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南潯村——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不但有著濃鬱的傳統文化,而且現代旅遊服務業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紫帽紫星村——儼然是一個遺世獨立生態村,正致力於打造紫帽山下的「七星寶盒」;金井塘東村——美麗的濱海鄉村,緩緩揭開面紗,向閩南濱海歷史文化名村邁進……
歷時3個多月,經過村居展示、大眾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尋找晉江醉美村居」大型策劃終於落下帷幕,晉江首屆醉美村居名單也新鮮出爐。
舉辦本次活動,意在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福建晉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凝聚發展合力,更好服務晉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時,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盤點、梳理、總結晉江各村居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
回顧整個活動過程,從村居自薦,到群眾踴躍推薦,再到超百萬人次熱情參與票選,不僅反映出了晉江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成效卓著,也反映出了群眾對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真心認可。
看看晉江首屆醉美村居名單,既有率先開展新農村建設家喻戶曉的大埔、圍頭、燒灰、洋宅等老牌名村,又有迎頭趕上真抓實幹創建美麗鄉村的南潯、紫星、塘東、霞美、前尾等新晉面孔。可以說,本次活動既是晉江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一次集體展示,也是對晉江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來的一次「大閱兵」。
「尋找晉江醉美村居」只是對村居建設成果的一次階段考核。當前晉江正式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作為晉江的重要組成部分,村居如何搶抓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機遇和美麗鄉村創建契機,做優村級各項社會事業,城鄉融合發展,形成發展合力,尤為關鍵。
值此晉江「兩會」召開之際,晉江經濟報、晉江新聞網今日推出《晉江首屆醉美村居》特刊特輯。用筆和鏡頭記錄晉江首屆醉美村居在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改造、發展村集體經濟、創富造福百姓、留住鄉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圖文並茂與廣大市民分享晉江最具特色的村居建設成果,共同留下最美的村居記憶。也希望藉此能為晉江各村居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提供經驗借鑑。
留住鄉愁,造福桑梓,祝願晉江近400個村居明天更靚更美好!
街區新聞部
根據報紙、網絡、微信等大眾投票結果,結合主辦單位評審意見,最終獲評晉江首屆醉美村居的分別為:
金井塘東村、內坑霞美畲族村、龍湖南潯村、磁灶洋宅村、磁灶前尾村、紫帽紫星村、內坑長埔村、內坑砌坑村、龍湖燒灰村、深滬華海村、新塘杏坂社區、英林東埔村、安海前蔡村、梅嶺竹園社區、安海曾埭村、安海桐林村、羅山蘇內社區、磁灶大埔村、東石檗谷村、金井圍頭村。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以下圖文為晉江首屆醉美村居特輯精簡版
如希望了解更多,敬請關注今日晉江經濟報、晉江新聞網相關報導
金井塘東村:沙堤似劍 夕陽醉美
有朋自遠方來,晉江哪裡好玩?您可以選擇金井塘東村。
塘東村中保留有一幢幢排列有序的大屋頂、高屋脊、門路有精美磚石雕刻的明清時期的紅磚古厝,還有大量民國時期的番仔樓,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時修建的石構民居;村後的卓望山上,還有西資巖摩崖石刻西方三聖大石佛;同時,在村西還有一條全國獨一無二、天造地設、長二三公裡的觸角狀沙堤。此外,塘東村中還保留早前留下來的軍事碉堡和防空洞等,是當年「8·23」炮戰的遺蹟。
這裡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藏在深閨不為人知。這兩年,原生態的濱海鄉村終於緩緩揭開面紗,向閩南濱海歷史文化名村邁進。
