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快樂使者—記臺北一群大陸交換生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他們是兩岸教育交流的受益者,他們為兩岸交流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他們讓臺灣同齡人原先對大陸的刻板印象變成了一張張活生生的笑臉。他們是臺北一群快樂的大陸交換生。

在淡江大學校園外,記者和如約而至的這些大陸交換學生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暢談。這8位外表和臺灣大學生毫無二致的年輕人來自復旦大學和吉林大學,本學期作為交換生到淡江大學就讀。將近半年的臺北生活讓他們的口音或多或少帶了些軟綿綿的「臺灣味」。

殷羅南來自復旦大學廣告專業,目前交換到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就讀。一個學期下來,她交了許多朋友,也走了不少地方。「這裡的一個老師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裡路!」她頑皮一笑。當然,這些大陸學生的功課也毫不含糊,考試成績基本都在各自班上名列前茅。

雖然遠離熟悉的母校和家鄉,但這些年輕人的臉上絲毫看不出思鄉的惆悵。「這裡的人們都很熱情,臺灣給我們的感覺也很親切。我還嫌一個學期太短呢!」來自吉林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李默說。

兩岸高校間互換學生的歷史尚不長,這使得大陸學生在臺灣校園裡仍是引人注目的一群。

李默說,這裡的老師和同學對我們都很友好。在課堂上、學術交流活動中,臺灣老師和同學也總是希望多了解一些大陸生的感受和想法,「這讓我們想偷懶或沉悶一點都不行,因為老師要是提問的話首先就會盯上我們了!」

主修行政管理的李默來到淡江大學以後就讀公共行政專業,臺灣特殊的政治文化讓她原有的專業視野拓寬了不少。「如果說原來我習慣從一個角度看問題,那麼來臺灣以後我開始嘗試從多種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了。回本校以後,我的碩士論文很可能也會與臺灣有關。」李默說。

唐卓來自吉林大學廣播電視藝術系。談及這段交換生的經歷,她認為,最大的收穫之一在於:讓臺灣同學對大陸的印象更加真實客觀。「另一方面,通過走進臺灣的校園和社會,我們對這裡的了解和認識也更加全面和真實了」。

談到初來時大部分臺灣同學對大陸了解的貧乏,唐卓和夥伴們仍相顧莞爾。他們還記得那時臺灣同學提出的一個個「小兒科」問題:大陸也有諾基亞手機嗎?你們學校的大樓裡有電梯嗎?你們那裡的商店是不是很少?籍貫海南的汪潤還曾為臺灣同學居然不知道海南而哭笑不得。

「這說明兩岸青年人的相互交流還很不夠,而我們很高興能改善臺灣年輕人對於大陸的了解和看法。」唐卓說,「雖然從我們身上得到的印象未必完整,但因為我們的到來,臺灣同學對大陸和兩岸問題的興趣濃了不少。即使有不同立場和意見,我們也能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通過這些來自海峽彼岸的快樂使者,臺灣青年人對於大陸也多了幾分親切和嚮往。李默和殷羅南開心地告訴記者,不少臺灣同學因為和她們成為朋友,打算到大陸交流或旅遊,「我們會在大陸好好招待他們的」。

隨著暑假將至,大陸交換生這段難得的求學經歷也行將結束。言語間,他們流露出對寶島的幾分留戀。「回去以後,我肯定會懷念臺北的『7-ELEVEN』便利店。對了,還有西門町!」李默和殷羅南異口同聲地說。(記者 張勇)

