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9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墾丁珊瑚礁海域的魚明星「點帶石斑」,一個月前失蹤,臺灣珊瑚礁學會會員在海底四處「協尋」,始終未見它的身影,推斷已被盜獵進了海鮮店。
學會人員說,這隻點帶石斑是莫拉克風災的「災民」,四年前自養殖池溢出,流落墾丁後壁湖海域;魚身長近1米,是一般石斑的三倍大,模樣可愛不怕人,被臺灣珊瑚礁學會票選為今年年曆的「明星魚」。
「人不能短視近利,捕了它能賣多少錢?留住它,可以帶進源源不斷的潛水觀光財啊!」學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感嘆,「為何要『殺』了墾丁潛水觀光的金雞母?」
他表示,四年前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沿海養殖場,學會人員觀察後壁湖災後珊瑚礁復原狀況時,意外瞥見這隻疑被迫「出走」的石斑。
當時這隻石斑體長約30釐米,之後每次潛水都會發現它身影。去年已長到1米長,模樣吸睛又不會躲人,深獲潛水客喜愛。
「它不怕人,潛水客遊近時不會閃躲,拍照也很配合,是潛水觀光的『寵兒』」。潛水客萬國鳴說,後壁湖在保護區,食物無虞也沒有天敵,才能長到近1米。
「它的習性不會亂跑」,鄭明修表示,這隻石斑活動方圓不超過一公裡,但近一個月來,在海底四處搜尋都不見它蹤影,分析已兇多吉少。
據了解,這隻石斑賣給海產店,最多不過上萬元臺幣,但它為後壁湖潛水帶來的觀光產值,年營業額估計逾百萬元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