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吉布地期待成為「東非的蛇口」

2020-12-24 大眾網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 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6日發表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在吉布地的落地,有望為這個GDP僅為18.5億美元、貧困人口佔79%的國家帶來發展的希望。

  文章稱,連接內陸國家衣索比亞到紅海小國吉布地的阿迪斯阿貝巴—吉布地鐵路,乍一看並沒有什麼顯著的中國特徵。然而,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車上的中國司機和幾名擠在臥鋪上的中國乘客。

  這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3月18日的記者會上說:「當前,中非合作的成果遍布非洲各地,惠及非洲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合作項目效果好不好,非洲人民最有發言權。」

  文章介紹,這條鐵路最終將把中方在吉布地的幾個大型基建項目連接起來,包括多拉萊多功能港、多拉萊貨櫃碼頭和吉布地國際工業園區——一個龐大的製造業中心。

  文章援引吉布地財政部長伊利亞斯·穆薩·達瓦萊的話說,中國想把吉布地打造成「東非的蛇口」(蛇口是位於中國深圳的一個自貿區)。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18.5億美元的吉布地,需要中國的援助。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數據,吉布地貧困人口比例為79%,其中42%的人屬於赤貧人口。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去年12月在華盛頓講話時稱,「非洲之角的力量對比將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轉變」。

  吉布地港口和自貿區管理局主席阿布貝克爾·奧馬爾·哈迪反駁說,博爾頓的說法是「宣傳」,「我們自己有經驗,為什麼要引進其他實體來運營我們的港口?」

  文章介紹,緊挨著塔朱拉灣的海岸,一座寫字樓、一家酒店和倉庫正在吉布地國際工業園區中崛起。

  內瑪·阿卜杜拉希·艾哈邁德是工業園區的商務經理。她說她見過蛇口自上世紀以來的照片,見識了在她有生之年發生的變化。「30年前,蛇口與吉布地很像。」她說,「那兒當時還什麼都沒有。」

  【延伸閱讀】英媒:「一帶一路」歡迎志同道合者加入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 路透社4月4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始終歡迎「志同道合」的國家和地區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中。

  文章介紹,「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建設一個連接中國與中亞、東南亞、歐洲及更遠地區的龐大基礎設施網絡,很像古代的絲綢之路。上個月,義大利成為首個籤署該倡議的七國集團成員國。

  繼兩年前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後,第二屆峰會將於4月底在北京舉行。

  文章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說,已有包括近40位外方領導人在內的上百個國家代表確認與會。

  楊潔篪說:「『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透明的,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

  中國強調,它始終歡迎「志同道合」的國家和地區參與該項目。

  文章稱,中國沒有披露計劃出席會議領導人的完整名單,但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等人已經確認到會。

  文章稱,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歐洲高層領導人表示,如果該項目意味著更多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他們願意參與其中。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3月在歐盟峰會上發言說,德國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呼籲實現互惠。

  文章稱,義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將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羅馬說,籤署「一帶一路」倡議將帶來急需的投資並促進貿易,同時也指出了一個事實:包括匈牙利、波蘭、希臘和葡萄牙在內的十幾個歐盟國家已經與中國籤署了諒解備忘錄。

  (2019-04-09 11:25:07)

  【延伸閱讀】新媒:紐西蘭不能錯過「一帶一路」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 紐西蘭《自治領郵報》網站4月8日發表亞洲紐西蘭基金會執行主任西蒙·德雷珀的文章稱,在對待新的國際倡議時,紐西蘭歷來更願意參與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如果不參與「一帶一路」,紐西蘭可能會錯過本世紀最大的經濟項目之一。

  文章稱,紐西蘭總理不久前對中國進行了旋風式訪問,中國隨之再次成為新聞焦點。4月底,中國將主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屆時,中國將繼續受到媒體關注。

  紐西蘭貿易與出口增長部部長戴維·帕克將率領一個商業代表團出席此次論壇,這將是一次受到關注的活動。

  文章稱,對紐西蘭人來說,「一帶一路」近兩三年才進入他們的集體意識。

  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上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在尋找既符合紐西蘭利益和價值觀,又符合中國利益和價值觀的合作領域。」

  文章介紹,亞洲紐西蘭基金會是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為紐西蘭—中國關係促進委員會編寫的一份報告的發起者之一,這份報告在下述方面找到了機會:貿易便利化(如生物安全和清關)、紐西蘭作為去往南美洲的中轉國、研究合作和研究成果商業化以及創意產業。

  亞洲紐西蘭基金會有關亞洲的研究發現,44%的紐西蘭人聽說過「一帶一路」倡議,約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對它至少有一點了解。自基金會早些時候就這一問題進行調查以來,這些數字有所增加。

