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谷風光險奇秀美
巫山位於大巴山弧形構造、川東褶皺帶及川鄂湘黔隆褶帶三大構造體系結合部,長江橫貫東西。大寧河、抱龍河等七條支流呈南北向強烈下切,地貌上呈深谷和中低山相間形態,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險、奇、秀、美的峽谷風光,無不令人心弛神往。
©吳濱
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的小三峽、小小三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1991年就名列「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小三峽是長江三峽最大支流大寧河流經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全長50公裡。境內峽谷雄偉險峻、中通一線、隱天蔽日,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林木翠竹、峻岭奇峰、多姿多彩、變幻無窮。時有雲霧繚繞、清幽秀潔,時有飛瀑急湍、氣勢磅礴,成雙成對的鴛鴦、攀巖嬉戲的猴群、展翅紛飛的水鳥、碧水暢遊的魚類、山石花草木,無處不成詩、無處不成畫。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之中的巫峽,幽深秀麗。境內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的如金龍騰空,有的如雄獅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鳳凰展翅……千姿百態,嫵媚動人。其中神女峰最為有名。神女峰又叫望霞峰、美人峰,位於城東約15公裡處的巫峽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現泛舟長江,來到神女的石榴裙下,仰頭眺望,就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
©何志宏
神女峰對面的神女溪,源於官渡鎮,上遊兩岸原始森林密集、人跡罕至,物種極為豐富;區內野生植物品種較多,其中有不少稀有藥材。野生動物資源較豐富,不乏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較常見的有野山羊、果子狸等。神女溪中水產魚類品種也較豐富。神女溪峽谷水清石奇、植被良好、如夢如幻、奇境仙居原始古樸。風光綺麗、靜謐宜人,恍若隔世。再往溪流上遊尋行,可以到達兩河口一線天深處、淨壇峰風景區。峽澗變得窄擠,水流急,至今無人企及,是三峽旅遊線上的一處旅遊處女地。
縣城北部的當陽大峽谷由位於小小三峽上遊的平河大峽谷、當陽的裡河大峽谷以及蔥坪高山溼地公園組成。南起平河風情小鎮,北倚神農架大九湖,是連接小三峽、大昌古鎮與大九湖、神農架、三峽大壩「渝鄂金三角」旅遊的重要通道。它不僅景觀奇美,更有奇特的民風和神奇的傳說。唐朝名將薛剛曾在此處舉兵幫助太子李顯復國,其妻紀鸞英在面臨分娩之際仍然堅持作戰,忍子坪由此得名。清朝初年李自成餘部也曾經在此割據堅持多年,旗幟山等景點留下了袁國公、黃老將等傳奇故事。由於多年靠天吃飯,當地人敬畏天地自然,形成了祈雨求福等獨特的習俗,轎子石佛像巖等處一直香火不斷。此外,由於山高谷深,山路崎嶇,在這種環境下的勞作、行路十分艱辛。由此也形成了粗獷洪亮、令人震撼的山歌以及樸實、耿直、強悍的民風。
©王道中
走進每到峽谷,兩岸都是高山峻岭,古木陰森,映蔽江面,只露得中間一線的青天。除非正午時分,方有光明透下。其景:幽也,美也。
神女景區環線遊:與神女浪漫相約
神女景區環線分北環線、南環線和南北大環線。
神女景區北環線,全長23餘公裡。起點位於騎馬嶺,終點為梨樹埡,沿途可賞江崖紅葉,看山川縱橫,萬峰磅礴。
©蔡勇
特別是秋冬季節,巫山紅葉傲寒綻放,為肅殺的冬日增添了勃發的生機。高峽平湖之上,峽江崖縫之間。重巒疊嶂,莽莽蒼蒼,逶迤千裡,也唯有在巫峽才能看到「碧水映紅葉」的絕佳景致。這是陽光雨露的溫柔厚賜,是嚴寒風霜釀造的極致色彩,也是巫峽兒女執著的精神與品格。
©何志宏
環線內的集仙峰和神女峰,集仙峰高聳入雲,像一群神仙相聚。以前看集仙峰需要穿越山林,跨越荊棘,行至險處。現在神女景區北環線沿著山脊修建了步遊道,站在步遊道觀景平臺上就可以直接拍到集仙峰。神女峰是長江三峽巫峽十二峰之首,集眾多傳說和詩詞於一身。相傳巫山神女瑤姬居住在此處,是古老中國最多情的一塊石頭,令無數中外遊客神往,是觀賞紅葉最浪漫的景區。新建成望霞索道可在空中近距離看神女峰,一改過去從船上、岸上觀看的方式,以全新獨特的震撼視角向世界打開。通過神女峰下山步道可達神女廟,看立體層次最分明巫山紅葉。
南環線從柳坪接待中心到黃巖景區,瑤臺、飛雲臺,一路上的美景,美得令人窒息。從黃巖接待中心,坐索道而下,360度全景,美景盡收眼底。乘坐神女天梯,222米高的天梯,僅用時26秒,想想就很刺激。從九龍索道下,小心臟會撲通撲通跳。不過,看美景總會忘記膽怯。夢幻客棧、星月客棧,有山有水,還有鳥叫聲伴你入眠,多愜意的生活。
©習小遠的視界
再乘坐畫舫經神女溪到青石,站在青石一條街,神女就在對面山上……想必,你會高聲呼喚:神女,我來了;或者高唱: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真想隱居在這裡,浪漫過一生。
©何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