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sh Kapoor 安尼施卡普爾: Between Art and Archtecture 藝術與建築之間

2021-02-08 建築師小姐姐的日常
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聽說過Anish Kapoor的名字,但提起雲門Cloud Gate,知名度一下子就能上升幾十乃至幾百倍。 這個豆莢形狀的、全不鏽鋼的無縫雕塑幾乎已經成為了芝加哥和千禧公園的標誌,光看圖片就已經令人激動,現場體驗更是興奮異常。

莫名覺得這個小姑娘趴在地上是在模仿這顆豆子...

千禧公園鳥瞰圖,借用下SOM周末講座的截圖哈:

Anish Kapoor算是一位享譽藝術界很多年的藝術家,一個短篇難以說明他的全部,本篇還是縮小視角,關注於他與建築及城市有關的幾個有意思的作品吧。

 

Anish Kapoor出生於孟買,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印度旁遮普教徒, 也是一位水道測量師和應用物理學家。1973年,他前往英國Hornsey College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學習。1979年, Kapoor在伍爾弗漢普頓理工學院任教,1982年成為利物浦沃克美術館的常駐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他一直在倫敦生活和工作。得過透納獎,也被授過勳。

早年在Lisson Gallery看到的他的作品是這樣的:鏡面+弧形,還沒有後期那麼誇張:

與各大建築師和結構師合作的作品,就更加放飛了:

Cloud Gate 雲門

 

這是個讓他從藝術界往外、開始讓大眾知曉的項目。這個22米長11米寬的不鏽鋼雕塑的表面,經過大量拋光處理,就算置身於其面前也很難看得出來有接縫,只能看到完美的鏡面表面,工藝實在出色得令人油然起敬。

與很多大型藝術裝置一樣, Cloud Gate也藉助了結構顧問的能力,芝加哥市政府聘請的是Atelier One,這家也是新加坡濱海灣花園Supertree和兩個穹頂溫室的顧問,和全世界的藝術家也有大量的合作。

       

     (以下是一顆芝加哥豆子的生成史)

Anish kapoor的雲門跟Jeff koons的氣球狗以及Louis Bourgeois的大蜘蛛這三大金剛,曾經長期佔據各大公共廣場和大空間的效果圖之內,想要效仿者無數,但這件藝術作品的建成所花費的代價,確實很難被複製。

 

56 Leonard Street

 

當然,也還是有既有錢又有魄力的followers看中了這顆豆子的吸粉能力。Herzog & de Meuron在紐約設計的超高層住宅 56 Leonard Street的沿街空間,業主方就邀請Anish Kapoor來做了一顆紐約豆。建築本身有145套共管公寓condominium residences(有關紐約公寓的類型,建議去看《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價格在350萬至5,000萬美元之間。

這顆豆子呢,就位於公寓首層入口處,想被擠壓過一般:

必須要放一下構思模型...因為簡樸又形象得令人乍舌.

 

建築本身2017年就建成了,但這顆不鏽鋼豆子直到2019年底到2020年初之間才開始安裝,而且,不知道現在完全安好了沒,1月份的文章說,安裝了1個多月,只好了半顆豆子,然後,然後疫情就來了。

至於為何安裝如此複雜,負責安裝的公司是這麼解釋的:

 

Leonard Street的雕塑與雲門的顯著區別在於懸掛系統。在「雲門」中,雕塑是由一個連接到廣場的大型基礎框架支撐的,該框架也由兩個大型環形結構組成。雕塑的外殼通過一系列彈簧連接器連接外殼框架和支撐環來懸掛。Leonard Street的雕塑有不同的支撐機制。每個切片都有自己的支持框架,而不是單個的大型支持框架。每個底部切片的支撐框架都單獨固定在廣場上,切片本身通過纜繩懸掛。當完成時,整個雕塑將被懸掛在一個由纜繩和彈簧構件組成的系統中,這樣它就能夠隨著溫度和風、雪荷載的變化而輕微移動。

他們還指出,當時雲門的構造需要製造造型極度精確的分片不鏽鋼板,然後把它們安裝在極度精確的支架上,非常準確地組裝起來,然後拋光到無縫的鏡面程度。Leonard Street的這個雕塑,需要同樣需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行吧~拭目以待咯~

 

Ark Nova 新方舟音樂廳

 

2011年地震和海嘯摧毀了宮城縣松島市,瑞士琉森音樂節的組織者決定委託進行臨時搭建的音樂廳,舉辦音樂節,為日本東日本地區的海嘯倖存者提供心靈上的鼓勵和支持。組織者將新方舟計劃視為「建築、設計、傳統歌舞伎劇場表演、古典音樂以及音樂教育的共生體」,同時, 它也是 「震後重建的象徵。」 當然,這個方舟不會像舊約中提到的那樣承載人類和動物逃離災難,但它可以承載音樂和各種藝術。

(我就是看到下面這張圖被驚豔到,才想著寫這篇的!)

