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考日語也淪為富人的工具,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2020-12-21 騰訊網

勿忘在莒

「毋忘在莒!」都說下午的會議是最難熬的,剛吃完飯不禁昏昏欲睡。上周日有幸參加了關於日本留學項目的交流會,我坐在臺下,臺上各路留學界大咖的碾壓撲面而來。

正當要進入賢者模式時,一個有些沙啞但溫柔的聲音傳至耳畔:勿忘在莒,「莒」是三聲(jǔ),意思是不要忘本。好像我小學時候的老師呀,連忙看了一下會程表,這個環節是山東莒縣某高中的校長分享學校的高考日語教學經驗。

「莒」這個字,「莒縣」這個地方,我都是第一次聽說,高中校長站在臺前,渾身散發著書卷氣,離開校園久了,見到昔日避之不及的老師竟然覺得難能可貴。

師者

校長用一個成語引出話題,接著給我們展示了「莒縣」有名的古樹和古城,每個環節都引人入勝,所有在場的人都和校長達成了良好的互動,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高中老師做公開課時的場景。

隨著聆聽者們的情緒漸入佳境,校長開始進入正題,他們的高中沒有顯赫的背景,也不是什麼知名人士創辦,生源基礎薄弱,學生中考時的英語分數大多在30~40分左右。他們不但對英語學習喪失了信心,英語已經成為了制約他們更好發展的最大瓶頸和短板。

這些學生都是生活在縣城很普通的孩子,相比於一線的大城市,他們的教育資源沒那麼豐富,也沒那麼多錢去找名師補課。當他們還站在通往名門大學的起跑線上時,其他一線城市們的孩子就已經搶跑了。

但這所高中的校長和老師沒有放棄,他們抓住了高考日語這個新機會,這個考試剛剛出現,大家都是從零開始,如果放手一搏,還有成功的可能!

校長給我們展示了一組數據:在入學時全縣中考前1000名的學生他們學校只佔6人,前2000名的學生他們學校只佔45人,但在參加高考時,1287個參加高考的學生,有1037人的分數到達了本科線,中考英語分數29分的學生,高考日語分數143分。

看著眼前這一組組數據,我不禁熱淚盈眶,在高考日語的熱潮來襲時,我們看到的是他背後的商業價值,但就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到的是這個考試可以改變無數孩子的命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努力終有報,寒門出貴子?

會議中有一個流程---參觀一個規模很大的語培機構,辦公室好大呀,員工好多啊,每個人被安置在一個小小的工位中,前面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格子間,仿佛是置身於汪洋中的一粒沙。

但生存在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們又何嘗不是小小的一粒沙呢?他們相較於大城市的孩子而言文化更加閉塞,也很難找到名師去補課,這就導致了英文和其他學科基礎薄弱的必然結果。

而高考日語作為一個新鮮的高考科目,終於讓他們得以脫離英語這個難點科目,沒有人讀過日語的早教班,很少人讀中日雙語的初中,大家都從高中開始準備,在日語高考這個科目上,所有的小孩終於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但與此同時,很多大型的日語補習機構也看到了高考日語帶來的商業價值,這無可厚非,需求決定市場。但無疑的,很快的,日語速成班、拿分班將迅速發展,願意為孩子們的分數買單的家長也大量湧現,經濟差距造成的教育資源上的差距又會將孩子們的起點拉開…

高中校長在最後的發言中向我們說了她自己的座右銘: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意思是小卒雖然渺小,但只要每天前進一點點,終會有得到回報的一天。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裡是閃爍著光芒的,但在節奏如此之快,一切以利益為先的社會中,是否真的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呢?

這個問題不是我一個小小的留學工作者能夠回答的,也許真的有一天,我們各個地區的教育資源都能夠達到平等,不在外面補課也可以學懂課程,放假不去老師家補習也不會遭到針對,網絡教育普及,小縣城的學生也可以低價聽到一線名師的課程。也許那一天會經歷過無數漫長歲月才到來。

高考日語的出現對於生活富足的孩子們來說只是多了一種選擇的機會,但是對於「寒門」的孩子來說卻是再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新生事物都難逃資本的掌控,但希望這一天慢點到來。

