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法院通報一起「薅羊毛」案:惡意盜刷672萬,27人獲刑

2021-01-08 上觀

2020-04-14 19:19

4629筆訂單、827名用戶,直到快手平臺的運營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發現數據異常,24天間,平臺統計被惡意盜刷金額達672萬元……海澱法院14日通報了這起「薅羊毛」案,涉案27人全部獲刑。

「搞錢,很快,不犯法」

2018年7月,在無錫打工的小許像往常一樣,給在貴州老家的哥哥打電話要錢。哥哥大許一反常態,痛快地給了小許500元。小許問怎麼回事,大許說發現了「快手」的漏洞,可以從中盜刷弄錢,很容易。

「這樣不犯法麼?」

「不犯法,縣裡弄這事的人很多。」

將信將疑的小許上網查詢,有人說這樣做違法,有人說這樣做沒事。但是因為缺錢,無法顧忌太多的小許最終要求哥哥教他如何盜刷,哥哥也果斷拉其入夥。

接下來的兩天裡,小許和老鄉胡某將自己的快手號、微信號、銀行卡信息、手機號、身份信息交給哥哥大許。在提供自己手機收到的簡訊驗證碼後,2個小時內,大許轉給兩人各7千元。之後兩天,小許和胡某又從朋友處分別找了幾組快手帳號提供給大許,兩人又各自收到1.6萬元。

錢來得太快,小許覺得再賺錢會出大事,就沒有繼續再幹,與胡某回老家和大許匯合。

小許說,其實直到案發,自己也沒搞清楚錢是怎麼刷出來的。而通過他提供的快手帳號和銀行卡號,總計盜刷了11萬餘元,這些錢,都計入了他的犯罪數額。

「『刷單』秘技非常簡單」

大許知道的事情並不比弟弟多。

「盜刷消息,是我在酒吧同朋友喝酒時,朋友接到名為『小熊貓』的快手收租者電話,對方稱收帳號、盜刷錢、五五分……」大許交代,在短短三兩天內,這樣的電話搭載著同樣的信息在自己所在縣城內鱗次響起,朋友圈內瘋狂刷屏著收購快手帳號的信息。

案發後,辦案人員發現,真正的操作手法,只有黑產鏈條的上遊「掠食者」「收租人」才知道,比如大許口中的「小熊貓」。

謝某,18歲,初中文化,無業,曾因毆打他人被兩次行政拘留十日。2018年7月21日1時開始,到2018年8月2日22時,12天裡通過上述方式收購10組他人帳號,累計套取資金125萬餘元。

謝某說,他所掌握的「刷單」秘技,其實非常簡單:快手平臺的虛擬禮物打賞功能由禮物系統對接微信的支付網關組成。按照微信支付相關實名認證的要求,如果微信沒有開通實名認證則無法提現,此時快手提現訂單失敗。

在一次常規升級後,快手系統在失敗訂單處理上出現bug,訂單失敗後提現黃鑽返回快手用戶帳戶,但支付網關沒有停止轉帳請求,還在不斷嘗試。在此期間,如果對應微信帳號開通實名認證,則資金將從快手企業帳戶劃撥至個人微信帳戶,用戶將在未扣除黃鑽情況下獲得提現。

就這樣,謝某等人利用所掌控帳戶的直播功能,首先通過帳戶互相打賞將對應黃鑽攢至2000元,而後關聯未開通或已經註銷微信實名認證的帳戶反覆提交提現申請,並在短時間內開通微信實名認證,資金到達微信帳戶後,迅速通過所綁定的銀行卡第二次轉出、分配。

以此方式,一條租號、打賞、提現、轉帳、取錢的黑色鏈條快速形成、蔓延,直到快手公司進行財務數據匯總,發現用戶提現金額和個稅數據不匹配、提現金額明顯異常後,這一漏洞方被修正。

最終,法院以盜竊罪,判處謝某有期徒刑11年半,並處罰金11萬元,責令其退賠經濟損失125萬餘元。小許等另外26名同案犯也均獲刑。

它已發展成為黑色產業鏈

「薅羊毛」是與電子商務伴生的網際網路現象。

法官介紹,通常意義上,「薅羊毛」行為按照輕重程度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按照平臺優惠規則、偶爾利用平臺漏洞獲取優惠自用的普通用戶;二是利用平臺優惠規則疏漏、藉助信息及技術優勢攫取優惠後進行二次轉賣、變現的「羊毛黨」;三是利用系統漏洞惡意牟利的黑灰產鏈條。快手盜刷案,則屬於第三種。

