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蒼山腳下有一個小小的寺院最近特別火,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遊客趕來,參觀完後並不急著離開,而是安靜的等待。這個寺院名叫「寂照庵」,它曾是感通寺的一部分,早年破敗了,後來妙慧法師用三十年時間把它逐漸恢復,現在成了大理「最美的寺院」。中國最美尼姑庵,裡面只種花不燒香,靜心休閒的好去處!
妙慧法師說自己8歲出家,開始是在山下的感通寺照顧一位94歲的老尼姑,後來寂照庵恢復,她同大家一起建起這座寺院,並任主持,寺院建設越來越好,現在這裡都是女性出家人比丘尼。
寂照庵始建於明初,後毀。公元1919年藥師寺僧輪轉重建大殿及兩廂、門樓及陋閣,又塑佛像金身。據說寂照庵在當年雲南都督唐繼堯的主持下重建的,現在庵門上「寂照庵」三字,就是唐繼堯所題寫的。如今寺院保存完整,大殿塑西方三聖,左廂為客堂,右廂,為祖師堂 ,後院有新修齋堂。
寂照庵座落在蒼山的聖應峰深處,是大理最早開放的尼姑庵。它始建明初,後毀,民國唐繼堯主持重建,庵門上「寂照庵」便是他所題。寺院周圍樹木成蔭,環境幽靜,處處透著是清新淡雅的氣息。
寂照庵處於蒼山腳下,這裡森林很多也密集,不適合用火,燒香也會危險。妙慧就在寺院裡種滿了各種鮮花和多肉植物,結果引來大批信眾和遊客。妙慧法師說:佛什麼都不缺,不在乎你一炷香,但在意你一顆心啊,不燒香一樣可以拜佛,可以信仰。
進了寂照庵,腦子裡閃現的,還是上次來時那些可憐的多肉時,卻驀地發現多肉已全部更新,增添了許多拼盤,盆器也多種多樣,有陶盆、樹樁盆、竹筐、豬槽等。陽光非常明媚,透過樹枝,投射在活動著的人們身上,一派春天已到訪的氣息。玉蘭的花期可真長,距上次來寂照庵,轉眼已一個多月了,仍然還有部分白花掛在枝頭。不少拿著大炮的遊客,正勇猛的對著花兒猛拍,不知有無仙珍園的花友,也許過兩天就能看到,論壇裡又出現曬花的帖子吧。我也二話不說,開始對著花兒痴痴的拍起來,如果有花神的話,別怪我太唐突了啊。
寂寂松林鐘聲起,日照禪煙佛味濃。寂照庵始建於明初,後毀。公元1919年藥師寺僧輪轉重建大殿及兩廂、門樓及陋閣,又塑佛像金身。據說寂照庵在當年雲南都督唐繼堯的主持下重建的,現在庵門上「寂照庵」三字,就是唐繼堯所題寫的。如今寺院保存完整,大殿塑西方三聖,左廂為客堂,右廂,為祖師堂 ,後院有新修齋堂。
妙慧法師是庵裡多年的住持,在無數好心人的幫助下,憑藉著耐力與堅韌之心,妙慧法師把以前破爛的寂照庵修建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樣子。院子、房子,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她親手將之化為現實。並且栽種了很多植物,讓整個庵堂四季鮮花不斷。很多人稱妙慧師父為暫離紅塵的「清雅比丘尼」,而寂照庵則成了大理最文藝的庵堂。
近年來,寂照庵主持釋妙慧,發心重修寺院,廣樹法幢,在她的辛勤努力下,逐步擴大寺院建設和院內外的綠化,翻修擴建法堂、園牆牌坊門等,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
庵堂被蔥蘢茂密的青松、古柏掩映,香菸繚繞在寺庵項端。進入大門之後,一段比較狹窄的空間,而後拐進入庭院,給人以豁然開朗之感。寂照庵佔地不大,靜謐雅致,建築與內飾很有特點,除了大雄寶殿和供佛的側殿外,其餘廳堂茶舍均會用大幅的玻璃窗,以便讓大理的暖陽更多透入;院舍內各處都會放置花草盆栽,似不經意,卻都打理得生機盎然;客堂的一隅有一座壁爐,式樣雖是西式的,外面卻是覆滿中式的瓦片,冬日圍坐於爐邊飲茶烤火很是愜意;而客堂與廚房相隔的移門也是以一領竹蓆作為覆層,隨意中顯出匠心。
寂照庵最出名的還有它的素齋,每逢初一十五和周末,寂照庵可免費吃素,若是平常時間來,只需花費二十元,就可以取一隻大碗,盛上大半碗米飯,再在上面覆滿自己挑選的各色齋菜,切不可剩下!這個尼姑庵真是奇怪!只種花不燒香,來這旅遊的人每天爆滿!
談到這些別致的設計,就不得不說起一個人。高魯東,杭州人,十來年前是國家皮划艇隊總教練,並帶隊奪得世界冠軍,也正是那年,他突然而自然的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與名利無關,只為愛好和自由。他來到大理,在洱海邊租下個牛棚,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院子、房子,然後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親手將它變為現實。而寂照庵則是出自他手的另一件作品。
韓紅專門前來寂照庵與住持師父妙慧法師參禪悟道,韓紅也留下了"寂照佛光,紫煙生慧"的墨跡來表達對這最美寺院的情愫。韓紅作為虔誠的佛教徒,熱衷於慈善事業,組織或參與過許多包括百人援藏,百人援蒙等公益項目。她既是中國歌壇重量級的歌手,也是積極的公益使者,常年奔走在公益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