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當今化妝品行業勢頭大好,進口化妝品更是成了市場的香餑餑,不少商家瞄準了時機,紛紛打起香港直郵的噱頭售賣進口產品。但是,消費者拿到的真的是香港正品嗎?也許只是不法商家用來魚目混珠的內地假貨。
CBO記者 江文
3.15晚會剛剛落幕,打假風潮尚未褪去,《人民日報》官微近日又曝光了一起化妝品行業的售假套路——「內地假貨」搖身一變「香港直郵」。
報導稱,一些高仿化妝品成本僅僅只有40元,卻在物流環節被包裝為「香港直郵」正品貨,身價立刻翻倍到1450元。僅僅一件假貨,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被包裝成身價百倍的正品,可想而知,造假商家從中能謀取到多麼巨大的利益。
這並不是快遞行業第一次被曝光參與到海淘售假環節中來。早在2016年,就有多家媒體報導,部分快遞公司可以幫助售假的商家製造假的海外物流記錄。2017年6月,包括順豐、圓通、韻達、申通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就被曝出捲入了海淘造假售假事件。在輿論壓力下,各大物流公司都對旗下網點的「異地代發」業務進行了整頓。
但在這則曝光的視頻中,又有一家物流公司的「異地代發」業務重現江湖。這家物流公司便是市場佔有率靠前的——韻達快遞。
從廣州寄出的化妝品,物流信息不僅能顯示發貨地為香港,而且僅韻達快遞「柯子嶺集包點」每天發出的「香港直郵」假貨就高達2萬件。而消費者查詢物流信息與真實的香港發貨顯示信息一模一樣,完全無法辨別真假。
報導稱,從廣州寄出的化妝品,物流信息不僅能顯示發貨地為香港,「甚至可以代發韓國、日本、美國、泰國」。
媒體記者暗訪製售高仿化妝品商家時,商家透露,有很多做香港直郵化妝品的渠道,「一隻高仿的M·A·C口紅成本價只要7、8元,一個月進購幾千隻都是小事情」。該商家還表示:「我們做的品牌很多,基本都是當代購賣的,香港直郵就是香港物流,香港物流是做出來的。」
可見,這種物流作假使得消費者無法判斷商品的真假,給了造假商家極大的機會,同時也助長了化妝品市場假貨的肆意流通。消費者花費了高昂費用以為自己淘到了海外正品,然而拿到手的卻是山寨貨,被騙取錢財不說,甚至還會有用假貨化妝品後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實在細思極恐。
海淘需謹慎,入手請小心。消費者在購買海外產品時務必要選擇正規渠道,不要貪小便宜,拿自己的臉做賭注。愛美的同時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直郵」,小心掉入假貨陷阱。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