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最快六月推20M光纖上網
只待臺灣地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查通過,臺•中華電信即將在今年中推出20M帶寬每月上網費加電路費1300元新臺幣(約合260元人民幣)的光纖上網服務。中華電信表示,20M光纖上網服務的電路費和上網費率已經送審NCC,預計最快會在今年五、六月公布。它的服務價格為每月1300元新臺幣左右,不過依照中華電信一貫的策略,屆時還會推出低於牌價的促銷價格。同時,不排除在今年底之前再推出30M光纖上網服務。不過一切端視20M光纖上網的市場規模和最終價格來決定。(臺灣地區的固定寬帶上網用戶是不限時、限流量或是限路由器的)
中華電信現有光纖用戶數為110萬戶(光纖到戶而非光纖到小區或是到樓),ADSL用戶數為320萬戶。預計今年底讓前者成長至180萬戶,其中30萬戶採用20M服務。ADSL用戶數縮減為260萬戶。
中華電信是2006年6月宣布力推光纖上網,表示在2011年前,該公司將投資數千億資金,使全臺光纖到戶的覆蓋率達到75%。該公司招數就是降價促銷,令10M的光纖服務價格與8M的ADSL月租費貼近,差距在兩百元臺幣以內。
價格攻勢讓中華電信的光纖市場告捷,加上其他ISP運營商紛紛喊進,做大整體光纖市場規模:資策會FIND在今年二月公布的報告顯示,目前臺灣地區家庭用戶上網採用的方式雖然仍以ADSL為主,佔據了79.2%,光纖上網為8.8%;但是光纖上網的成長幅度約6.3個百分點,是所有上網方式中唯一增長的一塊。
在成功做大10M光纖市場後,中華電信的下一步是拉高上網帶寬——這一步不得不走——競爭對手臺灣大哥大寬頻在日前已經宣布,從四月一日起在臺北縣區域,提供用戶30M的光纖服務,每月1900元新臺幣(約合380元人民幣);20M則是每月1,300元新臺幣(約合260元人民幣)。再者,依照中華電信既有規劃,將在2011年讓30M光纖上網服務的覆蓋率,普及至全臺8成的家庭用戶。因此10M光纖服務只是第一步。
收費惹爭議
身為臺灣地區最大ISP運營商,中華電信的一舉一動引人關注——也極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臺灣地區消費者協會表示,即便中華電信因應NCC的規定,每年平均調降5.35%的ADSL電路費,仍然罔顧消費者權益。原因在於,電路的布設費用是中華電信民營化前身,公家機構臺灣電信局收取納稅人的稅收所架設。不應成為現在中華電信資產,使其用於向其他租用電路的ISP企業和消費者收取暴利。
目光再轉回內地
當年中國電信預定包括廣州、北京、武漢和上海等四個城市成為中國電信光纖到戶試點。為此,武漢市政府下發文件,確定2007年要實現5萬戶,2008年實現10萬戶,2010年實現50萬戶。截止到目前,武漢市光纖到戶網絡覆蓋達到15萬戶。
「武漢模式」尚待推廣,而其它幾個城市,上海轉投了有線電視網絡。其它兩家也悄無聲息了。
上海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原上海市有線網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有線電視臺網絡部,成立於1998年底,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為了加快上海信息化發展的步伐,採用網臺分離,吸收社會力量,以股份制的方式組建而成的。它現在經營著全球最大的有線電視城域網。它的1M帶寬使用費現在是人民幣120元每月(價格採集自上海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官網)。
再看看」楚天都市報「本周的文章
武漢市正在推進「光城計劃」,以讓一些市民用上速度更快的光纖上網。目前,該市光纖到戶網絡覆蓋達到15萬戶,其中去年新增11.26萬戶。在人們暢想著光纖到戶後的極速的網上衝浪時,這根比頭髮絲還細的光纖,在南湖都市桃源小區卻因網速太慢而引起風波,部分居民甚至提出要重裝ADSL寬帶。
都市桃源是武漢市首批光纖到戶試點小區之一,由網通公司投資建設,2006年夏投入使用。日前,記者對該小區網速過慢一事進行了調查。
業主投訴:從未體驗到光纖極速之感
「我們這裡雖說是光纖到戶試點小區,上網帶寬10M,但幾年來,我從沒有找到過光纖上網的感覺。」都市桃源小區數十位業主日前反映,晚上使用下載、瀏覽寬頻時,速度慢,不時出現卡殼現象。