相關焦點

  •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為何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學歷無用,但是還是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相對於而言還是一種公平的人才選拔過程。
  • 「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的時代已走遠,我們該反思什麼
    前幾天看過一個紀錄片,講述的就是很多高考狀元的故事,總結一下,採訪了40名高考狀元,其中只有6個來自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其他36個,父母大部分都是本科、碩士學歷,職業有公務員、教師或者其他職業等等。從「寒門出貴子」到「寒門再難出貴子」,很多人都可能想不通,也有人多少分析過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
  • 寒門難出貴子為什麼是個偽命題,讓歷史來告訴你真相
    昨天,我寫了一篇《江西打工家庭飛出紹興高考狀元:寒門難出貴子論可以閉嘴了》,不料引發很大的爭議。歸納起來,反對方主要基於以下三大理由:最最理直氣壯的,認為這是個案,個案不能代表全部。所謂難出貴子不是不出貴子,與中產階級及更高階層的人相比,寒門出貴子的少之又少。
  • 高考將至,寒門能出貴子嗎
    再有3天就要高考了,能夠從這座獨木橋上邁過去的,都是佼佼者和幸運兒。這其中就會有許多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寒門學子。許多人會很認同寒門出貴子的觀點,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說說自己的看法。反觀寒門學子,除了學校的課堂教育,根本沒多少額外的學習鍛鍊機會。當富家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英語的時候,寒門學子可能連26個字母還背不利索,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一開始就挖下個大坑,要想補上非常困難,這會嚴重影響後面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 字子扎心,認為寒門能出貴子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
    社會正解:字子扎心,相信寒門能出貴子的人,大概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寒門再難出貴子」在當今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了。越來越多曾經沉迷於「寒門貴子」幻夢中的人逐漸開始醒悟,當今的社會,寒門出貴子絕非易事!
  • 農村諺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是什麼意思?窮人家易出才子?
    三農戶口本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編妮妮,現在經常會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顯然是和我們農村一直以來就有的諺語:寒門生貴子是相反的,那麼這個寒門生貴子是來自於哪個諺語呢?學生其實是來自於農村的諺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那麼這個諺語究竟是啥意思呢?是說窮人家容易出才子嗎?您聽小編來給您解釋解釋。
  • 2020年後,餐飲行業寒門再難出貴子
    2020年後餐飲行業寒門再難出貴子,如果你是寒門,你有什麼? 為什麼會寫這個題目呢?寫這篇文章是想勸誡那些認為餐飲行業可以一夜暴富的人們,特別是那些一無資源,二無資金實力的初級創業者,放下一切幻想,客觀的看待成為餐飲行業貴人的必須經歷之路。
  • 考入「985」的學生,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考入「985」學生,大多都來自這3種家庭,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我國高校數量目前已經突破300所大關。雖然我國目前擁有大學數量可以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在「大學整體質量」方面,離教育大國還是有著一段漫長距離。
  • 韓劇解析:寒門再難出貴子,天空之城你真的看懂了嗎?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她們去找最頂尖的高考輔導老師,這位老師一年只教兩個學生,但是學生進入首爾醫科大學的成功率是100%,老師的收費也是高的令人咋舌,這樣的輔導老師一年需要數十億韓元
  • 「寒門貴子」難在哪裡?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孩子的執著最關鍵!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說法近幾年在國內流行起來,主要指的是我國的國民階級基本已經固定,一般家庭的孩子,在出生其所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就已經落後於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因此想要憑藉自身才能翻身走上上流社會是基本不可能的
  • 寒門再難出貴子?北大才女4分鐘演講,讓世界都沉默了
    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來給你講述一個普通人逆襲的經歷!幼時,她出身於連門都沒有的農村寒門家庭。少年時,她叛逆、成績差,前途一片黑暗。青年時代,她高考失利,一度以為人生註定平凡。……22歲,她用2周時間制定計劃,6個月時間複習,一舉考取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 為何「寒門出貴子」早已經是過去式?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差距
    幾年前有一檔演說類節目上的一位參賽選手選擇了一個令人爭議的話題: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話題與當時社會上公認的看法是相違背的,這個演講一時之間也迎來了不同的聲音。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贊同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一說法。小編覺得,這種說法和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窮搞IT,富搞金融!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這句話是最近和很多中小學家長探討最多的話題。筆者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通過小升初、中考、高考,不斷得通過學習超越其他家庭實力雄厚的家庭,一旦進入了社會,各種因素導致的「不公平」都會顯現出來。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寒門一樣能出貴子
    任何時代,富人總是相對較少的,他們集中了大部分資源於一身,於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當今社會也不例外。於是,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似乎已成真理。那麼,身處絕大部分中的寒門來說,難道就應該這樣世世代代平庸了嗎?你是否相信這條「真理」呢?真理是拿來推翻的。
  • 看了今年高考的3個農家學霸後,我終於明白什麼樣的寒門,才能養得出...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養出貴子的寒門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堅信讀書有用,節衣縮食也要投資教育。不要以為這是一句爛大街的正確的廢話,還有很多父母,並不認為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最後一點:假如你萬般幸運攤上了一對重視教育的父母,又百分努力衝過高考獨木橋,順利成為了寒門貴子,那麼就真的能夠改變命運,實現階級遷躍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 現在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窮家富養出太多敗家子
    在中國當下的社會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無憂,生活優越。家庭不寬裕,他們覺得自己虧欠了孩子,擔心自己孩子被別人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所以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於是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用著最新的電子產品,穿著時興的大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在寒門培養出貴子的中國古代賢母有哪些共性?
    寒門可出貴子在人們都在懷疑寒門難出貴子之時,我們更應該思考一下:孟母、陶母、歐母她們不僅在寒門培養出了貴子,而且竟然都是獨自一個人將孩子培養成棟梁之才。這真是讓許多現代人汗顏!看看她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抱怨任何不公平呢?磨難,只能擊垮懦夫。真正的勇士,從來就不會被困難嚇到。而困難,正是成就勇士和英雄的有利條件。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 寒門也能出貴子,一位湘西妹子的逆風翻盤
    今天的節目中,有一位選手叫諶雲,一位湘西妹子,她定位自己是逆風翻盤,她的故事,驗證的是一句話:誰說寒門不能出貴子?誰說寒門不能出貴子?
  • 寒門出貴子?
    去年,我的一個熟人,他兒子初中考出了驚為天人的成績,很多高中要他,還有一些學校給出了高額獎學金(我理解為轉會費)。我就去找他父母。        他父母是普通農民出身,學歷初中,打麻將是他們最大的愛好,有兩個孩子,大號練廢了,又註冊了一個小號,這次練成了。我就問他們,這個孩子平時住家裡怎麼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