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同化政策,來自英語國家的易於同化,北歐相較於東歐容易

2020-12-17 無名狂客

過去,有許多因素促進了移民同化而融入美國社會。其中包括: 大部分移民來自歐洲各地,其原有文化與美國文化相近或相容。 移民自己要對去留作出選擇,要留下來,就得願意承擔代價和風險。 移民總的說來是想要當美國人。 移民若未歸附美國的價值觀、文化和生活方式,就返回他們祖國了。 移民來自許多國家,從來不曾有哪一國或哪一種語言的移民在一個時期內佔絕大多數。

移民分散到美國各地,從來沒有哪一個移民群體在某一地區或某一大城市形成當地人口的多數。 從單個國家以及從整體上來看,移民都是斷斷續續、時多時少,不曾是持續不斷的。 移民參加了美國的戰爭,一些人為國捐軀。 美國人有著共同的、相當明確的和高度正面的國民同一性理念,並且創立了各種機構,開展了各種活動,制定了各種政策來促進移民的美國化。

1965年以後,上述這些因素要麼不復存在,要麼是比原先淡化得多。因此,現今移民的同化很可能緩慢得多,不如過去全面,而且不同於以前的移民的同化。同化不一定再意味著美國化。就墨西哥人和其他拉美裔人來說,同化尤其成問題。他們移民來美國,給美國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問題,下一章中再細說。本章將比較一般地對比一下1965年之前和之後的移民、移民過程、美國社會的反應以及談談這種種差別對於現今移民問題意味著什麼。

在美國歷史上,外來移民容易地、迅速地融入美國文化和社會,人們很自然而且很普遍地認為,其原因在於移民原籍的文化和社會與美國相近和相容。這有一部分道理。 這種見解的一種表現形式,是關注移民原籍的政治體制和價值觀是否與美國相似。傑斐遜在18世紀80年代初說過,從絕對君主制國家來的移民對美國是一大威脅,因為可以估計到「會有最大量的移民」來自這些國家。

更重要的是,傑斐遜認為這些人「會帶來他們自幼時即已習以為常的那種政治理念,而假如他們已拋棄這些理念,他們又可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變得放蕩不羈。如果他們止步於適度的自由,那倒是奇蹟。他們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把這些理念傳授給自己的子女」。傑斐遜認識到美國的政治制度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那麼,照他的見解去做,大部分的移民都該被禁止入境。事實上,的確有大量移民是來自政治制度與美國相反的國家,但其中多數人並非帶來原籍的政治制度理念,因為他們在那些制度下受苦受難,才想逃脫到美國。

更多的人關注的是移民原籍的文化是否與美國文化相似。19世紀,美國最高法院曾認為華人的文化與美國文化大不相同,這妨礙了華人融入美國社會,這種文化差別論的見解後來也應用到另一些民族身上。它究竟有多大道理,也很難評說。最好的辦法也許是看看從某一國來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決心不留在美國而重返原籍。這一數字是可能上下浮動的。在1908年至1910年期間,據麥可·皮奧裡估計,重返原籍的人佔移民總數的大約32%,分別來說,匈牙利人佔65%,義大利北方人佔63%,斯洛伐克人佔59%,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佔57%,義大利南方人佔56%。

比例低的則有:蘇格蘭人佔10%,猶太人和威爾斯人佔8%,愛爾蘭人佔7%。看來,語言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原籍就說英語的人同化容易得多。 19世紀和20世紀初,美國人認為來自非英語國家的移民當中,來自北歐的人比來自南歐和東歐的人較易於同化。但這也不一定符合實際。19世紀來自德國的移民當中,有些人就相當成功地抵制了同化,自成社群而不與外界往來,長達幾代人之久。他們認為自己不是移民,而是定居者。當然,這在德裔移民當中仍屬例外情況。

猶太移民大多來自東歐,重返原籍者很少,到第二代時,「在各個階級層次上,這些在美國出生的猶太人已與當地非猶太人非常相近」。來自義大利的移民當中,雖有相當多的人重返原籍,但留下來的人仍同化順利。來自南歐、東歐其他各國的人亦大致如此。正如託馬斯·索厄爾所說:「南歐人和東歐人雖然在大規模移民時代剛來美國時非常沒有文化和未受教育,往往還不肯讓自己子女上學念書,但到了1980年再看,他們已跟別的美國人一樣有文化、受到教育,而且很多人走上了專業水平要求很高的各種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工作崗位。」

1965年以後的拉美裔和亞洲裔移民情況怎樣呢?社會學和心理分析學的研究表明,按宗教和地理區域來看,不同群體之間有很大差異。目前,有關1965年以後的移民群體同化情況的材料還比較有限,但從中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因素大概是移民來到美國之前的教育水平和職業性質。總的說來,來自印度、韓國、日本和菲律賓的人,其教育背景與美國人比較近似,一般同化較快。

