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瑪特青島濰坊威海店均停業 揭秘背後原因

2020-12-15 青島新聞網

    7月7日晚,山東路和仙霞嶺路的青島兩家樂天瑪特超市分別宣布,將於7月底停止營業。7月8日,山東路店半價清倉,吸引了包括青西新區、城陽區的顧客前來搶購。而嶗山店則因內部原因提前閉門謝客。這家2009年進駐島城的有著韓資背景的商超,在苦苦打拼支撐了6年後,最終全部「倒下」。與此同時,山東省內的濰坊、威海等地的樂天瑪特賣場也宣布將停業。據悉,這是2013年6月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英國特易購(TESCO)在青島樂購閉店之後,再次有大型國際品牌退出青島市場。

    復盤樂天 期待的快樂沒有來

    據悉,2015年6月份業內就曾傳出有關樂天瑪特可能會大規模閉店的消息,最終7月7日晚,青島市兩家樂天超市山東路店和嶗山店同時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底停止營業,7月8日起辦理會員卡兌換積分以及購物卡退現工作。記者採訪了解到,樂天瑪特在山東省內共四座城市設有賣場,青島市區有山東路及仙霞嶺路兩家店,目前樂天瑪特在山東市場一共有6家門店,而7日當天青島的兩家、威海的兩家和濰坊的一家門店同時宣布停業,僅剩東營市一家樂天瑪特還在運營。

    值得注意是,雖然樂天瑪特青島總部方面對外表示暫時不接受採訪。但是仍未能控制住閉店信息的傳播,在採訪中,一位家住松嶺路的王小姐告訴記者,嶗山樂天瑪特開業後曾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隨著麗達百貨的開業,其經營不善的一面就體現出了種種弊端,因此這次閉店應該說也在常理之中,「我們半年前就有感覺,他可能要做不下去。」而在山東路附近居住的一位亢先生則告訴記者,「山東路樂天,超市客流還可以,每天都有人,但是賣場裡面的其他項目有點太差了。」

    對比樂購 實體超市防空心化

    樂天瑪特是韓國五大企業之一的樂天集團旗下子公司,2009年在青島設立山東第一家門店,隨後在東營、威海、濰坊擁有多家大型賣場。如今6年過去了,樂天瑪特在山東市場所面對的可能是全面停業。剛剛在去年,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英國特易購(TESCO)在關閉其濟南樂購後,早一步告別了山東市場,而青島樂購在2013年閉店之後,就曾經有業內人士斷言,實體超市行業將進入一個下行調整周期。

    從樂購、樂天的退出來看,業內普遍反應是:「水土不服」。從營銷上看這確實也是外資超市對本地市場「水土不服」的典型案例。採訪中,業內人士不止一次提到,樂天瑪特「敗因」主要是韓資企業對中國的商業文化不太熟悉,賣場的定位不準。據記者採訪,有消費者曾向記者表示:「樂天缺乏經營特色,其商品品種顯得過於平淡,但是價格與其他超市相比卻缺少了優勢,有時候我們購物的時候,也會有審美疲勞,樂天的賣場經營商,幾乎沒有新意。」

    再就是,「從選址上看樂天瑪特,山東路店屬於社區型購物中心,而嶗山店則在商圈以內,但在實際運營上,山東路周邊的人口難以對樂天形成足夠的消費支撐;另一方面,山東路自身有一定的『界限』性,比如我們說山東路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樣,將舊青島商業東西劃分成兩個板塊。這種界限阻礙了客流的正常流通,再加上經營無特色,競爭力低下是無法迴避的。」採訪中,一位曾在樂天瑪特任職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還了解到,樂天瑪特的招商能力不足,造成在開業初期就出現了問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深讀外資 服務力競爭新時期

