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機場研發「航空物流信息平臺」

2020-12-13 民航新聞

  民航資源網2018年5月5日消息:19年前,隨著新加坡航空、韓亞航空、德國漢莎航空等航空公司的國際貨運包機業務相繼落戶南京祿口機場,南京機場貨運站物流信息科以楊愛平為首的6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憑著全新的觀念,通過科技手段引領貨運管理能力持續提高,提高機場貨運操作的電子信息化程度,達到了對業務操作流程全程管控的目的,推出了以自主技術創新為主體的攻關項目,搭建了南京機場「空港電子物流信息平臺」。在19年的時間裡,這些機場IT工程師們通過不斷攻堅克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將研發的科技成果用於貨運生產,為貨運科學發展、市場競爭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數據支持,為外航提供了高品質的航空物流電子服務產品。

  自主創新 告別「手工」時代,長期以來,南京機場貨運的運單、艙單、數據統計全靠多人手工完成,不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現人為差錯,引起客戶投訴,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在南京機場貨運站領導積極的支持關心下,2005年8月,在貨運站物流信息科科長楊愛平的帶領下,信息科的年輕人不畏困難,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研究貨運各業務流程關鍵節點,收集了大量數據和信息,並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國際、國內進出港貨物操作流程進行數據信息編程研發,在短時間內搭建了包括航班信息、貨物配載、電報、查詢、收運、電子運單、電子艙單、提取、收費客戶信息查詢等項目的第一期「空港電子物流信息平臺」。從此,貨運業務操作告別了「手工」時代,改為使用簡單的電子作業系統。該系統簡單易學,方便快捷,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評價,也受到了員工的追捧,當年就節約了研發成本40多萬元,提高了貨運服務水平,受到了中外航空公司和企業客戶的青睞。

  南京機場「空港物流信息平臺」以全新的理念將「離港電子系統裝機單」「海關無紙化報關」兩個項目融入系統中。第三期的推廣使用使南京機場貨運運營管理實現了從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達到了對南京貨運站安全、服務、財務管理、稅控、電子艙單、制單、收費、貨物配載、電報、國際、國內貨運操作流程全面管控的目的。

  作為中國民航物流信息系統天信達唯一的外聯網用戶,南京機場「空港電子物流信息平臺」通過了多個效能監察項目的審核,目前已成為全國民航唯一匯集天信達、深航、南航、深圳運捷迅(iTran)、貨運社群網絡(CCN)等國內外多種信息技術集成應用的電子信息平臺,為南京機場貨運生產力的提高發揮了作用。

  在19年的時間裡,物流信息科完成了「空港物流信息平臺」的研發,並且5次換代升級。據了解,第四期2015年版「空港電子物流信息平臺」研發成功,新版內容將吸納先進的貨運安全理念,包含危險品運輸管理、培訓、操作等子系統項目上線使用。2016年至2017年,機場楊愛平技術團隊,通過不斷的研發升級「空港物流信息平臺」,在實踐中注意關注機場貨運生產的每一個操作流程,反覆的收集數據、設計推演,並將新的內容不斷融入空港物流信息平臺,極大地減少了貨物生產運輸的差錯率。南京機場自主研發的「航空信息物流平臺」已成功的推向了市場,一些民航中小型機場已經使用了楊愛平團隊研發的「航空物流信息平臺」,擁有自主產權的「航空物流信息平臺」受到了業內人士、專家、市場、同行的認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航空物流信息平臺」已經走在世界機場的前列。

