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大院沒有山西王家大院的恢弘,沒有江南周莊的細膩逼真,但高家大院是西安城內一個官宦人家的宅院,滿是跨越400年時空的動人故事,值得在「家」文化上做文章。
明崇禎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為官。現在這所民居已是西安市文物保護單位。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西安事變》以及電視劇《家族》均在此取景。
高家大院的大院內從觀賞性方面向中外遊客展示明清時期的建築藝術、家居、磚雕藝術以及傳統民居楹聯,從文化方面通過藏傳佛教唐卡藝術的製作、陝西風格的民間剪紙、皮影戲、木偶劇和漢唐歌舞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進行了展示。
高家大院有南北三個跨院,這個戲臺觸發了開發者們關於「大家族堂會」的構思。他們設想以具有當地傳統民間藝術特色的秦腔、皮影戲、木偶劇、古代樂舞等多種形式的演出,在中國第一個「還原」古代名門望族堂會的景象。
1999年,高家大院(北院門144號)與化覺巷125號、西羊市77號一起被列為「中挪兩國重點歷史街區保護項目」,並由挪威投資,對幾處故居進行了整修。
2 大院還投資數十萬元設置了香草美人攝影室,僅服裝就投資10多萬元。遊客不僅可以穿上古人服裝拍照留念,作為一個獨立的旅遊項目,拍攝者還可以在院內任意選景拍攝整套的仿古系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