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不丹遊記之"菩薩在行動(BIA)"篇

2021-02-22 朝聖的腳步


朝聖的腳步

」一直向前,從不退縮。走出去,是為了更好的走回來。」


曲迦仁波切

    原本,尼泊爾與不丹的遊記已經寫完,又不愛寫遊記為什麼又再寫一篇呢?原因是,實在有很多的感動想與大家分享。

    因為此行去不丹的前後,都必須要在加逗留德滿都逗留,而行程當中根本沒有事先安排要去見仁波切,也就是在到達加德滿都的第二天,突然想起曲迦仁波切就在加德滿都,我思忖著應該帶我的團友們去親近一下善知識,一聯絡,仁波切說:我剛剛從印度回來,你們先過來吧,

     早在2014年的時候,曲迦仁波切到深圳辦禪修課程,那是第一次認識仁波切。當時的印象是,他的眼睛像孩子般的清澈明亮,笑容像媽媽般的溫暖慈軟。所有第一次見到他的人無不是被的慈悲和溫暖的氣場所打動。當時聽說這位仁波切在全世界各地講法,為了到中國弘法,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學會了中文。而且可以說的那麼好。印象最深的是當仁波切用天籟般唱出《綠度姆心咒》, 《文殊心咒》《藥師心咒》時,那慈悲又溫暖的咒語唱誦使在場的很多人感動落淚。

   仁波切發願,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將繼續完成108個心咒的唱誦專輯。

   


曲迦仁波切(Chogyal Rinpoche )於1985年出生在尼泊爾。在他剛滿一歲時,他和父親有幸在印度覲見了當今薩迦法王(HH Sakya Trizin)。薩迦法王對他大加讚賞,認為他是一位特殊的孩子,將會在未來為世界做出不同尋常的貢獻,並吩咐他的父親要好好撫養他,保護他。曲迦仁波切很早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興趣和極大的悲憫心,他總是饒有興致地幫助身邊的人,並誓言這將是他今生最重要的事情。

五歲時,他如願進入十六世大法寶王噶瑪巴創建的隆德寺(RumtekMonastery)開始了僧侶生涯。在往後的十年裡,仁波切在隆德寺和如爾滿寺(Zurmang)如饑似渴地學習佛教 知識,認真專注地研習各種禪修方法,他不僅記誦數百 藏傳佛教的經典法冊,還熟悉和掌握了各種儀式的禮儀禮規,包括沙壇城的準備、寺廟不同法器的彈奏和神聖的金剛舞儀式的演習。2000年,仁波切開始到宗薩佛學院(Dzongsar BuddhistInstitute)和夏瑪仁波切所創立的Shri Divakar佛學院繼續學習佛教哲學,修習瑜伽和冥想課程。2010年2月,仁波切畢業於Diwakar Buddhist Academy,獲得佛教哲學堪布的學位。


此後,仁波切廣泛遊歷了20多個國家以學習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和錫克教等不同宗教,尋求對不同宗教的更好理解;他也潛心探索心理科學,專門到蘇黎世的大學心理學專業深造,積極研究用宗教與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幫助現代人突破心理困境。

不斷的學習與修行增強了仁波切幫助眾生的實踐熱情,他在尼泊爾、瑞士、德國、中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數十個國家的很多地方教授佛教哲學和冥想,與大家分享他25年的修行經驗。

曲迦仁波切的座佑銘:幫助他人,生命是美麗的。

曲迦仁波切創辦的BIA(Bodhisattvas in Action)菩薩在行動


早在2002年,仁波切就在父親的幫助下創立了舍尚孤兒院(Sertshang Orphanage Home),從此開始了致力於非營利組織,幫助窮困民眾的行動。今天,這個位於加德滿都的孤兒院已經成為63個孩子的家。2007年,他在印度的噶倫堡為貧困孩子創建My Peace音樂學院,至今已有33個無法付出昂貴學費的孩子開啟了他們的音樂夢想。2011年,他在中國的地震災區玉樹建立了醫學研究所,支持了23位貧困兒童學習藏醫。2013年,他為尼泊爾一個照顧著27位愛滋病孤兒的孤兒院提供了幫助;2014年,他接管西藏地區的一個閉關中心,支持7位瑜伽行者進行了3年零3個月的冥想修行。


