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C、漫威為龍頭的美漫超級英雄,憑藉著8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已是大銀幕上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
在這裡,每一個超級英雄都有不同的能力和自己的特點,他們的造型也是千變萬化:穿著藍色緊身衣的超人,全身刀槍不入,擁有超級速度;手握錘子、身著胸甲的雷神託爾,能夠掌控風暴和閃電;變種人萬磁王,可以控制地球磁場,並且利用磁場讓自己飛起來;還有精瘦的奇異博士,知道用咒語和魔法,成為一代大法師。
不過等等,他們雖然造型、能力各有特色,卻對同一件裝備——披風,情有獨鍾!那你知道,為什麼超級英雄都愛穿披風嗎?
魔杖、盾牌、弓箭都可以不要 但請給我來一件披風
在皮克斯工作室,以超人主題為靈感,製作出的動畫片《超人總動員》中,服裝設計師衣夫人曾有過這樣一段吐槽。
儘管衣夫人在超人服裝設計中,介紹了披風的種種缺點。然而,還是無法阻擋它戰勝「魔杖、掃把、戒指、錘子、盾牌、弓箭」等道具,成功上位,能穩穩坐牢英雄專寵的位置,披風的過人之處,絕對不止是耍帥!
說到披風,就不得不提DC家的超人了。作為超級英雄的開山者,也是最廣為人知的超級英雄,超人的披風被視為往後所有超級英雄披風的起源。
為什麼超級英雄都愛穿披風?
這麼一看,穿著披風的超人,的確是相當飄逸啊!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樣的飄逸效果,卻是出自漫畫家的一次「小小的偷懶」。當超級英雄還沒走上大熒幕的時候,漫畫家們完成一幅美漫,要經過打草稿、畫線稿、作畫、塗色、陰影、修圖等一系列繁瑣的程序。
為了讓筆下的英雄更加帥氣,還得給他們描出胸肌、腹肌、人魚線,簡直不要太麻煩!再一看,英雄的背部,還得畫出斜方菱形肌啊,又需要一陣精心描畫。這時,漫畫家靈機一動,來件披風嘛,成功解決困擾,省去不少筆墨!
沒想到,這一嘗試,讓他們發現,被風吹起的披風,可以使畫面更加飽滿,讓超級英雄顯得更有威嚴。從此,許多超級英雄漫畫家,也都紛紛借鑑了超人穿披風這一設定,讓披風漸漸成為了他們的標配。
可為什麼超人要穿紅色披風呢?
據傳,在超人誕生的30年代,馬戲團表演極為盛行,而馬戲團表演當中的紅披風是極其常見的道具。超人的創造者傑裡·西格爾等人都是瘋狂的馬戲團粉絲,在創造這一形象時就借鑑了馬戲團的表現形式,賜予了超人大紅色的披風。
而說到雷神的披風,似乎沒有絲毫實戰價值,裝飾作用大於一切。想想,雷神最愛從天而降的場景,沒了披風,畫面是不是就大打折扣了呢?後來的幻視也有同感,看到雷神的披風很帥,自己也學著生成了一件。
穿著披風是特別有氣勢,而隨後,大披風又被發掘出了另一項功能——藏匿。畢竟超級英雄是要面對邪惡勢力的,披風可以藏住武器和自己的攻擊動作,牽制住對手,並提供一定的保護。蝙蝠俠在每次和反派的打鬥中,就常常出其不意,一下一把匕首、一下一隻飛天遁地爪鉤槍。
對於復仇者聯盟的另一個成員來說,披風更是一件極其重要的武器和夥伴,他就是奇異博士!奇異博士的披風是一件擁有自我意識的神器,在戰鬥中可以進行自主攻擊和保護,飛行時還有助推作用。
奇異博士的披風很大程度上是受歐洲中世紀的巫婆和巫師的影響,我們更習慣稱之為「鬥篷」。
漫畫家們開心了,奇異博士和蝙蝠俠他們也開心了。然而,正如《超人總動員》的衣夫人覺得披風礙事一樣,也有一些超級英雄對披風是又愛又恨。在《復仇者聯盟3》中,雷神在幫助矮人打造戰斧時,就直接扯掉了披風,生怕一不小心「引火上身」。
披風的起源很早 是中國武將和西方騎士的最愛
不過,披風之所以為披風,請別忘了它穿脫方便!其實,披風的起源可是相當早了。不論是中國的武將,還是西方的騎士,都會出現披風的造型。
第一披風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小兵沒有披風,只有身份特殊的將軍才有。將軍騎在馬上,策馬奔騰,披風隨之揚起,後面的小兵可以遠遠的看到自己的將軍。不但可以為後面的士兵引路,還可以起到振奮人心和鼓舞士氣的作用。在歐洲,騎士們會將自己家族或是勢力的標誌畫,在披風和盾牌上,以區分敵我。
第二,披風有保暖作用。騎兵部隊,他們大多在平原地區作戰,而世界上大部分平原地區冬季十分寒冷,於是就需要一個方便穿脫、可以擋風的厚重外套,披風也就應運而生啦。
第三,披風是一個很好的偽裝工具。在我國古代,戰時為了分辨主帥,會給主帥們穿上閃閃發光的金甲。這樣大家一看,主帥還在,打仗的時候也安心。但是,負面效果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敵人也會很容易發現這個的主將,然後會想方設法把他儘快處理掉。
於是到後來,更多的統帥和主將,都喜歡系上披風。據說,當年曹操和馬超在潼關開戰,結果局勢不利,馬上要戰敗了,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蹤跡,曹操第一時間脫下了披風,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第四,一旦在戰場上受傷,披風可以快速的包紮傷口。防止失血過多導致死亡。
第五,包裹屍體。如果將軍不幸戰死沙場,那麼他的披風就會用來包裹他自己的軀體。直到回家安葬。
覺得累贅的時候,就把披風脫掉,想要耍帥的時候,再把披風穿上……怎麼看,披風都是一件漫畫家畫得輕鬆、觀眾看得滿意、超級英雄和武將騎士用得開心的好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