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11·2」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全國婦聯作出了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實施「破難行動」部署。省委高度重視,省委相關領導分別聽取省婦聯專題工作匯報並作出指示,提出要求。省委撥出專款200萬元作為「破難行動」首期工作經費。省委組織部要求各地市委組織部確保今年10月底前落實「市、縣婦聯班子的專職、掛職、兼職幹部均各佔一定比例,掛職、兼職成員不低於50%」和「縣級婦聯掛職副主席不少於1名,兼職副主席不少於2名」的要求。同時在全省社會組織開展黨建「雙同步」工作中,把婦聯組織建設情況納入摸查內容。為加強對各級婦聯組織的指導,省婦聯制發「破難行動」工作方案,堅持問題導向,採取先行先試、示範帶動、現場推進、掛點督戰等措施,推動「破難行動」落地落實。
「南粵女聲」特推出《「破難」在行動》專欄,陸續介紹各級婦聯組織的做法和經驗,供大家互相學習借鑑,以期在推進縣級婦聯改革 「破難」、組織覆蓋 「破難」、基層執委作用發揮 「破難」、婦聯組織作風建設 「破難」工作中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今天,
將由哪裡的姐妹分享創新舉措和亮點工作?
跟著粵姐姐一起來看看吧☟
水背村新貌
以前,水背村是和平縣出了名的後進村,環境差、治安亂,外地人晚上根本不敢來。如今,水背村已經大變樣,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環境優美整潔,村民熱情文明,村子變成了和平縣有名的先進村。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怎樣發生的呢?
「村裡的七成以上的工作都是村婦女所為,村婦女在鄉村振興、鄰裡守望、家庭建設、鄉風文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才有水背村的今天。」水背村黨支書這樣說。
「會」改「聯」工作開展以來,在河源市婦聯的指導下,和平縣婦聯迅速整合資源,組織基層執委主動融入大局,積極發揮引領、服務、聯繫婦女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作用,推動形成了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生動局面。為進一步深化婦聯組織改革,貫徹落實全國婦聯及省婦聯關於「破難行動」實施意見,和平縣婦聯緊緊圍繞群團組織「三有」(有陣地做事,有人幹事,有錢辦事),從「建好基層陣地」「壯大基層力量」「活躍基層工作」入手,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以發揮基層執委作用為突破口,積極推進組織建設改革「破難」。
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就是推進改革破難的典型案例。該村利用「會改聯」和村婦聯組織換屆的契機,廣泛吸納專業合作社女性負責人、農村女經紀人、廣場舞、巾幗志願者骨幹等熱心婦女群眾代表,擔任村婦聯執委,壯大基層執委隊伍。同時,充分利用執委的自身特長,讓她們努力成為婦女群眾的宣傳員、信息員、服務員,以滿腔的熱忱,盡己所能地幫助婦女、服務婦女。
水背村婦聯執委隊伍
「作為一名婦聯執委,我能和村婦女姐妹們一起排練、表演文藝節目,為婦女群眾服務,我覺得自己的作用得到了發揮,心裡確實感到很自豪、很有意義,我這樣做很快樂。」水背村婦聯年紀最大、78歲的執委黃連運高興地說。
借勢借力、整合資源,建好「婦女之家」「兒童之家」
讓婦女姐妹「聚」起來
水背村總人口約4000人,但常住人口卻只有2800人,其中,兒童近700人,婦女則佔了1300多人,婦女成為鄉村生產生活的主力軍。如何把婦女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起來,成為水背村振興發展的一道必答題。村「兩委」、村婦聯決定首先要給村裡的婦女兒童建一個溫馨的「家」。
水背村婦聯在「兒童之家」開展活動
村婦聯利用學校閒置的一個教室,積極協調福田區駐和平「雙精準」工作組和水背村深圳幫扶單位搭橋牽線,聯合愛心企業出資先把「兒童之家」建起來,節假日、放學後,「兒童之家」成為孩子們的好去處,孩子們高興了,家長們也不擔心了。
水背村「婦女之家」一角
利用鄉村振興的好契機,爭取資金把「婦女之家」也建了起來,執委們把婦女召集起來,讓姐妹們有苦惱可以到這裡傾訴,閒暇時可在這裡喝茶看書,大家的精神面貌慢慢發生了變化,這個「家」逐漸成為執委們了解婦女群眾需求的一個窗口。
水背村開展勞動技能培訓
執委們利用「婦女之家」,發揮自身特長為村婦女開展實用技術、創業技能、家庭教育、健康保健等各種培訓,全面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婦女之家」真正成為了婦女學習培訓的課堂、創業就業的平臺、維權服務的驛站。村婦女姐妹們的認同感、幸福感增強了,這個「家」把水背村的婦女兒童「聚」起來了。
用好平臺,加強引領,築牢思想根基
讓婦女思想「強」起來
河源市婦聯打破傳統工作模式開創了「婦聯好聲音」平臺,水背村婦聯就充分利用這一種覆蓋廣泛、機動靈活的微宣講方式,直接將「婦聯好聲音」小喇叭設在婦女兒童之家,設在婦女群眾家門口,以婦女群眾及其家庭為宣傳對象,採用聲音傳遞和線下活動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宣講。
宣講緊跟時代,內容主要為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婦聯動態、婦女典型事跡等,語言生動,形式鮮活,既接地氣,又聚人氣。每次宣講後,村婦聯執委就會利用茶餘飯後等時機召集村婦女一起聊天討論,通過這種方式,村婦聯與婦女兒童建立了生動的聯繫和互動,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
村婦聯執委還固定聯繫一定數量的婦女兒童,對貧困、殘疾、留守婦女兒童以及單親母親等群體,定期上門走訪,通過面對面或者網絡微信等方式保持經常性溝通聯繫,宣傳黨的婦女工作政策,傾聽、了解、反映婦女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實現互動常態化、溝通零距離。
群策群力,凝聚合力,積極參與各項工作
讓婦女工作「活」起來
水背村廣場舞隊
水背村老年合唱隊
水背村巾幗「三管」禁毒聯防隊
發揮村婦聯執委作用、開展婦女工作單打獨鬥不行,必須科學統籌力量,整合執委隊伍,形成工作合力。村婦聯打破年齡、學歷界限,廣泛吸納廣場舞領隊、巾幗志願者骨幹、婦女小組長、專業合作社女性負責人等熱心婦女群眾擔任村婦聯執委,並通過執委牽頭,成立了村廣場舞隊、老年合唱隊、志願者服務隊、巾幗「三管」禁毒聯防隊等隊伍,進一步壯大婦女隊伍力量。
水背村巾幗志願者疫情期間值守
水背村執委參與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
每年組織執委外出學習先進村經驗做法,定期組織執委培訓,讓執委強起來、動起來、活起來,共同參與村治理、村管理。執委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給身邊的婦女帶去幫助,送去溫暖,引領婦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工作中,用實際行動扛起「巾幗」責任。
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是各級婦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婦聯組織保持活力、發揮作用的必然選擇。和平縣水背村以發揮基層執委作用為突破口,在引領婦女、凝聚婦女、發揮婦女作用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下一步,和平縣婦聯將持續用力,繼續探索婦聯執委發揮作用方法路子,充分調動執委做好婦女群眾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為婦女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工作落實落地落細,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改革「破難」。
來源:南粵女聲、河源女聲
原標題:《「破難」在行動|抓「三有」強基層,河源市和平縣婦聯積極推動基層執委作用發揮「破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