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最美的古橋,跟趙州橋齊名,也是著名的十座古橋之一

2021-01-09 阿健愛旅遊

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在幾千年中,像被很多人熟知的盧溝橋、趙州橋、羅陽橋等,建設了數萬座奇怪的橋,如果說建水有橋的話絕對不能錯過, 那一定是雙龍橋, 這是建水、雲南和中國最美的古橋之一,也是雲南省有名的古蹟,記載在中國的造橋歷史書上, 幸運的是,現在還不是收費的旅遊勝地。

雙龍橋位於建水古城的城西5裡,河岸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花卉和被風吹得搖晃的垂柳,這座橋建於清幹隆年間,當時只是在滬江修建石橋三孔,滬江,坍塌河水泛濫,河床逐漸變寬,在三孔小橋獨居河中,無法橫跨兩岸,當地官民又在道光19年( 1839年)修建了14孔這是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長148米,寬3-8米,是雲南省著名古蹟之一,雲南省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多孔連拱橋,被認為記載在中國的造橋歷史書上。

由於坍塌,瀘江兩條河合流,且兩河蜿蜒如龍,一座橋橋封鎖了「雙龍」,因此被稱為雙龍橋,雙龍橋古風自然,橋體都是青石砌的,橋頭和橋裡各留一座樓閣,遠看像樓船,近看像彩虹橫亙的波浪,靠近拱橋,就能看到橋的閣樓, 大樓裡有大樓,屋簷上有屋簷,雕刻得很美,走在橋上,就像有一條複雜的路在空著一樣。

橋體是嵌入挖平的約500塊石頭製作的,兩側用條石做柵欄, 橋裡有三個屋簷式閣樓,大樓裡有大樓,映著橋樓,蔚為大觀,兩端的閣樓略小,中央有很大的壯觀, 以前被稱為「滇南大觀樓」,只有進入橋上的樓閣,才能更深入地品味橋的獨特性,技術優秀,布局整齊, 小樓閣為重簷拼湊尖樓閣,簷角高高聳立, 大閣是三重簷方形的主閣,簷重疊,簷角交錯。

橋的閣樓在鹹豐年間被戰火破壞,光緒在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重建,中央大閣現在是坊式結構,三層樓,比舊的高一層,下層原來是人馬通道,現在可以用二輪、三輪車和農業用車通行了,橋產於水,是有河和湖的地方,可能有橋,但今天的建築水中沒有太多的河和湖, 為什麼有這麼多古橋呢? 翻開建水縣誌,建造水城的是唐元和間蒙氏建造的,古稱步頭,也是雲巴甸, 秋天的夏天,溪水如海,夷稱海為惠,歷大,故名惠歷,中文稱為建水。

建水四面環山,中間低,衝擊盆地,古代這個水庫沒有水口,所以山洪聚集,建水壩有很多天然湖泊, 明清時代,建水壩連通了西湖、草海、麥場海子等幾個湖,但到了今天,水庫中的湖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曾經橫跨水面的古橋,磨光的青石板,500塊石頭,充滿了歷史痕跡,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這樣美麗的雙龍橋,依然位於郊野,不用票,遊客少,可以盡情拍照。

水很多舊橋橋頭有樹,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橋身亭閣和橋頭大樹,都能感受到村民的樸素,雙龍橋看日出是最好的, 漂浮的雲起著減光和柔和的光的作用, 在這樣的光下,映出這樣秋天美麗的影子和灰度豐富的雲。

雙龍橋是雲南古橋梁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多孔拱橋, 1965年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來考察,在他的《儀容萬千的中國古代橋梁》的專著中,將建水雙龍橋列入全國最有名的十餘座古橋代表作之中,一座橋是地方文化的形成,一座橋也象徵著城市的靈魂,每次靠近橋,總是看到遠處,看到這座橋千百年來凝視的山川彎液面,歲月變了,波瀾不驚, 走在橋上,看風景,雙龍橋像一道美麗的彩虹,與建水最美的山水相連。