 

磯崎新(Arata Isozaki)與阿尼什·卡普爾(Anish Kapoor)一起創造了這個令人驚嘆的空間。這個巨大的結構體積約為30x36x18米,由半透明的紫色膜製成,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完全膨脹,並容納500人。膜使用了高彈性塑料,因此是一種易於拆卸的充氣結構,整體結構、包含舞臺和音響設備、音樂廳內使用了海嘯中受損雪松的座椅,都可以通過卡車行駛,將音樂帶到每個目的地。

膜體的外面顯然不如裡面好看精緻...

抱歉,每次看到下圖都有種看到五臟六腑的感覺...

 

Orbit Tower/ Arcelor Mittal Orbit 軌道塔

 

Orbit是一個115米高的雕塑和瞭望塔,後期還配上了世界上最長的滑梯,它位於倫敦斯特拉特福的伊莉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是英國最大的公共藝術作品,希望能成為倫敦舉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和帕運會的永久遺產,幫助奧運會後斯特拉特福德地區的復興。它位於奧林匹克體育場和遊泳中心之間,允許遊客從兩個觀景臺觀看整個奧林匹克公園。

說實話,我個人感覺這個塔結構的成分更重,藝術感欠缺。而且,第一眼看上去感覺,沒有完工哈...

 

Anish Kapoor這次與Arup著名的結構設計師Cecil Balmond合作,他倆認為,Orbit代表了結合雕塑和結構工程的建築領域的一個巨大的進步,它結合了作品的穩定性和不穩定性,遊客可以通過一個合併的螺旋通道參與和體驗。

置於為何項目的名字Orbit之前加了Arcelor Mittal,當然是因為金主爸爸的冠名…這個項目總共耗資1910萬英鎊,其中1600萬英鎊來自英國當時最富有的人、鋼鐵大亨、ArcelorMittal steel 董事長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

 

還看到有報導說,同樣作為英國知名的藝術家,Anish Kapoor和Cecil Balmond的Orbit在競賽裡打敗了Antony Gormley的設計:一座高390英尺(120米)的鋼鐵巨像,名為「奧林匹亞人」,同樣也是他本人的雕像(之前有帖子專門提到過Antonym Gormley和以他自己的身體翻模的雕塑系列,參見3.26推送的「抽象V.S.具象?身體即空間 空間即物體」)。而這個設計被拒絕,倒不是因為「個人雕像」,而是,那個方案預計造價4000萬英鎊……

Universitá Monte St Angelo Metro Station & Traiano Metro Station 那不勒斯地鐵站設計

看下來,Anish Kapoor參與的建築和城市類項目,一般而言實現難度都比較高,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以下這兩個位於那不勒斯的地鐵站,如果從他的個人官網看到的信息理解正確的話...前後設計就延續了15年(2002-2017),而且現在還處於under Construction狀態哈。當然,他自己做不了具體落地的建築項目,這兩個地鐵站都是和Future System合作的。

第一座:

第二座:

看來下次去Naples的話有望現場觀摩下?

Anish Kapoor『s Studio 藝術家個人工作室

對了,最後還找到了Anish Kapoor找建築師為他自己的工作室做的設計,很奇怪的是,對比起他的藝術類作品,他的Studio很—中規中矩。不過從功能上看,這座獨棟的Studio設施完善,甚至還有自己的Loading Dock:

然而在整個research的過程中,我必須嚴肅吐槽下Anish Kapoor的個人網站,進去是這樣的:

是不是感覺看到了亂碼?!

然後選擇不同的項目類型才會出現color code...不過光看這密密麻麻的文字,誰能找得到相應的項目啊大師...跟同事吐槽了下,他們說,大土即大洋...

行吧~您是大師,您喜歡就好...

