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首個「雙十節」如何誕生

2020-12-23 騰訊網

作為亞洲第一共和國,確立國慶節成了中華民國構建新國家意識形態的一項重大任務。

每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紀念日,也是民國時期的國慶節。國慶作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節日,其在現代國家意識形態架構的過程中,自然具有標誌性的意義。而對於雙十革命的最初發生地武漢而言,這一節日更有特別的意義。

「雙十節」的誕生:湖北革命黨人力爭而來的國慶節

作為亞洲第一共和國,確立國慶節成了中華民國構建新國家意識形態的一項重大任務。其時,「國慶節」對中國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如何確立這一節日自然產生了諸多爭執。

政府層面最早討論設立國慶節的問題是在1912年7月10日北京召開的臨時教育會議上。在這次會上,政府首先提出了設立國慶節的三個方案:清廷下詔遜位日、袁世凱就職大總統日和南北和議協定日。

面對這三個備選方案,來自湖北的教育代表,同時也是武昌首義的參與者李廉方當即表示抗議,並提出應以武昌首義日(即公曆10月10日)為國慶。對此提議,會場上最初出現了頗多反對意見,李廉方隨後再次發言,動情曉理地力陳其理由:美國的國慶日是宣告獨立的7月4日,法國的國慶日是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的7月14日。中華民國建立共和政體,正是追隨美、法革命的步伐,我們當然也應該學習它們的通行做法,以首義日為國慶日。

李廉方(1878-1959),又名步青,湖北京山人,著名教育家,清末湖北學界革命先驅。

在李廉方慷慨演說後,全場態度為之一變,表決時四分之三的與會者贊成通過這一提議。隨後在9月底的參議院會議上,以雙十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的議案也獲得了通過。由此,經過湖北革命黨人據理力爭,雙十終於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慶日。

1912年10月10日當天,除了首都北京舉行紀念活動外,首義之地武昌也舉辦了規模不菲的紀念大會,「踵事增華,不亞首都」。位於紫陽湖畔的前清皇殿改為「烈士祠」並被修葺一新,在祠內設立了紀念大會的主會場,入口和出口處懸掛這「幕開東瀛」、「政媲北美」匾額。祠內供奉有彭劉楊三烈士、湖南都督焦達峰等人遺像,而會場內外,更懸滿了眾多對聯。如黃興撰聯:「江漢湯湯,這似水流年,常記取八月十九;風雲鬱郁,願中華民國,繼自今萬歲千秋」。

1912年雙十國慶武昌慶祝大會會場——辛亥首義烈士祠遺址,原址現僅餘大門牌坊。

在紫陽湖畔距離烈士祠不遠處有一座六角亭,名曰「勝利亭」。亭內立有一塊不大的漢白玉石碑,上書「民軍起義國慶碑」七字。這樣一塊樸實無華的石碑,正是民國元年雙十國慶留在武漢的珍貴見證物。

「民軍起義國慶碑」這一詞語組合,初讀似略顯怪異:為何不稱「民軍起義紀念碑」,或「中華民國國慶紀念碑」,而要將「民軍起義」與「國慶」組合在一起呢?這正是意在宣示:中華民國之國慶,不是繫於誰的退位或就職,而是以民軍的首義為國慶。這一國慶首先是獻給這座城市的英雄市民的。這樣一塊紀念碑,可以與美國列剋星敦獨立紀念碑、法國巴黎攻佔巴士底獄紀念碑比肩,在中國幾千年王朝更替的歷史上,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嶄新意義。

當然,首個國慶節之後,中國的情勢卻並不那麼光明,首義之區武漢也同樣如此。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武昌城「起義門」、「聚義門」又恢復了原本「中和門」、「通湘門」的名稱。至於為何復名?據說是因為段祺瑞認為「起義門」、「聚義門」兩個名字「致軍民腦筋易起浮動觀念」;而曾經動議在武漢修建長江大橋以作為辛亥首義紀念橋的構想,也因為軍閥混戰而化為泡影;袁世凱稱帝時,「民軍起義國慶碑」也一度遭到毀損。

