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凌晨,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江南海岸花園B1棟2401房(複式住宅)發生火災,區某就一家6口葬身火海。
據媒體最新消息:中山火災中遇難的夫婦是當地知名的企業家。
一家6口葬身火海現場圖曝光
事故發生後,中山市迅速成立事故處理專責小組,對起火原因進行取證調查。截至目前,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紅星新聞從中山市消防支隊獲悉,此次事故中的6名遇難者為一家人:區某就夫婦,他們21歲的兒子,兩個上中學的女兒,還有區某就的母親。
區某就的兒子本在英國留學,元旦即將到來他回家團聚。區某就的兩個女兒平時住校,但事發時正好周末,一次團聚竟成永別。
據鄂州市消防支隊通報,12月22日凌晨,在廣東中山古鎮江南海岸小區一高層住宅住戶深夜突發大火,火勢相當猛烈,火舌衝出窗外,大量濃煙直衝樓頂。一時之間,周邊一百多戶居民都被緊急疏散,然而起火民宅內,還有一家六口被困火海,情況十分危急。消防部門於3時20分將火災撲滅。從現場照片可以看出,起火的住戶家外圍已經被燒至牆體發黑,兩層樓的玻璃窗體掉落,住在隔壁的阮先生稱,火災是今天凌晨被發現的,當他發現時煙霧已經瀰漫天空,隨後消防人員趕來。
深夜大火,一家六口遇難
居民回顧
「砰!砰!」12月22日凌晨2時許,中山市古鎮鎮江南海岸花園B1棟8001房的窗臺上,不斷傳來高空墜物的撞擊聲,「還有玻璃的爆裂聲,噼裡啪啦的。」該屋屋主蔡某告訴紅星新聞,當晚她被驚醒後,聞到空氣裡有燒焦的味道,便立馬起身查看,但她屋裡並無異常。
朝外觀望時,她發現樓上不斷有被燒過的碎玻璃和外牆碎片落下,其中一些碎物掉到了她家陽臺邊上。同時,對面A2棟的多家住戶則不停地朝她所在的方向大喊,「起火了,快跑」。據蔡某回憶,「旁邊公路上也停了好幾輛私家車,在不停地按喇叭。」
意識到自己所在的住宅樓可能起火後,蔡某立即叫醒了熟睡的丈夫和隔壁房間的兒子、兒媳,撤離了該樓層。蔡某說,到了樓下的露天停車場後,她才看到起火處是樓上的2401房間,「那家人我都認識,但整個過程我沒有聽見他們的一點呼救聲,也沒有聽到火災報警器的警報聲。」
「我是2點半左右被吵醒的,周圍的嘈雜聲太大了,一直有人在喊『著火了』。」居住在B1棟5003房的業主告訴紅星新聞,他被吵醒後,在睡衣外套了一件外套就下樓了,「那個時候消防員已經在現場救火了,物業保安也在樓道裡疏散居民,樓下站滿了居民,大家都挺驚慌的。」
紅星新聞從中山市消防支隊獲悉,當日2時3分許,指揮中心接到報警電話,於2時12分許,調派6個中隊13臺消防車65名消防指戰員抵達現場救火,在3時20分許,基本將明火撲滅。5時40分許,消防人員在清理火場時,搜出了6名遇難者,死者為屋主(2401房)區某就夫婦,一兒兩女和區某就的母親。
區某儀、區某敏、區某就、蔡某英(從左至右)區某敏同學供圖
起火樓層為複式樓,起火後已封鎖
12月23日,紅星新聞來到江南海岸花園。從小區的露天停車場向B1棟24、25層望去,兩層樓房所有窗戶均已被濃煙燻黑。窗戶框架斷裂脫落、玻璃碎裂,窗臺上裸露在外的空調箱已燒焦變形,樓下空地區域則拉起了警戒線,禁止行人通過。
此外,紅星新聞還發現,事發地B1棟為高層複式建築,共27層,每層有3戶住戶,並配有2部電梯供居民使用。此次火災後,其中一部電梯已停運,另一部電梯則貼有《告示》稱,該電梯目前只能抵達本棟22樓。
「樓下禁行區域是防止有被燃燒物品掉落砸傷居民,樓上現場由於還在取證調查,暫時不能進入。」一名值守在22樓至23樓間的小區安保人員告訴紅星新聞,事發後,中山市的消防部門便將本棟樓層從23樓起進行了警戒封鎖,任何人不得進入火災現場,而居住在樓上的其他住戶已在事發後暫時撤離了小區,居住在其他地方。
