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錦肇 審丨瑾函
乍一看到臺防務部門的「壯膽」表白,個人「噗嗤」一聲笑了,笑它不識時務,笑它不自量力。試問,面對大陸經濟、軍事、民意等壓倒性的綜合實力,臺防務部門能拿出什麼高招「掌握」大陸的對臺戰略?能有什麼手段「因應」大陸14億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定決心?
臺防務部門「故作鎮定」
事實上,臺防務部門在兩岸問題上誇「海口」並非僅此一例。近幾個月來,蔡英文當局利用複雜的國際環境,在島內頻搞「臺獨」小動作,使兩岸關係降至冰點。為表明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大陸多次派軍機飛往臺灣地區上空,守土護疆。而每次過後,臺灣防務部門都像演戲一樣,神秘兮兮地表示「對狀況有掌握」,向島內輿論和民眾作交代。
然而,兩岸實力的差距,明眼人心知肚明,臺防務部門的「故作鎮定」,只不過是外強中乾、自我安慰罷了。
背後受蔡英文當局操控
臺防務部門多次誇下「海口」,其背後是蔡英文當局的操控,無非是想安定「民心」,同時向外界展示一下「自己也擁有應對複雜局面的強大實力」。
蔡英文當局上臺後,一再拒絕「九二共識」,固守「臺獨」意識,試圖藉助外部勢力,分裂我泱泱中華。「臺獨」與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14億中國人為敵,終是一條無法實現的不歸路。作為臺灣安全部門,臺防務部門如果心甘情願地為「臺獨」勢力服務,為蔡英文當局賣命,大陸必然「武力統一」臺灣,那時,將是其與「臺獨」勢力粉身碎骨之時!
識時務者為俊傑
常言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怕只怕臺防務部門中「臺獨」之毒甚深,利益纏身,無法看清兩岸的實力天平和兩岸關係發展的大趨勢,從而誤判形勢,將兩岸推向戰爭的深淵。
若說「能掌握」,那麼臺防務部門首先要掌握大陸對臺灣的「民意」,也即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強決心,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動搖的。臺防務部門如果「能掌握」大陸洶洶如火的民意,就應該知道該做什麼。
若說「能因應」,那麼面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人口、軍事實力蒸蒸日上的大陸,臺灣能拿出多少力量與大陸抗衡,難道是蘇貞昌的「掃把」?或是從美國買來的「廢銅爛鐵」?還是溫室裡保肓的「草莓兵」?這一切都是螳臂當車,阻擋不了祖國的統一進程!
若說「請放心」,那麼臺防務部門就應該「識時務」,清楚了解臺灣民眾的福祉所在,以及對兩岸和平的渴求,與「臺獨」勢力劃清界限(起碼與「臺獨」勢力不是心靈的契約),避免綁在「分裂國土的戰車」上,並發揮力量,促進祖國統一。
臺灣的前途繫於大陸,兩岸和則兩利,臺防務部門對此若能「掌握」,那才是真正讓臺灣民眾「放心」,也不需要每次都違心地自我「壯膽」,落下「外強中乾、沒有底氣」的罵名。當然,受控於蔡英文當局等「臺獨」勢力,臺防務部門不可能轉變自己的立場,但選擇權在自己手中,在人心向背與歷史大勢面前,最終的抉擇可能遺臭萬年,也可能千古留名。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