「快手盜刷案其實並不複雜,但是給民眾、尤其是黑灰產的從業人員兩個重要的法律提示:其一是利用系統漏洞非法取財構成犯罪,其二是明知他人從事違法行為而有償出租帳戶亦也成犯罪。」法官表示。

法官指出,對於以往比較常見的第二類專業「羊毛黨」,是否追究刑責,要根據具體案情分析,無法一概而論,但其中具有主觀惡性、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影響較大的,一般認定構成刑事犯罪。

對於「羊毛黨」升級為第三類、利用系統漏洞惡意牟利的黑灰產鏈條,是目前的打擊重點,如本案中呈現出一個黑產新趨勢,即非法支付渠道向普通個人帳號轉移。

可能很多人如本案中的小許一樣,只是貪小便宜,收取少量「好處費」,並不知道具體犯罪內幕,是否該為行為負刑事責任呢?

對此,法官解釋說,此時則需要考慮行為人是否知道出租帳號的具體目的。小許等人明知道以上帳號是用於利用快手漏洞盜刷而依然提供,哪怕對行為的違法性不明確,也不影響其主觀心態的認定。並且,從刑事司法政策上看,打擊黑產的重點之一就在於打擊上下遊犯罪,提供帳號和取現行為,雖然不是犯罪核心,但有效打擊前後端能夠徹底剷除犯罪土壤,斬斷犯罪鏈條,因此也屬於從嚴打擊範圍。

相關案例

司機端騙取「滴滴打車」補貼優惠獲刑

被告人常某丈夫系計程車司機,使用「滴滴打車」軟體承攬業務,因使用乘客端反覆領取優惠券被滴滴公司封號處理,後其妻子常某僱傭他人通過技術手段解鎖帳號後,以其愛人、滴滴、朋友的共計五個帳號,虛構乘車交易,騙取乘車優惠券共計價值14 254.65元,以上錢款已提現。後平臺運營方發現優惠券使用異常,經核實以上訂單乘客IP位址相同,司機行車軌跡不實,遂報警。常某到案後將涉案錢款全部退還,後因詐騙罪被海澱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人民幣四千元。

百度外賣商家虛構交易騙取返利獲刑

被告人陳某虛構「老重慶麻辣小龍蝦」等商家身份,註冊外賣平臺百度糯米帳戶,以虛構交易消費訂單的方式騙取平臺消費返利共計人民幣32 100元。因發現刷單行為,平臺部分結算款暫停支付,實際支付返利金額21 900.4元,未支付返利金額10 199.6元。陳某到案後退賠全部涉案贓款,後因詐騙罪被海澱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百度外賣用戶虛假充值後消費獲刑

被告人鄭某利用百度外賣平臺的系統漏洞,僱傭陳某通過技術手段為其名下兩個帳戶進行非法充值113 996元,後鄭某通過上述外賣帳號購買洋酒、食品等商品,實際消費共計人民幣7413.02元人民幣。後因盜竊罪被海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京東用戶以舊換新退貨牟利獲刑

被告人張某在京東購物網站訂購希捷牌、威騰電子牌移動硬碟共計79塊,後以購買錯誤等為由向要求退貨,並藉機用廢舊硬碟內芯更換19塊原硬碟內芯,價值共計人民幣14 411元。經被害單位報案,張某到案後退賠涉案贓款,後因詐騙罪被海澱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高健 通訊員 姜楠

