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知聲黃偉:物聯網環境下的AI晶片大挑戰|甲子引力

2020-12-20 甲子光年

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

作者 | 黃偉

整理 | 王學琛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科技智庫「甲子光年」在北京舉行2019「甲子引力」大會。其中,在11月9日下午舉行的「數字智能」專場上,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以「底層崛起:邊緣計算 AI晶片」為主題展開了分享。

黃偉談到,算法在過去很多時候理論上很美,但若沒有算力支撐的話,很難達到非常好的效果。這也是為何今天人工智慧很熱的時候,突然發現晶片也很熱,因為深度神經網絡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算法,也需要更強的算力。

晶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周期,從研發到流片、設計,周期以年為計,裡面任何一個判斷失誤都會導致比較大的損失。黃偉提到,做晶片更多還是考量在今天這個時代,晶片能夠滿足用戶哪些需求,以此出發點倒推在晶片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哪些要素。

演講要點如下:

1、很多算法理論上很美,但需要算力來支撐。

2、5G普及之後,對邊緣計算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3、在物聯網環境下做AI晶片面臨很多挑戰,重要的是考量晶片能滿足用戶哪些需求。

演講實錄如下:

很多算法理論上很美,但需要算力來支撐

很高興今天來參加這個活動,我今天的題目是《底層崛起:邊緣計算AI晶片》。先介紹一下AI晶片的背景,這個圖很多人在很多場合都看到過,人工智慧的幾次高潮與低谷。我想從我個人的經歷介紹下,因為我自己也算是從人工智慧整個低谷到漸漸起來這一過程的親歷者。

雲知聲今天是做聲技術的,比如說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其實我碩士論文是做圖像,那是在上世紀末,1998、1999年,當時我的導師給我分配的研究課題是來給一些醫學圖片切片編輯成可交互、旋轉、可渲染的3D model。那時候主頻只有100兆,做三維的動作困難是很大的。我做完可以出去玩,兩三個小時回來那個機器掛了,那個時候很痛苦。當時博士階段就換了一個方向,做語音識別。

我的博士論文開題也是用神經網絡來做語音識別。那個年代很多人會覺得「神經網絡」是騙子,我自己也深深以為神經網絡是騙子,因為效果很差。如果訓練集和測試集環境比較一致的話效果還可以,如果換個集合效果就一塌糊塗。

當時又轉了一個方向,因為遇到一個另外問題。當時理論非常完美,但測算了一下,基本跑一個模型需要兩周時間。那個數據集有兩千人,意味著這個跑一遍要四千多周。算了算不行,博士從開題到畢業只有兩年時間,做這個可能畢不了業。所以我就想辦法結合統計模型,解決了數據的篩選,把幾十萬的數據變成幾十、幾百的數據。

這個例子講什麼呢,就是這種算法在過去很多時候理論上很美,但沒有算力來支撐的話,很難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其實在某個特定歷史時期,計算能力本身就對算法做了設定,甚至對理論了做一個設定。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今天人工智慧很熱的時候,突然發現晶片也很熱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過程。因為深度神經網絡需要更多的數據,更多更複雜的算法,當然需要更強的算力。

5G普及之後,對邊緣計算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過去還聽到一種聲音說,5G時代我們可以把更多數據都上升到雲端,組合到一起去做。這是否能解決問題呢?當然不是。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網際網路之前其實我們都是邊緣計算,有了網際網路之後我們開始把數據在雲端進行處理,所以我們看到有一段時間雲計算特別火。到一定階段之後之後,我們又進入另一時期,就是端雲結合,我們既需要雲端的集中處理,可能也需要一些邊緣側的分布式處理。這個時代背景下,最近幾年我們國內其實湧現了一些非常優秀的AI晶片公司,包括今天到場嘉賓,像地平線、寒武紀還有很多都是在各自領域裡努力做一些工作,使得對中國的發展能起到有益的幫助。

講到AI晶片戰略意義,其實講大道理沒用,就以一個例子來講,比如說我們知道今天的車不再只是一個交通工具,它的能力開始延展,我們也會在汽車裡面通過聯網獲得很多的服務,包括在線導航、在線歌曲,在線實施優化以及自動駕駛,我們還會把不同車的信息在雲端進行處理,其實這就意味著車也會成為一個IoT的T之一。

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把這個東西就放在裡面,直接通過5G來做,現實其實不是這樣的。即便今天5G普及了,我們也很難保證在任何的路況、在任何地區5G信號都可以實時、毫秒級處理。

