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隨著「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巨大刀盤破壁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全部貫通,標誌著穿越國內最密集破碎帶地鐵TBM隧道和全國首條連續運輸系統地鐵TBM隧道順利貫通,也為濟南地鐵攻克硬巖區提供了經驗。
12月8日,「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巨大刀盤破壁而出,施工人員正在掛彩帶慶祝。(本報記者範良攝)
12月8日上午,隨著「啟航號」TBM(硬巖隧道掘進機)巨大刀盤破壁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島地鐵1號線海泊橋站至水清溝站區間左線全部貫通,標誌著穿越國內最密集破碎帶地鐵TBM隧道和全國首條連續運輸系統地鐵TBM隧道順利貫通,也為濟南地鐵攻克硬巖區提供了經驗。
青島地鐵1號線起於西海岸新區峨眉山路站,止於城陽區東郭莊站,穿越膠州灣,全長60公裡,是目前全國最長的跨海地鐵,也是青島市地鐵建設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條。由中鐵十四局施工的地鐵區間隧道穿越主城區,位於青島市市北區主幹道人民路下方,地面交通繁忙,居民、商戶密集,地下管線複雜,多次下穿老舊房屋、城市立交橋,施工管控難度大。
本次貫通的區間隧道地層主要為硬度高達100多兆帕的微風化花崗巖,同時夾雜著77條富水砂礫的破碎帶,如同「石頭和雞蛋混雜」,是國內同類型隧道中軟硬轉換最頻繁、地質強度對比最大的工程之一。
據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魏清武介紹,破碎帶是TBM施工的天敵,稍有不慎可能會帶來地面塌陷、卡機、地面建築物傾斜、管線損壞等嚴重事故,施工難度係數極高。在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處服務和監管下,在青島市地鐵公司和中國鐵建總部的大力支持下,施工團隊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創新採取優化刀盤參數、超前地質監測、破碎帶注漿處理、「遠程監控系統」等多項舉措,嚴格控制掘進參數、吹填碎石、壁後注漿,成功攻克混雜地質難題。
因為地下水豐富、地質條件複雜,濟南地鐵建設過程中經常碰到極硬巖石、淤泥等難題。青島地鐵用TBM穿越微風化花崗巖的施工經驗,給濟南地鐵攻克硬巖區提供了借鑑:以TBM施工參數、刀盤刀具配置等為參考,對盾構機掘進施工進行優化,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這也將為山東省內其他城市的地鐵建設提供技術經驗支持。(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