相關焦點

  • 利用平臺漏洞盜刷672萬 想掙快錢的27人全獲刑
    利用平臺漏洞盜刷672萬 想掙快錢的27人全獲刑警惕 惡意「薅羊毛」就是犯罪  4629筆訂單、827名用戶,直到快手平臺的運營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發現數據異常,24天間,平臺統計被惡意盜刷金額達672萬元……海澱法院近日通報,這起「薅羊毛」案中涉案27人全部獲刑。
  • 利用系統漏洞,27人盜刷「快手」672萬餘元獲刑
    原標題:盜刷「快手」禮物672萬餘元,27人獲刑收帳號、盜刷錢、五五分。「這樣不犯法麼?」「不犯法,縣裡弄這事的人很多」。2018年7月,快手系統升級中,提現系統出現了一個小小的bug。正是這個bug,被網際網路上獵犬般循味而至的「羊毛黨」第一時間發現,而後引發瘋狂刷單,最終將27人送進牢籠。
  • 解讀:究竟什麼是「薅羊毛」?利用系統漏洞惡意牟利是犯罪!
    4629筆訂單、827名用戶,直到快手平臺的運營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發現數據異常,24天間,平臺統計被惡意盜刷金額達672萬元……海澱法院近日通報,這起「薅羊毛」案中涉案27人全部獲刑。小許說,其實直到案發,自己也沒搞清楚錢是怎麼刷出來的。而通過他提供的快手帳號和銀行卡號,總計盜刷了11萬餘元,這些錢,都計入了他的犯罪數額。
  • 90後小夥這樣「薅羊毛」,判了!註冊了20萬個假帳號,薅走奶粉2萬多桶
    導讀:羊毛雖好,但別瞎薅!近年來,用戶利用網絡平臺漏洞「薅羊毛」現象時常出現,「羊毛黨」多會抱著「我憑本事薅到羊毛有什麼錯」的想法,事實上因「薅羊毛」而被追究法律責任的不在少數。據海澱檢察院官微消息,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黃小天(化名)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 外賣騎手相互傳授刷單技巧「薅羊毛」 14人獲刑並處罰金
    商家怎會想到,專門在平臺上接單的外賣騎手利用對平臺的熟悉,鑽空子「薅羊毛」,互相傳授刷單秘訣,利用「註冊新用戶首單享受滿減優惠券以及每推薦一名新用戶可以領取獎勵金」的活動規則,使用網絡技術手段惡意註冊、刷單,騙取平臺優惠券及獎勵金。近日,楊浦法院審結一批這類網絡詐騙案件,14名外賣騎手分別被判處拘役6個月至有期徒刑3年3個月不等的刑罰,並處人民幣1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罰金。
  • 有人曾因薅羊毛獲刑
    11月7日,一則「B站(嗶哩嗶哩彈幕網)UP主帶粉絲「薅羊毛」26元買4500斤臍橙」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涉事果農淘寶店也一度被迫關店。當日,淘寶回應稱會在法律、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減少商家以及各方損失,同時抵制惡意下單的「羊毛黨」。目前,涉事UP主已被封號,該店已重新開張。南都記者梳理發現,此次「薅羊毛」事件已非首次。
  • 網際網路法治|網絡「薅羊毛」行為的法律探析
    久而久之,這些人通過微信、QQ、論壇等渠道聯繫在一起,集中進行「薅羊毛」行為,故被稱為「羊毛黨」。從賺取信用卡積分、電商平臺優惠券到P2P網貸獎勵金等,都有「薅羊毛」行為的出現。綜合其目的、影響等因素,「薅羊毛」行為一般具有如下三個特徵:一是經濟關聯性強。
  • 盜刷信用卡25萬元,獲刑六年八個月
    盜刷信用卡25萬元,獲刑六年八個月 2020-12-18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薅羊毛、網絡賭博、海外務工,無處不在的黑產!
    薅羊毛背後暴利黑產業:薅垮平臺逼停企業薅垮平臺逼停企業,羊毛黨變餓狼黨,起底「薅羊毛」背後的暴利黑產業什麼是薅羊毛?這一名詞遠不止在電商平臺找優惠券、搶到0元購商品那麼簡單。近日,某電商平臺出現百元優惠券漏洞被大量薅羊毛,敲響了防控大數據黑產業的警鐘。
  • 不能任由惡意「薅羊毛」者肆意妄為
    近日,一淘寶店家因操作失誤,誤將26元4500克的臍橙寫成了4500斤後,B站博主「路人A-」在直播時號召粉絲去「薅羊毛」,又在商家無法發貨的情況下,惡意投訴「商家虛假宣傳」,導致該店鋪直接關店。據悉,這家店是店主和他的叔叔湊錢開的,一家人都指著能靠它養家餬口。
  • 「羊毛」線報來源複雜 記者揭秘「薅羊毛圈」
    此次是因為設置錯了標題詳情所致,一晚上店鋪被拍了幾萬訂單,共涉及七百萬元。店主希望下單的人能申請退款,給自己「留條生路」。針對該事件,平臺發布消息稱,在法律、規則允許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減少各方損失,同時堅決抵制惡意下單的「羊毛黨」。涉事UP主也已道歉,稱可承擔店家重開店鋪的費用。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薅羊毛」的現象不在少數。
