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外資零售商Costco第一家店在上海閔行正式開業,佔地面積達到2萬平方米。據當地媒體報導,從八點半開始人流湧入,很快停車場已滿,等待需要三小時。由於人多擁擠,開業5小時後,Costco閔行店宣布暫停營業,閔行區有關部門也提示市民理性消費,錯峰出行。
據了解,目前Costco在全球擁有超9200萬會員,消費者必須繳納會員費成為會員後方可消費,上海閔行店目前的年費是299元。其全球的超770家門店多布局在美國、加拿大,在亞洲已入駐日韓、中國臺灣等地,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僅開業一家。
作為全美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一直以「選品+平價+會員」的低毛利模式著稱,通過減少不必要成本讓利消費者,主要利潤則來自會員費。
Costco進入中國大陸前,沃爾瑪的山姆會員店已進入快速擴張階段,計劃在2020年底前開業40家門店。不過,更多的外資零售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比如蘇寧易購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樂天瑪特被物美、利群分食等。
對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從消費端看,以價格為主導的商品同質化的零售已走上末路,以追求品質和便利等核心價值的零售商煥發出活力和光彩。最優說服力的旁證就是,家樂福轉讓股權的時刻,正是外資折扣店ALDI和Costco在中國開店的時刻。(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 編 | 華記)
(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