相關焦點

  • 跨越海峽的快樂使者—記臺北一群大陸交換生
    他們是兩岸教育交流的受益者,他們為兩岸交流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他們讓臺灣同齡人原先對大陸的刻板印象變成了一張張活生生的笑臉。他們是臺北一群快樂的大陸交換生。 在淡江大學校園外,記者和如約而至的這些大陸交換學生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暢談。這8位外表和臺灣大學生毫無二致的年輕人來自復旦大學和吉林大學,本學期作為交換生到淡江大學就讀。
  • 臺灣在大陸交換生:廈大最美的風景是人
    據微信公號「 CICCSR兩岸協同創新中心」7月5日消息,陳翊瑄(原名陳臆先),臺灣臺北人,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14年,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做交換生一年,從此深深地愛上了廈大,她不但被廈大美麗的景色所傾倒,更深深感謝廈大老師同學對她的幫助與支持,因此立下了一個願望
  • 臺灣人看大陸:跨越海峽的愛情艱難 應予祝福
    臺灣人看大陸:跨越海峽的愛情艱難 應予祝福   文章摘編如下:  開放大陸學生、交換生和擴大交流以來,兩岸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不斷在海峽間上演,彼此因為距離,往往只能夠短暫見面,或是一方必須放棄自己原本的一切跟隨對方回到原鄉。這或許還是少數,但隨著兩岸學子間相互的往來,和臺灣青年赴大陸工作的人數漸增,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大陸和臺灣兩方要如何開創友好環境,讓兩岸間的愛情渠道暢通,扮演非常關鍵和積極的角色。
  •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記:跨越海峽的築夢故事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記:跨越海峽的築夢故事 原標題:   新華社廈門6月14日電 題:跨越海峽的築夢故事——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記  新華社記者  他們中間,既有挺進城市的金融數據分析師
  • 跨越海峽為夢來——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圖集 新華社廣州8月7日電 題:跨越海峽為夢來——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新華社記者徐弘毅 洪澤華桃園、香港、深圳、廣州,四個地點跨越臺灣海峽,在地圖上連成一個弧形,像畫了個對勾。這900多公裡的大對勾,是18歲臺灣女生徐子芸近一個月留下的足跡。為追求夢想,她克服重重困難,在多方幫助下抵達廣州參加高校招生考試。
  • 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2日電 題: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大陸交換生」鄭玉冰,22日和遊學了半年的臺灣海洋大學(簡稱「海大」)告別,從桃園機場啟程回大陸了。
  • 話劇《盛宴》臺北上演:兩岸合作「有戲」
    無縫對接:大陸導演與一群臺灣「90後」的碰撞實驗劇場《盛宴》演出時長約1.5小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原為臺灣基隆八鬥子望族的陳家家道中落。其中,前兩場由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演出,後兩場由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演出,導演均為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陳大聯。為指導排戲,陳大聯8月16日就來到臺北,與一群臺灣「90後」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故事。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上演的話劇《盛宴》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很過癮啊!」
  • 特寫:跨越海峽的馬拉松
    原標題:特寫:跨越海峽的馬拉松   新華社臺北12月16日電 題:跨越海峽的馬拉松   新華社記者 吳濟海   兩年4個月,海峽兩岸57場馬拉松。   這是55歲的臺灣南投漢子魯文印的「跑馬」記錄。   濃眉大眼、臉龐稜角分明。
  • 青春綻放海峽間——臺灣三姐妹大陸成長記
    青春綻放海峽間——臺灣三姐妹大陸成長記 2015-01-17 09:07:58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街道 架在海峽的一座橋
    中新網3月30日電 臺灣《旺報》30日刊文《臺北城區的街道名》,文章稱臺灣當局在對臺北街道命名的過程中,注重宣傳中華文化,體現了兩岸之間的文化同一性。臺北的街道名,如同架在臺灣海峽的一座橋,連接著海峽兩岸民眾的心。
  • 臺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文許哲瑋(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飛機起飛,滑過天際,在湛藍的天上留下白白的痕跡,像是一聲綿長的再見,對著地面仰望的人們道別,此去一別,不知下次相見時隔幾年,也許我們能透過手機屏幕了解對方的生活,但是一起走在校園、走過臺北大小街道的快樂,卻不是一個小小的屏幕可以帶來的。
  • 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