武昌紫陽湖畔的「勝利亭」和亭內的「民軍起義國慶碑」

再克武昌:1926年首義之城進入國民黨時代

1926年夏,國民大革命的浪潮伴隨著北伐軍的行進開始席捲南中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北伐軍便兵臨武漢,分別於10月6日和7日攻克了長江北岸的漢口、漢陽,由於城牆堅固,8月底便被包圍的武昌城久攻不克。

不過,武昌城戰事的膠著並不影響國民政府和北伐軍在長江北岸熱烈情緒。在佔領漢口的當日,國民黨便組織了數萬群眾參加的反英示威遊行,抗議萬縣慘案。遊行群眾包圍英租界,抗議口號聲震耳欲聾。

到了10月9日,北伐軍總司令部決定次日上午在漢口濟生三馬路舉行國慶市民大會。第二天市民大會如期舉行,會上突然傳來消息:吳佩孚軍繳械,武昌今晨已克復!頓時全場一片歡騰,氣氛熱烈至極。

武昌城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在武昌首義十五周年這一天攻克武昌,對國民黨而言自然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巧合。路透社描述了當日漢口的情形:「……民眾大會遊行街市,慶祝國慶紀念日,各機關均懸燈結彩,全城之南軍旗幟蔽滿天空。」

這次市民大遊行,從英租界開始橫穿了漢口市中心最繁華的街區,直至夜間,仍有市民「提燈遊行」,人潮不散。這一天的漢口出現了久違的市民熱潮,以至於緊張不已的英租界當局不得不全天戒嚴防備意外。

國民黨中央機關報《民國日報》這樣評論:「真正革命的勢力自民元年在武漢舉行一次國慶紀念以後,一直今年(十五年)國民黨的勢力因戰勝吳賊,又在武昌舉行十五年的國慶紀念節。在今年的紀念節當中,比以前十四個年的國慶紀念,其人民歡欣鼓舞之熱烈,當勝過萬萬倍。」

儘管武漢的第十五個雙十節,在一次空前規模的群眾性狂歡中度過,但隨著國民黨時代的到來,雙十節在全國範圍內悄然發生著變化。自詡為「真正革命勢力」的國民黨,在隨後的「訓政」時代中,建立起一套民國以來最系統和強勢的意識形態體系。在這套體系之中,領袖和政黨的崇拜泛濫起來,「孫中山」開始成為雙十節的紀念主題。

在武昌蛇山南坡有一座首義公園,該園始建於1923年,是武漢歷史上第一座現代市民公園。建設首義公園的構想最早由章太炎於1922年提出,他同時提議在園內建立一座首義紀念碑,然而該園日後建成的第一座紀念碑卻是「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

與此同時,武漢市內的各種符號化的「中山」開始湧現:漢口市第一公園改為「中山公園」,國立武昌大學改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同時政府訂製了兩尊孫中山銅像,分別安放於武昌閱馬場紅樓前和漢口三民路口,而武昌城牆拆除後新建的馬路也被命名為「中山路」。國民黨當局如此熱衷於製造「中山」符號,其主觀動機顯然不只是弘揚中山先生事跡。當「中山」幾乎成了武漢雙十節的唯一主題時,顯然與慶祝雙十節的初衷已經發生了偏差。

落成之初的武昌蛇山首義公園「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左)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舊址前新建的孫中山銅像(右)

淪陷前夕的愛國狂歡:1938年再次沸騰的武漢城

在北伐之後十年的時間裡,武漢城市發展取得了許多成就,可在這段漫長的「訓政」時代中,這座曾流淌著澎湃熱血的城市,卻平靜了十年。隨著全面抗戰的開始,武漢再次沸騰起來,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1937年底南京淪陷後,武漢成了中國事實上的戰時首都和抗戰大本營。在隨後的武漢抗戰時期,這裡不僅是黨政軍要員和國共兩黨高層人士的雲集之地,更成了全國文化抗戰和全民動員的中心。