印度人和菲律賓人通曉英語,自然是一個有利條件。而來自拉丁美洲,尤其是來自墨西哥的移民及其子女則同化較慢。墨西哥人來美國的人數多,又集中居住在某些地方,是同化慢的重要原因。墨西哥裔移民及其子女在教育水平上不僅低於美國原有的各種族群體,而且還低於幾乎所有別的移民群體(詳見第九章)。此外,墨西哥學者、美國學者和墨西哥裔美國學者都指出,墨西哥和美國文化差距大,這也有礙於同化。

相關焦點

  • 多元還是同化:歐洲對待穆斯林的難題
    他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採取當初土耳其建國時的凱末爾方式:強制同化!將宗教驅逐到私人領域,在公共領域,強制實行世俗化政策,女人不許戴面紗,男人不許蓄鬍子。巴黎恐襲案證明法國的強制同化政策並未成功強制同化是否能夠成功呢?法國與英國不同,它一直實行的是同化政策。
  • 唯一「同化」了華人的國家——泰國
    由於中華民族種族具有文明、勤勞、聰慧、善良等諸多優秀品質,使得華人成為比猶太人還難以同化的民族。環顧世界,在許多國家仍然可以看到保留至今的唐人街、中國城、華人居住區等華人聚集地。他們中的大多數仍然保留著中國的傳統生活習慣,說中文,吃中餐,每年按時歡度中國的各個傳統節日。儘管移居海外已經幾代人,但是華人始終未曾被當地族裔所同化。
  • 中國統治越南一千多年,為何都不能同化越南?
    從世界歷史來看,中華民族那是唯一五千年歷史文明延續的國家,其他文明古國基本上不是被屠戮就是被別的民族吸收同化。而我國之所以能五千年強盛不衰,靠的就是強大的文化和文明,能夠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將其他的民族吸收和同化。為此古代外來的民族,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等都逐步被同化,才有了現代中華民族大家庭。
  • 日本邊緣人口:琉球人和阿伊努人被嚴重同化,和族部落民被歧視
    富士山日本官方一直宣稱日本是個單一民族國家,儘管日本的民族構成較為簡單,但並不是單一民族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在美軍奪取琉球前,日軍共屠殺琉球民眾26萬餘人,島上純琉球人已基本不存在,二戰後日本先後多次向琉球移民,同時日本政府還變相將琉球人「強制」遷移到日本本土,如「大阪和琉球人口互換」。現在的琉球島民差不多80%的都是甲午海戰前後至今從日本列島移民過去的人口的後代。雖然他們自稱是琉球原住民,但多數都有和族血統。如今琉球血統的人有200多萬,但大多數人這都已經融入到四島的和族的洪流當中了。
  • 北歐白人與地中海白人有何不同?二者看待華人的方式有何不同?
    所以北歐人和地中海人也類似,最終兩個人種合併,並大量混血,現在阿拉伯人也有不少黃頭髮,歐洲人也有不少黑頭髮,並且鼻子越來越高,身高倒是有所降低,這就是混血的結果。從心理上來講,英美為代表的北歐人當然更願意接納地中海白人,而不願意接納華人,甚至連有一點兒蒙古血統的俄羅斯也被嫌棄。西方歷史上敵視東方總是多於南方。這就是歐洲為什麼寧願接納中東人移民、美國接納西班牙移民也不接納華人一樣。
  • 日本將一民族同化,純種僅剩2萬多人,稱:你們應該感恩!
    在2008年以前,日本一直對外宣稱是單一民族國家,自詡為純種的大和民族,並為之自豪。其實不然,日本國內還有一個原住民,屬於阿依努族,他們不論在長相還是生活習慣上,都與日本的大和族迥異,長期以來被視為「蠻夷」,而備受欺凌。
  • 概念形成與概念同化
    (二)概念同化學生獲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同化。所謂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以定義的方式直接給學習者提示概念的關鍵特徵,從而使學習者獲得概念的方式。接受學習是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例題呈現】1.學習者可以對同類事物的各種實例進行分析,對比與其他事物的區別,從而發現這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這種方式叫作( )。
  • 漢族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印度與我國同樣是文明古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首的多民族國家,而印度卻連語言也沒有統一.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首先是漢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漢文化是種兼容包續,融會貫通的文化,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吸收修改壯大自己的文化體系。
  • 講一口漂亮的英語,不可不知的語音學現象:同化 Assimilation
    我是 ETJ 英語的埃利奧特。我是你在油管上的英語發音老師。Today, we have quite an interesting topic to talk about. We'r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called "assimilation". Assimilation.