    資料顯示,韓國樂天集團是世界五百強企業。2008年,樂天戰略性收購中荷合資的大型超市——中貿聯萬客隆,並一舉拿下其在北京地區6家、天津地區2家總共8家門店,開始啟動中國的建店計劃。而第一家自建門店則選擇在了青島城陽。為了中國第一店,樂天投入3.5億元,還打造了特色的韓國商品區,引進700多種進口食品、生活用品吸引消費者。

    然而,樂天的失意來得更快。2009年3月開業後,樂天雖然配置了十多個班次的購物班車,但仍然拉不去客源。城陽店關閉後,樂天徵戰青島商界之路依然崎嶇。樂天青島第二店——位於仙霞嶺路的嶗山店,雖然硬體同樣好於相鄰不遠的麗達超市,但人氣遠不如對手,甚至還常常爆出銷售過期產品的負面信息。「看起來外資的失意多與經營不善有關,但是也要看到市場變化帶來的一些現實壓力。因為電商、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使得超市業的競爭向多元化市場演進,這其中,營銷力和服務力漸成核心競爭力。」採訪中有業內人士分析,眼下城市超市業所面臨的正是一個服務力的新競爭周期,這個周期中,消費者對於商品品類的敏感度較高,而對於營銷方式也比較關注。而像樂天、樂購這種投資型超市,還在傳統的以「選址、二房東、甚至價格戰」等為關鍵詞的模式下運營,其想獲得發展就比較難。