1938年民眾和軍人在漢口市區江漢路舉行保衛大武漢遊行

在這一段崢嶸歲月中,武漢度過了第二十七個雙十節。儘管這一年的夏天,「保衛大武漢」的熱潮高過了這座城市的溫度,但9月以來,武漢周邊戰局已日漸危急。當月28日夜,長江防線上的最後屏障——武穴田家鎮要塞失守,武漢門戶洞開。面對嚴峻的局面,緊張嚴肅的情緒也逐漸瀰漫在市民周圍,武漢似乎已成了沸鼎危巢,就連當年的中秋節,市民也「並無往年享樂景象」。

然而就在雙十前夜,前線開始傳來勝利消息,中央社稱「直至深夜,市民猶向本社探詢,其期待勝利之熱烈情緒,實非楮墨之可形容」。雙十當日,晴空萬裡,上午九時許,薛嶽兵團在贛北取得萬家嶺大捷的確切消息傳至武漢,籠罩全市的緊張氛圍頓時一掃而空,轉而進入了空前的沸騰浪潮之中。

第二天的《新華日報》報導了這日武漢的盛況:「這個消息似個火把,立刻燃著了漢市人們的心……漢市的民眾為這個勝利的消息興奮得發狂了,到處貼著捷報,到處響著鞭炮,電聲公司更在它的三層樓上裝置了擴音機,播送《義勇軍進行曲》等救亡歌曲。當那雄壯的歌聲發出,每個從它前面走過的人都像被音樂調整了步子,不後退的向敵人陣地衝進一樣。」

1938年10月11日《新華日報》整版報導武漢國慶節盛況

漢口三民路總理銅像、武昌彭劉楊三烈士紀念碑等地,成了鮮花和遊行群眾的海洋。到了下午,漢口市內從蘭陵路口至民權路口的沿江路上,站滿了歡騰的民眾,蔣介石乘坐軍車檢閱了這數萬人的隊伍,其所到之處,歡呼不絕,聲徹雲霄。入夜之後,遊行群眾依然熱情不減,再次橫穿漢口市區,聚集到三民路總理銅像前高唱歌曲。還有眾多民眾在不同的地點舉行了軍民聯歡會,氣氛蔚為熱烈。

繼1926年之後,武漢又一次在全城民眾大狂歡中度過了國慶節——同樣是捷報,此次面對外敵入侵所獲得的勝利,顯得尤為令人興奮,市民的愛國熱情取代了空泛沉悶的政治教條和偶像崇拜。

儘管萬家嶺大捷這樣的局部勝利,並不能扭轉武漢行將淪陷的大勢,但這場難得的勝利,仍是武漢雙十節歷史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周恩來在《新華日報》當天發表《辛亥,北伐與抗戰》一文,其中動情地寫道:「長白山的雪,黃河揚子江的水,南海的波濤,蒙古西藏的高原,西北的風霜,將永遠伴著中華民族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徽,雄立於世界,萬世無疆,這應該是我們對雙十節永久的頌禱。」其言語間所流露的,正是1938年武漢雙十節所洋溢的濃濃愛國情懷。(文/劉文祥)

