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曾在09年的一期專題中指出,所謂富人區,它代表的是一個時代最高端的世俗追求。是城市文明和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一個城市走向發達、成熟的標誌。調查發現,中國的富人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下面看看中國富人區是什麼樣子。
相關圖集:揭秘「帝都」北京的富人區
據九個頭條報導,自任志強拋出「中國住房分為富人區窮人區很正常」的觀點後,「富人區」這個名詞終於揭開半遮半掩的面紗,正式走入公眾視線。
美國《時代》周刊曾在09年的一期專題中指出,所謂富人區,它代表的是一個時代最高端的世俗追求。是城市文明和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一個城市走向發達、成熟的標誌。
調查發現,中國的富人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下面讓我們看看中國的富人區是什麼樣子。
北京
亞運村
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中國開始崛起的標誌性事件,也同樣是北京進行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開端。運動會閉幕後亞運村的房子整整荒了一年,如何處理成了難題。後來成立了北辰集團,開始出租亞運村匯源公寓。誰曾想就是這無奈之舉促成了北京乃至全國第一個富人區的誕生。
「拿大哥大,開汽車,住亞運村」成了北京有錢人的標準。但在很多人看來,亞運村還算不上真正的「富人區」,充其量算是「大款抱團兒」。因為許多人是租住在此,並非真正業主,是為了充個大款的門面好做生意。
方莊
1991年,方莊小區開工時,北京還沒有富人區這個詞,用今天的眼光看,已很難認同方莊曾是富人區。
1993年,方輝在一家臺灣地產公司打工,那時他剛入行,如今,他成了房地產業資深人士。他的臺灣老闆問:「北京最好的房子在哪兒?」於是,方輝把老闆帶到了方莊。當時,方莊還沒完全竣工,一腳深一腳淺走下來,臺灣老闆發出感慨:「原來北京的房子這麼破啊。」
方莊的樓,在當時看,簡直是天堂,有塔樓,還有蛙式、風車式、三叉式……並成了「三大一小一多」(廚房、客廳、廁所大,臥室小,儲藏空間多)的代表。
這麼好的地方,什麼人才能住進去?方莊小區大多銷售給各大部委和銀行,而方莊附近的部委,像菸草局、二商局等,在城市改革初期,都是相對容易轉型的單位,特別是這些單位的「三產」及下屬公司等,是當年「大款」輩出的所在。此外,因生活方便,很多有錢人也租住在方莊。
朝陽公園CBD板塊
2000年前後,朝陽區成功營銷CBD概念,以國貿為圓心、環使館區的中央商務區成為富人扎堆的場所,2萬元每平米的房價在當時習以為常。浸淫北京房產圈多年的業內人士劉志偉介紹,位於朝陽公園正南門的棕櫚泉國際公寓2001年入市,拉開了朝陽公園富人區的序幕。這裡的業主包括已故畫家陳逸飛、阿里巴巴公司CEO馬雲、優酷網CEO古永鏘等等。這裡的別墅平均價格都在2000萬元以上,許多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管、駐京首席代表居住於此。在劉志偉看來,除了金融、商貿的快速發展,文化資源的日益豐富也是CBD成為第三代富人區公認核心的要素之一。中國美術館、北京國際藝術館、北京展覽館等重量級文化配套資源環伺,使得朝陽公園CBD區域儼然成為北京重要的文化中心。
王府井商圈
「別人清晨推開窗看到一片綠色草坪,而王豔推開窗看到的則是一片玫瑰色的紫禁城。」因飾演《還珠格格》中的 「晴格格」一角走紅的王豔,再次以其位於北京城中心的的上億豪宅「王府世紀」刷新了富人區的標準。這座空中花園、室內遊泳池俱全的豪宅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地理位置,位於王府井商業地區,交通四通八達,北上平安大道,南下長安大街,西去故宮紫禁城。如果天氣好,王豔會和老公、孩子一起,坐在花園裡一起喝咖啡或者共進早餐,享受紫禁城上空的豔陽。
與眾多明星流連郊外風景相反,越來越多的富人正在向城市核心回歸。隨著北京壓力的加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商務人士開始意識到居住在郊區別墅時間成本太大,因此,兼具景觀、交通優勢的城市景觀區域樓盤開始成為他們的新目標。王府井商圈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上海
