可以看到西邊數百公裡外的雪山。攝影:米飛龍
德陽是距離成都最近的一座城市
從產業空間、生態條件
都跟成都之間形成非常好的互動
成都的文章做得越大,德陽的空間越大
這其中,有著巨大的市場創造力
G5高速德陽段。攝影:冉耳
發展經濟,交通先行
同城發展,交通是最直接的體會
高鐵德陽段。攝影:Anyu
川陝路,高速、高鐵……
成為成都和中原經濟之間的一個核心紐帶
都市圈高快速通道路網更加暢通
致力打造「9高13快13軌」綜合交通體系
德陽至成都地鐵3號線城市擺渡車乘坐的火爆
正是成德同城加速融合的生動縮影
成都天府大道 。攝影:視覺中國
天府大道北延線建設熱火朝天
從成都一路修到德陽,全程無紅綠燈
這條串起成都平原的「中軸線」
讓成德兩城無縫對接,雙城生活更加通暢
德陽城市夜景。攝影:米飛龍
京昆高速上終日川流不息
兩地每天高鐵往來近百趟
平均發車間隔20分鐘以內
尖峰時段最短開行間隔僅5分鐘
德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城市候機樓。
德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城市候機樓正式啟用
這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在全省設立的首個城市候機樓
德陽市民可提前在此辦理值機、行李託運等業務
讓乘機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德陽,日出。又是朝氣蓬勃的一天!攝影:米飛龍
德陽,距離成都僅40公裡
聚焦「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戰略
不斷突顯成都都市圈中戰略地位
成為治蜀興川的中堅力量
德陽,首當其衝!
本文特别致謝:
城市戰略策劃專家、城市名片智造者 楊健鷹先生
——漫成都.城市&城市形象——
文字 | 王紅 十裡
編輯|十裡
圖片 | 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監製丨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