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擁有天籟之聲的一本書,活色生香的一本書,給人生活啟迪和智慧的一本書!充滿了真情與溫暖,看似樸實無華的文字,卻擁有著令人經常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的力量。
這是一本姥姥與外孫女之間充滿了愛的故事。作者倪萍以淳樸真摯的文筆描述了99歲高齡的姥姥與「我」之間相處的點點滴滴。
很溫馨的一本書,一本溫暖人心的書,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看過後使人身心沐浴溫暖,會讓我們心態變得平和,平淡的語言,細膩的愛,滿滿的人生哲理。沒有文採,沒有章法,更沒有布局,有的僅是真情,每一篇、每一個字都不是寫出來的,是說出來的。
姥姥是一位普通的姥姥,是一個家家都有的老人,她的事都是日常瑣事,讀起來卻尤為動人,仿佛自己的姥姥就在眼前。姥姥一生勤儉持家,善良敦厚,是一位傳統的偉大的中國女性。
姥姥叫劉鴻卿,活了99歲,懂人情,明事理,樸實又睿智,惜福且知足,受過窮苦也享盡了繁華,圓滿地走完一生。
姥姥一個不識大字圍著鍋臺轉了一輩子的小腳老太太用一輩子的糙話養育了子孫四代人。
姥姥是不喜歡麻煩人又愛乾淨的老太太,九十多歲了身體倍棒,自己洗澡。一生講究體面,人情練達,世事洞察,勤勞勇敢,寬容大度,高瞻遠矚,善良剛強,懂生活又會生活,平凡而又偉大的智慧知性,她影響了幾代人。
姥姥覺得自己是個大得不能再大的熱水袋,裡面裝滿了善良,誰需要都可以拿去暖和暖和。充滿了愛的人間煙火!
姥姥愛花,她說:「肚子能餓著,眼睛不能餓著,眼睛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的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姥姥院子裡各種花,養育著眼睛,養育著美,也養育著心靈。就算冬天沒有花時,姥姥也會把蠟燭熔化,做成花瓣,花心放幾粒小米,在乾枯的枝子上做幾朵梅花。
姥姥特別勤勞,她一生都在勞動,直到她百歲去世。 勤勞是世上最好的藥,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但凡被姥姥寵過的,都有姥姥情節,那些縈繞耳畔的故事,質樸暖心的話語,含著姥姥一生的智慧,在姥姥反覆的念叨裡,像雨露般滴滴入泥,滋長了我們最初的根。
書裡的姥姥不識字,但擁有堪比哲學家的智慧。姥姥把自己的一方灶臺守好,一群孩子照顧好,身體上精神上都給她們最大的營養,日積月累,都會開花結果,這也是更大的成功和人生價值實現。
姥姥從容淡定,任何事在她眼裡都不是事兒,壞事她能給你化解成好事,積極樂觀,知足常樂,心態超級好。
每一位看似平凡的長者,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語錄,都是他們留給這世界最好的禮物。
姥姥的話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深的哲理,卻又字字擲地有聲,句句耐人尋味。
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姥姥說:人說話,一半兒用嘴說,一半兒用心說。用嘴說的話你倒著聽就行了,用心說的話才是真的。姥姥說: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姥姥說: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得一會兒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子又接著吃,上算。姥姥說:「有了人便有了一切……多貴的東西都趕不上人貴。」姥姥說:「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姥姥一輩子沒工作,卻珍惜時光,不怕吃苦,用心做事。她說:「啥事都是心做,你就成了神。」
書裡很多小事天天發生在我們的身上,不提煉也就是平淡如水、如空氣,但水和空氣不正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
姥姥這一生活得明白,看得通透,她用著自己最質樸的方式裹挾著這個大家庭用其道理影響著子孫後代。給生產隊剝花生種的時候,聰明的人家常把自己家的癟花生偷偷地換給生產隊,留下公家的好花生。姥姥從不做這種「聰明」事。姥姥說:「大花生、小花生吃到肚子裡都得嚼碎了,種在地裡可就不一樣了。好種子結好花生,孬種子結小花生。孩子也是這樣,你們都在跟前看著。我要是做那『聰明』事兒,你們長大了就不聰明了。種下什麼種子就長出什麼果。」
姥姥崇尚人間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姥姥心裡記得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她心裡的感動都是特別小的事。她不敢忘卻別人的恩情,腦子裡記著的都是美好的東西。讓我們學會用美好抵禦邪惡,不斷修正人性的弱點。
姥姥是家家都有的老太太,卻也是家家都沒有的老太太。像這樣的老人現在不多了,時代造就一個人,確實是無法規避的,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陪伴成長的奶奶或者姥姥,都曾在童年時代潛移默化教會我們很多東西,給予我們很多關愛,她們沒有出口成章的表達能力,卻能用莊稼人或者農村人那種接地氣的用詞給你闡述的明明白白。
個人小記:
2020.12.6讀完倪萍的《姥姥語錄》,歷時6小時08分鐘。2020年度讀完的第400本書,總第456本讀完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