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
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服務、
居民服務、賓館旅店、社會辦醫療機構等
行業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商貿流通業
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一、落實經營者及從業人員健康要求。確保全體人員身體健康,盟外返工返崗人員嚴格執行居家隔離觀察措施。經營者及從業人員入場前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登記臺帳,若出現發熱等症狀,必須離崗診治並及時報告。
二、落實經營者及從業人員個人防護要求。按照從業人員數量規模,在復工營業前準備足夠的防護用品,經營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並按規定洗手消毒。
三、落實經營場所清潔消殺要求。按規定程序做好營業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通風換氣、衛生清掃、垃圾清運等工作。
四、落實經營場所管理和防控要求。顧客排隊購物、付款時,間隔要保持1米以上。鼓勵使用網上下單、送貨上門等線上銷售方式,收銀時優先採用電子支付方式。
五、落實疫情防控宣傳提示要求。在顯著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警示語和「入場必須佩戴口罩」等提示內容,顧客未佩戴口罩不允許進入經營場所。
六、集貿市場營業時間:早市每日7:00—12:00;其他類型集貿市場每日9:00—19:00。
七、不得組織大規模促銷、展覽展示、會議培訓等聚集性活動,暫停「試吃」等類型的營銷展銷促銷活動。
八、暫停商場超市內母嬰室、兒童遊樂場所、室內娛樂場所等服務。
九、銷售人員與顧客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儘量避免直接接觸。
盟內交通運輸業
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一、客運站每日要對候車室、出站口、售票廳等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做好候車室通風換氣;客運車輛在出站前、進站後要分別進行內外消毒;車站工作人員和司乘人員必須佩帶口罩、一次性手套;客車行駛途中,儘量少開空調,保持車內通風換氣。
二、配合衛生防疫部門認真做好進、出站人員體溫檢測,各站口要設留觀室,發現體溫超過37.3℃的乘客禁止上車,同時就地安排留觀。對乘坐班線和包車車輛的乘客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等信息進行實名登記,確保出行信息可追溯。
三、班車在行駛途中,嚴格執行「點對點」運輸,嚴禁站外上下客、嚴禁在未設置衛生檢疫站的站點配客。客運班車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並保留車廂後部兩排座位供途中留觀使用。在出車過程中做好消毒通風工作。
四、各客運站對目的地集中地區、具備一定規模的出行群體,可提供「點對點」、「一企一車」、「一校一車」、「預約包車」等客運服務模式,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五、客運管理部門要依託動態監控平臺、車載智能視頻監控裝置等,加強對道路客運車輛防疫動態監控。對不按防疫規範要求操作的營運客車,一經發現嚴厲處罰。
六、計程車、公交車載客出行前必須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消毒,條件允許下,儘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公交停車場每日早中晚要各消毒一次;公交車每一個運行輪迴必須消毒一次;乘客和駕駛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乘車,嚴禁超載。
七、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出租汽車僅限在本城區內運營,如有預約響應需求,需在當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報備同意後方可出行。
餐飲服務業
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一、嚴格進行人員健康檢查,主動落實相關人員居家隔離觀察等防控要求,經營者及全體從業人員要進行健康晨檢並建立登記臺帳,若出現發熱等症狀,必須離崗診治並及時報告。
二、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配備足夠數量的防護用品,經營者及全體從業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工作帽、工作服並按規定洗手消毒。
三、落實消殺防護措施,按要求做好營業場所、廚房、操作間的清洗消毒、通風換氣、衛生清掃、垃圾清運等工作。
四、履行宣傳警示義務,在入口處和顯著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警示語和「入場必須佩戴口罩」等提示內容,顧客進入必須佩戴口罩。
五、餐飲服務單位只能提供網絡訂餐或現場打包帶餐服務,不得提供堂餐。
六、外賣配送按要求做好送餐工具消毒、送餐員防護和外賣食品防護措施,實行無接觸形式配送,倡導使用食品安全封籤。