    原標題:大陸交換生寶島印象(5):臺灣人活得更加瀟灑自在作者介紹:趙晨竹,吉林大學文學院匡亞明班本科生,在臺北街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一定是「謝謝」和「不好意思」。無論是公交車司機、便利店的收銀員、商場的營業員、民宿的老闆老闆娘,都會把這兩個詞在嘴邊。臺北人的熱情體現在各種細節之處。
  • 大陸客輪首次直航臺北 「海峽號」系纜臺北港
    昨日11時30分,臺北港。五六名工作人員將「海峽號」的纜繩牢牢地系在岸邊,「海峽號」穩穩噹噹地停靠碼頭。  這一系,標誌著「海峽號」首航臺北圓滿成功。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航行,從平潭出發的「海峽號」於昨日11時許出現在臺北港的視野中。
  • 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廣邀臺灣民眾暢遊大陸
    新華社臺北7月20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與臺灣旅遊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20日在臺北登場。這是島內今夏最大旅展,大陸24個省份組團來臺推介,向臺灣民眾介紹大陸旅遊的最新玩法。
  •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大陸代表抵達臺北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出席晚會並講話    2月25日,出席26日開幕的第12屆海峽兩岸旅遊聯誼會的450餘名大陸代表抵達臺北。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與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會長賴瑟珍出席交流晚會並講話。    當晚,參加聯誼會的兩岸業界代表800多人在圓山大飯店舉行了交流晚會。邵琪偉在致詞中指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自去年7月18日正式實施以來,總體上實現了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的目標。大陸方面今年新開放了12個省(區)居民赴臺旅遊,新增加經營赴臺旅遊旅行社113家,這些措施都是非常務實的。
  • 大陸正式開通至臺北、高雄的海上客運班輪航線
    (記者 陳鍵興 程卓 許雪毅)9日,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所屬「海峽號」從福建平潭首航臺北。10天前,廈門閩臺輪渡有限公司的「中遠之星」客貨滾裝船從廈門首航高雄。這標誌大陸正式開通至臺北、高雄的海上客運班輪航線,臺灣海峽從天然阻隔的「黑水溝」已然幻化成兩岸城際往來的「黃金線」。
  • 話劇《盛宴》臺北上演:兩岸合作「有戲」
    無縫對接:大陸導演與一群臺灣「90後」的碰撞實驗劇場《盛宴》演出時長約1.5小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原為臺灣基隆八鬥子望族的陳家家道中落。其中,前兩場由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演出,後兩場由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演出,導演均為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陳大聯。為指導排戲,陳大聯8月16日就來到臺北,與一群臺灣「90後」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故事。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臺北上演的話劇《盛宴》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很過癮啊!」
  • "海峽號"首航 大陸至臺北高雄海上航線開通
    "海峽號"首航 大陸至臺北高雄海上航線開通   10月9日,「海峽號」福建平潭至臺北航線首航客輪的第一批乘客離船登岸到達臺北港。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臺北/福州10月9日電 9日,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所屬「海峽號」從福建平潭首航臺北。10天前,廈門閩臺輪渡有限公司的「中遠之星」客貨滾裝船從廈門首航高雄。這標誌大陸正式開通至臺北、高雄的海上客運班輪航線,臺灣海峽從天然阻隔的「黑水溝」已然幻化成兩岸城際往來的「黃金線」。
  • 臺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文許哲瑋(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飛機起飛,滑過天際,在湛藍的天上留下白白的痕跡,像是一聲綿長的再見,對著地面仰望的人們道別,此去一別,不知下次相見時隔幾年,也許我們能透過手機屏幕了解對方的生活,但是一起走在校園、走過臺北大小街道的快樂,卻不是一個小小的屏幕可以帶來的。
  • "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抵達臺灣桃園機場
    「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抵達臺灣    臺灣觀光協會會長張學勞到機場迎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希欽率領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一行    11月1日22時10分,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希欽率領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順利抵達臺灣桃園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