第二個是說我直接把這個算法跑到汽車應用上行不行,答案可能也是不行。舉例說,假設你今天買了輛車,你會發現這個車的電腦設計其實很一般,因為這些元力件都是五年前、八年前定型的,它的主頻處理器運行並不特別高,假如說在處理速度不是很高的晶片上面,我們又跑了一個非常消耗計算資源的AI的應用,又是什麼後果呢?以我們做的語音交互為例,當我開車的時候說一句話,跟汽車通過語音進行交互,就可能會導致這個汽車的主控晶片的CPU被阻塞,從而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交通事故。這就需要我們在不動主控晶片的情況下,是否有一個專用晶片來處理人和汽車的之間的對話,它來處理汽車一些娛樂性等等。隨著5G隨著普及之後,其實我們對邊緣計算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物聯網AI晶片面臨的挑戰

在物聯網環境下,我們做AI晶片面臨很多挑戰。過去傳統晶片經過初步競爭之後剩下一些巨頭,這些巨頭充分競爭的結果是每個巨頭按照自己的研發計劃交出一個產品,下遊廠商沒有選擇權。我們會看到有段時間手機廠商發布會說我們採用了驍龍700、800晶片,用戶也不知道驍龍700、800到底是什麼,只是覺得它快。在物聯網環境下我們做晶片面臨的問題,首先就是這個晶片的任務是什麼。其次在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面臨很多現實問題,例如在AI設計上怎樣才能低功耗,聯網之後設備的安全性怎麼保證,這都是AI晶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未來是什麼在決定著物聯網AI晶片的設計,實際上還是那幾個問題,首先要面向場景和任務,這個AI晶片一定是端雲結合,在設備端要給用戶提供多模化處理能力。第二個要構築一個最矮牆,提升CPU的效率,使得算力非常強,舉個例子就好比說迴轉壽司,一個大哥飯量非常好,吃得非常快,但你轉的太慢的話他也吃不飽。

簡單總結一下,過去幾年我們在晶片方面的一些歷程,可能因為很早吃過算力不足以支撐算法的虧,所以很早意識到算力的重要性,除了自己搭建算力平臺之外,我們也很早就意識到了晶片研發的重要性,2015年我們開始組建團隊做這個事情。

雲知聲這幾年,從研發、流片到量產和發布,今年初我們也發布了自己的第一代產品。去年是語音晶片,今年開始推出我們的多模態晶片。這個有幾個特點,一是算力比較強,可以達到4個T;第二是支持多個NPU組網;第三是可重複計算,晶片即使流片之後,後續如果算法升級,這個晶片也可以支持算法去不斷進行升級。當然除了語音之外,其實還包括圖像,可以在晶片端實現聲音、圖象、信號等多模態的處理能力。上個月我們剛剛流片一個DSP晶片,比較快的話應該年底會回來。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雲知聲並不是追求軍備競賽,多少算力,我們更多還是考量在今天這個時代,晶片能夠滿足用戶哪些需求,從這個出發點倒推,我們在晶片設計的時候把哪些要素考慮進來。當然,晶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周期,從研發到流片,到設計,到量產,這個周期是以年為計的,這裡面任何一個判斷失誤都會導致晶片出來時造成比較大的損失。我們為什麼要做晶片,就是為了規模量產,但一旦出現失誤,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在落地方面,我覺得在今天的環境下,很多團隊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我們都知道今天可能資本是寒冬,也知道今天的國內環境是科技戰的環境,科技是需要燒錢的,但資本沒有錢。在這種背景下,創業企業怎麼把科創演進規劃跟市場比較好的結合在一起,這可能是每一個創業公司需要面臨的問題。

大概這些,謝謝大家。

END.

後臺回復關鍵詞「黃偉」,獲得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演講的完整PDF

近期,「甲子光年」將陸續推送2019「甲子引力」大會嘉賓演講及圓桌內容,敬請關注。

已推送的2019「甲子引力」相關內容:

25個判斷,談中國科技產業趨勢

甲子20、光年20、科技捕手2019年度榜單

2019「甲子引力」感動瞬間

演講:獵戶星空王兵|百分點蘇萌|德拓信息謝贇| 雲徙科技羅家鷹| 神策數據桑文鋒

Testin賈宇航| 海通國際陳奇 | 普華永道趙育鵬

圓桌:SaaS再定義| 數據中臺| 基礎數學 | 科技公司資本路徑

|期精選 |

-科技產業-

拿地,不再是豪賭

「矩陣打法」成共識,誰的陷阱,誰的機會

BAT引爆CRM

SaaS公司做PaaS:過去了就厲害,過不去就死

數據中臺,下一個平臺型創業機會

為什麼大公司終於開始用SaaS了?

為什麼說中國To B時代終於來了?

紛享銷客消失的18個月

為什麼AI公司都在一邊融資,一邊投資?

