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了蘇州很長一段時間了,去了很多的地方,但是還沒來得及到拙政園看看,所以今天就準備去一趟拙政園,那裡可以江南的景色裡面,最出名的景色啊!之前一直沒有去是因為,怕時間不夠,急匆匆的看不完那些美景,所以就把最好的景色,等到最後的時候再去看,這次就可以慢慢的全部欣賞完。
早上我沒有起很早,是因為不想去的太早,怕去早了,把景色都看完了,想等著傍晚的時候,和朋友們一起,悠閒的去看看落日,感覺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我到達拙政園已經九點了,這兒已經有很多的人了,我是提前在網上買好票了,到這之後,我就直接進去了。我先去的拙政園的「西園」,先看見的是特別好看的閣樓,聽人說是浮翠閣,上去之後,裡面的建築真的都是那種古代的風格,瀏覽起來特別的安逸,像是在「養老」一樣。這裡的窗戶還都是那種木雕的,雕刻的都特別的精緻,這些花紋和這個房間看起來真的是特別的搭配。走到窗前,因為閣樓很高,完全是在這片景色的上面,看起來像是浮起來了一樣,所以才叫做浮翠閣。
下去之後,我們就去了塔影亭,在江南在哪裡都看得見特別多的亭子,看起來是那麼的舒心,那麼舒適。我們走進去之後,聽這裡的遊客說,觀賞塔影亭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留聽閣,在那裡看這個小亭子才是最棒的角度。於是我們倆個人就去了留聽閣,上去之後遠遠的看著塔影亭,像是託塔天王的寶塔似的,八個亭角看起來特別的形象,而且在水面中還能看見倒影,也是一個寶塔的形狀,很值得來這裡看看。
我們在走著的時候,看見前面有一個特別像扇子的亭子,進去之後,裡面的屋子是扇子的形狀,門也是扇子的形狀,就連窗戶,桌子,凳子都是扇子的樣子,屋子裡面所有的物件都是扇子的形狀,真的是太別致的建築了,這裡的導遊說,這個亭子是叫做與誰同坐軒,是出自蘇東坡的一句詞「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想想還是很有意境的。
在西花園還有一處水廊很值得去看看,這處水廊走的形狀很有特色,是分為兩段的,南邊是從別有洞天到卅六鴛鴦館,北邊是到倒影樓最後懸在了水面的上方,在這裡行走的時候,可以從西花園直接到達中花園,還可以感受一下橋上的景色。因為這個水廊的形狀是彎曲不定的,所以這裡叫做波形廊,形容水廊像是水波一樣起伏著。
看完拙政園之後,在拙政園的附近還有一個園林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可是我們第一個以園林的專題建造的,裡面都是一些關於園林的一些歷史,還有建造的藝術。尤其是裡面是以蘇州的園林為例子,像人們展示建造園林的傳統藝術,真的是一個特別不錯的博物館,最近又新加了用現在的科技的手段,可以看清園林的整個面貌,也體現出了科技的魅力。
就這樣走著,不知不覺的就到了落日西下的時候了,我去了假山上的一個小亭子裡面,這時候,裡面已經有很多的人了,都在欣賞著落日下的拙政園。整個園子都被黃色蓋住了,呈現出一種黃綠色的風景,真的是太美了。夕陽不一會就下去了,就像是曇花開的時間如此的短,但是還好我趕上了,如果以後有時間的話,還是會來這裡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