    展望未來 超市業轉型爬臺階

    值得注意的是樂天瑪特的這次閉店,似乎與其電商計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之前樂天網購(LOTTE.COM)和樂天瑪特曾在6月13日宣布,在中國最大的電子交易平臺——阿里巴巴運營的天貓國際上正式開設「樂天瑪特館」(lot?temart.tmall.hk),韓國大型超市進駐中國網上購物平臺尚屬首次。樂天瑪特館主要銷售洗髮水、沐浴用品等美容產品和紅參等受中國遊客喜愛的16種韓國產品,還將對中國遊客在樂天百貨店和免稅店購買商品進行分析後,在本月底之前增加120種新產品。樂天瑪特負責人曾表示,在天貓國際開設樂天瑪特館可向中國消費者更好地推介韓國商品,有助於其他韓國製造企業打入中國市場。「雖然看起來,電商化是一條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電商化和實體店之間的相生相融關係,不能說為了發展電商捨棄了實體店領域,只能說,在實體店領域已經難以提升,不得不放棄。」記者了解到,業內對於樂天瑪特涉足電商的看法不一,但是樂天閉店的話題已經在青島商業界內引起了反思潮。(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趙彭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樂天瑪特山東僅剩1店 濰坊店開業三年即停業
    據濰坊樂天瑪特一名負責人介紹,樂天瑪特工作人員也是在6日才得知閉店消息,同時閉店的還有青島兩家和威海兩家店面。突然宣布停業,員工並不意外7日,位於文化路和勝利街的樂天瑪特超市貼出通知,樂天超市濰坊店將於7月底停業,落款為「青島樂天超市有限公司濰坊店」。
  • 青島樂天瑪特兩家超市月底停業 顧客要說法
    而嶗山店則因內部原因提前閉門謝客。這家2009年進駐島城的有著韓資背景的商超,在苦苦打拼支撐了6年後,最終全部「倒下」了。與此同時,山東省內的濰坊、威海等地的樂天瑪特賣場也宣布將停業。  「樂天瑪特關門了,我們的購物卡該怎麼處理?」8日上午8時許,多位市民致電本報熱線96663反映,樂天瑪特超市嶗山店即將停業,目前店方閉門謝客,顧客擔心購物卡中的餘額將無法兌現。
  • 樂天瑪特山東連關四店 青島山東路店遭遇退卡難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7月7日晚,樂天瑪特在山東青島的兩家、威海和濰坊的各一家門店同時宣布停業。對於關店的緣由,樂天瑪特相關負責人表示,與營業額不佳和布局調整有關。同時,青島兩店公告稱,7月8日起辦理會員卡兌換積分以及購物卡退現工作。然而,消費者卻遭遇了「退卡難」。自從宣布停業後,樂天瑪特嶗山店便閉門謝客,顧客擔心購物卡中的餘額將無法兌現。
  • 樂天瑪特倒計時 這些年敗走青島的商家
    繼樂天瑪特青島城陽店關門後,7月7日晚,山東路店和嶗山店同時宣布將於7月底停止營業。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在青島開的三家門店全部關門。青島新聞網在樂天瑪特山東路店看到,超市門口已經張貼出停業通知。通知中稱,會員卡自7月8日起停止累計積分,現有積分可以抵現金使用,未能在7月底閉店前使用積分的,將自動清零。
  • 樂天瑪特以外的其他業務撐起樂天?
    據了解,樂天瑪特在華共有112家店鋪,其中87家陷入停業,其餘店鋪也貨架近於空置、顧客稀少,無異於歇業。樂天的前世今生樂天集團是韓國第五大企業,也是全球500強,創立於1967年,年銷售額300億美元,而樂天瑪特是樂天旗下專門經營大型超市的子公司,首店開業於1998年,在中國的首家店是在2007年前後。
  • 利群股份16.65億元收購樂天瑪特華東地區72家門店等資產
    利群股份(601366)今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作價16.65億元,收購樂天購物持有100%股權的12家公司,以獲取其從事商業零售、倉儲和地產業務的15處房產和華東地區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標的公司中的部分公司自去年3月以來已處於停業狀態,利群股份擬將其收購後恢復營業。交易後,公司門店數量將實現翻倍增長,覆蓋山東、江蘇、安徽、浙江、上海五個區域市場。
  • 樂天瑪特2010年在華擴張盤點統計
    2010年12月2日,韓國樂天集團在威海全資拓建的第一家樂天瑪特威海店盛大開業數萬濱城市民第一時間前來感受樂天瑪特現代舒適的環境、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樂天瑪特威海店的開業,也標誌著樂天瑪特在中國的第79家門店正式營業。
  • 物美收購樂天后遺症:樂天瑪特河北燕郊店改造受阻
    二樓除了影院之外,剩下的空間就是原樂天瑪特超市,目前各個入口均已經封閉,唯一一條十多米長的通道中,有兩名保安守在兩頭,內部有部分工作人員出入,胸前的工牌顯示為樂天瑪特超市。一位原樂天瑪特超市員工表示,物美收購樂天瑪特後,原樂天瑪特的所有超市員工需要解約,如果想繼續留在物美工作,可以與物美指定的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籤約,同時可以獲得兩個月的工資作為停業期間的補償。
  • 樂天瑪特上演大撤退「亞洲零售之最」夢斷中國
    2007年以前,樂天瑪特在深圳、上海設立事務所從事貿易。2007年春天,這家韓國零售巨頭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樂天瑪特從海上搶灘後兵分兩路——一邊以12.8億元的對價鯨吞萬客隆北京8家門店100%的股權;一邊因地緣關係,首先在山東青島設立代表處,籌建樂天瑪特在華第一家店——青島城陽寶龍店。
