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換1袋鹽5個換1瓶醋 天台小山村這樣處理廢棄口罩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張丹萍 通訊員 鮑蕾 胡偉明

"三個廢棄口罩能換一袋鹽,五個就能換瓶醋,還能減少環境汙染,真是兩全其美。"2月11日上午,天台縣雷峰鄉狀塘村的楊大爺來到廢棄口罩回收點,將用塑膠袋密封的廢棄口罩扔進了有害物品垃圾桶,隨後兌換到了日用品。據悉,從9日上午開始,狀塘村在全縣率先推行"廢棄口罩換日用品"活動,有效解決了廢棄口罩的處理問題。

狀塘村網格員楊國周說:"自年三十在村口執勤以來,我發現很多廢棄口罩被隨意丟棄,這樣不但不環保,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汙染。"於是楊國周與同在卡點執勤的村幹部楊武軍商量,決定舉行"廢棄口罩換日用品"活動。

隨後楊國周和楊武軍在例會上與其他幹部一同商議兌換細則。最終,村裡選定食用鹽、醋和溫度計三樣日用品作為廢棄口罩的置換物。"這些都是防疫期間村民的必需品,用來兌換廢棄口罩不但能激發村民的積極性,還能減少村民外出採購的頻率。"

此外,細則中特別指出,廢棄口罩必須放進密封的透明塑膠袋,扔進指定的有害物品垃圾桶。同時,每次兌換前要與工作人員約定好時間,保證每個時間段只有一個人來兌換物品,避免人群聚集。細則完善後很快被寫成大字報貼在村裡的宣傳欄上,並在村民群裡每天發布宣傳。

"活動開展第一天就很受村民歡迎,僅9日一天,兌換點就回收了近50隻口罩。目前,狀塘村已經回收了幾百隻口罩,將交給保潔員進行統一處理。"楊國周說。

"狀塘村開展的『廢棄口罩換日用品』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被村民們廣泛宣傳,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防疫意識,也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防疫中來。目前這一舉措在天台全縣相繼推行。"雷鋒鄉黨委副書記陳加雷說。