杭州造雲記

深訪幣圈:享受過一夜暴富,你再也忘不掉捷徑

-科創板-

科創板AI第一股,和它背後的視覺新機會

科創板,一瓶AI的卸妝水?

衝刺科創板,從價值創造到價值經營

科創板,野心與決心

-科技人文-

從「賣鏟子」到「賣一切」

從《華為的冬天》到AI的冬天

煙火數學

大航天時代備忘錄

時代呼喚數學家

黑產攻防者們

天才滅絕紀元

流浪地球,宇宙鄉愁

那些標數據的人

-甲小姐對話-

甲小姐對話艾渝:再做一個1000億

甲小姐對話蘇萌:十年回看,別走太快,走遠些

對話李志飛:心中要有一把尺

對話特倫斯:進化比你聰明

對話陳天石:AI晶片市場廣闊,寒武紀朋友遍天下

對話矽谷投資人張璐:to B投資之道

相關焦點

  • 雲知聲IPO背後:AI語音算法+晶片雙賽道,如何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不難看出,雲知聲創始團隊的出身並不簡單。在四位創始人中,董事長兼CTO梁家恩與副總裁康恆博士都博士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其中梁家恩曾擔任中科院自動化所高創中心語音技術負責人;CEO黃偉與副總裁、晶片研發負責人李霄寒同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博士畢業後,他們也都在摩託羅拉等企業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 雲知聲 CEO 黃偉榮膺第九屆北京影響力「十大企業家」
    12 月 13 日,被譽為「首都經濟風向標」的大型評選活動——2019 第九屆「北京影響力」頒獎晚會在北京電視臺大劇院舉行。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輝煌成就背景下,為我國經濟發展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們,捧起了 34 尊享有首都經濟界至高榮譽的「北京人獎」,其中雲知聲創始人、CEO 黃偉博士榮膺「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家」。
  • 盛鬥士大會2018 | 雲知聲CEO黃偉受邀出席並與上海陳天橋腦疾病...
    現在許多圈內活躍的大咖(如陳天橋的弟弟陳大年,阿里 CEO張勇等)很多都和盛大有深厚淵源,他們自稱「盛鬥士」。  「盛鬥士」是盛大離職員工社群,每年一聚。自 2012年第一次舉辦以來,每年的「盛鬥士大會」是盛大新舊員工們例行的聚首,也是一次分享他們如今在各自領域創業感受的大沙龍。
  • 雲知聲衝擊AI語音第一股,憑什麼?
    10 月,杭州國芯科技完成數億元 C 輪融資,三個月前,杭州國芯發布了首款超低功耗的應用在可穿戴領域的 AI 晶片,開啟了全新的基於「人-車-家」全場景的落地之路。  11 月,雲知聲獲得科創板上市受理,招股書顯示,司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 89.37%、超過 20%。
  • 黃偉:評價晶片需看應用效果 移動通信機遇挑戰並存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黃偉教授,帶來主題演講《面向5G/衛星通信應用的化合物半導體射頻晶片技術》,發表了對於5G和衛星通信毫米波及微博毫米波固態器件與半導體兩種技術的看法。黃偉表示,通信技術始終是跟隨著摩爾定律在發展,即數據量每5年左右跟隨摩爾定律增加10倍。
  • 天時地利人和 雲知聲衝擊科創版
    以雲知聲為代表的AI明星企業紛紛謀求登陸科創板,不是沒有原因,相反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即AI企業上市的大好時機已來臨。其實,不光時機成熟,更重要的是佔據天時地利人和,衝刺科創板勢在必行,而雲知聲已準備好了。
  • 天時地利人和,雲知聲衝擊科創版
    翻開招股書,你會發現雲知聲表現可圈可點,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商業變現,均有不少亮點,在科創板上市也就水到渠成。而上市將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開啟新的篇章,雲知聲未來可期。以雲知聲為代表的AI明星企業紛紛謀求登陸科創板,不是沒有原因,相反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即AI企業上市的大好時機已來臨。
  • 雲知聲智能化設備落戶廈門軟體園,打造智慧園區樣本
    近日,雲知聲為軟體園三期定製開發的多模態智能交互服務站已全部部署完成,現已分布在軟體園三期辦公大樓、驛站、交通站點、園區主幹道等位置,園區員工可以近距離體驗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便捷生活。此次雲知聲智能化設備進園區,不僅能夠更好地服務園區企業和員工,同時也為豐富園區智慧化場景應用、深化智能化園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雲知聲創新事業部總裁陳吉勝: 面向AIoT的人機互動雲端芯演進之路
    其中,在AI技術論壇中,雲知聲創新事業部總裁陳吉勝給大家帶來《面向AIoT的人機互動雲端芯演進之路》的主題匯報。介紹了智能硬體AIoT時代的五大挑戰,以及大家普遍認為的雲端芯演進路線圖。除此之外,陳吉勝先生還介紹了雲知聲在今年5月份推出的首款面向AIoT的人機互動AI 晶片UniOne。
  • 2019年及至未來 AI晶片將與智慧城市深度捆綁共發展
    近幾年來,在國家大戰略和技術雙重驅動下,智慧社區、智能交通、平安城市等智慧城市細分項目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而無論是城市級解決方案還是行業解決方案,其系統平臺都需要承載、接收處理、反饋龐大的信息數據量,而AI晶片作為計算力的硬體基礎,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及至未來,AI晶片無疑將與智慧城市深度捆綁共發展
