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安檢員吳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治國攝
    2月1日,春運第一天。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細心的旅客發現,9號登機安檢口新命名為「吳娜示範通道」。「您好,請往這邊走」「證件別忘了拿出來」,吳娜微笑著招呼安檢旅客。
    今年30歲的吳娜,在虹橋機場安檢崗位已工作12個年頭,是安檢護衛保障部旅檢一科三分隊的分隊長,負責管理1號至14號安檢通道。她身著筆挺的制服,臉上掛著淺淺笑意,親切而溫暖。身為全國勞模的吳娜,用日復一日的行動證明,只要做個有心人,再平凡的崗位也能閃閃發光。
    創「三主動」工作法
    春運時間,總是忙碌的,吳娜走起路來腳下生風。掛在她制服上的工作通行證背面,寫滿了各家航空公司、行李查詢或服務櫃檯電話。「總有旅客會問到,我就隨時準備著。」吳娜的細心在機場安檢組是出了名的。
    11年前,剛來到虹橋機場工作的吳娜,被安排加入中國民航安檢的金字招牌——虹橋機場公司安檢護衛保障部旅檢一科「安捷組」。「旅檢一科早就是勞模集體,『安捷組』更是全國巾幗文明崗、上海市青年文明號單位。在這樣的模範集體裡,受到前輩們影響,我也慢慢理解並愛上安檢這份工作。」吳娜說。
    吳娜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喜歡與人交流,她所處的旅檢一科又是隨時要和旅客打交道的部門,她常常給旅客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查驗身份證和機票時,吳娜會看看旅客證件,在安檢通道太過擁擠時,說一聲「請稍等」,一些旅客會很高興地和她聊兩句。碰巧看到當天是旅客生日,她說上一句「生日快樂」,旅客會露出驚喜的笑容。
    吳娜每天要給近千人做安全檢查,彎腰2000多次,「每天如此,非常辛苦,但這是我的工作,馬虎不得」。「這個姑娘特別好學,還總結出做好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王豔是安檢崗位的「老法師」,在她眼中,吳娜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是完成任務,而是充滿熱情和幹勁。「同樣的工作,她來做,效果完全不一樣。」吳娜發現,登機牌加蓋驗訖章後,油墨常會弄髒旅客的手或衣物,她每次蓋完章,沿登機牌齊縫聯對摺,再遞給旅客,小小的舉動為他人省去了麻煩。
    工作沒幾年,吳娜就摸索出一套「三主動」工作法:遇到年長、體弱的旅客,主動幫著提攜行李;對檢查完畢的旅客,主動提醒或攙扶,以免旅客摔倒;主動「多說一句」,及時告知旅客登機口方向,減少他們在安檢區滯留時間。吳娜發現,旅客有時急需創可貼等小件物品,上崗時,她會先準備一個「小錦囊」,裡面裝有針線包、創可貼等用品,時常能解決旅客的「燃眉之急」。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越是繁忙時,越要嚴謹。「安全和服務是安檢工作的靈魂,一味熱情遠遠不夠。」這是吳娜總結的崗位真諦。她所承擔的工作是對乘坐民航班機的旅客和隨身行李實施安全檢查,防止違禁物品帶上飛機,確保空防安全。「安全是第一準則,檢查時有時難免『碰釘子』,這就需要換位思考與更好的溝通。」
    根據規定,航空旅客可隨身攜帶單件容器容積不超過100毫升的液態自用化妝品乘機。很多旅客在這一條上「中了招」。在吳娜看來,如果能及時為旅客提供解決方案,比如「如果航班時間還早,可以先去託運」等,效果會更好。如果旅客時間緊張,吳娜身邊總準備著幾個不超過100毫升容積的分裝瓶,給旅客備用,減少他們託運行李時間。在遇到旅客隨身行李安檢不通過需先去辦理託運,再重新進入安檢時,吳娜則會為旅客提供二次安檢的優享服務。
    空防安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日益嚴峻,旅客攜帶的「仿真」違禁物品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我們苦練工作技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吳娜說,打火機不能隨身攜帶上飛機,安檢時,她就曾發現一些精緻的工藝品、手錶等都是打火機。還有一次人身檢查時,她發現一名旅客的皮帶頭有些特別,檢查後才知竟是隱藏的打火機。憑藉高超的技能,吳娜在機場崗位練兵、技術比武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