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研學遊產業崛起,面對突如其來的研學新業態的發展,要不斷探索出新的產品形態,才能滿足於用戶。換句話說,研學遊戰略就是給優質的研學企業注入一針後疫情時代的防疫「疫苗」。
樊錦詩講敦煌——臥佛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我國研學旅行市場增長迅速,國內研學旅行出行人次與市場規模均出現快速增長,出行人次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4%,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接近60%。而目前我國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僅5%左右,與發達國家如日本98%的學校滲透率相去甚遠,發展潛力與空間巨大。據不完全統計,未來3-5年,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通過絲路星空研學旅行有限公司近幾年的數據顯示:新一代的「80」、「90」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有著不同的主張,他們更加注重互動教育方式,提倡素質教育,對新的教育產品接受度也普遍較高。據調查顯示,約3/4的學生家長了解研學旅遊,80%以上的家長表現出讓孩子參加研學旅遊的意願。並且消費價格來看,人均花費接受度在3000-10000元的佔比高達88%。新一代的父母教育觀念的革新和消費能力的提升,為研學旅遊市場帶來強勁發展動力。
然而,要說國內研學遊路線,近乎河西走廊是完美的。因為,這裡有一個瞭望星空的城市,它就是敦煌。在這裡,瞭望西部星空蒼穹之璀璨,瞭望絲綢之路文化之浩瀚。
近年來,依託國家教育部等11部委發布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政策,藉助敦煌研學旅行活動風靡國內外,掀起的研學旅行之熱潮,從中小學生的研學活動開展到形形色色的研學旅行活動組織形式,形成了全國人民研學的發展浪潮。
1前幾日,以「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為主題的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在樂山召開。會上,《敦煌在青少年研學教育之路上的探索》的演講,讓我更加明白敦煌的意義重大。
在此背景下,國內,色彩斑斕的研學活動遍地而起,各顯魅力的研學內容層出不窮,研學業務也帶來了很多困惑:
主管單位如何做好政策引導?
組織單位如何提高活動質量?
主辦單位如何加大安全意識?
研學人是需要為研學而研學?
廣大學生家長為教育而研學?
問題聚沙成塔,解決燃眉之急才是當務之急。這個問題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全國研學人共同挖掘戰略資源。
為了給研學旅遊行業在戰略上升維,帶來一股思想上的「活水」,由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人民政府指導,敦煌市教育局、敦煌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甘肅絲路星空研學旅行有限公司、絲路文脈共同體聯合承辦的「(敦煌)首屆絲路文脈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百家戰略合作籤約會」,於2020年11月6日至8日,在敦煌市飛天大劇院舉辦,將會以新的高度、新的姿態進軍研學旅行市場。
此次盛會,將解讀最新國家政策,從跨業融合模式到專業研學課程打造模式展開交流和研討。屆時將有甘肅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人大、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山西省教工委、陝西省政府、西安市文旅局、酒泉市委、敦煌市委等各級領導列席會議,聽百家企業共同交流,這將是國內首次高規格研學行業發展跨界融合大會,也是全國首次由教育局、文旅局聯合主辦的研學旅行行業交流盛會。
政府如何做好政策引導?
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
學校如何選擇對應機構?
激烈的討論,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每一點火花都是掀起盛會的星火。
想必,通過此次會議的集思廣益,未來的研學旅行,一定能在跨學科、趣味性、體驗性、情境性、協作性、設計性、藝術性、實證性、技術增強性等方面,打破傳統,聚焦戰略,把甘肅打造成研學旅行的主戰場而建立新的坐標,形成思想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