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公安部新聞宣傳局、人民公安報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熱血鑄劍丹心衛民」全國公安百佳刑警推選宣傳活動在京正式啟動,雲南省楚雄州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大隊長何曉強入圍首批50名「百佳刑警」提名。
敢闖「鬼門關」的彝州神探
「哪裡發生刑事案件,他就往哪裡衝,哪裡有危險,他總是第一個衝在最前面,他這人天生就是幹刑警的料。」這是同事們對何曉強一致的評價。30年的警營生涯,都奉獻給了刑偵事業。多次衝在一線,偵破大案要案,拼的就是一股不服輸不怕難的勁。堅毅果敢的何曉強,收穫了「拼命三郎」的稱號。
徒手追兇,是他
一次,何曉強參加專案組行動,準備對一盜竊團夥的主犯李某實施抓捕,按照分工,他與另一名民警負責在嫌疑人住地蹲點守候。可意外情況發生了,嫌疑人騎摩託突然返回,外圍民警還未就位,察覺到異常的嫌疑人立即返回家中拿出一把長刀衝了出來。
「哪個不怕死的敢來抓我。」嫌疑人叫囂著準備逃跑,眼看等待增援來不及了,何曉強向戰友一揮手,兩人隨即追了上去,何曉強腿腳利索,跑得快,早把其他戰友甩在身後。
10米、5米、3米,眼看快追上了,嫌疑人扭頭看到只有何曉強一人追來時,轉身揮刀朝他砍過來,何曉強毫不畏懼,憑著自己過硬的擒拿格鬥本領,徒手與犯罪嫌疑人展開搏鬥,何曉強左閃右突,瞅準時機,從背後來了一招「餓虎撲食」,當場將犯罪嫌疑人撲倒。待同事趕到時,何曉強已將嫌疑人制服,但他自己身上卻已血跡斑斑,被刀子劃傷多處,而他卻全然不知。
力求真相,也是他
2016年,雲南楚雄雙柏縣發生一起強姦殺人案,省、州、縣三級聯合成立「12.5」命案專案組,由何曉強擔任專案組組長。
接受任務後,何曉強帶領專案組民警輾轉奔波於雙柏、楚雄、昆明等地調查,行程2000多公裡。為找到案件突破口,他先後七次在深夜案發時段獨自一人重返案發現場,復原嫌疑人作案過程,分析作案動機,刻畫作案心理,往往在現場一蹲就是一個通宵。他認真思索和切身感受嫌疑人作案時的心態、作案地點選擇、行動軌跡、第一現場位置等因素,在反覆研究的基礎上,判斷嫌疑人就是本地人,並復原了嫌疑人的作案過程,縮小了偵查範圍,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陳某,並將其抓獲歸案。
審訊中,犯罪嫌疑人陳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實。面對困境,何曉強果斷組織專案組改變偵查策略,採取外圍迂迴包抄的戰術,與犯罪嫌疑人陳某鬥智鬥勇,用高超的審訊技巧和審訊謀略,撕開了案件口子,在事實和證據面前,陳某隻好如實供述了其殺害代某某的犯罪事實,但對其作案的詳細過程卻避而不談,極力掩飾事實真相,試圖逃避打擊。
為將案件辦成鐵案,何曉強認真分析全案證據,提出解決方案和取證思路,獲取鐵證,形成證據鏈,提升了證據效力,最終,犯罪嫌疑人陳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強姦罪被依法判處死刑,案件成功告破。
忘我奉獻,還是他
從警30年來,何曉強沒有請過一天公休假,熬夜加班,「白加黑」「5加2」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2015年5月,迪慶「5.29」案件發生,上級決定抽調人員前往迪慶參加案偵工作,何曉強第一個報了名。當時何曉強的兒子正準備參加中考,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沒有答應他的請求。哪知何曉強卻急了:「身為刑偵民警,我怎麼能因為兒子參加考試就不去呢,不行,這次我一定要去。」就這樣,何曉強如願加入專案組。由於迪慶地處高寒山區,海拔高缺氧,從迪慶回來之後,何曉強就得了高原病,後來又發展成了肺氣腫,每逢天氣變化就會不停地咳嗽。
從警三十年來,何曉強成功主辦、參與偵辦了一大批有重大社會影響的重特大案件,2017年至今,他先後參與偵破重特大疑難刑事案件200餘件、命案30餘件、打掉涉黑涉惡團夥3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000餘人。先後榮獲個人二等功2次,個人三等功2次,被雲南省公安廳授予「三基標兵」稱號,榮獲雲南省第二屆「百姓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提名獎。(雲南警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