  • 網紅帶頭薅羊毛致網店破產:羊毛到底該不該薅?
    「薅羊毛」致網店關閉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熱議。那麼,網紅帶頭「薅羊毛」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羊毛到底該不該薅?‍up主帶上萬粉絲集體「薅羊毛」,逼得農民下跪求饒據此前報導,一家名為「果小雲旗艦店」的淘寶店在賣臍橙時,因操作失誤,誤將「26元4500克」寫成「26元4500斤」,被B站博主「路人A-」發現後,該博主在直播中號召大家去「薅羊毛」。
  •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薅羊毛 羊毛黨的含義及出處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薅羊毛本是沿襲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的「薅羊毛織毛衣」的做法,被定義為「薅羊毛」。現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絡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這種行為被稱作薅(hāo)羊毛。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薅羊毛等相關內容。
  • 快播涉黃案正式宣判:王欣獲刑三年半
    北京時間9月13日消息,快播涉傳播淫穢物品案今日在海澱法院進行正式進行宣判。快播公司CEO王欣獲刑3年6個月,張克東、吳銘以及牛文舉等三人獲刑3年3個月,快播公司被處罰金1000萬元。快播涉黃案正式宣判:王欣獲刑三年半(圖片來自於北京海澱法院微博)   根據媒體綜合報導,北京市海澱法院於今日上午對被告單位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人王欣、
  • 盜刷他人信用卡套現操作「高返機票」牟利 犯罪團夥多人獲刑
    尹譽 攝盜刷他人信用卡套現操作「高返機票」牟利 犯罪團夥多人獲刑中新網南京6月21日電 (朱志庚 尹譽)去年9月,江蘇邳州警方接到市民報警稱,信用卡被盜刷29000多元用於購買機票。警方偵破此案,牽出一個專門盜刷他人信用卡套現的犯罪團夥。
  • 北京女子遇無卡盜刷幾分鐘損失近4萬 這個舉動讓法院最終判銀行賠錢
    家住北京的馬女士被人在新加坡登錄手機銀行,轉走她銀行卡中的38000餘元存款。另一位儲戶馬先生則被人在4天內頻繁無卡消費及快捷支付78筆,消費了他卡內6萬餘元。兩人均選擇向法院起訴,要求銀行為自己的損失買單。
  • 記者網上臥底,揭秘薅羊毛各式花招
    經歷「薅羊毛」事件後,這家水果店人氣大漲。11月7日天貓官方發布信息時,該店鋪關注度尚不足1000人,但截至昨晚,粉絲數已經超過7萬,並且還在迅速上升中。「過去幾天裡,來自全國各地的熱心網友給了果小雲支持和鼓勵……以後我們會正常運營,細緻檢查產品屬性,避免再次出現此類情況。」店主小布在店鋪首頁發文感謝網友。
  • 【以案釋法】父親生病需用錢 兒子竟盜刷他人銀行卡「盡孝」
    【以案釋法】父親生病需用錢 兒子竟盜刷他人銀行卡「盡孝」 2020-12-18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假帳號、薅羊毛、刷單……細數網際網路上那些「撈偏門」的手段
    例如,北京飛成都的經濟票全價是1850元,如果官方網站和平臺上賣價只要185元。相信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買下來,撈偏門的不法人員也是這個思維。三、薅羊毛張三是個做童裝的小電商,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到網店,推出了20元折扣券,凡是第一次購物的用戶能夠直接扣減。撈偏門人員得知後會將這些折扣券搶走,然後再折價賣出去。一張20的券也許就賣幾毛甚至幾分錢,但是幾千幾萬張折扣券積累下來也是不小的數字。這就是薅羊毛。
  • 利用非法購買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薅羊毛,5個月賺了7萬餘元
    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被打掉,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