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雙十」節——民國購物節,報紙登「大賤賣」廣告,梅蘭芳做代言
    11月11日,原本是個普普通通的日子,因其是個「象形數字」,先是變成了嘲諷和激勵單身人士(尤其是男性)的光棍節,後在馬雲叔叔的運作下,硬生生變成了一個電商和顧客狂歡的購物節。於是,男人管不知自己的娘們兒(此處無貶義),娘們兒管不住自己的手……事實上,在民國時期,早就有了這樣的購物狂歡日,不過不是在「雙十一」,而是在「雙十」。1912年9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為紀念辛亥革命,將武昌首義的時間10月10日定為國慶日,民間常稱為「雙十」節。節日一誕生,就被商家看準苗頭,用來兜售商品。
  • 臺灣:「雙十節」歡慶不再
    1911年至今,在臺灣有著特殊意義的「雙十節」隨著時代而演變,這演變的過程也是臺灣政治形勢變化的縮影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先生於武昌發動辛亥革命,終將滿清推翻,建立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君主專權體制。為紀念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當時的政府將之選為中華民國的國慶日。
  • 臺灣今年"雙十節"冰火兩重天 馬英九講話受關注
    臺灣今年"雙十節"冰火兩重天 馬英九講話受關注 2008年10月10日 08:58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當局的「熱」與民眾的「冷」,構成馬英九上臺後首個「雙十節」的風景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宗榮發自北京 10月10日,國民黨將迎來重新上臺後的第一個「雙十節」。同時,馬英九也將發表上任後的首個「雙十講話」。
  • 國內首個「雙十」標準海上風電場併網發電
    國內首個「雙十」標準海上風電場併網發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02 07:43 來源: 經濟日報 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國內首個「雙十」標準海上風電場併網發電由中國廣核集團自主開發建設的江蘇如東150兆瓦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日前成功實現首批6颱風機併網發電。
  • 民國時期不一樣的「雙十一」,雙十節、聖誕節成促銷香餑餑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的民國時期,精明的商家就已抓住顧客愛佔便宜的心理,各種打折促銷的手段,比起今日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了那個時候肯定是沒有「618」、「雙十一」、「雙十二」之類的節日,那個時期的商家們主要打折促銷都集中在「雙十節」與「聖誕節」。
  • 「雙十節」,就送給蔡英文一張圖
    今天,面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臺灣「雙十節」上有關兩岸關係那番毫無誠意的講話,國臺辦送給對方一句話。沒錯,這句話正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新三民主義的創造者,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所說。今年,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斷崖式下跌,臺灣經濟嚴重受創。
  • 【萌萌的節日-雙十國慶】
    )補充:中華民國國慶節還稱賣萌節,萌字這個字型拆開後就是十月十號了國慶日通常放假是一天,但是今年2016年因為與周末相連,國慶日連續假期自10月8日至10月10日(星期六至星期一,一共放假三天)Q:民國是1月1日建的國 為什麼10月10日才是國慶 ?
  • 臺北「雙十節」閱兵式現場
    2007年10月10日,在臺北舉行「雙十節」慶典現場,臺軍舉辦閱兵式,展示各種戰飛機,裝甲運兵車和其他武器系統。圖為臺軍雙棲蛙人。  2007年10月10日,在臺北舉行「雙十節」慶典現場,臺軍舉辦閱兵式,展示各種戰飛機,裝甲運兵車和其他武器系統。
  • 蘇寧雙十拼購節:單場直播賣出柚子6萬顆
    2020-10-10/21:41 中秋、國慶"黃金周"剛過,蘇寧易購雙十拼購節便火速接棒消費熱潮
  • 馬英九夫婦出席「雙十節」慶典
    馬英九夫婦出席「雙十節」慶典
  • 受邀「雙十慶典」又不讓去了 陳水扁大呼愚人節
    原標題:受邀參加「雙十慶典」又不讓去了……陳水扁不滿:搞我?!【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是臺灣的「雙十節」,趕巧也是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的農曆生日,不過,這個生日,陳水扁過的可不好。
  • 民國的國慶節是怎麼樣的?