相關焦點

  • 堪稱雲南最美的一古橋,跟趙州橋齊名,有17孔,建於200多年前!
    ,像被許多人熟知的盧溝橋、趙州橋、洛陽橋等!今天我們來說說一座來自雲南的古橋,它被稱為雲南最美的一座古橋,與趙州橋齊名,它就是雲南的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十七孔橋位於紅河州建水古城城西5裡處,橫跨瀘江與塌衝河交匯的水面上,這是一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也是雲南省著名古蹟之一,已被列入中國造橋史冊
  • 廣東一座千年古橋,能拆能合猶如機器,與趙州橋齊名卻無人問津
    說起我國的橋梁,你們的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哪座橋。自古以來在交通方面橋梁的建設最為突出,是溝通兩岸河流的重要通道。說到橋,記憶最深刻的應該就是找趙州橋了,它在建設還有其他方面都是非常獨特的。但今天小編要說的不是它,而是位於廣東一座最無奈的橋,曾與趙州橋齊名,今卻無人問津。你們知道是哪座橋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廣東這座古橋 與趙州橋齊名 被譽「我國橋梁史上孤例」卻少有人知
    當地最為著名的景點,就是位於潮州市東門外、韓江之上的廣濟橋。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俗稱湘子橋,是古時溝通韓江兩岸的重要橋梁。廣濟橋所在的韓江中遊,不但是粵東交通運輸的動脈,也是廣東東部同福建、江西的必由之路。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汪用八十六隻巨船架設成浮橋連接起韓江兩岸,成為廣濟橋的雛形。
  • 福建一古橋與趙州橋齊名,九百年沒被衝垮,只因為用牡蠣固橋基
    福建一古橋與趙州橋齊名,九百年沒被衝垮,只因為用牡蠣固橋基,在福建泉州有一座古老的石橋,造型簡單美觀,但整座橋都是用巨石砌成,沒有水泥鋼筋加固,900多年來都沒有被攻破,與趙州橋並列!這座古老的橋沒有使用一點鋼筋混凝土,但是橋的建設者利用特殊的東西進行加固。
  • 除了趙州橋,你還認識幾座中國著名古橋?
    中國古橋的歷史悠久,歷代能工巧匠們創造出結構、材料和造型不同的橋梁,以趙州橋為代表的幾座著名古橋風格迥異,各具特色。1、古橋的類型古橋的種類主要分四種: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拱橋在我國歷史上出現較晚,但一經採用後快速發展,在各類古橋中最富有生命力。2、我國現存的著名古橋我國的四大古橋分別是安濟橋、廣濟橋、洛陽橋和盧溝橋,另外寶帶橋和永濟橋兩座古橋也非常著名。
  • 蘇州最美的3座古橋,一座在寒山寺,一座在山塘街
    蘇州古稱姑蘇,自古以來魚米之鄉,江南富裕之地,國內有許多古鎮,古橋也很多,構成江南最美的風景,令遊客忘懷,其中有3座最美古橋,值得一遊。1.江楓古橋蘇州的寒山寺很有名,和張繼的「楓橋夜泊」有密切的關係。
  • 國內五大最美古橋,一個可以演奏出音樂,一個矗立了上千年
    這些古橋的藝術和美,也體現了古代能工巧匠們的智慧,就像是一顆璀璨的光芒引領著現在很多的匠師們去發掘其中的奧秘。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國內最美的五大古橋。第一座是盧溝橋,這座橋大家都清楚得很,歷史上的盧溝橋事變就發生在這個地方,這裡不僅僅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面對強敵時的勇敢和無畏,它本身就是一座讓人值得稱道的偉大橋梁。
  • 中國——最美的古橋
    洛陽橋 福建泉州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福建省泉州的洛陽江上,是中國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現橋長731.29米,有44座船形橋墩、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洛陽橋的建成,對泉州海外交通事業的發展也有些很大的作用。是中國四大名橋之一。
  • 低調的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竟然在福建的「洛陽」?
    提起中國四大古橋,可能你首先會想起課本上提到過的趙州橋或者盧溝橋。但是你知道嗎?四大古橋裡,其實還有一座『洛陽橋』,它過分低調,鮮有遊客,卻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和絕美的風光,不在河南洛陽,而是在福建泉州!洛陽橋的典故我們都知道,河南洛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可為何在千裡之外的福建泉州,也有一片區域叫做洛陽?兩者之間有何關係?