相關焦點

  • 常見的農藥袋、農藥瓶,屬於什麼垃圾?在農村能換錢還能換工作?
    甚至上海市民都調侃,現在倒個垃圾都是「萬眾矚目的事」。 隨著上海開展的城市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我國三大攻堅戰想著縱深賣出了最堅實的一步。伴隨著垃圾分類進行的同時,在上海還出現了一個以垃圾為職業的新行業:上門垃圾分類師。一般一個上門垃圾分類師處理一戶垃圾的回收,會在十分鐘內完成,並且一個小區有5戶居民下單時候才會提供上門服務。
  • 廢棄口罩丟哪兒?開平這些地點請收好!廢棄口罩這樣處理
    但有很多市民會提出疑問:已經使用過的(廢棄)口罩丟哪兒?如何處理?小編這就為你解疑記者教你如何處理廢棄口罩▼其實,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日前已發布一號通知,要求人員進入公共場所前必須戴口罩。
  • 杭州28年老店舊瓶換新水 6個舊瓶換1瓶礦泉水 回收舊瓶做植物牆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一家28年老店格外熱鬧,原來是因為店老闆發起了6個舊瓶換1瓶礦泉水的活動,周邊居民到活動後,紛紛將家裡和路邊的舊瓶收集起來參與兌換。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環保活動,店門口還用喇叭放著老闆寫的活動口號「勤喝水,喝好水,下地幹活不會累;你撿瓶,我獻水,健康環保生活美」。老闆表示發起舊瓶換新水主要是為了響應「垃圾分類」的倡議,將被廢棄的舊瓶收集起來回收利用,不僅能保護家鄉環境,而且也可以讓大家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
  • 口罩在韓國比錢值錢:3個換一碗醒酒湯,5個能理髮,還能換雞蛋
    據每日經濟新聞3月20日報導,近日韓國疫情得到了控制,但口罩卻成了「硬通貨」,甚至能夠在市場上「流通」。3個口罩可在湯品店換一碗醒酒湯,5個口罩能夠去理髮店理一次髮。為應對口罩緊缺,韓國已下撥848億韓元為國民採購口罩救急,還將進口口罩的關稅降到零。
  • 普通市民廢棄口罩屬於什麼垃圾
    ;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所產生的廢棄口罩全部納入醫療廢物收運處理體系。深圳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置了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1.2萬餘個,每天經由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收集處理的廢棄口罩大約15萬個。1、廢棄口罩採用密閉容器進行收集,桶內鋪設雙重密封袋,廢棄口罩與收集桶不直接接觸。
  • 10個盒子換1盒200毫升的鮮奶 83萬個牛奶盒走上循環路
    家住「秋月楓舍」小區的雷薇婭有個堅持了近半年的習慣:將每天喝完的牛奶盒洗乾淨,倒扣在水鬥裡,第二天一早拍扁,每5個盒子用橡皮筋紮成一捆。「每月逢5的日子有人來收,10個盒子換1盒200毫升的鮮奶。」在她看來,這樣的活動很實惠,還能有效促進垃圾分類。
  • 江西九江小山村「變身記」:換個方法靠山吃「山」
    (中國減貧故事)江西九江小山村「變身記」:換個方法靠山吃「山」中新網九江9月21日電 題:江西九江小山村「變身記」:換個方法靠山吃「山」作者 李韻涵就在數年前,坐落在九嶺山脈武陵巖下的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村民們靠山吃山
  • 廢棄菌袋變廢為寶
    黑龍江省牡丹江東寧市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年生產規模12.5億袋,產量約佔全國1/10,帶動4萬餘戶菌農致富,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黑木耳第一縣」稱號。   隨著黑木耳產業繁榮發展,東寧市一年產生約25萬噸廢棄菌袋,隨意丟棄,不僅破壞鄉村美景,而且嚴重汙染土壤和水源。
  • 廢棄口罩如何處理?深圳推行「2+2」工作法
    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截斷疫情二次傳染途徑,保障市民的健康生活,1月29日,廣東省住建廳緊急印發《關於加強廢棄口罩管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範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對疫情防控期間用過的口罩等易感染廢棄物的處理提供工作指導。此外,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也多措並舉,出臺了相關工作指引,要求全市各區、街道、環衛企業等嚴格按照指引,依據「密閉放置、專門收集、集中處理」原則,處理用過的口罩等易感染廢棄物。
  • 處理廢棄藥品依照5步驟
    藥師提醒民眾,過期藥品,無論外包裝是否完整,都不可再使用;同時廢棄藥品在丟棄前,需依照5步驟處理,以保障用藥安全衛生。   新北市亞東醫院藥劑部周政弘藥師指出,首先,檢查藥品外包裝,未開封的藥一旦超過標示日期,不僅品質像溜滑梯般逐漸下降,藥效更像變了心的另一半,回不去了,因此,過期藥品,無論外包裝是否完整,都不可再使用。
  • 廢棄口罩都去哪兒了?收集、轉運、焚燒處理
    圖為14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清潔工收集口罩後消毒。 洪堅鵬 攝 中新網海口2月14日電 (洪堅鵬 劉澤群 譚瑩)噴灑消毒液、密封、裝袋……每天,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的清潔工吳彩雲都要多次重複這些動作,將廢棄口罩收集起來,交由專用車輛運往醫療廢物處置廠焚燒處理。
  • 口罩可以循環利用嗎?N95一次性口罩可以消毒後重複使用嗎