七、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就餐人員自帶餐具,取餐後單獨用餐或分時段錯峰用餐。
居民服務業
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一、嚴密進行從業人員排查。經營者要準確掌握全體從業人員返工返崗前的出行信息等基本情況,排查是否接觸過疑似或確診病例人員,盟外返工返崗人員嚴格執行居家隔離觀察措施。
二、嚴把經營者及從業人員健康關口,每日進行健康晨檢並建立登記臺帳。
三、嚴格落實營業場所、公用物品、公共部位每日清洗消毒、通風換氣、衛生清掃、垃圾清運等要求。
四、規範做好個人防護,在恢復經營前要準備足夠的防護用品,經營者及全體從業人員要全程佩戴口罩並按規定洗手消毒。
五、在顯著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警示語和「入場必須佩戴口罩」等提示內容。顧客未佩戴口罩不允許進入經營場所。
六、嚴禁舉辦易形成人員聚集的促銷展覽展示活動,倡導線上交易、送貨送服務上門和電子支付結算。
七、實行預約管理,錯時接待顧客,避免人員聚集等候。
賓館旅店業
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一、從業人員健康排查到位。經營者要準確排查掌握上崗員工健康狀況及近14天的出行情況,填報健康情況申報卡,盟外返工返崗人員嚴格執行居家隔離觀察措施。
二、制定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方案,至少確定1人專職負責防疫防控措施的落實。
三、準備足夠數量的防護用品,經營者及全體從業人員全程佩戴口罩並按規定洗手消毒,復工前對全體人員進行防疫知識、操作規範的培訓。
四、對公共場所、公用物品、公共部位、客房進行每日清洗消毒、通風換氣、衛生清掃,布草備品一客一換,垃圾日產日清。
五、在入口處和顯著位置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警示語和「入場必須佩戴口罩」等提示內容,顧客未佩戴口罩不允許進入經營場所。
六、嚴格落實入住人員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制度。詳細記錄入住人員基本身份信息、手機號碼、來自何地、交通工具、離店去向等信息,對來自湖北等重點疫區、近14天有過疑似確診患者接觸史、體溫檢測異常等情況的,第一時間報告當地疾控部門。
七、嚴禁組織聚集性活動,不得主辦或承接會議、培訓等活動。
八、暫停賓館內遊泳池、健身房、洗浴、娛樂場所等服務。
社會辦醫療機構
復工營業防疫規範
一、規範設置預檢分診。在門診醒目位置設置分診點,標識清楚,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離條件,備有發熱病人用的口罩、體溫槍、流水洗手設施或手消毒液、預檢分診病人基本情況登記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檢分診流程圖等,設置臨時留觀室,並有明顯標識,不得與輸液室、治療室等科室混用,不得用導醫臺(處)代替。
二、配齊個人防護用品。按照一級防護配備白大褂、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手套、帽子,適用於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醫護人員;二級防護配備乳膠手套、帽子、一次性防護服、N95口罩、鞋套、防護眼鏡等要求,儲備應急處置相關物資。落實《醫院隔離技術規範》,按照規範流程穿戴、摘脫個人防護物品。
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預檢分診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消毒隔離制度、醫療廢物管理等相關制度和應急預案。
四、開展醫務人員培訓。圍繞新冠病毒肺炎相關基礎知識、病例發現與報告、診療方案、防控技術方案、醫療機構內感染和個人防護、病例轉運等內容,對醫務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並有培訓記錄,重點強化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常見醫務防護用品使用範圍指引等技術規範和工作要求的培訓。
五、做好院內感染防控工作。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制定工作預案,建立預警機制和工作流程。在嚴格落實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強化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的感染防控,嚴格做好診療環境、醫療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潔消毒和醫療廢物處置,並做好登記,所有登記記錄必須完整、規範。加強門診和病房管理,有關建築布局和工作流程應當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範,並採取有效措施,疏導分流患者,避免人員聚集。加強醫務人員調配和醫用物資儲備,正確使用醫用防護用品,確保醫務人員防護到位。
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
經濟和社會運行指導組
2020年2月21日
來源: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經濟和社會運行指導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