2014年9月,仁波切在加德滿都正式創立了BIA(Bodhisattvas in Action)組織。這個命名為菩薩在行動的組織致力於幫助相對貧困的人們提高生活水平,幫助希望探索人生真理的人們提升智慧,並基於三個支柱來實現其目標:慈悲心、禪修以及智慧。有很多不同國家的志願者受到了仁波切的鼓舞加入到了其中,幫助他人的動機和勇氣使他們在佛法修行的路上繼續前進。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災難性的地震後,BIA組建了來自不同國家志願者的救援團隊,運送分發救災物資,修建臨時避難所,提供衛生保健設施和藥物。此外,BIA救援隊在受影響的地區提供了兒童關照,專家們通過指導孩子們畫畫、談心等活動,幫助他們治癒心理創傷。

仁波切多才多藝,平時還用繪畫創作講來進述佛法。


傍晚時分,曲迦仁波切帶我們參觀因地震而重建中博達哈大佛塔,為我們講述博達哈大佛塔在藏傳佛教中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尼泊爾的博達哈大佛塔(Boudha)就沒有藏傳佛教。

我們參觀加德滿都BIA殘疾人中心與仁波切合影。




殘疾人中心,自己製作的天然藏香。


沒有雙手,用腳也可以畫出美麗的畫兒。





仁波切與他創辦的尼眾佛學院的,最早收進來的兩個小尼師。


孤兒院的孩子們給我們獻上純白的哈達。


孤兒院的孩子們能歌善舞,自由快樂,為我們表演了尼泊爾傳統舞蹈。


仁波切指導孩子們禪修。


來自北京的師兄,為孤兒院的孩子們感動落淚,孩子們沒有了父母的呵護是不幸的,但在仁波切的慈愛和保護中長大又是幸運的。


孩子們乖巧,懂事,惹人愛。


《菩薩在行動》--徐老師

     「媽媽你不哭我就不哭。」在我5歲那年,父親就這樣撇我而去,至今我都毫無家庭還會有個爸爸的這一概念,「一個老寡婦和少寡婦又如何能養活這七個孩子呀,菩薩您在哪?」我奶奶自言自語。

     6月初夏的太陽,在火熱中還夾雜著一絲清涼,在飛越珠峰抵達不丹國的途中,要在尼泊爾逗留,曲迦仁波切展開他熱烈而又祥和的雙臂,將我們一行6人抱在懷裡,掙扎一下,我仰望著他的臉,那孩子般的笑容,好像是我兒時的童伴,給我抹乾臉上的淚滴說:「今晚到我家吃飯。」;顫抖一下,他唱著《綠度姆心咒》,那天籟般聲音,好像半個世紀前,縣民政局的領導對我奶奶說:「政府給你家每月每個孩子補助8元,至到滿18歲。」

     曲迦仁波切用他雙手從瓦礫中,挖出地震中的孩子,成立BIA(Budhisattva  In Action菩薩在行動)孤兒園和女子佛學院,現在孩子們像魚兒一樣,根本沒有需要爸媽的想法,在他的光芒下歡樂成長,總統親自為他授於國家榮譽證書。他創辦的BIA殘疾人唐卡學校和手工藝學院,教會殘疾人一技之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殘疾人在BIA通過自己的勞動,找到了自信和價值,這乃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我們一行的童同學好奇地問:「仁波切也吃素?」在晚霞的陪伴下,古寺的上空迴蕩著仁波切寫的《問題:如何從食肉向食素過渡?》。童同學為此而開始吃素,併購買一百多本《救命飲食》贈送他人。

     「菩薩您在哪?」我似乎又聽到我奶奶的呻吟聲,是我兒時的童伴,還是民政官員,應該是仁波切吧,抑或是童同學?聽!仁波切的座右銘:「幫助他人,生命是美麗的。」;看!菩薩在行動!

