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聞名的賭神高進接受邀前往參加新加坡賭王陳金城的牌局,但是在決戰前夕遭遇敵人的陷害,不幸跌落山坡,導致失去記憶。刀仔收留了高進並帶他去跟人家賭博。期間高進的堂弟高義對高進的女朋友有非分之想,在一次酒後誤殺了高進的女朋友。為了銷毀證據,他燒毀了錄音帶,並派人追殺高進,高進所幸得到上山的保鏢龍五的相救,大難不死並逐漸恢復了記憶。高進恢復記憶後前往和新加坡賭王陳金成決一死戰,在對局中,高進察覺到陳金城在撲克牌上做了記號,但是沒有拆穿,最後將計就計戰勝了他。同時還靠殘留的錄音帶揭穿了高義的真實面目,在最後的激戰中,戰勝反派,成功報得大仇。最後收刀仔為徒,並開始了環遊世界之旅。
所謂十賭九輸,不賭為贏,這一部由香港著名導演王晶指導的動作喜劇片《賭神》,真正想表達的並不是以賭為主,更主要的是講述一個男人在屢次遭遇挫折和失敗後仍然堅持奮鬥,努力挽回局面的故事。
王晶的商業片一貫具有內容雜亂、表現手法豐富的特點。其實說白了,就是缺少一種傳統的人文關懷,為了影片的效果和賣座,往往會找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笑料來填補人文關懷上的空白。
整部戲可以說是全由發哥一個人撐起了的,因為沒有哪部商業大片敢這麼玩——讓男主角大部分時間都在演一個失去記憶的白痴。發哥在影片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演傻子,但是只要他一回到賭桌前,他身體裡潛在的記憶就會瞬間甦醒,成為賭桌上那個戰無不勝的神。這種人物性格的轉變需要爐火純青演技,而我們的發哥做到了,這也是為什麼發哥的《賭神》能夠開啟港產賭片的先河,成為後來眾多同類型電影爭先模仿的模範經典。
印象最深深刻的莫過於刀仔為了還債,連哄帶騙的把發哥帶到了大傻哥的賭場,然後說發哥是自己的遠房親戚,人傻錢多最好騙。賭局開始,發哥要求別人幫他買朱古力,而且必須是他指定的那個牌子。在整個賭牌的過程中,發哥都在吃巧克力,好像有一種下雨天打牌跟巧克力跟配的節奏。可以誇張一點說只要有巧克力,發哥就能一直贏牌,沒有巧克力,發哥就會變得煩躁不安。通過對巧克力的刻畫,更加形象具體的打造了賭神的個人IP,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富和飽滿,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還有一個點就是發哥總是能夠變3,不管底牌是什麼,在他翻拍的那一瞬間總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把手中的一張牌變成3。就算變成了失去記憶的傻子,發哥與生俱來的賭神氣質也似乎沒有受到影響。刀仔問他底牌變3是怎麼做到的,他說師公說變就變,這裡也是充滿了令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我想只能這樣理解了,因為他賭神,所以他說能變就能變。
故事情節的進展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妙趣橫生。發哥先後經歷受傷失憶,被人收留然後再到恢復記憶,然後成功的為愛人復仇。發哥從「賭神」跌落神壇變為人,再由普通人經歷了種種磨難,在蛻變中再次成神。雖然這樣的套路難免俗套,可是因為發哥在影評中酣暢淋漓的表演,完美的詮釋了賭神的定義,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也正是發哥的精彩表演,讓賭神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而美味的巧克力和牛逼的保鏢龍五也順理成章的成了賭神的標配。
賭神這一部戲有著極其豐富的戲劇元素,劇情結構完整,笑料十足。電影中的親情,愛情,兄弟情表現的恰到其位,無論是槍戰場面的激烈還是賭桌上令人炫目的賭技,都可說是本片最大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