2薦聞榜

(供稿:南京祿口機場貨運保障部國際部,

相關焦點

  • 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在「單一窗口」上線深圳海關首批試點 航空...
    12月16日,「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模塊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深圳海關是首批試點。平臺上線後,外貿企業的航空貨運進出口可實現訂艙、稱重、安檢等多種信息的數據交換傳輸,企業信息錄入進一步簡化,有效解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多頭填報、流轉不暢以及效率不高等問題。
  • 中國郵政航空速遞物流集散中心落戶南京
    5月26日,國家郵政局與南京市政府在寧籤署了中國郵政航空速遞物流集散中心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郵政將在南京建設一個亞洲規模最大、技術裝備全球領先的航空速遞物流集散中心。江蘇省長梁保華、國家郵政局局長劉安東出席籤字儀式並講話。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羅志軍,南京市市長蔣宏坤,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馬軍勝等參加了籤字儀式。
  • 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上線
    僅用7個月建設時間,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亮相。2020年12月30日,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自2021年起,該平臺將在鄭州機場進行實單業務應用測試,修改完善後向民航業複製推廣。
  • 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在「單一窗口」上線深圳海關首批試點 航空...
    12月16日,「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模塊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深圳海關是首批試點。平臺上線後,外貿企業的航空貨運進出口可實現訂艙、稱重、安檢等多種信息的數據交換傳輸,企業信息錄入進一步簡化,有效解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多頭填報、流轉不暢以及效率不高等問題。
  • 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系國內首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通訊員 雷紅麗 施書芳  僅用7個月建設時間,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亮相。12月30日,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自2021年起,該平臺將在鄭州機場進行實單業務應用測試,修改完善後向國內民航業複製推廣。  電子貨運是航空物流未來發展趨勢,但目前國內航空物流信息化總體水平,還不能適應航空貨運業務發展的需要。為此,今年5月,民航局作出正式批覆,確定在鄭州機場開展航空電子貨運項目試點。
  • 廣州穗佳物流:玩轉「航空物流+」概念
    市場風潮暗湧,似乎有企業的地方就有「網際網路+」,而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就需靠物流功能來滿足企業經濟發展需要。廣州穗佳物流正是基於這個市場形勢,提出了「航空物流+」計劃,主打 「物流+產業園」「物流+航空公司」「物流+航空地面服務」等系列戰略,順應「網際網路+」發展需要。
  • 打造全球綜合航空物流服務網
    全球綜合航空物流服務網是一個由內外各類發展要素組成的系統和網絡集成,即對內匯集基地貨航、大型物流集成商、硬體設施、軟體配置、信息系統、金融業務等要素,打造集物流、標準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為一體的系統支持;對外緊跟商流,建設海外貨站,形成網絡支撐,實現海外航點的全球布局和境外的快速清關和高效配送,實現物流服務能力的輸出和構建。
  • ...建設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完善通用航空機場體系,推進通用航空...
    2020-12-08 08:40:12來源:FX168 【海南:實施更加開放的船舶和航空運輸政策取消船舶和飛機境外融資限制】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更加開放的船舶和航空運輸政策,取消船舶和飛機境外融資限制。
  • 南京機場貨運完成防疫物資保障2萬多噸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5日消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貨運保障部緊緊抓住防疫物資運輸需求,確保國際運輸供應鏈的穩定,吸引保障了46家國內外航空公司開展客機裝貨及全貨機航班運輸共666架次,完成保障貨郵吞吐量2萬多噸。截至目前,南京機場在飛的定期國際(地區)貨運航線為金鵬航空南京—阿姆斯特丹、阿特蘭航空南京—莫斯科、中華航空南京—臺北航線。
  • 天津雲商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海平線物流4.0平臺
    在科技與實體產業結合成為當下數字經濟的趨勢下,「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是海航在物流領域實現「現代化」的關鍵一環。作為中國物流產業網際網路的先行者,「海平線」智慧物流4.0平臺整合目前海航現代物流旗下航空貨運、機場管理、倉儲投資、物流金服以及智慧物流五個業態的服務能力和數據資產,並且不斷對接行業優質服務和平臺資源,是整個海航現代物流統一的數位化業務線上平臺入口。