長按關注朝聖的腳步,一起走出去……

相關焦點

  • 李連杰:重疾纏身山洞打坐,我的不丹、尼泊爾之行!
    後來就提出坐3000個小時,我依然努力去尋找,所以我的老師就說要找一些聖地,比如說不丹和尼泊爾,有一些一千多年前的老師修行過的地方,在那裡可以找到一些靈感和一些心靈的感應。 在不丹3個地方,尼泊爾也有,在那裡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和開發心理的潛能,我也擁有每個人都擁有的潛能。
  • 廣西黃洛紅瑤"長發村" 「世界吉尼斯之最」
    上海«旅遊時報»「阿莊的專欄」文章 黃洛紅瑤"長發村" 「世界吉尼斯之最」
  • 質疑"老乾體"之說
    作者:寺洪勝"老乾體"之論始於何時?始作俑者又是誰?我們沒有必要深究。但它的這種分類方法,是否科學卻有必要予以澄清。一、"老幹部"的概念不清"老幹部"是一個群體概念。在這個群體中,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學歷不同,詩詞的創作也有所不同。有的堪稱詩詞的巔峰之作。如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矛盾等人的詩作。
  • 尼泊爾節日:「露天洗澡」的巴拉珠聖浴節
    尼泊爾旅行Nepal_trip尼泊爾不丹第一華文自媒體尼泊爾旅行"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尼泊爾以「節日之邦」著稱於世,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有時甚至一個節日接著一個節日,其節日之多,世所少見。
  • "習作書跡"之遐想
    故紙堆中的書法練字陳跡,瀰漫著歲月流逝的豐富信息,無論名人或平民百姓,都值得珍惜,一是從中分析得失,提高書藝,二是紀念意義,若干年如白駒過隙,紙已泛黃,書法練字陳跡已成"準文物",撫之思之,從中感悟人生。特將諸多遐想闡發一番,與友友們分享,盼與有同感者共鳴,開闢一個"習作書跡"園地,定是有益有樂趣的。 一,"習作書跡"是一種特殊的書法"半成品"。
  • 行走大美青海之二:"惡魔之眼"與"千佛巖"
    "艾肯"在蒙語的意思為"源頭"。最早確切記載艾肯泉的是俄國探險家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他於1885年在青海和新疆探險時所著的《走向羅布泊》中首次介紹了艾肯泉。艾肯泉是一個熱泉,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熱溫泉,因為含硫磺過高,泉眼周圍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之處寸草不生。
  • 雪山女神的寬恕 | 尼泊爾ABC日照金山
    尼泊爾旅行Nepal_trip尼泊爾不丹第一華文自媒體>尼泊爾旅行"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雪山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它高踞於我們凡俗的世界之上,悠遠而古老。驢友Hikoki在尼泊爾進行了著名的ABC(安阿普爾納大本營)徒步,雪山眷顧,能讓她為諸君帶來安娜普爾納山脈與魚尾峰的日照金山,日出日落早安晚安心安。黃昏時魚尾峰的日落金山,這落日餘暉讓人詞窮。
  • 不丹:最幸福的國家中最不幸福的人
    尼泊爾旅行"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不丹首都廷布的金剛座釋迦牟尼大佛不丹,一個隱藏在喜馬拉雅山脈之中的袖珍國家。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讓我百看不厭的一道風景,是風中的經幡。不丹首都廷布這座喜馬拉雅山上的王國,最著名的就是關於全國幸福指數的創新型政策;幸福在這片土地上遍地開花,而悲傷卻無處可尋。不丹是一個特別的國家,但是它的特別之處非常微妙,不同於我們想像中如香格裡拉一般的世外桃源,而要更加陰暗。
  • 西山碑之"勒封院"的推敲
    "勒封院"個人理解為:實為"勒份院",當地人口音,"勒份吡""你勒份"常掛在嘴邊,意:不噱,瞧不上之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溯千年亦如斯。黃魯直幾杯酒下肚,年歲又大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如此才有其"勒封院",不過當地人說話真的衝,惡邪邪的。東望巫峽西盡䣕?個人推敲西至宜賓,存䣕,犍為縣,從邑馬聲。存䣕,犍為縣。宋本皆作存。俗又或譌為鬱矣。
  • 不丹籤證、乘機及入境
    尼泊爾旅行"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這裡曾經屬於西藏,這裡是真正的香格裡拉,這裡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君主制王國,一切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包括公園、夜總會、商店、酒吧、餐館、政府辦公場所以及露天市場等,廁所也在禁菸之列。葉涼:總之,您吸菸不要被不丹人看到。