盤點中國九大「富人區」"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img1.cache.netease.com%2Fcatchpic%2FC%2FC4%2FC41323B595A78003574A323163459598.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original="/uploads/allimg/131015/1271-13101513232X35.jpg" />
古北
在戴德梁行房地產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正的眼裡,「富人區代表了上海乃至中國經濟建設的形象與成就,是上海的城市名片。」類似張國正這樣的上海房產業內人士,多數認為從衡山路、華山路的花園洋房,到散布在市區中的一些零星高級公寓,都不存在一個「社區」的概念。真正稱得上上海第一個富人區的,還是要數虹橋古北區域。
「老上海」、經營著一個二手房中介公司的陸超告訴媒體,上海的古北應該算是本地第一個成片開發的高檔住宅片區。由於鄰近虹橋國際機場,對外交通方便,港臺的一些地產商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有關土地批租政策出臺後便建造了第一批外銷房。最早的住客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這逐漸使得古北具有了國際化生活氛圍。每月動輒四五千美元的租金即使在現在看來也足夠富人的標準。後來隨著一些名流如影視明星林憶蓮、胡慧中等紛紛在此定居,國內的大批富豪企業主也湧來購房置業。古北富人區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商業的繁榮,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記黃埔、中華企業、強生集團等知名開發商紛紛看中古北的商業潛力,陸續進駐進行大規模的豪宅以及商業開發,使得該區域成為更高標準的國際化富人區。
陸家嘴板塊
近年來,隨著浦東地區的大力開發,浦東陸家嘴板塊成為上海人公認的新興富人區。1990年代中後期,通用汽車、可口可樂、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在上海的業務迅猛發展,於是,在金橋地區,一個佔地面積37平方公裡的「GREENCITY」(碧雲國際社區)開始形成。據統計,目前《財富》500強中有26家企業的亞太區總裁及高級執行官攜家眷居住在此。同樣聲名顯赫的還有黃浦江畔的陸家嘴濱江豪宅區。
深圳
羅湖
時光倒退二十年,今天所謂富人的生活模式與其他人並無二致。世聯地產主席陳勁松回憶道:「一直到八十年代初,絕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個平等的、無差異的環境中生活的,城市居住生活完全可以用大院和宿舍來統一概括。記得九三年,深圳海麗大廈公開發售,曾排隊七天七夜,隊伍中除香港人外都是當時的成功人士——商人、明星、華僑和投機家,他們都購買二房和三房,幾乎沒有人提出額外的要求。因為『成套』就是當時商品房的唯一賣點,也是消費者的唯一要求。」
那以後,羅湖漸漸成為了老特區的驕傲。這裡毗鄰香港,建築雖然顯得擁擠,卻曾經住過無數在深圳賺取第一桶金的暴富者。其中「怡景別墅」就住著很多香港闊佬。
香蜜湖
香蜜湖是如今深圳的副中心,出沒著許多富豪。由於交通便捷,各項設施齊備,新興的富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在這一區域購置物業。在此區域近十年間興建起來的高檔住宅區,常常可以看見駕著名車進出的金融精英和網絡英雄們,車子多是掛深、港兩地的牌照,來往兩地成為他們的日常功課。
南京
河西奧體
南京某報業集團知名房產記者表示,在南京城市開發的各大板塊中,如今「河西奧體」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人區。河西經過政府大手筆運作,如今已逐漸發展成為南京最具現代化特色、人居環境最優良的城市副中心,而河西的樓盤更是競走高端路線。該記者透露,自2003年開始,國內一線地產大腕們先後來到南京河西鏖戰,不少產品成為南京樓市的標杆。
某網站的一項調查表明,富人區「奧體」的業主多是企業家、中產階級以及高級白領。白天在馬路上很少看見騎電動車的上班族,市政景觀大氣高雅,馬路寬闊、整潔,綠化帶上種植著各種名目的花卉和草木。
一、二號線的地鐵,穿梭其間。重點中小學在此設立分校,配置著優質的教育資源。用業主何女士的話講,「河西的每一片土地都是嶄新的,每一塊空氣都是通透的,處處都顯示出一個發展中新區的欣欣向榮。」隨著2010年南京地鐵二號線的通車,與地鐵一號線交叉穿越,河西的交通迎來前所未有的便利。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