來到塘東村,不得不去看的要數那條全國獨一無二、長達兩三公裡的無敵海景沙堤。它有別於沿海岸線形成的沙灘,而是一條觸角狀的沙堤,雪白的沙岸就像一柄長劍,伸向大海深處,把大海分成內外兩邊。大小金門島隔海相對,白洋嶼、南嶼等礁嶼在大海中若隱若現。
(記者_蔡培仁 鄭翔 通訊員 許金盤 文圖)
內坑霞美畲族村:別樣民風 迷人畲村
晉江內坑鎮東北角有一個少數民族,因當時古榕蒼松參天,林蔭蔽道,曙光映射,一片彩霞景觀,美不勝收,於是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霞美村。名副其實,2011年,霞美畲族村被評為「城鄉示範社區」,2013年被評為晉江市美麗鄉村示範村。走進霞美畲族村,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楊柳飄飄,屋前宅後盡顯蓬勃生機。鄉村馬路乾淨整潔,通往每家每戶。
(記者_周冬 秦越 文圖)
龍湖南潯村:古街古厝 古早味道
龍湖鎮南潯村位於國家三A旅遊度假區衙口景區內,是清代著名愛國將領施琅 、「天下第一清官」施世綸的故裡,入選了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南潯村不但有著濃鬱的傳統文化,而且現代旅遊服務業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
(記者_施蓉蓉 王家煜 文圖)
磁灶洋宅村:村在園中 園在村中
洋宅村保存完好的紅磚燕尾古民居,與村中綠意蔥蘢的休閒小公園相輔相成。
近年來,晉江磁灶洋宅村一方面加快完善村莊路網建設,一方面依託自然資源打造園林景觀,已逐漸成為晉江特色美麗鄉村。
現如今,洋宅村正著手對村莊進行新一輪的總體規劃,不僅要繼續做好原先策劃生成的村間道路拓寬亮化、敬老院配套、永光山生態公園,以及危房聯片翻建等一系列民生項目,建設美麗新村;還打算對村裡的古民居進行成片保護,留住鄉愁。著力打造晉江鄉村旅遊又一張靚麗名片。
日前,記者走訪洋宅村,串聯起村前千畝良田和村後三百畝山地的4公裡環村景觀帶正在抓緊最後施工,預計今年春節前就將基本完工。待村莊的新一期總體規劃確定後,再經過幾年的建設,相信屆時的洋宅還會更美。
(記者_賴自煌 王家煜 通訊員_李玲玲 黃其方 文圖)
磁灶前尾村:綠化亮化 風景如畫
近兩年,晉江磁灶前尾村借著創建「美麗鄉村」的春風,策劃生成了一系列民生項目,並大力推進項目落地建設,如建設前美小學新校區、村級休閒公園、新村委會大樓等,以及拓寬、靚化環村幹道,推進舊村連片改造等。
現如今,投入1200多萬元的前美小學新校區已經投入使用,村級休閒公園也已基本完成,新的村委會大樓進入最後裝修階段,而3公裡環村幹道不僅完成拓改還進行了綠化、亮化……
相比幾年前,現在的前尾村村容村貌可以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_賴自煌 王家煜 通訊員_李玲玲 文圖)
紫帽紫星村:紫帽山下 七星寶盒
在紫帽鎮西北角的紫帽山下,有這麼一個小村落,名為紫星。去過紫星村的人都會感嘆,這個小村落的美是多麼醉人:文物古蹟保存完好,擁有26棵百年以上的古樹,宛如「世外桃源」。
紫星村南連泉州出口加工區,東與霞茂村接壤,西接南安官橋的竹口村和東星村,東北背靠晉江最高峰——紫帽山,西北為紫溪水庫。村內濃蔭蔽空,果樹繁茂,因地處紫帽山西南,如北鬥七星般散布著七個民居聚落:金星、祖厝、大夫第、頂溪園、下溪園、白堀後、古樓,而得名「紫星」。全村人口3008人,713戶,是開閩三王后裔。
(記者_蔡培仁 鄭翔 文圖)
內坑長埔村:環境再造 村企和諧
長埔村位於內坑鎮西北部,是晉江市老革命基點村、文明村,2008年被評為「百村示範、村村整治」工程示範村、泉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14年被列為晉江市美麗鄉村候選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長埔村切實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創新舉措,圍繞優質服務促經濟、舊村改造惠民生兩方面,打出了「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的組合拳,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並取得了良好成效。
(記者_周冬 秦越 文圖)
內坑砌坑村:綠樹成蔭 別墅成排
「環境好起來了,我們也住進了夢寐以求的別墅,感覺很幸福。」晉江內坑鎮砌坑村的尤大爺和幾個孫子坐在家門口休閒娛樂,嘴角不時露出滿足的微笑。他說,這裡以前髒亂差,冬天還好,夏天還會有蒼蠅飛到碗裡跟你搶食,簡直不敢開窗戶。現在好了,開門就是寬闊平坦的馬路,路邊綠樹成蔭,成片別墅井然有序,環境優美,群眾別提有多幸福了!