  • 樂天瑪特「敦刻爾克大撤退」 亞洲零售之最夢斷中國
    2007年以前,樂天瑪特在深圳、上海設立事務所從事貿易。2007年春天,這家韓國零售巨頭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樂天瑪特從海上搶灘後兵分兩路——一邊以12.8億元的對價鯨吞萬客隆北京8家門店100%的股權;一邊因地緣關係,首先在山東青島設立代表處,籌建樂天瑪特在華第一家店——青島城陽寶龍店。
  • 傳樂天超市或將退出北京 樂天瑪特亦曝毀約購物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事件的主角是樂天旗下社區生活超市——樂天超市,而非大賣場樂天瑪特(需求面積:30000-40000平方米)。而樂天超市和樂天瑪特同屬於樂天集團,是其超市系業務的兩大板塊,目前已經併入統一公司管理。其中,樂天超市品牌為小型超市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樂天瑪特品牌為大賣場。
  • 原樂天瑪特華東門店將改名「利群時代」 其中18家將在8月開張
    停業一年多後,原樂天瑪特華東區的5家門店即將換上「利群時代」的招牌重新開張。山東零售商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群股份」),是這些門店的新東家。2018年8月3日,利群股份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布:利群時代上海普陀店、揚州店、南通海安店、淮安淮海北路店、連雲港朝陽路店將同時開業。(以下簡稱「利群股份」)「這五家要開的門店貨品基本籌備完成。」利群股份董事會秘書張兵告訴界面新聞,自收購樂天購物在華東的72家門店後,利群便著手整改樂天瑪特,希望以最快速度讓店鋪開張。
  • 上海聯華超市即將入駐濰坊新華路樂天瑪特超市原址
    2015年7月7日,位於奎文區勝利東街與文化路交叉口的樂天瑪特(需求面積:30000-40000平方米)超市宣布閉店停業,正式退出濰坊市場,原址一直閒置。今年12月11日,記者了解到,大型兒童主題購物中心羅森兒童購物廣場即將入駐樂天瑪特超市原址,而中國商業零售巨頭上海聯華超市也將同步入駐。
  • 樂天瑪特長春二道店將停業 敵不過本土超市?
    這家作為樂天瑪特在華開設的第99家門店並未像自己序號那樣開得「長久」。喟嘆唏噓之餘,也給我們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一家大型超市的「意外夭折」呢?  交通影響?  就要苦盡甘來卻選擇放棄  「影響我們繼續經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交通問題。」
  • 樂天瑪特在華轉攻小業態
    摘要 【樂天瑪特在華轉攻小業態】樂天瑪特在華業績不振拖累了整個集團的超市業務。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共有樂天瑪特門店116家,以上海和北京為主,上海門店共74家,佔比超過六成;北京12家,重慶與瀋陽分別為6家、8家。   國內零售行業愁雲慘澹已久,樂天瑪特也未能避免。根據樂天瑪特官網顯示,2012年樂天瑪特開店11家,2013年開店5家,2014年開店僅1家,店鋪擴張越來越乏力。
  • 山東威海韓國樂天瑪特威高廣場店4月25日開業
    4月25日,韓國樂天集團在威海全資拓建的第二家大型超市———樂天瑪特(需求面積:30000-40000平方米)威高廣場店盛大開業。該超市的開業,為威海新威路中心商圈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自此,市民日常生活購物有了新去處。
  • 因薩德影響樂天瑪特90%陷入停業 走了就別回來
    導讀:損失超過預期:韓聯社4月7日報導,受中國反制「薩德」入韓政策的影響,在中國的樂天瑪特又90%已經陷入了停業。據相關的預測,如果停業狀態持續2個月,樂天瑪特至少將損失2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這樣的損失是包括樂天集團在內的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接受的。不過這也是他們自食惡果。
  • 南京樂天瑪特停業 市民排隊退卡
    今天早上9點多,有市民反映,南京樂天瑪特超市突然停業了。很多市民在超市排隊,要退以前買下的購物卡。   樂天瑪特突然停業 消費者忙退購物卡這家位於中央路上的樂天瑪特超市,目前已經終止了營業,清場後的垃圾隨處可見。
  • 收購樂天瑪特拖累業績 利群上半年淨利潤減少39.49%
    此前,利群完成了對樂天瑪特門店的收購後將門店統一更名為「利群時代」,加速新店調整改造。剔除利群時代新開店報表虧損影響,利群原有門店及批發物流業務實現淨利潤3.81億元,同比增長35.26%。有分析認為,利群淨利潤的下降與其快速擴張有很大的關係。
  • 韓國樂天擬再賣50多家超市,進入中國11年後真要撤了
    韓國樂天擬再賣50多家超市,進入中國11年後真要撤了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1日電,據韓聯社消息,樂天購物將於11日召開理事會會議,決定向中國利群集團出售樂天瑪特50多個華東地區的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