  文章稱,雖然紐西蘭處在南端,距離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十分遙遠,但仍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

  文章指出,究其核心,紐西蘭是一個小規模出口拉動型經濟體。在對待新的國際倡議時,它歷來更願意參與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紐西蘭總害怕錯過,早早參與會讓它有機會幫助塑造新項目,並倡導符合其利益和價值觀的標準,最新的例子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文章認為,如果完全置身事外,紐西蘭不僅將無法施加哪怕很小的影響,而且可能會錯過本世紀最大的經濟項目之一。

  (2019-04-09 10:57:00)

  【延伸閱讀】通訊:「一帶一路」合作為斯裡蘭卡鐵路史開啟新篇章

  這是4月5日無人機航拍的斯裡蘭卡南部貝利亞塔火車站。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4月5日無人機航拍的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上的瓦泰格默鐵路橋。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4月5日拍攝的斯裡蘭卡馬特勒火車站,該站是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起點。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4月5日,在斯裡蘭卡南部貝利亞塔火車站,工人們在休息。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4月5日拍攝的斯裡蘭卡南部貝利亞塔火車站。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4月5日,在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沿線車站,一名工人對站臺進行通車前的最後清理。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4月5日拍攝的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上的瓦泰格默鐵路橋。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4月5日拍攝的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沿線隧道。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4月8日,一輛列車停靠在斯裡蘭卡南部馬特勒火車站,準備駛往貝利亞塔。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4月8日,幾名當地群眾在斯裡蘭卡南部馬特勒火車站候車。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2019-04-09 08:25:07)

  【延伸閱讀】美媒:拉美國家踴躍參與「一帶一路」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導 美聯社4月4日報導稱,中國在拉美拓展「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港口等與貿易相關的設施,這引起了華盛頓的警覺。自19世紀以來,美國領導人一直認為該地區是其他大國的禁區。

  報導稱,巴拿馬是一個只有約400萬人口的中美洲國家,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卻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貿易要道之一,具有戰略重要性。

  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日前訪問香港時說:「我們看到了將亞洲和美國與巴拿馬連接起來的大好機會。」

  報導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使鐵路、港口和發電站等項目在全球數十個國家開展起來。

  報導稱,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也說,他正在考慮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去年5月,加勒比地區國家千里達及托巴哥與中國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9月,一家中國企業獲得了建造幹船塢的合同。

  去年10月,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訪問巴拿馬,並與巴雷拉舉行了會晤。隨後,蓬佩奧對記者說,在中國投資問題上,巴拿馬「應該睜大眼睛」。

  報導援引巴拿馬最有影響力的報紙《新聞報》的創始人、商人羅伯託·艾森曼的話說,唐納·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政策無助於美國在該地區的事業。

  報導注意到,蓬佩奧來訪兩個月後,巴雷拉宣布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巴雷拉說,巴拿馬希望在幫助建設更為互聯互通的世界方面「發揮前線作用」。

  第二天,在巴雷拉參加的一個儀式上,中國公司獲得了橫跨巴拿馬運河建造第四座大橋的合同。

  (2019-04-08 10:59:01)

  【延伸閱讀】巴拿馬總統稱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看到重大機遇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導 美媒稱,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2日在訪問香港期間表示,巴拿馬在中國大規模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中看到了「重大機遇」。

  據美聯社4月2日報導,巴雷拉說,該倡議意在編織一個由港口、橋梁和電站組成的網絡,將中國與非洲、歐洲及其他地區連接起來,亞洲和美洲連接是開發巴拿馬潛力的一個機會。

  「『一帶一路』的主要理念是互聯互通,而巴拿馬是其所在地區聯通最廣的國家。我們擁有一座非常重要的機場,有巴拿馬運河,還有港口,」巴雷拉告訴記者,「因此,巴拿馬加入這項倡議,我們從中看到一個把亞洲、美洲和巴拿馬連接起來的重大機遇。」

  報導稱,巴拿馬正就架設巴拿馬運河第四座大橋以及建設巴拿馬城公共運輸項目與中國企業洽籤合約。此外,中方可能還會為巴方建設一條從巴拿馬城通往哥斯大黎加的高速鐵路。巴雷拉對這一高鐵項目予以讚賞,認為其有助於推動巴拿馬的經濟發展。

  報導還稱,巴拿馬正在與中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巴方還在香港開設了領事館。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而巴拿馬是中美洲的金融中心。巴拿馬和上海之間的直飛航線也有可能在今後幾個月內開通。