    29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於加強廢棄口罩管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範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作出規定:  1. 在醫療機構時,應將廢棄口罩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作為醫療廢物收集處置。  2. 對於普通人日常使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可以直接丟入「其他垃圾」桶,嚴禁回收及分揀。  3.
  • 快評丨全面推行垃圾分類,首先要科學處置廢棄口罩
    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口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我省將繼續加大口罩市場投放量的消息,無疑是一顆「定心丸」。與此同時,口罩投放量的增加,也意味著廢棄口罩的數量將隨之增長,如何處置那些廢棄口罩,同樣值得關注。自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口罩一直是市民關心的熱點,用過的廢棄口罩如何處理,也是市民關注的問題。
  • 內衣多久換一次?3個信號提醒你該換了!特別第1個,讓你的胸變小
    不敢是洗還是換,都得多上點心!內衣天天洗,這是必須的,但是多久換一次合適,寶寶你真的知道嗎?一般來說,內衣最好是3個月換一次,當然也不是絕對的說法,如果出現以下這些現象,也必須換掉!1、掉肩帶如果肩帶掉下來的頻率很高的話,那證明肩帶已經失去了彈力,這樣的內衣上身根本對胸部起不到承託的作用,再穿容易導致胸部下垂,所以建議寶寶們最好換掉吧!
  • 比錢值錢,韓國口罩變硬通貨:三個換醒酒湯、五個可以理髮
    據央視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韓國口罩變得格外稀缺,甚至比錢還值錢。在韓國一些商店,已經開始以物易物模式,三個口罩可換一份醒酒湯,五個口罩可理髮。網絡上出現了一個口罩換四個雞蛋,兩個口罩換電影票的現象。
  • 紅山區關於加強廢棄口罩、手套等特殊垃圾管理的通知
    (一)對於普通人日常使用口罩,因風險較低,使用過的口罩摺疊紮緊裝袋後投放至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附近無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的,摺疊紮緊裝袋後直接投放至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二)對於存在發熱、咳嗽、咳痰、打噴嚏等症狀的人,或接觸過此類人群的人,將廢棄口罩丟入垃圾袋,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後,撒至口罩上進行處理。如無消毒液可使用密封袋或保鮮袋,將廢棄口罩密封后投放至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
  • 廢棄口罩是怎麼處理的
    本報訊(記者李立峰 通訊員武佳佳)「請問你們對廢棄口罩等防疫醫療廢物是怎麼處理的?」「我們按照上級要求,印製了1400餘份『廢棄口罩專用』的標籤,在城區各點設置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箱。」從2月20日開始,重慶市開州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幹警經常要與當地處理防疫醫療廢物的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打一個電話。而這正是重慶市檢察機關開展防疫醫療廢物處置專項監督的一個縮影。2月17日,重慶市檢察院下發《關於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開展對防疫醫療廢物處置專項監督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積極開展源頭防控,監督、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加強防疫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 石獅人看過來,廢棄口罩不能隨意丟棄,如何處理?一圖讀懂
    石獅人看過來,廢棄口罩不能隨意丟棄,如何處理?不要讓本應保護我們的口罩成為新的病毒傳染源!!!No.1使用過的口罩的危害使用過的口罩確實可能攜帶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細菌等。這些微生物不僅可能源於外界,通過吸氣,吸附在口罩的外表面,也有可能因為使用者本身攜帶細菌、病毒,通過呼氣,吸附在口罩的內表面。
  • 炸魚一次沒吃完,將它換個吃法,鮮美入味還不膩,下酒又下飯!
    老公說他有辦法,將它換個吃法,肯定很好吃,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做的。十幾分鐘老公就將舌頭魚端了出來,我一嘗,果然鮮美入味還不膩,是下酒又下飯的好菜,就對老公豎起了大拇指,並向老公請教做法。老公得意的說,這是醬燒的做法,先調好湯汁,再將舌頭魚放裡面燉煮至湯汁收到魚裡面,這樣不光入味,魚表面的那層酥皮也已經綿軟不膩了。
  • 記者調查 看西青區廢棄口罩處置如何做?
    記者馬曉萌對此進行了調查,來聽報導: 1月28日,記者來到西青區、河西區、和平區、津南區,走訪了6個社區,看到和平區和西青區都設置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而在河西區、津南區,這種垃圾桶還沒有普及,市民可以隨意處置廢棄口罩。記者在津南區碧桂園社區、河西區龍瀚東園小區看到,這些小區裡沒有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市民對廢棄口罩如何科學處理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