  • 紅土航空更名,湖南航空下一步
    在湖南政府增資之前,公司的航線網絡主要圍繞昆明和南京在打造,不過在2020年春夏航季,湖南航空已經開始對航線網絡進行優化,將運力集中在昆明、長沙、南京等主要機場,新增9個航點,通航昆明、長沙、南京、成都、無錫、青島等31個城市。尤其是在轉場湖南之後,接連開通了長沙=昆明、長沙=滄源、長沙=煙臺、長沙=海拉爾等數條在湘航線。
  • 紅土航空更名,湖南航空下一步怎麼做?
    不過在2020年春夏航季,湖南航空已經開始對航線網絡進行優化,將運力集中在昆明、長沙、南京等主要機場,新增9個航點,通航昆明、長沙、南京、成都、無錫、青島等31個城市。尤其是在轉場湖南之後,接連開通了長沙=昆明、長沙=滄源、長沙=煙臺、長沙=海拉爾等數條在湘航線。
  • 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舉辦2019年度航空物流產品推介會
    民航資源網2019年5月31日消息:5月30日,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在西寧舉辦2019年度航空物流產品推介會。民航青海監管局、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西部機場集團、青海機場公司、航空物流公司以及航空公司、貨運代理企業等120餘家單位參加會議。  會上,空港新城作航空物流補貼政策解讀。
  • 無人機物流 京東「京鴻」貨運無人機產品型在自貢鳳鳴通用機場成功...
    「京鴻」貨運型固定翼無人機在自貢鳳鳴通用機場順利進行載貨檢飛,取得京東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驗的階段性成果。據悉,這也是自貢成功獲批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後,第一次由支線物流無人機開展的首飛試驗。據了解,支線物流運行主要為大型無人機,涉及設計研發、製造總裝、試驗試飛、適航審定等各個方面。
  • 歐亞主要大型機場航空物流發展經驗與啟示
    法蘭克福機場集團在法蘭克福機場共有24家子公司,涵蓋了安全、信息、能源、地面服務、清潔、基礎設施建設、諮詢、保險與地產等幾乎所有機場區域可能的業務。其中,與航空主業緊密相關的業務,幾乎全部由機場集團控股,其它一些專業性強輔助業務,則以參股為主。
  • 昆明機場航空物流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按照規劃,2020年,昆明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7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將達到57萬噸;2030年,昆明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2億人次,年貨郵吞吐量將達到120萬噸。昆明機場不僅將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客運航空樞紐,還將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航空物流轉運和集散的國際貨運航空樞紐。
  • 湖南天驕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移動物流信息服務平臺
    在電子商務平臺推廣應用中已成為全省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的龍頭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公司從開發建設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入手,又著手研發推出移動物流信息平臺,期待在移動互聯既網際網路+到來的時代,用信息化推動物流產業的資源整合與優化,為物流承運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樣化、專業化的移動物流信息平臺,從而為全社會提供最優質的物流服務。
  • 威海國際機場籤署四方航空物流戰略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上,威海機場圍繞區位特點、政策支持、「四港聯動」效果、國際通關環境四方面,深入分析威海在發展航空物流產業方面具備的優勢,就深化航空物流領域合作明確了工作目標。  協議確定了機場、航空公司、物流企業、包機商在航空樞紐及現代物流平臺建設中的責任分工及合作內容,重點明確了航空公司在運力投放、物流企業在貨源組織以及包機商在市場開拓等方面職責。
  • 今天,南京祿口機場T1正式歸來!
    7月29日,南京祿口機場T1完成「強筋健骨」「梳妝打扮」,正式投用,與T2「雙樓合璧」開啟新航程。南京祿口機場T1改擴建工程是「十三五」江蘇省民航發展的重大工程及全省交通基礎設施的重點工程,對構建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意義重大。將進一步提升南京祿口機場的龍頭地位,拓展機場腹地,更好地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 煙臺國際機場打造中韓區域性航空樞紐
    隨著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建設的推進,煙臺市對外交流往來將愈發密切,為滿足煙臺市中韓產業園的建設,推動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交通物流的發展,煙臺機場將加大國際航線的開發力度,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優質的空中口岸,並藉助現有豐富的國內航線網絡,繼續打造煙臺機場成為國內城市通往日韓地區的中轉樞紐機場,不斷加大航班密度,逐步實現煙臺對韓國境內的國際機場全覆蓋。