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徒探店:北京|都一處

2021-02-17 學徒食客吃喝報告

資訊時代,拿名字誆人不好使了。

曾經的南昌餐飲龍頭獨一處風光幾何,是城中最早的宴請聖地和海鮮酒樓,今天尚存不少分店,但巔峰已過日漸頹喪,只是在老南昌人心中頗有地位——以至於很久以前,首次聽說北京都一處時,還曾困惑是誰抄誰。

社會進步了,如今大家都知道獨一處在假虎威,類似的命名方法也日益少見,南方人也開始愛吃北方燒麥,皮薄餡多——都一處的燒麥舉國聞名,國家級非遺,甚至打響了「北京燒麥」的名聲。其實,老北京並沒有燒麥,都一處的燒麥壓根就不是北京的。

大順齋的歷史比都一處還久

1738年開業的都一處是商務部首批「中華老字號」,名副其實。剛開業時,這裡還叫王記酒鋪,掌柜的是山西人王瑞福,賣酒,也有些下酒菜,和燒麥半毛錢關係沒有,生意還成,但也沒太大名氣。據說,1752年除夕,京城美食大使乾隆爺通縣微服私訪,回程到前門餓了(其實都去通州了,帶幾個大順齋糖火燒回來多好),偏偏大年夜並無餐廳開門,除了王記酒鋪——好像乾隆爺的大部分探店都發生在餓肚子的情況下,當然覺得啥都好吃,也就滿世界提匾——可當時王記酒鋪店小名微並無字號。因為當時京只有這一處餐廳營業,乾隆就給起了個「都一處」,改天差人送了匾——有了皇上認證,好吃不好吃你也得來吃,此後都一處順風順水理所當然。

圖片來自新浪

乾隆提的這塊匾還有些故事——如今放在餐廳大堂,並非常見的長方形,是橢圓的,黑漆金字帶著蝠頭,蝠頭又像玉蘭花,如果是真的也是挺好的文物——有說文革時被當成四舊砸爛了,有說被刀劈了但是沒劈壞,有說被當時的大師傅藏起來並傳到了今天,1981年重開時掛在大堂的就是原來那塊。至於大門口的另一塊招牌,是為六十年代郭沫若來吃飯,丫看了乾隆爺的招牌不服氣,自己也提了一塊——還是吃得太飽了。

清末的前門大街

說回清朝。據說直到同治年間,賣酒的都一處才開始提供燒麥、炸三角等主食,也漸漸有了炒菜,只是仍沒有爆紅,依然仗著乾隆做生意。直到民國,掌柜李德馨花天酒地剋扣員工,大家不爽,燒麥多放料炒菜多放油,打酒多給,本想把買賣搞垮,誰知飯菜質量越來越好客人越來越多,陰差陽錯之下名冠京城。

動蕩過後,直到1981年,都一處恢復營業,賣的和原來差不多,燒麥和酒菜為主,魯菜也有,店門口擺有乾隆夜訪提名的銅像。和城中其他老字號一樣,有底蘊有特點的都一處是妥妥的中華老字號、國家一級酒家,燒麥也輕鬆拿下了商業部的金鼎獎(官方餐飲最高獎)和中華名小吃,2008年被收入國家級非遺(「都一處燒麥製作技藝」)。02年,都一處被便宜坊收購——順帶一提,如今便宜坊集團旗下還有八大樓之一正陽樓、做素菜的功德林、做小吃的錦芳和做涮肉的一條龍,整體水平比另一很愛收集(並摧毀)老字號的集團聚德華天好上不少。

圖片來自新浪

如今的都一處燒麥傳承人極其年輕。吳華俠,第八代傳承人,如今都一處的主廚,2008年被定為傳承人時年僅25歲——契機是奧運,吳華俠師傅用蔬菜汁做了五彩燒麥對應五環,拿下第八屆中國美食節金鼎獎。女性、外地人、年輕,全是老字號後廚中的弱勢標籤,能幹出名堂極其難得,佩服。


老字號的餐前小吃是……妙脆角?