在B1棟一位屋主的帶領下,紅星新聞探訪了該棟與起火房屋戶型一模一樣的6001房,發現該類型房屋為複式住宅,建築面積約350平方米,連接屋內上下兩層的樓梯較窄,窗沿上仍殘留著少量碎玻璃渣,「我現在在家裡都不敢輕易用火,睡前必須檢查所有電器,有時甚至會關掉家中的電閘。」
「昨天我們在周圍進行了殘物清理,很多掉落的物品已被大火灼燒得看不出原樣了。」一名負責清理事故殘留物的保潔員告訴紅星新聞,昨日(22日),小區物業在配合消防人員進行救火後,就對整個小區做了一次安全排查,並在B1棟挨家挨戶清除墜落的殘留物。
起火樓層被燒得面目全非
兩個女兒周末回家,兒子剛回國
蔡某告訴紅星新聞,發生火災的2401房屋主夫婦名叫區某就、蔡某英,今年均為46歲。其兒子區某臻今年21歲,此前一直在英國留學,「前幾天剛回來,說是要陪家人過新年,兩個女兒也才13歲、15歲,平時都是住校,只有周末才在家。」
此外,蔡某還說,區某就的父親多年前已去世,其母親陳某英一直跟著兒子、兒媳同住,平時無事時經常與她一起買菜、打牌,彼此非常熟悉,「區某就夫妻對老人非常細心,6年前就請了保姆來幫忙照看家裡,事發前一個月保姆剛剛離職,還沒來得及找新的。」
區某就大女兒區某敏的一位同學向紅星新聞證實了蔡某的說法,「她哥哥之前一直在英國留學,前幾天剛回來。」這位同學告訴紅星新聞,她是區某敏的小學同學,前幾日與其聯繫時得知,她的哥哥剛從英國回來探親過節,且她們還相約節後一同外出遊玩,「太意外了,到現在我都不敢相信。」
古鎮鎮一名從事燈飾批發的商人徐某告訴紅星新聞,死者區某就夫婦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不僅擁有自建彩印廠,還先後投資了電子、電器、園林綠化、農業等眾多領域,「夫妻倆挺和氣的,從沒聽說過他們與人結怨。」
據天眼查顯示,區某就不僅擔任了1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還是18家公司的高管。他的妻子蔡某英除了在中山市某彩印廠擔任法定代表人外,還是另兩家電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8家公司的股東及高管。
天眼查顯示,區某就是1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還擔任18家公司的高管
天眼查顯示,其妻子蔡某英也是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東
官方:將對相關物證進行司法鑑定
12月24日,紅星新聞再次走訪江南海岸花園時,2名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隊的工作人員正從B1棟現場走出。紅星新聞向他們詢問火災調查進度並求證起火原因是否因充電寶爆炸引起時,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起火原因還在取證過程中,無法判斷是否由充電寶引起。
「當時火勢較大,相關物證被大火灼燒嚴重,我們無法憑肉眼或經驗來進行判斷。」該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由於救火過程中對事發現場的一定程度破壞,部分物證已難以取得,他們經過2天的仔細搜集,已收集到一些有關物證,「我們會儘快將這些物證送往廣州市相關的司法鑑定機構,用科學儀器進行微觀檢測,作出科學的判斷。」
紅星新聞從官方了解到,火災發生後,當日(22日)下午,中山市委市政府就此事件召開了全市消防與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要求各部門各鎮區全面排查治理消防和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全力防範各類消防和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同時,針對此次事故,中山市成立了事故處理專責小組,全力調查事故原因和進行事後處理工作。
