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山及周邊鄉鎮生活必備微信媒體
城建交通 教育民生 社會人文
廣告發布 品牌推廣
本文作者:尹仲隆
一、「兩棲人」
一生從兩業,我是兩棲人。教書數十年,半生事農耕。雙袖粘白灰,兩腳染泥濘。苦功教與學,稼穡勞且勤。既能上講臺,也會站灶臺。伏案備課忙,揮鋤亦使勁。教耕兩不誤,主業不放鬆。箇中有辛勞,也含歡樂情。偶獲小成功,欣喜藏心中。暗地常自勉:再加一把勁。老來思往事,心田泛溫馨。倘若有來生,學作多棲人。
二、請記住他們
天下人都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儲,是農民的四季、農村的四季。
在農村的及走出農村的朋友,是否還記得他們?他們可能還在你老家的門角落或閣樓上,或者已消失得了無蹤影。
曾幾何時,他們為你家作出了無私奉獻,你或你父輩依賴他們解決了溫飽,獲得了生存空間,他們也伴隨著你或你父輩走出了那劬勞艱辛的歲月。
請記住他們。
犁 憋了一冬,卯足了勁,在蘇復的田野上競相留下一行行追趕春天的腳印。
耙 雖歷經坎坷,仍義無反顧地為主人開拓一個個充滿希望的平面。
扁擔 好一條硬漢,挑走一個個歲月,換回一座座金山。
鋤頭 一個正反的統一體,與土地相依為命,伴主人品嘗日子的辛勞和鬆緊。
鐮刀 形似新月,鋒如寶劍,快如閃電,勤勞一生,幫農家收回一個個金色的秋天。
箢箕 形同質同,出雙入對。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運走滿腔希望,裝回豐碩果實。
風車 收穫季節,轉動輪葉,唱著古老的童謠,誠實和虛浮在它歌聲中立見分曉。
插秧 在阡陌縱橫的坐標紙上,精心描繪秋天的黃金坐標。
雙搶 一道擺在農家面前的多元多次方程組。
……
三、他們,在我心中
上世紀中葉,我開始代課,整整七年;接著,被聘為民辦教師,又三年;通過文化考試,成為公辦教師,再二十餘年。
由農民轉行教師,我還是兩棲人。雖家裡有田土,但主業是教書育人。有時候,身在地裡,心在講臺……他們,常在我心中。
他們 一片冰心,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課本 智慧源泉,無聲師友,滌痾療疾,治昧醫愚。
粉筆 由粉成筆,由筆成粉,磨滅自己,傳播文明。
教鞭 指點江山,評說文字,依人作嫁,甘為助手。
橡皮 抱定信念,剔除謬誤,為伊漸瘦,雖瘦無憾。
黑板刷 恪盡職守,清除塵埃,追求純潔,搔短白頭。
……
四、老漂族
喝農村水,吃農村糧。出生在農村,成長於農村。退休後,成了城鄉老漂族,在農村和城市之間穿行。往來南北,行走西東,看農村變化,賞城市新容,覽壯麗山河,觀宏偉工程,逢此處剪彩奠基,遇彼地揭幕竣工,在在繁榮昌盛,處處欣欣向榮……人們享紅利,老來得福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暫把晚霞當朝霞,姑且七十作十七,還能喜瞧祖國繁榮富強,或許樂待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簡介:尹仲隆,退休教師,團山鄉親,耄耋老者,網絡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