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超市大事件盤點:在過去一個月裡,最矚目的事件要數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了,家樂福中國區總裁離職,步步高混改,阿爾迪中國上海門店開業,百佳永輝首店開業.......
《聯商網》盤點了6月裡關注度最高的十大熱點事件,帶您回顧一下6月的行業焦點。
Top10謀數位化轉型華潤萬家與多點建立合作
5月31日,多點Dmall已於近日宣布與華潤萬家達成戰略合作,華潤萬家旗下天津四家門店同步上線多點智能購業務,預計6月上旬將進一步接入多點O2O到家業務。據悉,上線三天後,華潤萬家天津單店拉新超過1000人,四家門店產生近萬筆智能購訂單。
Top9賣身失敗壹號食品終止「鮮生友請」門店重組和資產收購
近日,壹號食品發公告稱,鑑於各利益相關方未能就「鮮生友請」門店重組、資產收購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商務談判失敗,故決定終止對「鮮生友請」門店的重組和資產收購。這也意味著,壹號食品收購鮮生友請所有門店的計劃將落空。
Top8沃爾瑪正式撤出濟南山東市場僅剩淄博、濟寧兩家店
6月11日,沃爾瑪泉城路店貼出公告稱,該店將於2019年6月17日起停止營業。隨著濟南泉城路店關店,沃爾瑪在山東的門店將只剩下淄博和濟寧的兩家門店。
對於沃爾瑪撤出濟南的原因,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分店停業,主要是因為租賃合同到期。
Top7定了!Costco開市客大陸首店將於8月27日開業
6月13日,Costco開市客上海閔行店將於2019年8月27日開業,這是Costco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
此前,Costco開市客已經在5月份開始辦理會員卡,目前在中國推出兩種會籍,分別是:金星會員,主卡年費299元,針對年滿18周歲且經過審核的個人;企業會員,主卡年費299元,針對營利法人、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或者社會服務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個體工商戶或者農村承包戶經營人。
Top6百佳永輝首店亮相廣州 聚力共贏大灣區市場
6月15日,由永輝超市、屈臣氏集團和騰訊三方聯手打造的「百佳永輝Bravo」超市首家門店在廣州花都區開業。
這也是繼去年10月三方宣布成立合營公司後開出的首家全新門店,標誌著新成立的百佳永輝合營公司正式邁向市場。
Top5直擊阿爾迪中國首家門店開業,它有哪些不一樣?
6月7日,ALDI阿爾迪(中文名為奧樂齊)如約在上海開出首批兩家新店,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此前,奧樂齊已經通過進駐天貓開店,渠道電商先行探路。
兩家店分別為:上海靜安區江寧路428號1樓的靜安體育中心店,以及上海閔行區龍茗路1300號1樓古美生活廣場店,相距20公裡左右。
Top4伊利公開聲明:中糧集團蒙牛乳業聯合美國企業破壞冬奧大局
伊利股份今日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蒙牛乳業將在6月23日的國際奧林匹克日向全球宣布被國際奧委會授予「飲料」類別全球合作夥伴。
伊利股份稱,這與國際奧委會已授權給北京冬奧組委的「乳製品」類別相衝突,破壞了北京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自主權,侵犯了北京冬奧會合作夥伴的正當權益。伊利股份將考慮是否退出與北京冬奧組委的合作,以及在2024年12月31日之後全面終止與奧運的合作。
Top3重慶商社集團增資引入物美、步步高,募集資金86.47億
6月25日,物美控股集團、步步高投資集團分別與重慶市國資委和重慶商社集團正式籤署《增資協議》,將分別以70.75億元和15.72億元現金入股商社集團。這標誌著重慶商社集團掛牌增資進入收尾階段。
Top2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唐嘉年離職將出任百安居母公司CEO
6月27日,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執行長唐嘉年(Thierry Garnier)正式宣布,自己將會被任命為Kingfisher(百安居母公司,英國翠豐集團)集團執行長和董事會委員。同時,唐嘉年也表示,在未來幾個月裡,他還將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組織與蘇寧集團的過渡交接。
與此同時,Kingfisher也發布公告稱, 繼3月20日宣布CEO繼任後,公司今天宣布任命Thierry GARNIER為執行長。Thierry將被任命為董事會執行董事,並將接替V_ronique Laury擔任執行長。他將在倫敦總部工作,並將於秋季加入公司。任命的生效日期將在最終確定後公布。
Top1蘇寧易購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6月23日下午,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Suning International Group Co., Limited(簡稱「蘇寧國際」) 與Carrefour Nederland B.V.及Carrefour S.A.(「家樂福集團」)籤訂《股份購買協議》,蘇寧國際向轉讓方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簡稱「家樂福中國」、「標的公司」)80%股份。
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將降至20%。蘇寧易購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布局,增強在大快消品類的市場競爭力,為用戶帶來更場景化、更有價值的購物體驗。
(來源:聯商網 王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