  (2019-04-05 12:31:00)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吉布地駐軍司令首次出席美主導軍演
    美媒:中國吉布地駐軍司令首次出席美主導軍演 郭媛丹/環球網-環球時報 2019-05-28 16:53
  • 建新港,開發自貿區 中企提升吉布地發展速度
    如今,吉布地老港陳舊的設施早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運輸需求,阻礙了經濟進一步發展,吉布地政府一直試圖翻新港口。  2013年2月,中國招商局集團參與吉布地港口公司改制,收購其23.5%的股份,成為該港第二大股東。為改變吉布地老港日漸飽和的狀況,中吉雙方共謀出路,利用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優惠貸款,投資5.8億美元修建了新的多功能碼頭。
  • 美媒:吉布地海軍基地助中國向非洲投送兵力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2月4日文章,原題:有了中國的海軍基地,吉布地可成為「非洲的新加坡」 吉布地距北京約4800英裡,中國可能很快將在當地開建海軍基地。這個永久設施將是中國的首個海外軍事前哨站,從而使北京進入阿拉伯半島並能夠向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投資附近投送兵力。但是,中國不會是唯一的受益者。
  • 世界地理小區域——非洲新加坡(吉布地)
    位于吉布提中部的阿薩勒湖的湖面(-156m)是非洲最低點,其湖水是塔朱拉灣的海水通過地下泉眼噴湧出來的,其鹽度高達34.8%,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湖泊之一。下圖為吉布地及衣索比亞區域圖。(1)簡述阿薩勒湖鹽度極高的原因。(2)分析吉布地成為東非優良海港之一的優勢條件。
  • 美媒:中國即將駐軍吉布地 美防長謀求鞏固駐軍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媒體4月25日稱,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上周日(23日)訪問了吉布地,謀求穩住和強化與這一戰略地位顯要的非洲小國的夥伴關係。此前,美軍高級官員對中國將它的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建在吉布地美軍軍營附近表示關切,並向吉布地總統表達了美方的「憂慮」。
  • 東非吉布地危險又繁華的小國,吸引無數旅人駐足!
    由於受地球板塊運動的影響,處在東非大裂谷末端的吉布地,其地殼厚度比鄰近地區薄,不僅全境大部分地區系由火山巖物質構成,而且地震的頻率也較高。由于吉布提位於阿拉伯半島近旁,又處於印度洋西岸,故其氣候深受阿拉伯半島乾燥氣候影響,同時也受印度洋氣團的影響,包括沿海地區在內的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內地則近於熱帶草原氣候。吉布地國土面積雖小,但境內地形複雜。
  • 地圖看世界;吉布地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
    一,吉布地港。吉布地港,是東非吉布地共和國自由港,衣索比亞中轉港。位于吉布提東南沿海塔朱拉灣的南岸入口處,瀕臨亞丁灣的西南側,是吉布地的最大海港,也是東非最大的現代化港口之一。吉布地港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美國和西歐所需要的1/3的石油,西歐所需要的1/4的糧食,都要經過這裡轉口運輸。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開往歐洲或由紅海南下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船隻,都要在吉布地港上水加油,被西方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
  • 吉布地何以成為大國海外基地選項
    近年來,伴隨著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需求的大幅度增加,美、日等國家紛紛在吉布地設立海外基地,加上早期法國在此建的海外基地,義大利、西班牙、瑞典等其他國家的巡邏機和海軍護航編隊也經常在此停靠,休息調整、進行後勤補給,小小的吉布地成了各國海軍的匯聚地,大國海外基地選址的重要選擇。 吉布地的戰略地位緣何重要歐亞非三大洲的「要塞」。
  • 招商局「老兵」梁憲:「蛇口精神」鑄就改革傳奇
    新華社深圳8月24日電(記者孫飛)39年前,2.14平方公裡的蛇口工業區,特區的先行者從此改革起步、闖關奮戰;如今,近2000平方公裡的深圳經濟特區,經濟總量已超過2萬億元,成為世界級城市……回憶近40年的激情歲月,原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梁憲感慨不已,改革傳奇將被歷史所銘記。
  • 解放軍首度在吉布地駐軍 新德裡憂印度洋已是中國人的天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7月11日在廣東湛江舉行過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隊出徵儀式後,搭載官兵的艦船解纜起航。中國人民解放軍7月11日在廣東湛江舉行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隊出徵儀式,基地官兵在井岡山艦,以及東海島船上分區列隊的畫面。