一家6口葬身火海起火原因
關於起火的原因,有知情人介紹可能是因為戶主冬至拜神之後火源沒有完全熄滅,也有的猜測是充電寶爆炸引起。因為火災之後,屋內大部分設施被燒壞,誘發火災的真實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查。
但是,對於火災中一家六口人無一生還的殘酷事實,確實令人奇怪。儘管火災發生在凌晨兩點,多數人都在沉睡中,但是六個人中就沒有一個警醒的?如果有一個警醒的能起來撲滅火源,也不至於釀成這樣的悲劇。
根據常理推測,六個人居住的房間不可能同時著火,他們在被火焰烘烤和濃煙燻住呼吸的時候肯定會醒來。此時即使不能滅火,也應該可以打開防盜門逃生。對此,知情人介紹說,區某家的防盜門是採用的指紋鎖,必須通電狀態下才能使用。著火之後防盜門斷了電源,無法打開,如果真的如此,則不能不感嘆現代高科技的悲哀了。
真的是因為指紋鎖失效被困釀造的悲劇嗎?這是近幾天網友關注的焦點。從目前來看,事件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是否與指紋鎖有關還未有的定性。但關於智能鎖是此次悲劇的幫兇,已引起了社會各界及整個行業的熱議。
也有人認為,此事不應讓指紋鎖來背黑鍋。畢竟,在大火的高溫烘烤之下,門變形即便是機械鎖也不一定能打得開,特別是有天地鉤的防盜門。當然,智能鎖作為電子產品,線路板、電線等零部件在高溫之下,極有可能會被燒壞,從而導致故障無法打開的情況確實可能會存在。
不過,智能鎖的主體依舊是機械,一般情況下即便電子部分出了故障,機械部分依舊可以正常使用,因此,此次悲劇的釀成不一定是指紋鎖失效所致。但智能鎖的消防安全依舊是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
目前,國內智能鎖在室內一側均有所謂的「防貓眼開啟功能」,不過在很多外資品牌裡,該功能最初的作用並非是為了防貓眼開啟,而是快速逃生。沒有該功能的智能鎖,一般情況下只需下壓把手即可開門。推拉智能鎖在室內一般只需推拉把手即可開門,但有的品牌的「一鍵反鎖」功能開啟之後,推拉把手無法開啟,這確實會存在一定的隱患。此外,某些全自動智能鎖沒有機械鎖按鈕機把手,在室內均是通過電子按鍵來實現反鎖和開鎖,所以在高溫之下,可能會出現線路故障而無法開啟的現象。
相關標準規定,所有出廠的智能鎖都必須配置應急鑰匙,沒有配置應急鑰匙的智能鎖都是不合格的。理論上,一把合格的智能鎖,在緊急情況下應該可以通過鑰匙應急開鎖。所以,在還沒有調查結果之前,智能鎖不一定要背這個鍋。
當然,人命關天,智能鎖消防安全不容忽視。該事件確實應該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重視,我們不防借鑑一些國外的做法:比如電子鎖在感應到高溫的情況之下,所有鎖舌自動縮回,也就是說在智能鎖還沒被燒壞之前必須自動打開所有鎖舌,從而確保用戶的安全。
同時,關於防盜門是否該保留天地的問題,也該納入消防的安全考慮範疇,畢竟高溫之下防盜門變形,天地鉤被卡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機械鎖還是智能鎖都很難開啟。
智能鎖是否要通過防火3C認證,也應該引起行業的重視。智能鎖不僅要確保財產安全,更要讓用戶快速逃生。此外,鎖芯的防技術開啟是否是時間越長越好?是防住小偷重要,還是在緊急情況逃生更重要?
智能鎖是逃生路上的絆腳石嗎?
來源:紅星新聞、天眼查、EHS之家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投稿:zjaqkjxh@sina.com
原標題:《中山大火一家6口死亡,遇難夫婦為知名企業家:智能鎖,這鍋背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