  • 尼泊爾節日:「亂塗菩薩、情人油菜花」的春望節
    尼泊爾旅行"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春望節(加德滿都谷地獨特的文殊菩薩崇拜尼泊爾是一個以印度教信仰為主體的國家,約有90%的宗教人口為印度教徒。然而,在首都加德滿都,春望節這天,香火最鼎盛的反而不是谷地內幾座著名的辯才天女神廟,反而是猴廟斯瓦揚布納特旁邊的小小山頭。
  • 閒說:"精神力"
    高傳厚《花卉系列—寶葫蘆》之五     中華藝術中,比較注重的是"法"、"意"。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 看完吐槽不丹黑暗落後、消費高的遊記 你就失望了?
    文章標題是《不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騙鬼啦!》,閱讀量超10萬,各大微信號轉載後傳播力更是驚人。看到這個標題,筆者就想先拋出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短短兩日旅行,只能窺見不丹皮毛,怎敢胡言。2005年不丹進行國民幸福度調查,97%的國民回答感到幸福。
  • 尼泊爾的"庫瑪麗",一個被奪走凡人幸福的高貴女神
    無論是印度、不丹、還是尼泊爾,這些宗教之國都留下了許多令人驚嘆的民俗文化,令不少外國遊客想去那裡來一探究竟。這當中,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腳下的尼泊爾最為出名。遍布各處的宗教寺廟和文化遺蹟無聲地向外界敘述著這個"高山之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其中名為"庫瑪麗"的活女神一直都是這個國家最神秘的存在,今天我們就一起探尋她的前世與今生。
  • 《西遊記》"天地神人鬼"五仙之中,每一類仙的"仙首"是誰?
    何謂"仙首"?就是每一類神仙的頭,首領也!《西遊記》中的五仙:天地神人鬼,都是有仙首的。鎮元子也自稱地仙之祖,所以地仙之首非他莫屬。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於天地未分之前,也稱先天之聖,屬於最早一批真聖,「仙」是後天在世俗中修煉得道之人,也稱後天得道,最終達到長生不老的人。
  • 印順大和尚應邀訪問不丹崗頂寺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海南三亞南山寺、尼泊爾中華寺方丈印順大和尚於5月1日至5月6日對不丹進行友好訪問。不丹當地時間5月3日上午,崗頂仁波切在崗頂寺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歡迎印順大和尚對不丹展開正式訪問。崗頂寺位於不丹波比喀神秘谷地,16世紀不丹的民族聖人-伏藏王貝瑪林巴尊者的化身——崗頂祖古的駐錫地。往昔貝瑪林巴尊者住世時有一次看著崗頂說:「未來崗之頂上將廣弘密咒之教法」,於是眾人敦請尊者建寺,而尊者答:「現在因緣尚未成熟,但將由我轉世親自弘揚。」
  • 尼泊爾、不丹使用什麼語言?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內陸國家尼泊爾,全稱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尼泊爾的官方語言為尼泊爾語,又名卡斯庫拉語、廓爾喀語,原為卡斯族的語言,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是印度雅利安語支帕哈裡語中的東帕哈裡語。尼泊爾語在發展過程中與藏緬語族的語言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 當代水墨 | 從"當代"和"水墨"二個方向對當代水墨的思考
    水、紙本、色墨(水溶性)是中國畫的三個要素,水(色)墨在紙本上的滲化,自然造化參與創作是其基本特徵,水性的選擇與自然參與創作是源於中國哲學以"道"為中心的觀念與思維方式的選擇,在《道徳經》,以水喻"道"就有多處,"上善若水""水幾乎道",水的存在狀況就是"道"的出行的姿態,在自然中,"水"又是一種生長和復活的載體,生命從水中誕生,死亡在水中復活(如茶葉從枝頭釆制又在水中以另一種方式(香味)開放再生)
  • 淺談"金錯刀"與"鷓鴣天"兩詞牌的異同/施貽炎/雨神詩社439期
    鷓鴣天"兩詞牌的異同原創/作者/施怡淡 "金錯刀"詞譜 馮延已體平仄仄句,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中平平韻。 (一)"金錯刀"與"鷓鴣天"兩闋詞牌非常相似。而且"金錯刀"因囿於已失的樂律,填寫趨於嚴謹,幾乎沒有"中"字位。(三)"鷓鴣天"傳統填法是上片三、四(兩七言句)句要對仗。下片一、二(兩三字句)句亦要對仗。"金錯刀"上述兩處與"鷓鴣天"無異,而上片一、二(兩三字句)句亦要對仗。(四)"金錯刀"據"搜韻"所示,首句可寫成"中中中",餘認為不妥,因馮延已原詞:"雙玉鬥,百瓊壺。"是極嚴謹的"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