  • 古代中國最著名的十座橋,你家鄉有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史上最著名的十座橋,看看你家鄉是否也有一座!  第一座,五亭橋  五亭橋位於千古名城揚州的瘦西湖,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該橋建於1757年,橋基由12條大青石砌成,橋身為拱圈形。由3種不同的圈洞聯合,共有15孔,孔孔相通,橋上置有五亭,而且亭與亭之間又以廊相連。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
  •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歷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尤其是那些歷經千年的古橋,靜靜地矗立在哪裡,望著歲月,期待著一個個能懂它的,能欣賞它的人。說起古橋,我能想起來的並不是很多,但是趙州橋卻是我第一個想起的,之所以想起這座古橋,可能是對小學課本中的《趙州橋》記憶深刻,也可能是耳邊聽到過「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的歌曲,但是作為一座舉世聞名的古橋,對它記憶深刻也很正常。
  • 我國現存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足足有53孔,是中國十大名橋之一
    當然在我國也是有不少的古橋是漸漸的被人所忽略了,這裡面也是有很多這樣的古橋都是處於這樣的尷尬位置,但也不乏是有些很獨特的古橋,所以就來看看我國現存中比較新奇的古橋,從它的外觀上看來,它就是很與眾不同,就更不要說是在其它的方面上說來的了,所以這座古橋的發展也是顯得比較奇特無比。它就是寶帶橋。
  • 四川著名的夫妻橋,用竹藤編織的索橋,何以成為中國五大名橋之一
    這讓清代何氏夫婦為民造橋的事跡變得越發的感人,也為這座看似普通的橋平添了幾分色彩。2000多年前秦國人李冰在洶湧的岷江上建造了永載人類史冊的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改變了成都平原洪旱災害頻發,顆粒無收的面貌,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安瀾索橋正是建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之上,連接岷江兩岸居民往來的橋梁。(拍攝於四川都江堰。)
  • 中國最美的十座古橋,每一座都有故事,你想來看一看嗎
    從古至今描述橋的詩句無數,像「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等,今天冬兒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最美的十座古橋,每一座都有故事,你想來看一看嗎?
  • 地鐵施工挖出古橋 盤點中國最美十大古橋
    據乾隆《太原府志》卷十「津梁」記載:「鎮遠橋在北門鎮遠門外」。因此,這座因地鐵施工而重見天日的古蹟,正是當年太原府城大北門外的鎮遠橋,是明清太原府城城防交通體系的重要實物遺存。  現階段搶救保護的是這座石拱橋的北半部分,單拱磚石結構。根據現有公開資料,城釋設計團隊通過數位化技術建構了遺址虛擬場景,並嘗試對鎮遠橋進行數字復原。至此我們得以看到這座明代古橋的全貌。
  • 3座知名古橋,南宋彩虹橋剛被洪水衝斷,另一座距今2000年
    提到老建築,大家最先想到的很有可能就是老房子,其實古橋也是老建築。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見古橋的身影。有的地方,甚至於相距不過幾十米就會有一座接著一座橋。這些古樸的橋每一天供所有的行人動物行走。
  • 原來,現在的趙州橋已經不在是那座屹立千年的古橋了!
    被無數國人所熟知的趙州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其設計建造精妙讓它屹立了千年而不倒,著實讓人們為古人的智慧感到讚嘆。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實至名歸的。然而,現如今人們所能看見的「趙州橋」已經不是那座千年古橋了,而是經過了現代技術大修的鋼筋水泥版的「趙州橋」。早在1930年,梁思成前往考察,發現該橋情況堪憂。
  • 牡蠣殼建造、與趙州橋齊名的「海內第一」洛陽橋,不在河南在福建
    提起中國四大古橋,可能你首先會想起課本上提到過的趙州橋或者盧溝橋。但是你知道嗎?四大古橋裡,其實還有一座『洛陽橋』,它過分低調,沒有被商業化開發,所以鮮有遊客,卻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和絕美的風光,有著「海內第一橋」的殊榮,不在河南洛陽,而是在福建泉州!
  • 杭州西湖的十座著名古橋
    這裡早春時節風景最美,一覽蘇堤春曉的的美麗風光。這裡是杭州西湖觀賞日出的最佳位置。古橋下湖水極深,是去靈隱、天竺、茅家埠的必經水道,為了方便夜船行走,橋旁曾經有石檯燈籠照明。橋南有清康熙帝題寫的「蘇堤春曉」碑刻御碑亭。古橋兩端蘇堤上綠樹成蔭。壓堤橋在古代也是一座情人橋,每到春天這裡桃花盛開,人山人海,車水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