  • 世茂集團聯手雲知聲改造千間酒店:人臉淘汰房卡,AI取代電話
    前言:在地產公司智慧化轉型與AI公司商業化落地的大背景下,世茂集團與雲知聲,雙方從「相遇到聯姻」的故事,也是當下AI與傳統產業融合的一個縮影。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簡單粗暴「賣房子、掙快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 地平線發布全新一代AIoT晶片「旭日3」,MAPS重新定義AI晶片效能
    ASIC是一種為專用目的設計的,面向特定用戶需求的定製晶片,在大規模量產的情況下具備性能更強、體積更小、功耗更低、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髙等優點。AI晶片根據部署的位置又分為雲端晶片和終端晶片,雲端晶片追求更高的性能,終端晶片由於部署場景千差萬別,更追求對於環境的適應以及能耗比的設計,所以更多地使用ASIC類似的定製晶片。
  • 2021年中國物聯網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前景廣闊、力圖...
    物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提升物聯網晶片是物聯網設備的核心部件,物聯網晶片的發展無疑會帶動整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近年來中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各種與物聯網相關的政策密集出臺,對推動中國在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示範推廣、產業協調發展和政策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一文看全:全球99家AI晶片公司全景圖,中國正在崛起
    雖然FPGAs的每瓦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價格和性能之間找到平衡是FPGAs的主要挑戰。 Renesas Renesas為下一代人工智慧晶片開發了新的內存處理技術,使人工智慧處理性能達到8.8
  • 如何從月薪過萬的工程師轉到年薪50W+的AI晶片工程師?
    目前國內 AI 晶片的發展目前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 AI 晶片的應用領域也遍布股票交易、金融、商品推薦、安防、早教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等眾多領域,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晶片創業公司,如地平線、深鑑科技、中科寒武紀、啟英泰倫、雲知聲、思必馳等。
  • 淘研報|想想未來的物聯網環境,這家企業是必不可少的!
    隨著5G的應用,物聯網(IoT)正在引領變革,它的技術遍布各種設備,包括家庭基礎設施。截至2020年,全球約有270億臺物聯網設備。最近看到的一組數據顯示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750億。在物聯網的幫助下,可以遠程調用門鎖、恆溫器、冰箱、電視、視頻門鈴和安全攝像頭,而且智能產品使用起來將更簡單,並且可以由其他家庭成員遠程管理。
  •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10家國外AI晶片初創公司
    AI晶片之戰正在英特爾和Nvidia等半導體巨頭之間進行,許多較小的公司也押注參與競爭。到目前為止,Nvidia的GPU一直處於專用AI晶片競賽的領導地位,但是一些AI晶片初創公司相信,其產品無論是在成本、效率、性能還是在深度學習工作負載的靈活性方面,它們都可以超越晶片巨頭。
  • 扎堆上市,被奶大的獨角獸真正的難題還在下半場
    進入物聯網時代,智能終端的多元化發展,逐漸在產業各個層面快速滲透,這也對交互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V視覺、AI語音等作為新交互時代的全新解決方案,一路扶搖直上。在資本的助推下,一個接一個的獨角獸破土而出。
  • 物聯網時代 紫光展銳大有可為
    在大會上,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公布了NB-IoT晶片評測結果,在與高通、海思、中興微電子、聯發科的同類產品對比中,展銳NB-IoT晶片春藤8908A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由於行業應用已經從智能抄表、環境監控等定點場景迅速延伸到智能穿戴、物流跟蹤等移動場景。
  • 首發|物聯網晶片廠商奉加微電子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奉加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低功耗物聯網晶片和方案的晶片設計企業,擁有世界一流的射頻晶片設計能力、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通信協議棧和高度安全的物聯網晶片架構,是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精靈聯盟晶片成員企業和阿里平頭哥生態合作夥伴。目前奉加微電子已有多款物聯網晶片實現大規模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