  • 致敬「逆行」與堅守的海外招商人 | 吉布地項目 「最可愛的人」​
    在東非之角吉布地,湛藍色的海水和土黃色的高原被彎曲的海岸線割裂開,在這片自然資源貧乏、氣候炎熱的土地上,疫情似乎顯得更加無情。一群最可愛的人,或逆行、或堅守,他們盯緊防疫抗疫、抓牢經營發展,用勇敢和汗水澆灌出了一朵不斷綻放的沙漠之花。百年君今天分享「逆行」與堅守的吉布地招商人故事。
  • 日媒關注中國吉布地基地設立一周年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軍隊去年8月在非洲東部吉布地設立首個海外基地,加速在海外擴張影響力。吉布地原本就駐紮著美軍、法國軍隊和日本自衛隊。中國還在吉布地開通了鐵路,穩步地鞏固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
  • 東非吉布地現神奇一幕!解放軍發揮驚人天賦,這一能力被發揚光大
    在東非這個遍地都是火山巖和沙漠焦土的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全年幾乎乾旱無雨的氣候下,中國軍人成功種出西瓜、絲瓜等農作物,讓很多媒體驚呼:中國軍人走到哪,這才就會種到哪。而中國軍人的堅毅也正是體現在此。在吉布地,農業專家的結論是這裡根本不適合種植。但是中國海軍不信邪啊,手搬巖礁、掬土捧沙,不斷試種,屢死屢種,硬生生的將荒漠變成大綠洲。
  • 世界地理小區域——非洲新加坡(吉布地)
    位于吉布提中部的阿薩勒湖的湖面(-156m)是非洲最低點,其湖水是塔朱拉灣的海水通過地下泉眼噴湧出來的,其鹽度高達34.8%,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湖泊之一。下圖為吉布地及衣索比亞區域圖。(1)簡述阿薩勒湖鹽度極高的原因。(2)分析吉布地成為東非優良海港之一的優勢條件。
  • 吉布地館民居搶眼 沙漠玫瑰石傳達甜蜜愛意
    吉布地館內的傳統民居「達布瓦塔」昨天,上海世博會迎來吉布地國家館日,具有非洲遊牧民族特色的吉布地傳統歌舞在世博中心上演,展示出這個「熾熱的海濱之國」沙漠和海港的多樣風情。其中,「達布瓦塔」吸引了不少遊客,這座形似蒙古包的建築頂部覆蓋著手工編織的帶狀飾物,手工編制的掛毯和地毯則分布於牆壁和地面,牆上還掛有吉布地當地的繪畫作品。吉布地的首都吉布地市是東非最大的海港之一。場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港口極負盛名外,吉布地市還被譽為「世界最熱的都城」,熱帶沙漠氣候給了吉布地一個禮物 「沙漠玫瑰」。這種石頭形狀酷似玫瑰而得名。
  • 吉布地多哈雷港口項目竣工
    本報達喀爾電 記者郭凱報導:經過30個月的緊張施工,日前,吉布地多哈雷多功能港口項目(一期)工程順利完工,投入運營。吉布地總統蓋萊、索馬利亞總統穆罕默德、中國駐吉布地大使符華強、吉全體內閣成員共同出席了竣工儀式。
  • 吉布地
    整個圖案象徵吉布地人民時刻準備著捍衛祖國的獨立和自由,也表達了該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美好願望。     【獨立日】6月27日(1977年)     【國慶日】6月27日(1977年)    【國家政要】1999年4月,伊斯梅爾·奧馬爾·蓋萊當選吉布地獨立以來的第二任總統,2005年4月連選連任
  • 中土集團助力吉布地邁進鐵路新時代
    原標題:中土集團助力吉布地邁進鐵路新時代  新華網吉布地市12月31日電(記者 梁尚剛)2014年最後一天,對於地處東非之角的吉布地來說,無疑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吉布地歷史上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當日正式鋪軌,開啟了吉布地鐵路現代化的新篇章。
  • 港媒稱中國投資者湧入吉布地:有使館和海軍基地更安全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英媒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湧向東非小國吉布地,這讓曾經從事水果和蔬菜貿易的周怡(音)在2016年認定,這是買下首都吉布地市最有名的中國餐館的適宜時機。自2015年證實將在吉布地設立第一個永久海外軍事基地以來,北京試圖淡化這個基地的重要性。但外界普遍認為,該基地將為保護中國在非洲迅速發展的經濟存在發揮作用。在人口不到100萬的吉布地,中國公司承建的基礎設施項目不難找到,包括新的港口、購物中心、公路、機場和連通吉布地與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電氣化鐵路線。
  • 「今年是值得吉布地高興的一年」(一帶一路·互利互惠)
    吉布地總統蓋萊在儀式上致辭時感謝中國政府和企業對吉布地發展的支持。 吉布地海運領域「盛開的花朵」 吉布地位於紅海與印度洋交匯處,是亞歐非海上主航線的重要樞紐;人口雖不足百萬,但背靠人口近一億的衣索比亞。以前,老舊的港口基礎設施阻礙了吉布地釋放發展潛力。中國企業幫助建設吉布地新港,吉布地各界為此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