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博物館展出罕見黃色石鯰 顛覆傳統印象(圖)

2020-12-24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日本一博物館展出罕見黃色石鯰 顛覆傳統印象(圖)

日本草津市琵琶湖博物館近日展出罕見的通體黃色石鯰(NHK網頁截圖)。

黃色石鯰與傳統石鯰的對比(NHK網頁截圖)。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日本媒體21日報導,日本草津市琵琶湖博物館近日展出罕見的通體黃色石鯰,體長約40釐米。這一黃色石鯰的發現,顛覆了人們對琵琶湖原本特有的茶色石鯰的印象。

  石鯰是鯰魚的一種,作為琵琶湖的特有品種,一般都是茶色的。但據博物館相關人員介紹,這條黃色石鯰可能是受遺傳等影響,體內無法形成黑色素,以致於通體呈現黃色,這是琵琶湖博物館時隔7年展示黃色石鯰。

  在很久以前,江戶時代的文獻上就記載有「黃鯰」。來訪的市民都饒有興趣的觀察這條黃色石鯰,直呼「不可思議」。

  一名博物館的職員也表示,「我們在實施調查時很少發現這種魚,竟然存在這樣的生物,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日本一博物館展出罕見黃色石鯰 顛覆傳統印象
    原標題:日本一博物館展出罕見黃色石鯰 顛覆傳統印象(圖) 日本草津市琵琶湖博物館近日展出罕見的通體黃色石鯰(NHK網頁截圖)。 黃色石鯰與傳統石鯰的對比(NHK網頁截圖)。 據日本媒體21日報導,日本草津市琵琶湖博物館近日展出罕見的通體黃色石鯰,體長約40釐米。
  • 90餘件日本傳統工藝品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出
    90餘件日本傳統工藝品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出 2018-11-23》指定的代表性「傳統工藝品」展出。   本次展出的工藝品均源自日本日常生活,以《日本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指定的代表性「傳統工藝品」為主。據介紹,日本在明治時代迎來產業現代化,不少手工作業的傳統工藝品被工業產品所替代,只有部分手工作坊存續至今。這些手工作坊不僅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傳統工藝製作者,也誕生了諸多既實用又兼具美感的工藝品。圖為日本駐重慶總領事小松道彥出席展覽開幕式。
  • 臺灣罕見「毛髮石」亮相狼牙山文化博物館(圖)
    臺灣罕見「毛髮石」亮相狼牙山文化博物館(圖) 2017-10-30  臺灣罕見「毛髮石」亮相狼牙山文化博物館  狀如白髮 其實是一種海洋動物頭盤蟲  本報訊(記者 石英傑 通訊員 潘新宇)10月29日上午,來自北京、湖南、黑龍江、天津、河北等地的賞石專家齊聚保定易縣狼牙山文化博物館九州奇石展廳,臺灣毛髮石、易水模樹石、河南洛陽牡丹石等1300多方(組)各省奇石讓大家看得如醉如痴
  • 陰陽師妖怪屋石距地震鯰通用打法攻略
    陰陽師妖怪屋石距地震鯰怎麼打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陰陽師妖怪屋石距地震鯰通用打法攻略,一起看看吧. 陰陽師妖怪屋石距地震鯰怎麼打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陰陽師妖怪屋石距地震鯰通用打法攻略,一起看看吧.
  • 顛覆傳統俄羅斯印象的旅遊勝地——烏蘭烏德
    今天小編就從俄羅斯的佛教發展史說起,為大家介紹一個顛覆傳統俄羅斯印象的旅遊聖地——烏蘭烏德。俄羅斯疆域遼闊,少數民族眾多,因此多宗教同時存在的現象十分普遍。除了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外,佛教也是俄羅斯的傳統宗教。俄羅斯佛教以藏傳佛教格魯派為代表,17世紀自蒙古傳入。
  • 日本現罕見江戶時代水墨美人圖 將對外展出(圖)
    中新網7月23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福岡市美術館日前透露,最新發現一幅該國江戶時代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麿僅以水墨描繪美女的親筆畫作。日媒稱,美人圖多以鮮豔色彩描繪,水墨作品較為罕見,而歌麿親筆的水墨美人圖更是絕無僅有。據報導,該作品高117.6釐米、寬46.3釐米,為東京一名收藏家所有。
  • 博物館怎麼玩?這些趣味博物館顛覆你的想像!
    ,這一有趣的消息讓我們看到了博物館的全新發展模式。推開大眾對於博物館的刻板印象,博物館正在以創意內容、有趣物件、混搭風格、經典形象、趣味主題開拓發展新模式。中國的博物館也不甘落後,以小眾特色摸索著可能的新型模式。在網際網路當道的時代,互動性正在成為博物館內容策劃與宣傳的重要抓手,觀眾與藝術文化的距離,的確是越來越近了。國際博物館日來臨,文化產業評論帶你一起顛覆想像!
  • 隈研吾最新日本豪宅,用「竹」元素顛覆日本傳統住宅
    印象中的日本,好像每個人都住在獨棟別野中。木地板、榻榻米、格子紙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幾乎是我們對日本住宅的所有印象。最近,建築大師隈研吾最新設計的頂級豪宅「竹謐」,就用全新的設計語言,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於日本傳統住宅的刻板定義。下面,GBE君就為大家重點介紹一下隈研吾大師的最新力作!
  • 國外的這兩個博物館,顛覆了遊客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