  • 一般都是漢文化同化別人,在這個國家卻有900萬華人不懂漢語
    中華文明可以同化來自其他地方的文明,這就是為什麼同為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可以一脈相承的根本原因。 所以也有老外說不要想著去同化中國人,因為在你努力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被他們同化了。
  • 驍話一下:法國教師遭「斬首」,移民何以導致國家危機?
    不過相較於往年的淡化處理,此次法國的反應非常「雄雞」。事出反常必有妖,裡頭還有深層原因,我們還是從大往小說。先說歐盟的整體大環境,首先大家可以複習一下3月25日的節目,我們說過歐盟不是一個強勢機關,隨著一體化進程減緩,被美國打岔,被德國綁架等原因,目前的歐盟已經退化成了一個各國權力分贓機構。
  • 非洲非常有潛力的國家,被河南人民「同化」,最喜愛河南的美食
    ,所以人口眾多,今天說的是非洲非常有潛力的國家,被河南人民「同化」,最喜愛河南的美食。據說2019年河南人口達到1.0952億,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所以很多本地人只能出去打工,所以你可以在很多城市甚至一些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找到來自河南的農民工,眾所周知,非洲雖然經濟發展不好,但是資源豐富,吸引了很多中國人來這裡旅遊工作,其中河南人最多,他們將在這裡參與海外基礎設施項目,解決他們在當地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甚至有人來這裡做生意,所以我們經常在這裡看到河南人
  • 每一次成長都不容易,烏茲別克人的祖先是誰?歷史上一再被同化
    縱看世界發展之長河,各國家在時間的打磨下不止一次地發生著改變,這裡面既包含了動、植物,也包括了人種。所以我們與一個人見面的時候,最常聊到的幾乎都是「老家」這個詞。遷徙、衍變就是一個國家流動變化的基礎,就如同我們今天要講的烏茲別克,他們祖先是誰,有過何種變遷,說起來真是一部長歷史。
  • 世界上最純正的白人國家在哪裡?一個是北歐的冰島,另一個在南美
    但是由於入侵西亞的黃種人數量較少,很快被當地白種人同化,西亞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的外貌還是偏向白人。相比之下歐洲白人並沒有與黃種人發生太大規模的融合,雖然帶有黃種人特徵的匈人、突厥人和蒙古人都曾入侵過歐洲,但他們的人口都太少了,而且勢力主要停留在東歐地區,並很快被當地人同化。
  • 日本用了150年,都沒有同化琉球群島,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
    日本用了150年,都沒有同化琉球群島,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在世界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裡都經歷過吞併和被吞併,因為全世界土地一共只有那麼多,如果想要擴大國家的領土那麼就只能吞併別國的領土,然而吞併領土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在吞併別國土地的過程中不但要對付這個國家 反抗力量而且還要將整個國家與這塊土地融合,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且複雜的。
  • 俄羅斯會被穆斯林同化麼?
    從世界歷史來看,很多強悍的國家以及文明,最終不是毀於自身,而是毀於民族的消亡,尤其是被外族和其他宗教同化,整個堪稱毀滅性打擊。而即使到現在依舊是如此,最典型就是穆斯林化,很多國家穆斯林化後,國家徹底被毀。而現在來看,在世界強悍國家中,最危險的就是俄羅斯了。為此很多人可能要問了,俄羅斯會被穆斯林同化麼?你可能想不到。
  • 被中國遊客「同化」最嚴重東南亞國家,中國遊客認為自己沒有出國
    即使是不會英語的中國遊客去泰國旅遊,也不必擔心交流的問題,因為泰國的很多店鋪招牌和菜單都有中文標註,而且很多泰國人也能掌握一定的漢語對話,基本的交流都沒有問題,所以當你去泰國旅遊時,用中文也基本能保證旅途的順利。
  • 落後文明同化先進文明,世界文明史上的逆同化現象
    除了上述少部分鄰近文明國家或主要商道的區域,大多數阿拉伯人都生活在乾旱、貧瘠、為沙漠所籠罩的阿拉伯半島腹地。而這些人光要維持生活就需要付出全部的努力,也就很難創造出值得一提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了。以現代阿拉伯人的主要祖先貝都因人為例,這些人常年以遊牧、打獵甚至劫掠為生,住在用羊毛或駝毛織成的帳篷裡,身穿寬大衣袍,頭包披巾.以食椰棗飲羊奶或駝奶為主。
  • 客家群落遭遇同化危機,客家人何去何從?
    老闆說到一半,感慨了一下,說這一片也就剩他這個村和隔壁一個村還保留自己的客家話交流方言,其他幾個客家村落多年來在廣府白話的強勢輸入影響下,已經被同化,日常都在使用白話交流了。聽到老闆感慨之中透露出的一絲無奈,自己作為客家人的一份子心中不免感同身受,為客家文化面臨的傳承發展困境而感到惋惜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