小區董先生說,都市桃源光纖到戶網速與普通1.5M的寬帶相比,沒有體現出優勢。當初這一塊的投資有350萬元,政府還進行了補貼,每戶支付安裝費580元。「就這點速度,真是辜負了光纖上網的名聲,不如用普通寬帶算了。」
小區張先生稱,「我當初買房時,就是看中光纖到戶的賣點,現在並沒有什麼效果,感覺受到了愚弄。」
小區吳女士告訴記者,入住幾年,從沒嘗到傳說中用光纖上網,分分鐘下載一部電影的那種極速之感。自己先生也常常埋怨網速過慢,「這哪是光纖傳輸?」
近期,三大電信運營商重組,網通併入聯通公司,都市桃源小區光纖到戶業務也併到了聯通武漢分公司。張先生稱,要麼新接手的聯通公司來解決小區網速過慢的問題,要麼就引進另一家運營商的寬帶。
現場體驗
白天還行,晚上確實很慢
都市桃源小區光纖上網的速度到底慢到什麼程度?記者在不同時間、不同電腦上多次感受了小區上網網速。
3月23日上午11時,記者在小區13棟吳女士家用「迅雷」試著下載一部電影,每秒網速多保持在400K—600K之間,最低只有280K,最高為845K。
吳女士稱,白天網速還算可以,網速最慢的是晚上7點到9點之間,看視頻就會不停地「卡」,雙休日整天上網的速度也很慢。
23日晚上8時,記者再次利用吳女士家的電腦,像白天一樣下載同一部電影。下載速度顯示,開始每秒僅8K、9K,慢慢升至70K,然後又降至13K,最高時達到104K,但多數維持在50K左右。
吳女士推算,按這個速度下載這部電影需要2個小時以上,遂放棄了對該部影片的下載。
原因之一、試點用的是第一代設備
為什麼一到晚上,都市桃源小區上網速度就慢了呢?
聯通南湖營業廳周冬華介紹,光纖覆蓋到了該小區713戶人家,目前有420戶開通使用。都市桃源小區光纖到戶是「三網合一」項目,電話、寬帶、電視,都是通過光纖傳輸。用戶每月上網費用為80元。
聯通武昌分公司技術經理丁軼群稱,都市桃源小區光纖上網慢,主要原因是當時設備和技術上有不成熟之處——因為用的是第一代光纖設備和技術。當初這個項目是作為試點推出的,也是為了積累經驗,發現問題。
丁軼群稱,都市桃源小區是多家共享10M埠,一旦同時上網的用戶多了,網速就會慢下來。當然,也與它用的是第一代設備有關。從武漢市後來做的幾個光纖到戶項目看,用戶的感知度明顯好轉。因為光纖接入設備的硬體和軟體都要成熟得多,可供選擇的廠家也多了。
原因之二、10M帶寬混淆了概念?
小區居民提出,當初買時被告知,光纖千兆進小區,居民享受10M帶寬。怎麼網速這麼慢,甚至不如1.5M的ADSL寬帶呢?
丁軼群稱,這可能是居民的誤解。當初說居民享受10M帶寬,是種籠統說法,其實省略了後面的單位Bit。平時,我們說的ADSL寬帶速率用的單位是MByte,它與Mbit在數字上是1:8的關係。也就是說,所說的光纖上網10M,只相當於普通寬帶的1.25M。
丁軼群稱,考慮到設備、電腦配置、下載網站及軟體的不同等方面造成的損耗,下載時達到400k-600k的速度,應該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對此,一位通信業內人士稱,這是利用用戶對技術術語的不了解,混淆了概念。據介紹,說10M時,可能是說10Mbit,也可能說是10Mbyte,前者念作10兆位,後者念作10兆字節。兩者相差8倍。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有關人士稱,目前電信用戶規範中還沒有對光纖上網網速方面的規定。但是,運營企業應該向用戶說清楚,接入用戶家中的帶寬是獨享10M,還是共享10M,兩者差別甚大。
再看看中國電信的收費標準(這是中國電信某省會城市的網絡使用費收費標準,)
內地普通居民用戶現在還享受不到光纖到戶這種光的速度,最多也是光纖到小區再共享而已,商業用戶租用光纖的費用也是每月高達數千元人民幣,由於網費太高。網民們不得不採用路由器共享方式來上網,但由於觸及到運營商的利益,現在也變成了非法行為,到處倍受打擊。而這在臺灣和香港地區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方面電信運營商不斷在降低電話資費。另一方面網費不降有反升。例如以前1M帶寬的ADSL全年只用600元,如今強行綁定一些電話套餐後反而要八九百,難怪有東莞網友感嘆,網費已經十年沒降過了!電信資費,別再像個娘們,痛痛快快降一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