    說到博物館,是很多人旅遊選擇的目的地。在博物館裡,可以觀賞到不少珍貴的文物、藝術畫作;有些博物館本身,也是十分優秀的建築景觀。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博物館太沉悶了。在莊嚴肅穆的陳舊建築裡,要小心翼翼地走動和說話,有些還不能拍照——除了真的對陳展主題十分感興趣的,不然也太無聊了吧?
  • 隈研吾最新日本豪宅,用「竹」元素顛覆日本傳統住宅
    印象中的日本,好像每個人都住在獨棟別野中。木地板、榻榻米、格子紙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幾乎是我們對日本住宅的所有印象。最近,建築大師隈研吾最新設計的頂級豪宅「竹謐」,就用全新的設計語言,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於日本傳統住宅的刻板定義。下面,GBE君就為大家重點介紹一下隈研吾大師的最新力作!
  • 每周一魚 | 黃金巨人海豬鯰
    以至於多數人第一眼看到黃金巨人海豬鯰時(Neosilurus ater),都會對牠們投以異樣的眼光。這當然也和它們古怪的外型有著密切關聯。 這次要介紹的黃金巨人海豬鯰為新鰻鯰屬(Neosilurus)中的一員,中文被譯為「深黑新鰻鯰」或「黃腹新鰻鯰」,是一種分布在紐幾內亞中南部和澳大利亞北部的鰻鯰科(Plotosidae)魚類。
  • 鄭板橋的「墨竹圖」將在瀋陽故宮博物館展出
    鄭板橋的「墨竹圖」將在瀋陽故宮博物館展出 作者:朱柏玲 2018-09-25 09:32   來源:遼瀋晚報     瀋陽故宮協中齋展廳將展出「館藏梅蘭竹菊繪畫作品展」。
  • 重慶現罕見石花 全球罕見奇花異草顏色豔麗吸眼球(組圖)
    重慶現罕見石花 全球罕見奇花異草顏色豔麗吸眼球在重慶酉陽縣後坪鄉高坪村石院子裡有一塊神奇的石頭,開出了一朵漂亮的「石花」。石頭開出一朵有花瓣的石頭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還是人為雕刻?12日,記者來到此地,一探「石頭開花」之謎。提起開花的石頭,該縣後坪鄉高坪村村民似乎人人皆知。
  • 大英博物館明年舉辦最大日漫展 《海賊王》原畫將展出
    藏品超過800萬件的大英博物館將在2019年5月23日~8月26日舉辦「日本漫畫展」,這將是海外舉辦的史上最大規模漫畫展。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時間:2020-09-16 22: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印象派在西方美術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更是承載了人們對繪畫世界的嚮往與追求
  • 講述中國故事 這兩個博物館一石一椅散發傳統文化光輝
    商業合作活化文博資源「我的外公和母親屬於傳統藏家,目前所展出的藏品僅為所有藏品的十分之一。2012年改造成博物館後,讓更多的人關注並欣賞到這些藏品。」譚任璋說。他通過團隊運營,讓博物館的管理更加專業。/本組圖片由佛山日報記者任懿攝這種靈活多樣的營銷方式,令人們加深了對「玄憬龍」品牌的熟知度,也改變了對傳統博物館的印象。「我們沒有把『玄憬龍』單純當作博物館來做,希望將其做成一個文化品牌,並有一定的文創產品作為支撐,我們還考慮和成熟的外地商業機構合作建立玄憬龍博物館分館。」譚任璋說,民營博物館的持續運營是一個難題,希望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博物館自主造血。
  •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古羅馬時期沃倫杯被指為假貨(圖)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古羅馬時期沃倫杯被指為假貨(圖)   1999年,沃倫杯被大英博物館以180萬英鎊高價購入(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2日報導,還記得1年前紅遍網絡的文章《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嗎?
  • 大英博物館為何將我們的國寶《女史箴圖》裁成多段展出?
    圖為《女史箴圖》展覽現場       大英博物館正在進行的「中國繪畫集萃:長江行旅」大展以及《女史箴圖》特展的策展人都是史明理博士(Clarissa von Spee),「每兩年我會策劃一次中國書畫展,將館藏中最好的作品拿出來展示。『中國繪畫集萃:長江行旅』展出的所有作品都來自於大英博物館。」
  • 近150年來首次在中國展出,莫奈《日出·印象》究竟牛在哪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這兩天實名羨慕上海,莫奈的《日出·印象》要來滬展出,這也是它近150年來首次在中國展出!《日出·印象》是法國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居然真的來了?是滴,它還帶著莫奈其他真跡一起來了!說實話,看到這個展訊時,我也不敢相信,在了解確認後才知道,原來因為法國的疫情,藏有這幅畫的博物館閉館了,才有了外借展出的機會。
  • 大英博物館展出美人魚化石,打撈地點就在日本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120多具人類木乃伊,以及300具動物木乃伊。雖然它們並沒有全部陳列出來,但是趁著其他人還在一樓參觀的時候,趕緊去看一看展出的那幾個木乃伊是非常值得的。法國學者商博良在19世紀早期破解了石刻上的密碼,從此揭開了古埃及遺留下來的神秘儀式和傳統的面紗。它是大英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也是大英博物館中除了埃及木乃伊之外參觀次數最多的文物。位置:古埃及雕塑區的4號房間,就在大院旁邊,如果你從蒙塔古廣場進入就在你的右邊,如果你從大羅素街進入就在你的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