    ▲勝利亭和軍民起義國慶碑與孫中山並稱「孫黃」的黃興,當時寫了一副對聯:江漢湯湯,這似水流年,常記取八月十九風雲鬱郁,願中華民國,繼自今萬歲千秋「雙十節」首倡者李廉方若做個平民,怎會連腹中胎兒也不保?宋悲傷慟哭。孫安慰說:「來世做一對平民夫妻。但今生使命至此,須舍小家保大家。明天定要打倒軍閥、繼續革命!」孫中山曾對蔡元培說:「我不善處成功,而善處失敗。愈失敗,我的精神愈煥發。」革命之精神,可謂是,永不言棄。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前夕,孫中山北上,做了好幾場演講,每一場都是慷慨激昂。
  • 臺冷清「雙十節」前烏龍多 欲挽回「外交顏面」鬧出笑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臺當局將於10日舉行「雙十節慶典」。但在連續「斷交」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烏龍賀電」的陰影下,這場活動顯得格外冷清。臺北駐大阪辦事處福岡分處日前舉辦「雙十節酒會」,公布聲稱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去的賀電,結果日本官房副長官岡田直樹7日公開否認曾發此賀電。「烏龍事件」被批是蔡英文當局為「雙十節」粉飾太平,9日仍在島內持續發酵。
  • 上蘇寧雙十拼購節「買買買」才是硬道理
    與此同時,由社交電商衍生出的淘寶99划算節、蘇寧雙十拼購節等購物狂歡正在搶佔消費者的注意力,其聲勢及優惠力度幾乎可以媲美618、818、雙11傳統三大電商節的盛況。今年,蘇寧的雙十拼購節就即將在金秋時節獻上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帶來一場超級實惠的社交購物狂歡。
  • 臺灣雙十節慶典 「中華民國國慶」標語將消失
    臺「總統府」日前拒絕「立法院長」王金平要求,在舉辦雙十節慶祝活動期間,拿下掛在塔樓上的臺灣入聯字樣,循往例掛上「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總統府」也拒絕王金平,在大會當天暫時拿下大門前兩側的入聯文宣。這是有史以來,「總統」首度不在雙十大會上發表談話。    王金平對去年紅衫軍抗議期間,「總統府」在雙十節觀禮臺上設白布幔,讓應邀的「立委」等貴賓看不到主席臺,非常不以為然。他強調,他堅持一定要讓來賓受到尊重,共同維護場面的歡樂、莊嚴,「不能再有那個白布幔!」    針對媒體追問,「中華民國」是否已從大會消失?
  • 「雙十」拼購節海量商品實力「續假」
    國慶節是節日,現在購物節也成為一個節日了。國慶假期的結束只是讓我們不能自由玩耍而已,但購物還是可以隨時進行的。不過現在大家不用等到雙十一「剁手」了,蘇寧易購的「雙十」拼購節還未結束,現在我們就可以通過「買買買」來續費節日的快樂。
  • 臺灣「雙十節」前蔡英文再喊話:兩岸應儘快坐下來談
    臺灣地區明天(10日)將舉行「雙十節」慶典活動,領導人蔡英文近日頻繁通過外媒及公開場合向中國大陸喊話。今天下午,蔡英文出席「四海同心聯歡大會」致詞時主動提及兩岸關係,讓現場7000名僑胞「放心」,她還表示兩岸應該儘快坐下來談,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
  • 王金平宣布今年「雙十節」煙火將在高雄舉辦(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王金平宣布今年「雙十節」煙火將在高雄舉辦。(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雙十節」籌備委員會主委、「立法院長」王金平今(28)天表示,今年煙火決定在高雄舉辦,已經15年沒辦了,所以應該輪到高雄了。 媒體詢問王老家在高雄,兩者是否有關係?王否認說,與此無關。 至於是否有特別安排?
  • 臺灣「雙十節慶典」 黨爭氣味濃厚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10日率領黨公職出席臺灣「雙十節慶典」,打破長期以來最大在野黨主席不參加「國慶大會」的僵局,但她漏唱「國歌」也為朝野和解留下疑慮。與此同時,馬英九卻似乎並不領蔡英文的情,在任內最後一次「國慶」致辭時不斷批評蔡的「維持現狀」有假,對未來兩岸關係深表擔憂。
  • 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併網 成為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的海上風...
    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亦倫表示,如東項目作為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的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成功實現併網發電是我國海上風電開發的重大突破,將為中國風電進軍深藍海域起到積極示範作用。2011年7月,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對海上風電建設的「雙十」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即海上風電場原則上應在離岸距離不少於10公裡、灘涂寬度超過10公裡時海域水深不得少於10米(簡稱「雙十」標準)的海域布局。國家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指出,鼓勵在水深超過10米、離岸10公裡以外的海域開發建設海上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