參考資料

Anish Kapoor 網站

Dezeen

Gooood谷德設計網

本文圖片(除開頭部分的Cloud Gate以及在Lisson Gallery的展覽作品為個人拍攝外)均來自網絡圖。

本篇文字均為作者原創,如有轉載需求請聯繫微信(Mollyweiss),認識小姐姐本人的也可直接聯繫個人微信~

相關焦點

  • 【CLAYARCH GIMHAE MUSEUM 韓國可雷亞克金海美術館】建築陶瓷藝術發展領軍者
    of Gimhae, the site of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the beautiful clay art of Gaya and of Joseon-era buncheong ware.
  • Artist | Anish Kapoor
    24件作品來到了另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東英格蘭的霍頓莊園(Houghton Hall, Norfolk),雕塑及小型裝置詩意地散布於這座典雅莊園的室內及戶外。正如卡普爾打造的現象級藝術地標那樣,他的每一次亮相都讓人萬分期待,而這次也不例外。
  • 怎麼藝術家|Anish Kapoor的小筆記
    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狂潮中,霍恩西可是藝術院校中的焦點,憑一己之力引發了全英國對藝術教育的大討論。卡普爾來到學校的這一年,已經是輝煌落寂之後的好幾年。卡普爾本人這樣回憶過早年在霍恩西的學習:我沒學習什麼技法上的東西,但我學回了尋找內在的語言,懂得了人的行為與感受之間的關係。
  • The Artistic Realm of Anish Kapoor
    In the mode of interaction of elements such as people, works, cities and nature, the vitality of the field is activated by art.
  • 2019安尼施卡普爾中國首展北京站時間地點、門票價格、展出詳情
    藝術總能以多種形式蕩滌人的靈魂,比繪畫更立體直觀的是雕塑,當代最著名的雕塑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來了! 2019安尼施卡普爾中國首展北京站,10月26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期待與大師名作進行一場關於藝術的邂逅。
  • 新藝術派 Art Nouveau
    新藝術派Art Nouveau重新樹立了19世紀失去了的藝術統一性,革新了當時被禁錮在過去的風格以及平庸性中的建築和家具設計。而繪畫則帶有象徵主義色彩,但是很華麗和溫存。新藝術派藝術的集大成者是奧地利藝術大師Gustav Klimt這是位天才創造性的藝術家。1897年創立了維也納分離派。
  • Anish Kapoor工作室/ Caseyfierro建築事務所
    直到2010年,這位藝術家同CFA合作,希望採取多樣化的材料和施工方式,將一系列工業建築改造成靈活自由的藝術工作空間。http://www.iarch.cn/thread-32721-1-1.html2016年第二屆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報名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各位小夥伴抓緊時間參加咯!錯過就要等2年!
  • 國外水彩丨印尼畫家Amit Kapoor
    Amit KapoorMr.Amit kapoor is a leading master
  • 國外水彩丨印度畫家Amit Kapoor
    Amit KapoorMr.Amit kapoor is a leading master
  • ArchDaily 2021年度建築大獎 ,決選名單公布!
    我們基於讀者的信任,展示全球建築領域趨勢,並應對各種挑戰。本次年度建築獎項評選,以用戶的選擇為中心,通過民主投票,不帶偏見、不受地域限制,為大家選出了最能夠代表當下的建築項目。2021ArchDaily年度建築大獎由Dornbracht獨家冠名舉辦,這是一個全球領先的廚衛設計品牌,為您提供最先鋒的室內設計。
  • 摩登藝術符號 artdeco建築風格(圖集)
    摩登藝術符號 artdeco建築風格(圖集)
  • Art-L Gallery|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
    作為國內首個面向國際的酒店型藝術博覽會,AArt以城市為名,將「藝術與生活對話」作為宗旨,是國內大眾藝術消費品類最具代表性的博覽會品牌。AArt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以「A」命名,「A」即為一,意在表達人生中的第一件藝術品,亦在表明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每個家庭都應擁有一件藝術品。
  • ArchUnits一棟設計 | 如同美術館般的空間——Amico BJ餐廳
    One side of the bar counter can be easi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back kitchen, while the other side make it easy for the chef to see the dining places.
  • 石語梵行 |《印度藝術:印度傳統的雕塑、繪畫與建築 The art of India》
    AN ANCIENT INDIAN TREATISE says that art conduces to fulilling the aims of AN life, whose ultimate aim is
  • [公共藝術now]大地藝術 Land Art
    大地藝術是當代藝術最重要藝術形態之一,其組成我們對藝術和生活之間關係的想法。大地藝術、也被稱為地景藝術,是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操縱在空曠的場地的藝術形式。它提出關於對生活,社會與人類的問題,其比我們日常尋找的回答更多。。。藝術家往往使用材料從特定的自然環境中製作出作品,而作品和它們周圍的環境一併融合在一起。
  • 表示方位的介詞及介詞短語across from/next to/between/around
    Jennifer: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art museum? I’m new here.Ron: Sure.Ron: The post office is between the art museum and police station.Jennifer: Thank you so much.Ron: You’re welcome.
  • 充滿能量,引而不發:蛇形美術館北京展亭正式亮相 / 家琨建築
    If "With the Wind" is a temporary art installation, "Bow-arch" has developed into a new and stable hierarchy of elastic structure for pract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 AD艾克建築設計|以細胞為概念的暗系空間藝術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機體與外界之間的天然「界面」,細胞處於不斷的死亡中,新細胞則不斷分裂為多個細胞,以維持機體健康。這是死亡與新生的必然較量。As the largest organ of human body, skin i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hysical body and the outside world.
  • 新藝術運動建築風 Art Nouveau architecture(中)
    與歷史主義相反,匈牙利的新藝術運動是基於所謂的國家建築的特點。除了著名的zsolnay陶瓷藝術(本站也介紹過他家的),ÖDön Lechner(1845–1914),是匈牙利的新藝術運動最重要的人物,號稱「匈牙利高迪」,他以印度和敘利亞靈感來打造的建築,後來更多有著匈牙利傳統裝飾圖案。以這種方式,他創造了一種原始的建築風格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