今天的前門大街徹底淪陷,啥啥都不咋好吃,趕時間去了酒店附近的都一處,正值飯點生意火爆,但排隊沒幾分鐘順利落座——兩層樓,又只是吃燒麥,大部分還是趕時間的遊客,翻臺很快。

作為酒館的都一處曾以馬蓮肉作為大招牌——用馬蓮草(捆粽子的那個)綁好大塊五花肉,醬好後鬆綁放涼切片,肉凍夾著五花肉,頗好看,如今非常少見。吃來醬香馥鬱瘦肉不幹,肥肉脆彈火候很好,肉凍也濃厚不膩,馬蓮草的香氣淡淡的,古老正氣非常喜歡,必點。


絲瓜秧拌腐竹調味簡單,熗出淡淡的幹辣椒香氣,腐竹和絲瓜苗都偏硬挺,很一般,清口可點。


鎮店級別的都一處炸三角曾是城中最普及的街頭食物——五十年代還有很多販賣炸三角的獨輪推車,現炸現賣,但即便在那時炸三角也是都一處最牛逼——1935年,馬芷庠先生在《北平旅行指南》中介紹了北京名店名菜,都一處的炸三角榜上有名(而並不是燒麥)。炸三角是熟餡,醬肉+肉皮凍為主,加韭菜香菇(講究的香菇要使肉湯發)、馬蹄拌勻,用半燙麵包成三角再炸——一半燙麵一半雞蛋面。上桌咬開並不流湯,融化的肉皮凍裹住餡料,鹹鮮溼潤鬆軟噴香,酥脆的外皮也炸出好看的焦黃斑點。

按傳統,炸三角的餡不算滿(容易走形),模樣甚至都不太三角——這樣才對路,如今城中個別老字號也有炸三角供應,但太三角甚至變成等邊三角,其實並不正確。

總算說到燒麥。前文說過,都一處的第一任掌柜王瑞福是山西人,燒麥也是純種的山西大同派,只是老字號加非遺,要求更多更規範——講究擀出直徑三寸、中間厚一毫米、邊緣厚半毫米的皮子,必須帶24個花褶,用到的特製擀麵杖(棗核槌、走槌等)都好幾種,再每張包入半兩餡料。肉餡要用前後臀尖,專門從肉聯廠定製,夏天三七冬天四六,再用高湯拌餡……


但和絕大多數老字號一樣,今天來都一處隨便點一籠燒麥,很可能是早早捏好蒸好歪瓜裂棗,除非多花些銀子擼菜單上最貴的——極品蟹黃燒麥其實價格還挺合理,但一看就板正精神現點現蒸——捏得規矩直挺飽滿好看,正當季的蟹黃表現很好(不保證平時也表現得好),結塊鮮甜,蟹油把燒麥映出淡淡金黃,肉餡本身也打得油潤多汁,點醋吃來妥實安穩至極。


同樣招牌但更為經典的精品三鮮燒麥便宜些,所以包得相應醜些草率些。三鮮即海參豬肉,簡簡單單——只是除了把蝦剁進餡裡,還要再包進一顆完整的蝦仁。更平衡老練的餡料更能嘗到肉餡的肥潤豐厚和隱約的蔥油香氣,調味很準很棒,有沒有海參都好吃。

2009年,吳華俠師傅成為繼承人的第二年,風頭正勁之時研發了彩炫燒麥——用抹茶、可可、蛋黃、胡蘿蔔再加上白面,擀成五彩麵團,成為吳師傅的招牌菜。如今菜單上供應彩炫鮑魚燒麥,不知為何捏得亂七八糟,內餡其實和三鮮差不多,能吃到香菇、馬蹄的存在,鮑魚不說感覺不到,甚至原版三鮮的融合感更好——雖也好吃但比上不足,若非單純想見識一下五彩麵團可以不點。

都一處的燒麥已然軟嫩多汁,但畢竟扎紮實實有面有肉,吃多了還是噎,按常規是要一碗小米粥或綠豆粥順順——記得要安常規走,店裡的湯都不太OK,隨意點的薺菜豆腐羹太寡太淡,還沒粥好喝。

最近接二連三的風波簡直要讓老字號成為敏感詞,但都一處的發揮其實還可以——當然,魯菜肯定不如大飯莊,人多時偶爾燒麥亂捏(且便宜的燒麥更可能被亂捏),但至少普通食客也是能吃到良好狀態下的燒麥的,炸三角和馬蓮肉更是獨此一家,且都算好吃,值得專門兒來嘗嘗——店裡還提供燒麥體驗課程,由吳華俠師傅親自授課,又能做又能吃,還能觀賞傳承人的功底架勢,售價極度合理,已在下次進京的待辦清單之上。

探店時間:2020.10.6. 午餐

學徒評分:3.4

地址:北京市前門大街38號

電話:+86(010)67024578

實際人均:102CNY

評分細則:

5:那種毫無瑕疵、花見花開的

4.5:近乎完美,但說不出哪差了點的

4:非常好,比3.5分還要好的

3.5:較好的餐廳,想起來就吃吃的

3:一般的餐廳,湊合吃飽的

2.5:同類餐廳中偏弱的

2及以下:泡麵還蠻好吃的

相關焦點

  • 學徒探店:多倫多|Canoe Restaurant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要寫Canoe,註定要寫大大一坨背景。那好,慢慢來,先從四位和Canoe後廚息息相關的男人說起:一位世界名廚,一位加拿大名廚,兩位多倫多廚界中堅。論起廚師的資歷,Canoe從沒怕過誰。
  • 學徒探店:南昌|一品鮮
    六點半準時到達,狹小的店內已快坐滿。白板上的菜色看著都好吃,且坊間都不多見,很有意思——這裡份量不大,可以放肆多點幾盤(不過想加菜就有點困難,菜得按順序做,需要等很久)。最近相隔不久造訪兩次,把想吃的菜大概刷了一遍,放在一起寫寫好了。
  • 學徒探店:鄭州|李志順烹飪工作室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很不好意思,約好的六點半竟然遲到了——走錯去了附近的另一家分店,而真正要來的地方位於小區內住宅的八樓,電梯門開都沒有燈,以為是感應,跺一腳,燈沒亮,801的門倒是開了——這裡是吃喝愛好者如我在鄭州最應該來朝拜的餐廳,沒有之一。
  • 學徒探店:胡志明市|Quan Bui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了上一篇推送的胖友們(什麼鬼你沒看?那你好意思看這篇?)Quan BuiSalad(招牌海鮮荷花莖椰芽魚露沙拉)是招牌前菜,味道調得很和諧——我覺越南哪兒的沙拉都拌的好吃啊,酸甜微辣,魚露的鹹鮮微腥,加上海鮮的鮮甜脆彈以及口感各不相同的各種蔬菜,怎麼都不會難吃。Btw,這兒的蝦片炸得也好吃。
  • 學徒探店:南昌|如可私廚
    社會進步了,近年來城中各大老牌餐飲都開始打造旗下高端品牌,千百味、陽光春天、獨一處、爐魚來了,以及分店最多最親民的
  • 學徒探店:南昌|新仙清湯腩
    這是大眾點評香港總店的圖,不得不說,比我的圖還爛……商場裡的餐廳嘛,外觀、內部都很商場,裝潢摩登小清新,比家裡客廳大不了多少(或者差不多大?)有記憶點的菜式不多,想吐槽的地方不少,非常商場味兒的一家餐廳——如果把這家店的清湯和清湯坑腩放一起,泡飯,或許會好吃一點。
  • 學徒探店:南昌|南庭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圖片來自官網南庭是此次回南昌最想造訪的餐廳之一。寫富二樓時說過,城中越來越多的中高端粵菜打起利苑或「米其林餐廳」旗號,而南庭是其中看起來最像樣的一家——利苑本就大量輸出主廚,洗地刷碗當過學徒也可以理解成是來自「米其林餐廳」,而南庭在南昌一眾所謂利苑系的餐廳中,是唯一敢把自家主廚的名號履歷曬出來的;此外,大半菜單也是明顯的利苑菜,甚至連定價都和利苑持平(這可是南昌)——如此底氣信心,肯定不會難吃對吧。
  • 學徒探店:曼谷|Le Normandie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米其林近幾年發了一批又一批發展中國家的指南,上海廣州指南自不必說,自打第一版發行以來就吵得不可開交。
  • 學徒探店:鄭州|颯食
    去鄭州前找餐廳,颯食是在餐廳軟體瞎逛時發現的,人氣熱度口碑定價都不突出,但菜色看著很有意思——是西餐,還是tasting menu
  • 學徒探店:多倫多|Canoe Restaurant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要寫Canoe,註定要寫大大一坨背景。那好,慢慢來,先從四位和Canoe後廚息息相關的男人說起:一位世界名廚,一位加拿大名廚,兩位多倫多廚界中堅。論起廚師的資歷,Canoe從沒怕過誰。
  • 學徒探店:多倫多|Bar Raval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聖家堂,圖片來自網絡Raval是巴塞隆納附近的破敗地區,三教九流匯聚之所,但不同來源的信息和思想融合碰撞,再傳遞反饋給全世界的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轟動的新藝術運動的一部分——而對西班牙新藝術來說,最有代表性的大腕無非高迪