近年來,砌坑村兩委一心一意搞建設,精心謀劃促發展,群眾安居樂業,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先後被評為晉江市文明村、衛生村,被晉江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百村示範,村村整治」重點村落等,並於2012年被評為晉江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記者_周冬 秦越 文圖)
龍湖燒灰村:蕭妃故裡 文韻濃濃
「燒灰、茂亭討食艱難,大麥一罐,小麥一瓶。赤土埔,赤土埔,一年三粒土疙瘩入腹肚。」
行走在現在的龍湖燒灰村,眼前的所見所感都和上面那段閩南話順口溜聯繫不上,而這段順口溜反映的正是燒灰村當年貧困落後的景象。如今,燒灰村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打造多種適合村民娛樂文化生活的平臺,同時也注重保留和傳承村莊「蕭妃」的歷史文化,不僅村莊環境建設越來越美,文化韻味也依然濃厚。
(記者_施蓉蓉 秦越 文圖)
深滬華海村:古森林邊 新村豔麗
一個行政村,19個自然村,總面積3.5平方公裡,深滬鎮的華海村是晉江少有的大村。近年來,這個大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不僅有規劃建造別墅群的大動作,還有投入建設汙水處理系統、打造全彩LED廣告牌的大手筆。
位於深滬灣南端,北臨海底古森林,未來,華海村還將利用深滬中小企業創業園落地村裡的區位優勢,建起綜合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廉租房等一系列便民惠民配套設施,發展前景不容小覷。如今,華海村村民的美好生活才剛剛起步。
(記者_柯明嬌 鄭翔 秦越 文圖)
新塘杏坂社區:花團錦簇 河清路平
晉江新塘街道杏坂社區地處新塘街道、西濱鎮、陳埭鎮、石獅市交界處,區位得天獨厚。2010年,該社區被晉江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第三輪不適應村和經濟欠發達村。近年來,在杏坂社區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外鄉賢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基礎設施得到大力完善,面貌快速改觀,並陸續獲評晉江市「美麗社區」、「領頭雁」示範社區、晉江市「城鄉示範社區」等。短短幾年,杏坂社區從後進村轉化為發展勢頭強大的上進村。
(記者_柯明嬌 鄭翔 陳巧玲 董嚴軍 文圖)
安海前蔡村:農家書屋 香飄十裡
作為晉江首批美麗鄉村,幾年來,晉江安海前蔡村繼續努力探索,打造「升級版」美麗鄉村:狠抓舊村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全力推進村經濟發展及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前蔡村先後榮獲2009年、2011年福建省第十屆、第十一屆文明村鎮光榮稱號,省級衛生村,泉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寬裕型文明村、敬老模範村、綠色小區, 2004-2005年度、2006-2007年度連續被評為泉州市文明村,晉江市「五個好」村居黨支部、文明精品村。
(記者_周冬 鄭翔 文圖)
梅嶺竹園社區:精神樂園 溫馨家園
這幾年,隨著晉江新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晉江有越來越多的人洗腳上樓,搬進了新的小區,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晉江人」在這裡紮根。和以前的農村不同,由新型小區組合成的新型社區開始出現在大家面前。因為居民大都是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總會顯得有些淡薄,這就要求社區居委會在提升居民凝聚力方面下更大的工夫。
作為晉江較早的新型社區典型,晉江梅嶺街道竹園社區居委會就給大家帶了個好頭。在他們看來,一個社區美不美,不僅體現在社區的環境,更體現在社區的內在。只有內外兼備,既有環境美,又有和諧的氛圍,才是真正的美。優美的生活環境、齊全的生活配套設施、豐富的社區文化生活、周到的社區服務,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竹園社區是居民心中的「精神樂園、溫馨家園」。
(記者_蔡培仁 鄭翔 陳巧玲 文圖)
安海曾埭村:書香校園 田野風情
曾埭村,地處晉江市安海鎮西郊,東與殼厝毗連,西南隔溪與南安水頭鎮樸裡交界,轄區面積約1700畝,耕地面積約1200畝,轄曾埭、東井2個自然村。相傳,宋以前海潮泛濫,潮退則為鹹鹵之區,田畝未有也。至宋,御史白承休築海為埭,名白使埭。後廢,有曾姓者修之,墾田其中,因即以曾埭為村名。
近年來,在晉江市美麗鄉村建設的號角吹響後,曾埭村幾乎全民動員。2014年9月份,泉州市10個縣(市、區)「美麗鄉村」環境衛生考評抽選的150個鄉鎮的331個村中,曾埭村更是以99分勇奪第一。在這個擁有千畝農田的村莊中,曾埭村兩委立足實際,引進現代農業,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集體經濟,積極探索一條適合村莊發展的原生態道路。
(記者_周冬 董嚴軍 文圖)
安海桐林村:綠色宜居 美好家園
桐林村轄桐林、古田、西埕三個自然村,位於安海鎮政府西北部3.5公裡,安海至內坑內安公路西側,北承內坑鎮,南鄰安海鎮區。回顧桐林村舊村改造的歷程,村兩委同心協力,立足現狀,堅持以「綠色、宜居」的發展觀統一規劃,班子團結一致,及時跟隨政府政策而動,認真執行抓落實,加強綠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畫出了閃亮的一筆。這幾年來,桐林村在安海鎮美麗鄉村環境衛生考評中均位列前三,並於2014年被列為晉江市示範美麗鄉村候選村。
(記者_周冬 鄭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