  • 北京老字號之吃在京城-都一處
    北京老字號之吃在京城---絕牌:都一處絕牌:都一處「玉盤擎出堆如雪,皮薄還應蟹透紅」———在那兒:撮一屜三鮮燒麥聞名中外的北京都一處燒麥館,開業於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約有260多年的歷史了。
  • 瓊樓玉宇處 珍饈宴客來:新華社「快看」探店北京白家大院
    2020年8月7日19點,新華社「快看」快手直播間「百姓味道,周末探店」邀請著名主持人,北京廣播電視臺嘉賓主持李然一同走進北京白家大院,攜手中國烹飪大師、官府菜「掌門人」趙新林,向廣大觀眾展現跨越時空、見證榮華的歷史文化名園盛景,與匯聚百年飲食文化精粹、精雕細琢奇材美味的官府名饌的完美融合。
  • 學徒探店:多倫多|Bymark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金融區的高樓冰冷且壓抑,而我已拿著google map在TD塔周圍轉悠了十多分鐘,鑽進來鑽出去,還是沒找到餐廳在哪——都快找到同在TD塔的名店Canoe去了。
  • 探店|北京最美露臺酒吧LUXE酒廊
    酒吧內大部分是卡座,散臺較少,卡座基本都有低消,酒很全,雞尾酒,香檳,氣泡酒,烈酒都有,也有適合女生喝的無酒精特調,雞尾酒80元左右一杯,小吃70多元一份,量不大,總體來說還是略貴。點了一杯馬天尼,味道不錯,非常Dry,諾迪斯金湯力,量非常大,可看上圖的杯子。Tips:1、提前預定好座位在過去,否則可能被拒之門外!
  • 我在烘焙店裡當學徒的日子……
    @笑馨我在鹹陽的一家烘焙店工作,去的時候因為啥也不會,工資才1500,說白了就是個打雜的,店裡的那個40歲的烘焙師還很兇,大部分時間都是被指揮來指揮去,太痛苦了。也可能有些原理連師傅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一切工序都在師傅的監控下完成,一般不會失敗,如果以後自己做失敗了連原因都不知道。翻來覆去做的也就是店面裡面的那些產品,學不到多少款。@ 佐伊如果你想當學徒,必須能吃苦。
  • 學徒探店:南昌|佐敦冰室
    絕大部分所謂蟹籽燒賣用的都是飛魚籽不必多言,這份燒賣好歹真實飽滿,肉粒大顆鮮爽彈牙,只是和蝦餃一樣,從裡到外都還可以更溼潤,皮子有點幹硬肉餡該更多汁。小時候愛吃的印尼炒飯這裡也有,加上大量咖喱粉的炒飯簡陋普通但並不難吃,鬆散適口胡椒味濃,只是配料太對付,蝦片一般,煎蛋用模具一搞太兒童餐,那串疑似沙爹的類火腿腸顯然是冷凍速食,不如不吃
  • 北京探店·日料店 鳥屯 | 這個居酒屋很神秘
    北京探店·日料店 鳥屯 | 這個居酒屋很神秘坐標:(三裡屯紅街)工體東路甲6號智勝快捷酒店1樓 工作結束後叫上幾個朋友喝酒小聚一下,終於吃到了鳥屯北京日料三大「鳥」之一 hhhhhhhhh對於我這種一周能有五天都在三裡屯逛吃逛吃的人,竟然遺漏掉了這家大名鼎鼎的日料店,主要還是因為他家的隱蔽程度可以說是大隱隱於市了
  • 北京探店美食~寶瑞門釘肉餅
    今天柏妍的爸爸帶大家體驗一下北京最好吃的美食之一「門釘肉餅」。門釘肉餅一直是北京人最愛吃的肉餅之一,可現在市面上的肉餅魚龍混雜,做出的門釘肉餅可以說是真真假假,無論是尺寸上,還是餡料上,都比不上今天我要給您推薦的這家,這家小館子藏在一個不起眼的胡同裡,但你走進來之後你會發現。
  • 學徒探店:多倫多|Mildred's Temple Kitchen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那天特意沒吃早飯,十點到了Mildred's Temple Kitchen,得知要排隊一個小時——沒問題,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樹大招風,名廚總能招來大批客人,更別說此間的老大可還不是一般的名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